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個體演繹與善惡抉擇:社會轉型期的道德掃描


作者:許斌龍     整理日期:2014-08-22 23:06:32

本著作將研究內(nèi)容集中在鴉片戰(zhàn)爭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轉型期中國人道德的傳承、變化與生成問題上,它以個體及其行動為出發(fā)點,綜合運用倫理析學、社會科學等知識和方法,重點研究個體行動的道德理由及社會環(huán)境、政治制度對其的影響,力求在吸取中國傳統(tǒng)倫理智慧與西方人文資源的基礎土建構適應市場交往的當代中國經(jīng)濟道德規(guī)范體系,實現(xiàn)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以及個人、社會與國家的倫理和諧。
  作者簡介:
     許斌龍,1971年11月生于湖南桂陽;1999年、2002年分獲湘潭大學哲學碩士、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法學理論專業(yè)研究生導師。衛(wèi)生法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會員、執(zhí)業(yè)律師;主要從事法學理論、市場哲學、經(jīng)濟倫理學研究;近年來發(fā)表專著三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數(shù)項。
  目錄:
  第一章我是誰?——自我確認方式的革命
  一、自我確認的傳統(tǒng)方式
  二、社會變革與認同危機
  三、“自由”還是“孤獨”
  四、我就是我?
  第二章集體與個人價值
  一、保護傘下的“自我”
  二、“不服從者不得食”
  三、“自利”是惡嗎?
  四、集體利益的反思:誰在逼我?
  第三章個性與差異社會
  一、個性與自我中心
  二、差異中的理解
  三、強制與對話的雙重變奏
  四、創(chuàng)新——自我發(fā)展的靈魂第一章 我是誰?——自我確認方式的革命
   一、自我確認的傳統(tǒng)方式
   二、社會變革與認同危機
   三、“自由”還是“孤獨”
   四、我就是我!?
  第二章 集體與個人價值
   一、保護傘下的“自我”
   二、“不服從者不得食”
   三、“自利”是惡嗎?
   四、集體利益的反思:誰在逼我?
  第三章 個性與差異社會
   一、個性與自我中心
   二、差異中的理解
   三、強制與對話的雙重變奏
   四、創(chuàng)新——自我發(fā)展的靈魂
  第四章 世紀鐘聲——個人價值貨幣化?
   一、中國人的臉面情結
   二、“不要過多的苛求我,我是凡人!”
   三、人格評價的貨幣化
   四、財富的功能與限度
  第五章 市場: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平臺
   一、價值多樣化:秩序與和諧
   二、信用——是底線,而不是低線!
   三、他人是地獄嗎?
   四、合作競爭的缺陷及其平衡
  第六章 個人的價值取向
   一、從政、經(jīng)商與做學問
   二、學而優(yōu)則仕——君子之路
   三、走向可能的生活
   四、自我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途徑
  第七章 自我實現(xiàn)與報國情懷
   一、祖國:自我實現(xiàn)的根基
   二、大河小河之辯
   三、個人價值的開放
   四、新時期的愛國精神
  第八章 走向成功的自我
   一、成功之路
   二、如何提高個人價值
   三、學習倫理——知識社會的勞動倫理
   四、幸福:個人需要的永恒關懷
  第九章 生命價值與道德智慧
   一、“貴”生與“重”死
   二、飲食與道德的相互催化
   三、超越“患者”的痛苦
   四、性與權利的流變
  第十章 自然的“權利”
   一、中心的位移:神、人與自然
   二、機器與人的悖反
   三、大地:可憐的“母親”
   四、自然、動物與人的“共生”
  第十一章 “主人”的顛覆?
   一、“人腦”變“電腦”?
   二、克隆的邊界與“倫理”
   三、轉基因的道德審視
   四、科技與人文:從分離到統(tǒng)一
  第十二章 游戲規(guī)則與對話理念
   一、市場的性質:規(guī)范與德性
   二、尋找企業(yè)的“良心”
   三、公司不姓“公”
   四、選擇理性:管理就是倫理
  箔十三章 倫理的政治與制度
   一、國家的“神秘”與“祛魅”
   二、“作君、作親、作師”的官德批判
   三、法律的“良惡”之辯
   四、對話與倫理重建
  第十四章 語言褒貶與文化“市場化”
   一、中心與邊緣的相互轉換
   二、語言邏輯與道德心理
   三、文化創(chuàng)新的“新理性”
   四、寬容:一個被嚴重忽視的話題
  第十五章 市民、城市與文明
   一、從“私德”到“公德”
   二、城市生活中的市民人格
   三、“運動”式思維批判
   四、真正“公共文明”的建構
  第十六章 新新人類道德的展望
   一、正視傳統(tǒng)“幽靈”!
   二、關懷:現(xiàn)代社會的道德祈望
   三、道德與國家的“界限”
   四、全球化中的普世倫理  





上一本:國學西漸 下一本:看見紅色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個體演繹與善惡抉擇:社會轉型期的道德掃描的作者是許斌龍,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