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與書法經(jīng)典探尋》主要內(nèi)容包括:周啟光的論證推翻了周啟光的論點——再論美的本質(zhì)、美學的學科性質(zhì)——兼與朱志榮教授商榷、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科學系統(tǒng)、經(jīng)典出大家——評張!稌ń(jīng)典大家怎么出》、書法教育與人格培養(yǎng)、碑帖論、吳簡與晉韻、學得進走得出——評魏殿松書法、中國書畫藝術(shù)的當代意義——夏科和他的“古格王朝”、禪意水墨——漫談夏科的藝術(shù)探索、“蘭亭論辯”可以終結(jié)了!、大家風范——沈鵬、歐陽中石書法漫筆等。 作者簡介: 曹利華,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創(chuàng)建首都師范大學美學研究所,并任所長。1962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師從蔣孔陽先生學習美學和文藝理論。出版美學專著有:《美學基礎(chǔ)知識》(獲北京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美育》(被中國教育電視臺拍成10集美育電視篇)、《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美學基礎(chǔ)理論》、《中華傳統(tǒng)美學體系探源》、《書法美學資料選注》、《批評的批評一一走近書法經(jīng)典》等。主編《應用美學叢書》(《飲食烹飪美學》、《建筑美學》、《體育美學》、《胎教與美育》、《幼兒美育》、《小學美育》、《中學美育》、《美學修養(yǎng)》)。參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重點教材《大學美育》。主持編寫北京市教改項目——21世紀教學內(nèi)容和課程改革教材《高校美育多媒體系列教程》(《美育基礎(chǔ)理論》、《中國美學與美術(shù)》、《西方美學與美術(shù)》、《中國美術(shù)精品鑒賞》(1、2)、《西方美術(shù)精品鑒賞》、《中國音樂精品鑒賞》(1、2)、《西方音樂精品鑒賞》(1、2))。發(fā)表論文《試論自然美》、《老子的美學思想》、《葉燮的美學思想》、《(文心雕龍)標志著中國美學體系的形成》、《中西方美學比較》、《對一個老而又老的命題的駁正》、《商品的審美屬性》、《審美的感性化傾向》、《美育普及勢在必行》、《書法與書法美學》等60余篇文章(分別收集在《書法批評的批評——走近書法經(jīng)典》和《美學與書法經(jīng)典探尋》兩部著作中)。 目錄: 一、周啟光的論證推翻了周啟光的論點——再論美的本質(zhì) 二、美學的學科性質(zhì)——兼與朱志榮教授商榷 三、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科學系統(tǒng) 四、經(jīng)典出大家——評張!稌ń(jīng)典大家怎么出》 五、書法教育與人格培養(yǎng) 六、碑帖論 七、吳簡與晉韻 八、學得進走得出——評魏殿松書法 九、中國書畫藝術(shù)的當代意義——夏科和他的“古格王朝” 十、禪意水墨——漫談夏科的藝術(shù)探索 十一、“蘭亭論辯”可以終結(jié)了! 十二、大家風范——沈鵬、歐陽中石書法漫筆 十三、書法三要素——試論書法的評價標準 十四、尊重歷史,尊重事實——評陳學利《碑學的開放性與帖學的封閉性芻議 十五、修煉——讀王文英《北窗夜話》兼評“崇技”論一、周啟光的論證推翻了周啟光的論點——再論美的本質(zhì) 二、美學的學科性質(zhì)——兼與朱志榮教授商榷 三、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科學系統(tǒng) 四、經(jīng)典出大家——評張海《書法經(jīng)典大家怎么出》 五、書法教育與人格培養(yǎng) 六、碑帖論 七、吳簡與晉韻 八、學得進走得出——評魏殿松書法 九、中國書畫藝術(shù)的當代意義——夏科和他的“古格王朝” 十、禪意水墨——漫談夏科的藝術(shù)探索 十一、“蘭亭論辯”可以終結(jié)了! 十二、大家風范——沈鵬、歐陽中石書法漫筆 十三、書法三要素——試論書法的評價標準 十四、尊重歷史,尊重事實——評陳學利《碑學的開放性與帖學的封閉性芻議> 十五、修煉——讀王文英《北窗夜話》兼評“崇技”論 十六、書法的崇高美——評陳文增書法 十七、“認定書法‘純形式’的性質(zhì)”,不妥!——與沈鵬先生再商榷 十八、致張海先生的一封公開信 十九、書法之真 二十、書法之善 二十一、書法之美 二十二、不言蓋世,何懼超群——評張旭光狂草《蘇軾詞(水調(diào)歌頭)》 二十三、書法由篆書走向獨立 二十四、草書勿草 二十五、“勢”在必行——兼評白熙草書屈原《九歌》 二十六、“意巧滋生”——兼評陳巨鎖章草書《元遺山論詩三十首》 二十七、隸書之美——兼論康成元書法 二十八、京城墨魂 二十九、陶然墨情 三十、飲食墨趣 三十一、紫竹墨韻 三十二、關(guān)于書法的現(xiàn)代性 三十三、詩以化書,書以寓情——評張旭光詩詞書法 三十四、一次制作大于創(chuàng)作的展覽——有感于十屆書展之 三十五、一次制作大于創(chuàng)作的展覽——有感于十屆書展之二 三十六、嚴峻的挑戰(zhàn)!——評2012年上海<胡抗美沃興華書法展》 三十七、論書法之“骨”——兼評汪波書法 三十八、平和之情,淡然之美——評張錦鏡隸書 三十九、經(jīng)典是如何創(chuàng)造的?——兼讀趙國青《陶瓷繪畫與中國水墨》 四十、博學兼通——兼評劉岳書法 四十一、書法竟如此之美——評張焉如書法 四十二、金剛經(jīng)書法欣賞——兼評張錦鏡書法 四十三、再論書法的本質(zhì)、內(nèi)容和形式——與周俊杰先生商榷 四十四、站在古人的肩上——再評宮雙華書畫 附:自我修養(yǎng)——中國傳統(tǒng)美術(shù)精品鑒賞 1.顧愷之《女史箴圖》 2.顧愷之《洛神賦》 3.《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4.《大同司馬金龍墓北魏木板漆畫》 5.展子虔《游春圖》 6.《石槨線刻畫》 7.《舞樂屏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