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赫爾墨斯的遠眺:科學詮釋學元理論探析


作者:楊秀菊     整理日期:2014-09-24 09:31:50

楊秀菊著的《赫爾墨斯的遠眺--科學詮釋學元理論探析》從科學與詮釋學相互融合的角度對科學詮釋學基礎理論進行專門研究。本書立足于傳統(tǒng)的詮釋學與20世紀哲學發(fā)展的背景與趨勢,解釋了科學詮釋學的產(chǎn)生以及發(fā)展過程,系統(tǒng)而詳細地界定了科學詮釋學的理論形成、本質內涵及其方法論特征,通過當代科學研究中的詮釋學分析,介紹了科學詮釋學的理論關聯(lián)與實踐應用。
      讀者對象為自然科學、科學技術哲學與社會科學理論研究者及哲學愛好者。
      詮釋學源于對神圣文本的說明,最初是作為精神科學獨有的方法論出現(xiàn)的。20世紀以來,隨著英美分析哲學思想與歐洲大陸思辨哲學思想的碰撞與溝通,當代科學哲學家們逐漸意識到科學的本質和發(fā)展趨向顯現(xiàn)出了其攜有詮釋學的因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試著從詮釋學的維度對當代科學進行探析。正是由于自然科學與精神科學方法論的相互浸染從而促進了科學方法論的擴展,科學詮釋學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
      科學詮釋學的產(chǎn)生建立在對近、現(xiàn)代自然科學觀的批判基礎之上,它不僅化解了自然科學方法論向精神科學領域的擴張,而且把人們從舊的科學觀中解脫出來。近代自然科學觀習慣于將自然看作是一個既定的、靜態(tài)的、具有客觀屬性的整體,而實際上任何科學研究都離不開以人為研究主體這樣的事實。不同主體及主體以不同方式的介人,對認識對象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和反饋反過來又促使人類對客觀認知對象形成相對的把握,傳統(tǒng)的自然科學方法論已經(jīng)不足以對全部科學事實概括出清晰明斷的論述。所以,沒有絕對獨立的科學研究方法,科學普遍具有詮釋學的特征,整個科學研究過程都具有詮釋學的因素。
      并且,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實現(xiàn)于實踐與應用的層面中,科學研究中包含的科學發(fā)現(xiàn)、科學理論、科學實驗等整體科學的應用過程是一幅囊括了自然、社會、經(jīng)濟、政治、歷史、文化、人文、語言、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共同演化的圖景,各種異質性因素對于科學研究與人類活動的影響使其不能局限于一元的自然決定論或者社會決定論的認識論模式,無法單純依靠自然科學或者精神科學的方法論來解釋,因為人們需要動態(tài)地、辯證地對待其間的耦合與能動關系。科學本身作為一個開放的自組織系統(tǒng),受到來自系統(tǒng)內部和外部雙方的因素制約,它是系統(tǒng)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特別是當前復雜性學科與交叉性學科的大量涌現(xiàn),不僅需要各學科間、不同學術團體和科學共同體間理論的融匯與協(xié)調,還需要學科間方法論的互涉使用,特別是多樣性的科學理解特征促使人們從詮釋學的視角出發(fā)進而獲得可以正確理解科學的概念性工具。
      本書是楊秀菊多年潛心研究的成果,它最初將詮釋學詞源作為切入點,沿襲詮釋學的歷史發(fā)展脈絡,考察科學詮釋學的歷史溯源,通過消除詮釋學一詞本身在轉譯過程中帶來的歧義,指明進行科學詮釋學研究必須闡清的概念與亟待解決的問題;其次,論述科學哲學與思辨哲學之間融合的進程,并且在科學詮釋學的理論背景及意義基礎之上,提出科學詮釋學的理論雛形,繼而指出科學詮釋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核心及目的;再次,結合國內、外涉及詮釋學及對科學進行詮釋學分析的相關文獻資料,從理解、解釋與應用的三位一體及詮釋學循環(huán)人手,闡明科學詮釋學的方法論特征,結合當代科學發(fā)展的多元化朝向特點,理順科學詮釋學與現(xiàn)象學、建構主義社會學、‘認知科學的關系,并且在當代科學認知多元理解特征與交叉性學科的發(fā)展趨勢基礎上,論述科學詮釋學的特質及發(fā)展趨向;最后,從實踐應用的角度出發(fā),探討實踐的科學詮釋學思想來源及其穩(wěn)固的實踐基礎,通過分析科學研究過程中蘊含的詮釋學因素,從而增進人們對科學的理解,幫助人們從詮釋學的視角出發(fā)去把握復雜深奧的科學概念、理論及分析方法。
  作者簡介:
  楊秀菊(1981-),女,遼寧人,太原科技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師,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科學技術哲學,社會科學哲學。
  目錄:
  內容提要
  緒論
  第一章科學詮釋學的歷史溯源
  一科學詮釋學的科學理論來源
 。ㄒ唬┛茖W的界定
 。ǘ┛茖W的劃界
  二科學詮釋學的詮釋學理論來源
 。ㄒ唬┳诮躺駥W詮釋學與普遍詮釋學
 。ǘ┱軐W詮釋學
  第二章科學詮釋學的理論形成
  一科學詮釋學的形成背景
 。ㄒ唬┳匀豢茖W方法論的擴張與消解
 。ǘ┛茖W哲學思想中的詮釋學因素
  二科學詮釋學的形成過程
 。ㄒ唬┛茖W哲學與詮釋學的融合內容提要
  緒論
  第一章 科學詮釋學的歷史溯源
   一 科學詮釋學的科學理論來源
     (一)科學的界定
     (二)科學的劃界
   二 科學詮釋學的詮釋學理論來源
     (一)宗教神學詮釋學與普遍詮釋學
     (二)哲學詮釋學
  第二章 科學詮釋學的理論形成
   一 科學詮釋學的形成背景
     (一)自然科學方法論的擴張與消解
     (二)科學哲學思想中的詮釋學因素
   二 科學詮釋學的形成過程
     (一)科學哲學與詮釋學的融合
     (二)科學詮釋學的理論生成
  第三章 科學詮釋學的本質內涵
   一 科學詮釋學的研究對象
     (一)科學整體
     (二)科學文本
   二 科學詮釋學的研究核心和目的
     (一)對語言的關注
     (二)對意義的追求
  第四章 科學詮釋學的方法論特征
   一 詮釋方法論原則的重提與衍化
     (一)關于詮釋主體的原則
     (二)關于詮釋對象的原則
   二 理解、解釋與應用的統(tǒng)一
     (一)理解的三個模式
     (二)解釋的三個階段
     (三)理解、解釋與應用三位一體
   三 詮釋學循環(huán)
     (一)科學研究中的詮釋學循環(huán)
     (二)本體論預設下的循環(huán)驗證
  第五章 科學詮釋學的當代發(fā)展
   一 科學詮釋學的理論關聯(lián)
     (一)科學詮釋學與現(xiàn)象學
     (二)科學詮釋學與建構主義社會學
     (三)科學詮釋學與認知科學
   二 當代科學理解中的科學詮釋學
     (一)科學理解特征的多元化朝向
     (二)多學科間的交互與干涉
  第六章 科學詮釋學的實踐應用
   一 實踐的科學詮釋學
     (一)實踐的科學詮釋學思想
     (二)科學詮釋學的實踐基礎
   二 科學詮釋學的應用
     (一)科學發(fā)現(xiàn)的詮釋學分析
     (二)科學理論的詮釋學分析
     (三)科學實驗的詮釋學分析
  結束語





上一本:心籟 下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xiàn)代領導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赫爾墨斯的遠眺:科學詮釋學元理論探析的作者是楊秀菊,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