作品介紹

我讀故我在:胡適論讀書


作者:李安安     整理日期:2015-05-06 21:39:09

胡適是中國近代史上著述最多、影響最大,自傳材料最豐富的名人之一,也是最被人議論且誤解的名人之一。胡適的影響早已超過學界,延至政界,其影響和地位舉足輕重,其思想在至今仍有著深遠的影響力。胡適研究已成為一門學問,作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讀書治學的?他如何把讀書、治學與做人連在一起的?本書作者在解讀胡適原文的基礎上,注重歷史背景和資料的鉤沉,注重對胡適思想做歷史的分析,以期客觀了解胡適,擇善而從,向讀者打開一扇了解胡適這位民國大師的求學之門,引導讀者走近大師、學習大師、敬仰大師。
  作者簡介:
  李安安,70后,做過記者、編輯,現(xiàn)居北京東郊,沉靜做書,曾出版《道德經(jīng)》《素書全集》《李鴻章傳》《民國紅顏》等作品。愛好廣泛,醉心文史人文及藝術,自由不拘。是胡適的“粉絲”,認為今天的中國更需要胡適,本書即為研讀結晶之一。
  目錄:
  第一章為何讀書:讀書完善人生
  1.有知識的人生——略談人生觀002
  2.中國少年應有人生觀——少年中國之精神008
  3.有自己的眼光——新思潮的意義014
  4.科學的活法——科學的人生觀023
  5.做個像樣的夢——人生有何意義030
  6.讀書思考人生——為什么讀書035
  第二章怎樣讀書:習慣重于方法
  1.多讀才會讀——讀書的習慣重于方法046
  2.動腦子讀書——思想的方法050
  3.好書如知音——找書的快樂057
  4.讀書當如金字塔——怎樣讀書063第一章  為何讀書:讀書完善人生 1.有知識的人生——略談人生觀0022.中國少年應有人生觀——少年中國之精神0083.有自己的眼光——新思潮的意義 0144.科學的活法——科學的人生觀0235.做個像樣的夢——人生有何意義 0306.讀書思考人生——為什么讀書035 第二章  怎樣讀書:習慣重于方法 1.多讀才會讀——讀書的習慣重于方法0462.動腦子讀書——思想的方法 0503.好書如知音——找書的快樂 0574.讀書當如金字塔——怎樣讀書0635.查字典的好處——談字典的功用 0746.換個眼光看國學——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0797.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我們對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態(tài)度 105 第三章  讀書與做人:“做個不受人惑的人” 1.不受人惑——贈言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生畢業(yè)紀念1182.最要是埋頭學習——為學生運動進一言 1213.修己再安人——大宇宙中談博愛 1284.保持自由獨立——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1335.有容忍才有自由——容忍與自由 141 第四章  讀書與成才:先把自己鑄造成器 1.知識的力量——學生與社會 1522.跟著興趣走——大學的生活 1583.做喜歡的事——贈予今年的大學畢業(yè)生 1664.帶著問題步入社會——一個防身藥方的三味藥  1745.有責任地思考——智識的準備1816.把自己鑄造成器——中國公學十八年級畢業(yè)贈言193 第五章  讀書與治學:“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1.學問沒有捷徑——治學的方法1982.克服懶惰——打破浪漫病2073.人生的神圣舉動——方法的自覺 2114.從問題探出真理——談談實驗主義  2245.跳出書本格物——格致與科學2316.新材料出新方法——治學的方法與材料 2367.“柴狄的方法”——歷史科學的方法 2488.“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治學方法  253 附錄:胡適年譜簡編 265 前言前言
  胡適是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的風云人物,其學術思想影響深遠。但就是這樣一位大師,其思想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曾遭到當局的強烈批判。直到改革開放后,才恢復對他的客觀評價,胡適才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胡適”已成為一個文化符號;作為開學術新風的學者,胡適的思想和治學方法已成為一根標桿;作為自由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胡適一生追求真理,保持自由獨立,宣傳自由民主,成為“公知”的典范。胡適的影響早已超過學界,延至政界,其影響和地位舉足輕重,其思想在當時乃至今天,仍有著深遠的影響力。
  胡適研究已成為一門學問。他的思想人格,他的自由獨立,他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他的“不受人惑”,他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他的實驗主義求證精神,他的“健康的個人主義”,“把自己鑄造成器”,他的漸進的改良思想,他的再造文明……在當下更加引人注目,閃爍著啟迪現(xiàn)實的理想光芒。
  胡適那沉靜和藹的面容,儒雅的氣質,開闊的胸襟,寬容的態(tài)度,平和的語調,建設性的意見,一生孜孜以求的科學、民主、自由,對當下中國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意義。中前言胡適是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的風云人物,其學術思想影響深遠。但就是這樣一位大師,其思想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曾遭到當局的強烈批判。直到改革開放后,才恢復對他的客觀評價,胡適才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胡適”已成為一個文化符號;作為開學術新風的學者,胡適的思想和治學方法已成為一根標桿;作為自由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胡適一生追求真理,保持自由獨立,宣傳自由民主,成為“公知”的典范。胡適的影響早已超過學界,延至政界,其影響和地位舉足輕重,其思想在當時乃至今天,仍有著深遠的影響力。胡適研究已成為一門學問。他的思想人格,他的自由獨立,他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他的“不受人惑”,他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他的實驗主義求證精神,他的“健康的個人主義”,“把自己鑄造成器”,他的漸進的改良思想,他的再造文明……在當下更加引人注目,閃爍著啟迪現(xiàn)實的理想光芒。胡適那沉靜和藹的面容,儒雅的氣質,開闊的胸襟,寬容的態(tài)度,平和的語調,建設性的意見,一生孜孜以求的科學、民主、自由,對當下中國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意義。中國夢的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需要汲取這種智慧。所以,回眸胡適,就是要向他學習,胡適的思想與他的為人為學相連。作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讀書治學的?他如何把讀書、治學與做人連在一起的?由于長期的隔膜,對胡適的了解多數(shù)停留在學術界。為使一般讀者加深對他的了解,我們特意編著本書,從“胡適論讀書”這個角度了解其學術思想。我們從已經(jīng)公開出版的胡適相關文章中,選取讀書、做人、治學等有關文章三十余篇,匯集成冊。為使讀者深入理解文章,在原文前加有“題解”,交代寫作的歷史背景和作者的思想背景;在原文后附有“點評”,結合當時當下,畫龍點睛;最后又加有“鏈接”,作為延伸閱讀,以加深理解。另外,本書還附有大量珍貴老照片,使閱讀更加賞心悅目。本書的特點是在解讀胡適原文的基礎上,注重歷史背景和資料的鉤沉,注重對胡適思想做歷史的分析,以期客觀了解胡適,擇善而從。本書出版過程中,得到不少同仁的熱心幫助,比如攝影出版社高揚總編,不吝提出過很多良好建議,在此深表感謝。由于水平所限,書中或有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李安安于京東家中2014年7月 第一章為何讀書:讀書完善人生 以有限的人生,去深究無窮的知識,實在是非常快樂的。 1.有知識的人生——略談人生觀 【題解】本文中,我們可見胡適所提倡的“求真”。胡適一生追求真理,致力于學術思想,以再造文明為己任。這是他的真誠,不失赤子之心。所以,他主張科學的人生觀。因為有科學的人生觀,所以胡適能以獨立的眼光看世界,看中西方文化,并借鑒西方先進方法研究中國文化。他學貫中西,思路開闊,思想縝密,在比較研究中追求實證,探究真知。首倡白話文,重新看國學,整理國故,考據(jù)、研究《紅樓夢》等。由于“求真”,胡適在文化思想和學術上都有開拓之功,開風氣之先。由于有科學的人生觀,胡適能一生堅持自由獨立,不受人惑,不依不靠,高標獨立,成就了他學術大師和思想巨人的形象。 【原文】每個人可以說都有一個“人生觀”,我是以先幾十年的經(jīng)驗,提供幾點意見,供大家思索參考。很多人認為個人主義是洪水猛獸,是可怕的,但我所說的是個平平常常,健全而無害的。干干脆脆的一個個人主義的出發(fā)點,不是來自西洋,也不是完全中國的。中國思想上具有健全的個人主義思想,可以與西洋思想互相印證。王安石是個一生自己刻苦,而替國家謀安全之道,為人民謀福利的人,當為非個人主義者。但從他的詩文可以找出他個人主義的人生觀,為己的人生觀。因為他曾將古代極端為我的楊朱與提倡兼愛的墨子相比。在文章中說“為己是學者之本也,為人是學者之末也。學者之事必先為己為我,其為己有余,則天下事可以為人,不可不為人!边@就是說,一個人在最初的時候應該為自己,在為自己有余的時候,就該為別人,而且不可不為別人。十九世紀的易卜生,他晚年曾給一位年輕的朋友寫信說:“最期望于你的只有一句話,希望你能做到真正的、純粹的為我主義,要你有時覺得天下事只有自己最重要,別人不足想,你要想有益于社會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成器。”另外一部自由主義的名著《自由論》,有一章“個性”,也一再的講人最可貴的是個人的個性,這些話,便是最健全的個人主義。一個人應該把自己培養(yǎng)成器,使自己有了足夠的知識、能力與感情之后,才能再去為別人。孔子的門人子路,有一天問孔子說:“怎樣才能做成一個君子?”孔子回答說:“修己以敬”。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要把自己慎重的培養(yǎng)、訓練、教育好的意思!熬础痹诠盼慕忉尀樯髦。子路又說,這樣夠了嗎?孔子回答說:“修己以安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先把自己培養(yǎng)、訓練、教育好了,再為別人。子路又問,這樣夠了嗎?孔子回答說:“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培養(yǎng)、訓練、教育好了自己,再去為百姓,培養(yǎng)好了自己再去為百姓,就是圣人如堯舜,也很不易做到。孔子這一席話,也是以個人主義為起點的。自此可見,從十九世紀到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回到孔子時代,差不多都是以修身為本。修身就是把自己訓練、培養(yǎng)、教育好。因此個人主義并不是可怕的,尤其是年輕人確立一個人生觀,更是需要慎重的把自己這塊材料培養(yǎng)、訓練、教育成器。我認為最值得與年輕人談的便是知識的快樂。一個人怎樣能使生活快樂。人生是為追求幸福與快樂的,《美國獨立宣言》中曾提及三種東西,即就是(1)生命,(2)自由,(3)追求幸福。但是人類追求的快樂范圍很廣,例如財富、婚姻、事業(yè)、工作等等。但是一個人的快樂,是有粗有細的,我在幼年的時候不用說,但自從有知以來,就認為,人生的快樂,就是知識的快樂,做研究的快樂,找真理的快樂,求證據(jù)的快樂。從求知識的欲望與方法中深深體會到人生是有限,知識是無窮的,以有限的人生,去深求無窮的知識,實在是非?鞓返。二千年前有一位政治家問孔子門人子路說,你的老師是怎樣的人,子路不答。后來孔子知道了,說:“你為什么不告訴他,你的老師‘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從孔子這句話,可以體會到知識的樂趣。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得在澡堂洗澡時,想出了如何分析皇冠的金子成分的方法,高興得赤身從澡堂里跳了出來,沿街跑去,口中喊著:“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边@就是說明知識的快樂,一旦發(fā)現(xiàn)證據(jù)或真理的快樂。英國兩位大詩人勃朗寧和丁尼生有兩首詩,都是代表十九世紀冒險的、追求新的知識的精神。最后談談社會的宗教說,一個人總是有一種制裁的力量的,相信上帝的人,上帝是他的制裁力量。我們古代講孝,于是孝便成了宗教,成了制裁,F(xiàn)在在臺灣宗教很發(fā)達,有人信最高的神,有人信很多的神,許多人為了找安慰都走了宗教的道路。我說的社會宗教,乃是一種說法,中國古代有此種觀念,就是三不朽:立德,是講人格與道德;立功,就是建立功業(yè);立言,就是思想語言。在外國也有三個,就是Worth、Work、Words。這三個不朽,沒有上帝,亦沒有靈魂,但卻不十分民主。究竟一個人要立德,立功,立言到何種程度,我認為范圍必須擴大,因為人的行為無論為善為惡都是不朽的。我國的古語:“流芳百世,遺臭萬年”,便是這個意思……因此,我們的行為,一言一動,均應向社會負責,這便是社會的宗教,社會的不朽……我們千萬不能叫我們的行為在社會上發(fā)生壞的影響,因為即使我們死了,我們留下的壞的影響仍是永久存在的,“我們要一出言不敢忘社會的影響,一舉步不敢忘社會的影響”。即使我們在社會上留一白點,但我們也絕對不能留一點污點,社會即是我們的上帝,我們的制裁者。 





上一本:老北京那些坊間趣聞 下一本:非洲常識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我讀故我在:胡適論讀書的作者是李安安,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