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誠齋易傳


作者:楊萬里撰,宋淑潔點校     整理日期:2014-09-13 00:41:38

《誠齋易傳》二十卷,分條羅列經(jīng)文,于每條之下引三代至唐朝史實證之,然后釋以已意。其書以“中正立而萬變通”為《易》之指歸,大旨本程氏,而多引史傳證之,為人事之說。初名《易外傳》,后乃改定今名。自草創(chuàng)自脫稿,閱十有七年而后成,亦可謂盡平生之精力矣。宋理宗嘉熙元年,朝廷產(chǎn)供給紙張,令楊家抄寫《誠齋易傳》,將其書藏于皇宮秘閣。宋代書肆曾與《程傳》并刊以行,謂之《程楊易傳》。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縣)人,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jìn)士,曾任太常博士、廣東提點刑獄、尚書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讀、秘書監(jiān)等。他一生力主抗金,為官清正廉潔,是南宋著名的愛國學(xué)者。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因痛恨韓*胄弄權(quán)誤國,憂憤而
  目錄:
  序
  提要
  誠齋易傳卷一
  乾
  坤
  誠齋易傳卷二
  屯
  蒙
  需
  訟
  誠齋易傳卷三
  師
  比
  小畜
  履序
  提要
  誠齋易傳卷一
  乾
  坤
  誠齋易傳卷二
  屯
  蒙
  需
  訟
  誠齋易傳卷三
  師
  比
  小畜
  履
  誠齋易傳卷四
  泰
  否
  同人
  大有
  誠齋易傳卷五
  謙
  豫
  隨
  蠱
  誠齋易傳卷六
  臨
  觀
  噬嗑
  賁
  誠齋易傳卷七
  剝
  復(fù)
  無妄
  大畜
  誠齋易傳卷八
  頤
  大過
  坎
  離
  誠齋易傳卷九
  咸
  恒
  遁
  大壯
  誠齋易傳卷十
  晉
  明夷
  家人
  睽
  誠齋易傳卷十一
  蹇
  解
  損
  益
  誠齋易傳卷十二
  夬
  姤
  萃
  升
  誠齋易傳卷十三
  困
  井
  革
  鼎
  誠齋易傳卷十四
  震
  艮
  漸
  歸妹
  誠齋易傳卷十五
  豐
  旅
  巽
  兌
  渙
  誠齋易傳卷十六
  節(jié)
  中孚
  小過
  既濟(jì)
  未濟(jì)
  誠齋易傳卷十七
  系辭上
  誠齋易傳卷十八
  系辭下
  誠齋易傳卷十九
  說卦
  誠齋易傳卷二十
  序卦上
  序卦下
  雜卦坤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坤之“元”、“亨”、“利”三德同乎乾。貞則獨指一事,日“牝馬之貞”。何也?乾貞欲剛,故天尊;坤貞欲柔,故地卑。行止惟人之從,馬之順也。牝馬,順之順也。故牝馬地類,安得同乾之貞哉!王弼云“利牝馬之貞”,非也。君子有攸往!巴,行也。地之柔順,君子體而行之。
  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此以上皆《卦辭》。乾之《卦辭》止言“元亨利貞”,言其體。自坤以下并與用言之。坤,地道也,陰道也,母、妻、臣道也。皆欲以陰從陽,不欲以陰從陰。陰從陰則造化消,陰從陽則造化息。母、妻、臣自從則亂且危,母從子、妻從夫、臣從君,則治且安。故陰盛陽微,月壯Et虧。昌武專而漢唐傾,懿裕強而魏晉亡。此陰不從陽之災(zāi)也。故坤之陰,處先則迷,處后則得。必以后為利之主也。從其類則非吉,離其類則吉。必以安貞為吉之地也,皆欲以陰從陽也。西南陰之方,東北陽之鄉(xiāng)。
  《彖》日: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





上一本:人的境況 下一本:老子智慧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誠齋易傳的作者是楊萬里撰,宋淑潔點校,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