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周易詩解及卦體二進制轉換


作者:李樹爾     整理日期:2014-08-22 22:54:28

《周易》之含蓄難懂世所公認。要理解《周易》的真諦,必須把卦辭與象、數(shù)、理、神諸方面結合起來;而把握卦的結構性分析,是理解卦意的關鍵。本書正是由此入手,根據(jù)先天八卦次序,采用自左而起的二進制自然數(shù)排序,對本經、 《彖傳》、 《象傳》所表述的卦辭分別加以注釋和譯解,并通過結構性分析,導出了儒家世界觀和價值觀與《周易》的淵源關系及其發(fā)展,從而有助于讀者從新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周易》的本質。
  作者簡介:
  李樹爾,1929年4月生,天津市人。曾任東北工業(yè)部輕工局、中央輕工業(yè)部、中央化學工業(yè)部橡膠專業(yè)翻譯。1959年起在北京化工學院擔任教學工作,1990年離休。2000年任中華孔子學會理事會理事至今。曾發(fā)表了大量的易學、儒學及文藝理論等方面的論文。
  目錄:
  開篇導論
  第一章太極與太極建構
  第二章一陰一陽謂之道
  第三章六十四卦二進制之原起和轉換
  第四章關于《周易》詮釋學的幾點思考
  第一篇坤之系列
  第零卦章坤坤卦(坤第二)
  第一卦章坤艮卦(剝第二十三)
  第二卦章坤坎卦(比第八)
  第三卦章坤巽卦(觀第二十)
  第四卦章坤震卦(豫第十六)
  第五卦章坤離卦(晉第三十五)
  第六卦章坤兌卦(萃第四十五)
  第七卦章坤乾卦(否第十二)
  第二篇艮之系列開篇導論
  第一章太極與太極建構
  第二章一陰一陽謂之道
  第三章六十四卦二進制之原起和轉換
  第四章關于《周易》詮釋學的幾點思考第一篇坤之系列
  第零卦章坤坤卦(坤第二)
  第一卦章坤艮卦(剝第二十三)
  第二卦章坤坎卦(比第八)
  第三卦章坤巽卦(觀第二十)
  第四卦章坤震卦(豫第十六)
  第五卦章坤離卦(晉第三十五)
  第六卦章坤兌卦(萃第四十五)
  第七卦章坤乾卦(否第十二)第二篇艮之系列
  第八卦章艮坤卦(謙第十五)
  第九卦章艮艮卦(艮第五十二)
  第十卦章艮坎卦(蹇第三十九)
  第十一卦章艮巽卦(漸第五十三)
  第十二卦章艮震卦(小過第六十二)
  第十三卦章艮離卦(旅第五十六)
  第十四卦章艮兌卦(咸第三十一)
  第十五卦章艮乾卦(遁第三十三)第三篇坎之系列
  第四篇巽之系列
  第五篇震之系列
  第六篇離之系列
  第七篇兌之系列
  第八篇乾之系列
  外篇附錄第一章太極與太極建構
  對認識論的反思,給丫我們某種啟迪。古老的中華文化,你的思維典范是什么?你有沒有擺脫當今思維典范局限性的方法?這種疑問可能正在催生一種新的思維典范。太極建構論的思考,也許可以作為一種嘗試。
  《易傳·系辭》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碧珮O乃宇宙之本體。老子稱為“一”,《呂氏春秋。大樂篇》名之曰“太一”。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指出:“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薄扒莱赡,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敝茏拥倪@段話,大體上勾畫了古代太極建構論的梗概。
  這段經典論述是需要我們深入理解和解釋的。古代中國人發(fā)現(xiàn)了“五行”這五種物質在物理和化學上存在著一定關系,提出五行相生相克的概念,認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并把這種直觀的觀察加以轉化、類比,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如中醫(yī)藥學、倫理學、星相學等方面。周敦頤所說的“五行,陰陽也”,是指它們的陰陽相關性,相生相克的循環(huán)過程。無論大系統(tǒng)還是小個體,只要存在著陰陽相互作用的性質,就構成了太極。故“陰陽,太極也”。我們說的太極建構,也可稱作“陰陽建構”。
  ……





上一本:法舫文匯 下一本:實踐與哲學的當代視閾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周易詩解及卦體二進制轉換的作者是李樹爾,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