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張居正講解孟子


作者:張居正     整理日期:2014-10-16 16:49:08

《張居正講解四書》(原名《四書直解》)是明朝萬歷年間的內(nèi)閣首輔張居正連同翰林院講官等人專門寫給當(dāng)時的小萬歷皇帝朱翊鈞(明神宗)讀的。
  該書曾在明朝年間得到刻印,根據(jù)記載,“1651年,張居正所注《四書》再次付梓,題《張閣老直解》吳偉業(yè)在為這部書所作的序中談到張居正給孩提時的萬歷皇帝當(dāng)老師時,充滿羨慕之情。”(吳偉業(yè)(1609—1672年),字駿公,號梅村,江蘇太倉人。明崇禎四年進士,官左庶子。弘光朝,任少詹事:清順治時,官國子監(jiān)祭酒,以母喪告假歸里。)
  康熙年問,內(nèi)閣學(xué)士徐乾學(xué)(徐乾學(xué),字原一,號健庵,昆山(今屬江蘇)人?滴蹙拍赀M士,官內(nèi)閣學(xué)士,刑部侍郎)又將此書翻刻。該刻本至今在民間依舊有流傳,可見該書當(dāng)時影響之大:徐乾學(xué)評道:“蓋朱注以翼四書,直解有所以翼注。”
  康熙帝在讀此書后如此說道:“朕閱張居正尚書四書直解,義俱精實,無泛設(shè)之詞,可為法也!
  作者簡介:
  張居正,漢族,字叔大,少名白圭,號太岳,謚號“文忠”,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又稱張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國歷史上最優(yōu)秀的內(nèi)閣首輔,明代最偉大的政治家。張居正5歲入學(xué),7歲能通六經(jīng)大義,12歲考中了秀才,13歲時就參加了鄉(xiāng)試,寫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
  目錄:
  孟子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孟子卷三
  公孫丑章句上
  孟子卷四
  公孫丑章句下
  孟子卷五
  騰文公章句上
  孟子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孟子卷七
  離婁章句上
  孟子卷八孟子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孟子卷三
  公孫丑章句上
  孟子卷四
  公孫丑章句下
  孟子卷五
  騰文公章句上
  孟子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孟子卷七
  離婁章句上
  孟子卷八
  離婁章句下
  孟子卷九
  萬章章句上
  孟子卷十
  萬章章句下
  孟子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孟子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孟子卷十三
  盡心章句上
  孟子卷十四
  盡心章句下孟子卷一梁惠王章句上
  【原文】孟子見梁惠王。
  【譯文】孟子朝見梁惠王。
  【張居正講解】梁惠王名罃。本魏侯,都大梁,僭稱王,謚日惠。孟子在當(dāng)時,以道自重,不見諸侯。適梁惠王卑禮厚幣以招賢者,乃是一個行道的機會,因往見之。
  【原文】王日:“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譯文】惠王說:“老人家!你不遠千里而來,將會把什么利益帶給我的國家吧?”
  【張居正講解】“叟”是長老之稱,如今稱老先生一般;萃跻灰娒献,尊稱之說:“叟,你自鄒至梁,不憚千里之遠而來,有何計策,可以利益寡人之國乎?”
  【原文】孟子對日:“王!何必日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譯文】孟子回答說:“大王!為什么一定要談私利呢!我這里只有愛人利物、施德推恩的仁義而已!
  【張居正講解】孟子對說:“王欲圖國事,何必開口就說個利字?治國之道,亦有仁義而已矣。”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這是人君君國子民,立綱陳紀(jì)的大道理。舍此不言而言利,豈予千里見王之心哉!
  【原文】“王日:‘何以利吾國?’大夫日:‘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日:‘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大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
  【譯文】“如果大王說:‘怎樣才能對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才能對我的家族有利?’士子、平民都說:‘怎樣才能對我們個人有利?’那就會導(dǎo)致上下都追求自己的私利,不擇手段地交相索取,國家就很危險了。在有萬輛兵車的國家,奪位弒君的,肯定是有千輛兵車的大夫;在有千輛兵車的國家,奪位弒君的,肯定是有百輛兵車的大夫。這些大夫在萬輛兵車之國中擁有千輛,在千輛兵車之國中擁有百輛,十中取其一,這數(shù)量可真不少啊!如果本末倒置,把義放在后而把利擺在先,那么大夫不去弒君奪位,他們的行為就不會停止,他們的欲望就不會滿足!
  【張居正講解】這一節(jié)是說求利之害。征,是取。乘是車數(shù)。萬乘,是天子之國,千乘是諸侯之國。千乘之家,是天子的公卿,百乘之家,是諸侯的大夫。饜,是滿足的意思。孟子說:“我所以謂王不當(dāng)言利者,蓋以王乃一國之主,人之表率。王若惟利是求,說何以利吾國,則此端一倡,人皆效尤。為大夫的,便計算說何以利吾家;為士庶人的,便計算說何以利吾身。上取利于下,下取利于上,上下交相征利,而弒奪之禍起,國從此危矣。將見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是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是百乘之家。蓋地位相近,則凌奪易生,必然之勢也。夫公卿于天子,萬乘之中,十取其一,而得千乘焉。大夫于諸侯,千乘之中,十取其一,而得百乘焉。所得不為不多矣。若以義為后,而以利為先,則縱欲貪饕,何有止極!不弒其君而盡奪之,其心固末肯自以為饜足也,國豈有不危者哉!夫求利之端一開于上,而弒奪之禍遂成于下,則利之為害,甚可畏矣,王豈可以此為言乎?”
  【原文】“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
  【譯文】“從來不存在修仁愛而遺棄父母的人,也不存在重仁義而怠慢國君的人。”
  ……





上一本:大家小書·天道與人文 下一本:老子哲學(xué)解讀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張居正講解孟子的作者是張居正,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