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倫理思想簡史》系統(tǒng)地闡述了自先秦至近代中國倫理恩想的演變。書中注重對每個人物的經(jīng)歷及其道德恩想、實踐的敘述與分析,以及倫理概念的解析。體倒恰當,觀點中道,行文流暢,界定清晰,適合大學生學習參考和倫理學愛好者乃至恩想教育工作者閱讀。倫理思想史,無論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都是從歷史的角度考察人類的道德精神生活.探究人類自身和諧發(fā)展的規(guī)律,發(fā)掘諸如善、良心、義務、榮譽、幸福等人類美好的欲念感情,梳理諸如仁愛、公正、禮讓、智勇、誠信、敬畏、正直、互助、寬容、友善、和諧、勤儉、自強、奉獻等人類美德品質(zhì),為人類現(xiàn)實的道德精神生活奠立根基和提供歷史鏡鑒。同時,研究倫理思想史還承擔著批判錯誤不當?shù)膫惱淼赖滤枷爰捌溆绊懙娜蝿铡?br/> 作者簡介: 溫克勤,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哲學所、倫理學所前所長,天津市倫理學會前會長《道德與文明》雜志前主編,曾獲“五個一工程”論文、圖書入選項目獎,中國倫理學會終身成就獎十二位獲得者之一。 目錄: 第一編商朝、西周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倫理思想第一章商朝、西周的倫理思想一商朝的倫理思想二西周的倫理思想三古代早期的“民本”思想第二章孔子的倫理思想第三章孟子的倫理思想第四章荀子的倫理思想第五章《大學》《中庸》《禮運》中的倫理思想第六章《周易》中的倫理思想第七章墨子和后期墨家的倫理思想第八章老子的倫理思想第九章莊子的倫理思想第十章《管子》和商鞅、韓非的倫理思想第二編漢唐時期的倫理思想第十一章《淮南子》中的倫理思想第十二章董仲舒的倫理思想第十三章王充的倫理思想第十四章才性之辯和名教與自然之辯第十五章《列子楊朱篇》《錢神論》《無君論》中的倫理思想第十六章傳統(tǒng)家訓中的倫理思想第十七章道教倫理思想(上)第十八章道教倫理思想(下)第十九章佛教倫理思想(上)第二十章佛教倫理思想(下)第二十一章韓愈、李翱的倫理思想第三編宋元明清時期的倫理思想第二十二章張載的倫理思想第二十三章程顥的倫理思想第二十四章程頤的倫理思想第二十五章朱熹的倫理思想第二十六章陸九淵的倫理思想第二十七章陳亮、葉適的倫理思想第二十八章王守仁的倫理思想第二十九章王艮的倫理思想第三十章李贄的倫理思想第三十一章黃宗羲的倫理思想第三十二章顧炎武的倫理思想第三十三章王夫之的倫理思想第三十四章唐甄的倫理思想第三十五章顏元的倫理思想第三十六章戴震的倫理思想第四編近代時期的倫理思想第三十七章康有為的倫理思想第三十八章梁啟超的倫理思想第三十九章譚嗣同的倫理思想第四十章嚴復的倫理思想第四十一章孫中山的倫理思想第四十二章章太炎的倫理思想第四十三章蔡元培的倫理思想第五編現(xiàn)代早期的倫理思想第四十四章陳獨秀的倫理思想第四十五章李大釗的倫理思想第四十六章胡適的倫理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