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讀透鬼谷子


作者:王光普     整理日期:2014-08-22 22:35:22

當今社會,人才競爭激烈,想要在競爭中搶占先機,獲取勝利,智謀的應用尤為重要!豆砉茸印纷鳛橐环N謀略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與推崇。在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不僅借鑒其游說之術(shù)、用人之術(shù)、為人處世的方法等,而且將其智謀、思想應用于職場與商戰(zhàn)之中,對人們的工作、生活起
  到很重要的指導作用。本書為了讓廣大讀者更好地領(lǐng)略鬼谷子的智慧,多方借鑒,精心編排,力圖將《鬼谷子》的原著以最準確全面、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現(xiàn)給讀者。愿讀者在讀過此書之后,能夠有所收獲、有所領(lǐng)悟。
  作者簡介:
  王光普,清華大學碩士畢業(yè),后到日本留學三年,回國后,在某外企擔任人事部門經(jīng)理職務,擁有豐富的管理和培訓經(jīng)驗。其個人對國學經(jīng)典情有獨鐘且頗有研究,并積極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宣揚和傳播工作。
  目錄:
  第一篇捭闔術(shù)
  “捭”意為開啟,“闔”意為閉藏,“捭闔”即為開合的意思。鬼谷子認為:“捭闔之術(shù)”是世間萬物發(fā)展變化的普遍規(guī)律,是解決一切矛盾的金鑰匙。
  策略一:察言觀色,巧妙應對
  策略二:審時度勢,抓住機遇
  策略三:明辨陰陽,知人御人
  第二篇反應術(shù)
  “反”指反觀,“應”指應和,“反應術(shù)”是指站在與自己相反的立場或角度,來思考問題、觀察對方,以便更好地掌握對方的心理,制訂出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
  策略一:運用釣術(shù),引人上鉤
  策略二:欲高先下,欲取先與
  策略三: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第三篇內(nèi)楗術(shù)
  “內(nèi)”就是猜度出君主的心思,順從君主的心意,投其所好,拉近關(guān)系!伴ァ笔窃O(shè)法進獻自己的計謀!皟(nèi)楗術(shù)”是講大臣如何向君主,下級如何對上級進行游說、進諫獻策、拉近關(guān)系。
  策略一:順勢而為,因勢利導
  策略二:投其心意,得己所欲第一篇捭闔術(shù)“捭”意為開啟,“闔”意為閉藏,“捭闔”即為開合的意思。鬼谷子認為:“捭闔之術(shù)”是世間萬物發(fā)展變化的普遍規(guī)律,是解決一切矛盾的金鑰匙。策略一:察言觀色,巧妙應對策略二:審時度勢,抓住機遇策略三:明辨陰陽,知人御人第二篇反應術(shù)“反”指反觀,“應”指應和,“反應術(shù)”是指站在與自己相反的立場或角度,來思考問題、觀察對方,以便更好地掌握對方的心理,制訂出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策略一:運用釣術(shù),引人上鉤策略二:欲高先下,欲取先與策略三: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第三篇內(nèi)楗術(shù)“內(nèi)”就是猜度出君主的心思,順從君主的心意,投其所好,拉近關(guān)系!伴ァ笔窃O(shè)法進獻自己的計謀。“內(nèi)楗術(shù)”是講大臣如何向君主,下級如何對上級進行游說、進諫獻策、拉近關(guān)系。策略一:順勢而為,因勢利導策略二:投其心意,得己所欲策略三:因情制變,進退自如第四篇抵巇術(shù)“抵”意為彌補,“巇”意為縫隙!暗謳d術(shù)”意在告訴人們,當事物出現(xiàn)小的縫隙時要及時進行彌補。小的縫隙,如果任其發(fā)展就會成為大的縫隙,那就難以補救了。策略一:防微杜漸,亡羊補牢策略二:利用其隙,巧施離間策略三:乘隙出擊,事半功倍第五篇飛箝術(shù)“飛”是贊揚,夸獎的意思。“箝”是箝制,掌握的意思!帮w箝術(shù)”是指用夸獎、贊揚的方式鼓勵對方放縱自己的言辭或行動,從而獲得對方的信任,套住對方,加以引導,使對方按照自己的思路思考或行事。策略一:誘其暢言,駕馭其辭策略二:知人容人,以情制人策略三:名為施恩,實為箝制第六篇忤合術(shù)“忤”是忤逆、背反的意思!昂稀笔琼槒摹②吅系囊馑!扳韬闲g(shù)”主要講的是一個人在面對事情時,何時該“忤逆”,何時該“背反”,怎樣讓兩者靈活地轉(zhuǎn)換運用,以處理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策略一:緊跟形勢,決定忤合策略二:忤合因化,計不兩忠策略三:窮盡世理,運籌帷幄第七篇揣術(shù)“揣”就是揣測,揣度!按g(shù)”其實就是“揣情術(shù)”,揣測對方的心理,探知對方的實情,預知事情的發(fā)展。策略一:揣其心理,先事而知策略二:揣其形勢,先事而為策略三:揣其形色,見機行事第八篇摩術(shù)“摩”意為揣摩,推測!澳πg(shù)”是“揣術(shù)”的續(xù)篇,所以“揣術(shù)”與“摩術(shù)”合在一起就是“揣摩術(shù)”,簡單地說就是揣情摩意的一種智謀。策略一:揣情摩意,巧解難題策略二:謀事于陰,成事于陽策略三:計謀暗施,神鬼不知第九篇權(quán)術(shù)“權(quán)”指權(quán)衡,“權(quán)術(shù)”是指權(quán)衡言辭的利弊得失的方法。本篇主要是講一個人在進行游說時,應該如何因人而異、隨機應變地選擇語言應對。策略一:因人施言,貴在權(quán)變策略二:言談之道,貴在巧妙策略三: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第十篇謀術(shù)“謀”意為謀劃。“權(quán)”與“謀”是連在一起的,“權(quán)謀”是權(quán)衡謀略之后,施行計策之意。策略一:百事一道,謀貴在奇策略二:因人施計,巧施謀略策略三:計用于隱,謀貴在秘第十一篇決術(shù)“決”的意思是決定、決斷!皼Q術(shù)”是人們在面對事情或問題時,決定計謀或策略時的一門學問,掌握這門學問對一個人做事取得成功有很大的幫助。策略一:行事果敢,當斷則斷策略二:決斷雙贏,行之必勝策略三:臨危不亂,正確決斷第十二篇符言術(shù)“符”指符節(jié),是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調(diào)兵將用的憑證,雙方各執(zhí)一半,以驗真假!胺浴笔侵秆哉Z與事實像符節(jié)一樣契合。策略一:明察秋毫,通達事理策略二:多方發(fā)問,從諫如流策略三:賞罰分明,言出必行附錄一本經(jīng)陰符七篇盛神養(yǎng)志實意分威散勢轉(zhuǎn)圓損兌持樞中經(jīng)附錄二陶弘景注《鬼谷子》捭闔第一反應第二內(nèi)揵第三抵巇第四飛箝第五忤合第六揣篇第七摩篇第八權(quán)篇第九謀篇第十決篇第十一符言第十二盛神養(yǎng)志實意分威散勢轉(zhuǎn)圓損兌持樞中經(jīng) 當今社會,人才競爭激烈,想要在競爭中搶占先機,獲取勝利,智謀的應用尤為重要!豆砉茸印纷鳛橐环N謀略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與推崇。在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不僅借鑒其游說之術(shù)、用人之術(shù)、為人處世的方法等,而且將其智謀、思想應用于職場與商戰(zhàn)之中,對人們的工作、生活起到很重要的指導作用。本書為了讓廣大讀者更好地領(lǐng)略鬼谷子的智慧,多方借鑒,精心編排,力圖將《鬼谷子》的原著以最準確全面、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現(xiàn)給讀者。愿讀者在讀過此書之后,能夠有所收獲、有所領(lǐng)悟。第一篇捭闔術(shù)“捭”意為開啟,“闔”意為閉藏,“捭闔”即為開合的意思。鬼谷子認為:“捭闔之術(shù)”是世間萬物發(fā)展變化的普遍規(guī)律,是解決一切矛盾的金鑰匙!颈酒乓俊稗恪币鉃殚_啟,“闔”意為閉藏,“捭闔”即為開合的意思。鬼谷子認為:“捭闔之術(shù)”是世間萬物發(fā)展變化的普遍規(guī)律,是解決一切矛盾的金鑰匙。本篇著重告訴人們:第一,要善于根據(jù)對象、時機、場合的不同,調(diào)整談話的內(nèi)容和方法。適時地敞開心扉,坦誠直言。適時地暗藏不露,沉默不語。第二,當外部環(huán)境或條件有利于自身的發(fā)展時,要主動出擊,獲得成功。當環(huán)境或條件不利于自身的發(fā)展時,要隱藏自己的實力,臥薪嘗膽,蓄積力量,等待有利時機。第三,捭闔術(shù),可以用“陽”“陰”兩方面內(nèi)容的恰當使用來加以表現(xiàn)!稗阈g(shù)”屬于“陽”的方面;“闔術(shù)”屬于“陰”的方面。人的性格各有不同,但大體分為“陰”“陽”兩種。長生、安樂、富貴、尊顯、榮耀、顯名、愛好、財富、利益、得意、欲望等屬于“陽”的方面;死亡、憂愁、患難、貧窮、低賤、痛苦、羞辱、毀棄、失利、失意、災害、刑戮、誅罰等屬于“陰”的方面。運用“捭闔之術(shù)”,要善用事物“陰”和“陽”的兩個方面,然后選取恰當?shù)牟呗詠砑右砸龑,從而把握事情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最終走向成功。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一個人只有善于運用“捭闔之術(shù)”,準確分析自身的處境,審時度勢,開合有度,才能在紛繁復雜的人際交往或爾虞我詐的商戰(zhàn)中攻守兼?zhèn),進退自如,立于不敗之地!驹摹炕浫艋泞,圣人②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③之開闔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戶④,籌策⑤萬類之終始,達⑥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⑦焉,而守司⑧其門戶。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⑨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⑩;蜿幓蜿枺蛉峄騽,或開或閉,或弛或張。【注釋】①粵:句首語氣詞。若:沿著;嚎疾。②圣人:指德才兼?zhèn)涞慕艹鋈宋。③陰陽:古代指?chuàng)造世間萬物的二氣,后泛指事物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④門戶:原指房屋出入之處,泛指事物的關(guān)鍵所在。⑤籌策:原指古代的計算工具,這里指謀劃。⑥達:通達。⑦朕:征兆,跡象。⑧守司:主管,把持。⑨道:順應自然的規(guī)律和法則。⑩歸:歸屬。【譯文】考察歷史,圣人活在人世間,是為了用他們的先知先覺來引導眾生,做眾生的導師。圣人能夠觀測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發(fā)展變化,揭示它們的本質(zhì)屬性,從而給萬物命名,洞悉萬事萬物的生成、發(fā)展、滅亡的關(guān)鍵所在。圣人們籌劃萬物的始終,預測事情的發(fā)展,預知事物變化的征兆,掌管興衰的導向。從古至今,圣人順應自然,遵循的規(guī)律都始終如一。由此可知,世事萬物雖然變幻萬千、紛繁復雜,但是都有它們的規(guī)律:或者是陰或者為陽,或者是柔或者為剛,或者是閉合或者為開放,或者是松弛或者為緊張!驹摹渴枪适ト艘皇厮酒溟T戶,審察其所先后①,度權(quán)②量能,校其伎巧短長③。夫賢、不肖、智、愚、勇、怯,有差④,乃可捭,乃可闔⑤;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⑥。審定有無與其實虛⑦,隨其嗜欲⑧以見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⑨。闔而捭之⑩,以求其利。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有守,先從其志。【注釋】①先后:此指事物發(fā)展的先后次序。②權(quán):權(quán)謀,指隨事物變化而變化的計謀。③校:考核。伎巧:技巧。④差:差別。⑤捭:開啟,與“闔”相對。闔:閉藏。⑥無為:道家指順應自然規(guī)律,反對破壞規(guī)律與約束的行為。牧:原指放牧,后泛指統(tǒng)治、管理。⑦實虛:真假。⑧嗜欲:欲望與愛好。⑨指:同“旨”,旨意,主旨。⑩闔而捭之:先閉藏,后開啟。利:利益,好處。閉:閉藏。原:追源,推究。離合:原指二人相離或相逢,此指意見相反!咀g文】圣人在處理世事時,總是善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把握事物的關(guān)鍵,考察事物的發(fā)展過程和先后次序,估量自己的計謀和能力的優(yōu)劣,揚長避短,有的放矢地處理問題。世人中有賢良者,有不肖者;有聰明者,有愚蠢者;有勇敢者,有怯懦者,總之,人們的品行千差萬別,素質(zhì)高低不同。因而要針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和方法。有的人可以尊為貴客,有的人可以拒之門外;有的人可以委以重任,有的人可以廢用辭退;可以讓有些人富貴,可以讓有些人卑賤。總之,要順應人們的自然品性分別去對待他們。要選擇人才,首先要摸清他的品質(zhì)如何,才能大小?梢韵软槒乃膫人嗜好和欲望行事,從而發(fā)現(xiàn)他的志向意圖。對他的言辭稍加排斥,挑動對方反駁,從而探得實情,重在了解真實的意圖;得知對方的實情之后,沉默不語,傾聽對方意見,以便了解對方所說是否對自己有利。在了解了情況以后,或者敞開心扉,以換取真誠相待;或者深藏不語,顯示意見不同。不論計謀是否可行,都應該把計謀研究明白,探究相同相異之處。無論對方與自己的意愿是相離或相合,都要在尊重對方的意愿的前提下,堅定自己的主見。【原文】即欲捭之貴①周,即欲闔之貴密②,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③。捭之者,料④其情也;闔之者,結(jié)⑤其誠也。皆見其權(quán)衡輕重⑥,乃為之度數(shù)⑦,圣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⑧權(quán)衡度數(shù),圣人因而自為之慮。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納⑨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捭而去⑩之。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v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咀⑨尅竣儋F:以……為,此處意為“關(guān)鍵是”。②密:與上句之“周”為互詞,皆周密之意。③微:不露聲色。追:依隨。④料:考察,估量。⑤結(jié):結(jié)交。⑥權(quán)衡輕重:衡量比較事情的輕重緩急。權(quán):秤錘。衡:秤。⑦度數(shù):測量重量和長短的數(shù)值。⑧中:符合。⑨納:接納。⑩去:廢棄。忤:違反,逆反。【譯文】如果采用“開啟”的方式,向?qū)Ψ教拱鬃约旱男嫩E,直陳自己的見解,關(guān)鍵在于一定要計劃周全;如果采用“閉藏”的方式,隱藏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關(guān)鍵在于保守秘密,不露聲色。周全保密的重要性在于,巧妙地與自然規(guī)律相結(jié)合。采用“開啟”的方式,是為了試探對方的真實想法和意圖。采用“閉藏”的方式,是為了結(jié)交對方的誠心。這些都是為了權(quán)衡事情的輕重緩急,得失利弊,然后才確定施用何種謀略技巧。如果有些事情權(quán)衡失誤,有些謀略失策,圣人只得重新為此思慮。因此,“開啟”是坦露心跡進而施行,也是通過“開啟”把對方的建議收納起來!伴]藏”是隱藏自己的意圖,把對方的意見接納下來進而施行,也可以通過“閉藏”把對方的意見棄置不用!伴_啟”與“閉藏”是天地自然的法則,它們推動了四季的更迭,促進了陰陽的運轉(zhuǎn),使得萬物生長變化,興亡交替。萬物縱橫交錯、出入反復、互相敵對,都是“開啟”和“閉藏”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原文】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①;必豫②審其變化?谡,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③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guān)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捭之者,開也,言④也,陽也;闔之者,閉也,謀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⑤。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⑥。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⑦。諸言法陽之類者⑧,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其謀!咀⑨尅竣俅蠡褐高\行變化。說之變:指言說的靈活變化。②豫:通“預”,預先。③主:主宰。④言:指可以言說。⑤義:宜。⑥始:長生、安樂、富貴等屬“陽”的方面,隱喻著“生長”,這里簡稱為“始”。⑦終:死亡、憂患、貧賤等屬“陰”的方面,隱喻著“消亡”,這里簡稱為“終”。⑧諸言:指各種言說。法:效仿!咀g文】“開啟”與“閉藏”是自然界萬事萬物運行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也是游說者在言說時靈活變化,巧妙應對的原則。口是心靈的門戶,心靈是精神世界的主宰,人的意愿志向、愛好欲望、思維活動、智慧計謀都要通過口這個心靈的門戶來表達出來。人們通過開啟、閉藏來把住這個關(guān)口,控制言語的出入。所謂“捭之”,就是開啟,就是言說,屬于“陽”的方面;所謂“闔之”,就是“閉藏”,就是緘默,屬于“陰”的方面。“開啟”和“閉藏”必須做到節(jié)制有度,陰陽協(xié)調(diào),才能始終恰當適宜。所以說長生、安樂、富貴、尊顯、榮耀、顯名、愛好、財富、利益、得意、欲望等屬于“陽”的方面,隱喻著“生長”,叫做“始”;死亡、憂愁、患難、貧窮、低賤、痛苦、羞辱、毀棄、失利、失意、災害、刑戮、誅罰等屬于“陰”的方面,隱喻著“消亡”,叫做“終”。凡是那些效仿“陽”的方面的事情,都是以善的行為開始,都叫做“始”。凡是那些效仿“陰”的方面的事情,都是以使用壞的計謀告終,都叫做“終”!驹摹哭汴H之道,以陰陽①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②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③。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④。為小無內(nèi),為大無外⑤。益損、去就、倍反⑥,皆以陰陽御⑦其事。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陽還終始,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苞⑧以德也;以陰結(jié)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⑨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⑩之門戶”!咀⑨尅竣訇庩枺捍颂幹溉宋锓殖申庩杻深悾幹感郧殛幦岬娜,陽指性情陽剛的人。②卑:低下。③下、。簩儆凇瓣帯保、大:屬于“陽”。④家: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國:指當時諸侯的封地。⑤為小無內(nèi),為大無外:古代陰陽觀念,內(nèi)屬陰,外屬陽。⑥倍:背叛。反:返回。⑦御:治理,處理。⑧苞:包含。⑨說:游說。⑩圓方: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故用“圓方”代稱“天地”!咀g文】“開啟”“閉藏”的法則,可以用“陽”“陰”兩方面的恰當使用來表現(xiàn)。所以,當我們與性情陽剛的人交談時,要用崇高的事例來說服他。當我們與性情陰柔的人交談時,要用卑劣的事例來引導他。用崇高去探求偉大,用低下去探求卑小。照此說來,我們根據(jù)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策略,沒有什么事情不能深入進去,沒有什么事情不能抽出身來,進退自如,天下便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沒有說服不了的人。用這樣的方法可以說服一個人,也可以說服一個家族,還可以說服將相王侯,甚至可以說服整個天下。做小事,可以做到更小,沒有小的限制。做大事,可以做得更大,沒有大的限制。所有的損失和得益、遠離和接近、背叛和回歸,都可以運用陰陽的原理來控制和把握。陽的特性為運動、前進,陰的特性為靜止、閉藏;陽通過主動出擊,獲得收益。陰通過退避隱藏,積蓄力量。陽和陰兩者總是循環(huán)轉(zhuǎn)化,陽發(fā)展到極點轉(zhuǎn)化為陰,陰發(fā)展到極點轉(zhuǎn)化為陽。依靠陽勢而行動的人,他的道德意志也會隨之增益;處于陰勢而冷靜行動的人,形勢也會隨之慢慢轉(zhuǎn)化,相輔相成。陽勢要追隨陰勢,需要用道德來加以包容。陰勢要追隨陽勢,需要用外力來加以約束才行。陽和陰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遵循的是“開啟”“閉藏”的自然法則。這是萬事萬物陰陽變化的規(guī)律,也是游說之士應遵從的原理,是萬事萬物生成變化的先決條件,因此叫“天地的門戶”!窘(jīng)典策略】策略一:察言觀色,巧妙應對蘇代說公仲侈戰(zhàn)國后期,楚國攻打韓國。韓國由于連年征戰(zhàn),軍隊疲乏,糧草也已接濟不上。因此韓國情勢危急,韓王非常慌張,連忙向自己的附屬國東周征調(diào)兵將、糧草。此時,東周也已經(jīng)是人困馬乏,自顧不暇,哪還有什么糧草、兵士去接濟韓國。〉菛|周作為韓國的附屬國,又懾于韓國的威嚴,不得不救。可是要是出兵去救的話,又怕惹惱了楚國,遷怒于自己。東周王左右矛盾,接連幾日茶飯不思,不知怎么辦才好。他忙找來蘇代商量,蘇代說:“您不必為此煩惱,我愿到韓國走一趟,替大王解決這個難題,不僅能讓韓國不向東周調(diào)兵征糧,還能讓大王得到韓國的一塊地盤!敝芡趼犃诉@話,半信半疑地說:“若果真如此,那可真是太好了。如果這次你能為寡人解難,那么以后寡人的國事都聽從你的意見!碧K代到了韓國,拜見相國公仲侈說:“我聽說楚將昭應曾對楚懷王說:‘韓國因連年爭戰(zhàn),軍民疲乏,糧草空虛。假如我軍乘韓國空虛時,率兵攻打韓國,那么不用一個月就可以拿下!F(xiàn)在,楚國圍困韓國已有數(shù)月之久,可是仍然沒能攻下,這說明楚國也已經(jīng)十分疲憊,而楚王也開始懷疑昭應的說法,按兵不動了。而相國現(xiàn)在竟然向東周調(diào)兵征糧,這不恰恰是給楚國通風報信說韓國已經(jīng)精疲力竭了嗎?楚國知道以后,肯定會再次發(fā)動攻擊,到那時,韓國就真的守不住了!惫俪抟荒槕M愧地說:“先生的一番話讓我茅塞頓開,但是我已經(jīng)向東周派出了使者啊,F(xiàn)在該怎么辦呢?”蘇代說:“您現(xiàn)在可以馬上停止向東周征調(diào)兵糧,反向東周派發(fā)糧餉,并且把高都之地也送給東周,以向楚軍顯示自己的力量尚且強大!惫俪藓苌鷼獾卣f:“我不向東周調(diào)兵征糧已經(jīng)不錯了,憑什么還要送給他們高都之地呢?”蘇代說:“假如相國能把高都送給東周,那么東周一定會與韓國建立深厚的邦交。秦國知道后,必然非常憤怒,肯定與東周斷絕來往。相國用一個高都之地,換取一個死心塌地的附屬國,有什么不可呢?”公仲侈聽了張代的話,想想說:“先生說得有道理!庇谑,公仲侈決定不再向東周調(diào)兵征糧,并且把高都送給了東周。楚國見韓國這番舉動,以為韓國真的是國力強盛,不易攻下,遂罷兵而去。東周因蘇代的功勞而得福,不但毫發(fā)無損,而且還白白得了許多糧草和一個城池!【智慧啟迪】“闔術(shù)”是隱藏自己的意圖,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為對方謀劃,結(jié)交對方的誠心,權(quán)衡事情的輕重緩急,得失利弊,然后才確定應該施用何種謀略技巧。如果對方有些事情權(quán)衡失誤,有些謀略失策,只得重新為此思慮,然后再通過“閉藏”的方式將對方的見解棄置不用。蘇代運用了“闔術(shù)”,隱藏了自己的真實意圖,沒有為東周說任何好話,只是站在韓國的角度上看問題,處處為韓國的利益著想,以此來結(jié)交對方的誠心。然后幫助公仲侈分析事情的輕重緩急,得失利弊,讓公仲侈意識到自己的謀略失策,應該重新為此思慮,最后確定施用何種謀略技巧。表面上是在為韓國謀福祉,實際上東周才是最大的贏家。張儀巧舌說楚王公元前314年,秦國想要去攻打齊國。可是齊國與楚國卻結(jié)成了聯(lián)盟,秦國的想法實現(xiàn)不了。如果非要打齊國,那就必須將齊、楚拆散。張儀主動向秦王請求出使楚國,以拆散齊楚聯(lián)盟。張儀面見楚王時說道:“當今七雄之中,以秦、楚、齊最為強大,三者之中,又以秦國最強,齊、楚兩國相當。如果楚國與秦國聯(lián)盟,則楚國就比齊國強大;反之,如果齊國先與秦國聯(lián)盟,則齊國就比楚國強大。如果楚國愿意與秦國交好,同秦國結(jié)盟之后,秦國會把商、于之地600余里送給楚國。這樣的好事,你為什么不做呢?”朝中的三閭大夫屈原聽了張儀的話,斥責張儀是一個卑鄙小人,勸楚王萬萬不可相信他的話。楚國朝中大臣也都紛紛反對說:“齊楚結(jié)盟,才使得秦國不敢輕意打我們其中的任何一個。秦國以600里土地為誘餌,意在拆散我們。楚國一旦與齊國斷交,秦國再不肯交給任何我們那600里土地,我們楚國豈不是很虧?如果齊楚不再結(jié)盟,秦國打完了齊國,再來打我們楚國,那又該如何是好?”朝中只有楚王最寵信的大臣靳尚因為被張儀收買,所以主張與秦國結(jié)盟。楚王是個目光短淺之人,他見有利可圖,便不顧大臣們的反對,與齊國斷交,并且派逢侯丑隨張儀回秦國取回商、于之地。張儀與逢侯丑剛到秦國,張儀就佯裝下車時摔傷了腳,被手下抬走了。逢侯丑苦苦等了張儀三個月,都沒有見到張儀。逢侯丑只好寫信告訴楚王這里的情況。楚王得知后,以為是因為自己與齊國絕交不夠,于是又派人到齊國大罵齊王,齊王大怒,遂決定與秦結(jié)盟。逢侯丑守在張儀上朝的必經(jīng)之路上,終于堵到了張儀。張儀說:“你怎么還在這里,難道還沒有拿到那塊地嗎?”逢侯丑說:“秦王說要等到您病好了才能交割那塊地,現(xiàn)在咱們就去辦吧。”這時,張儀告訴逢侯丑說:“我答應楚王的,不是600里商、于之地,而是自己的6里土地。我自己的地我說了算,我現(xiàn)在就答應給你!背醯弥耸麓笈,起兵10萬攻秦。秦軍戰(zhàn)斗力很強,加之又與齊國結(jié)盟,楚軍大敗而歸。這時,楚國周邊的一些小國乘虛而入,掠奪土地。楚王只好派人去齊國賠罪,又向秦國求和。經(jīng)歷這一番事件以后,楚王對張儀是恨之入骨,一心想要殺了他,不惜割地給秦國來換張儀。秦國中一些與張儀不和的大臣便鼓動秦王答應,秦王猶豫不決,而張儀卻主動要求去楚國。張儀到了楚國,楚王就把他關(guān)了起來,選好了日子準備殺他。張儀倒不慌張,他買通了獄卒,聯(lián)系了靳尚,還想方設(shè)法拉攏楚懷王的寵后為自己說好話。后來,楚王竟然放了張儀,張儀平安地回到了秦國!局腔蹎⒌稀俊稗汴H術(shù)”是游說者在言說時靈活變化,巧妙應對的原則。運用“闔術(shù)”是為了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站在對方的角度為對方謀劃,以換取對方的誠心。張儀游說楚王,先是站在對方的角度進行謀劃,以600里土地為誘餌,讓楚國與秦國結(jié)盟并與齊國斷交。而后,張儀對承諾給楚國的600里地之事矢口否認,這是為自己謀劃。張儀憑借他的一張嘴,巧妙應對各方,讓楚國既沒得到地,又與齊國斷了交,最后還吃了敗仗。晏子使楚齊國和楚國都是春秋末期的大國。有一次,齊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為了顯示楚國的威風,想要侮辱晏子一番。楚王聽說晏子身材矮小,就讓人在楚國的城門旁邊打了一個五尺來高的狗洞。晏子來到楚國的時候,楚王讓人把城門關(guān)上,并告訴晏子讓他從這個狗洞進來。晏子看了看,對楚人說:“這不是城門,而是狗洞。只有訪問‘狗國’,才會從狗洞進去。我在這里等一會兒,你去問問楚王,楚國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如果是狗國,我就從狗洞進去!背税殃套拥脑捀嬖V了楚王,楚王無奈,只好吩咐打開城門,讓晏子進來。晏子見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么話?齊國的都城臨淄住滿了人。人們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人們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你們齊國有那么多人,為什么打發(fā)你來呢?”晏子裝著很為難的樣子,說:“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楚王說:“實話實說,我不生氣!标套庸傲斯笆,說:“我們齊國有個規(guī)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背醢才啪葡写套。正當他們吃得高興的時候,有兩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從堂下走過。楚王看見了,問他們:“那個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說:“犯了盜竊罪,是齊國人!背跣ξ貙﹃套诱f:“齊國人怎么這么沒出息,干這種事兒?”楚國的大臣們聽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來,以為這一下可讓晏子丟盡了臉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jié)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道理,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yè),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楚王聽了,只好賠不是,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睆倪@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局腔蹎⒌稀筷套佑谩稗恪钡姆椒ǎ瑢Τ醯脑掃M行直接地反駁,針尖對麥芒,絲毫不相讓。晏子善于察言觀色,然后巧妙應對,沒有讓楚王占到一點兒便宜,維護了國家的尊嚴,也維護了自身的尊嚴,贏得了楚王的尊重。談判應用捭闔術(shù)有一年,中國某公司經(jīng)過市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對農(nóng)業(yè)加工設(shè)備的需求量非常大。公司想要從國外進口一批這樣的設(shè)備,來滿足國內(nèi)市場上的需求。公司對比了幾個國家的同類產(chǎn)品,認為日本的產(chǎn)品最符合公司的要求。于是,公司派出代表與日方公司進行談判,商談購銷事宜。按照談判的慣例,談判一開始,首先由賣方給出報價。日方公司以為中方公司不了解國際行情,故意抬高價格,給出每套設(shè)備的報價為1000萬日元。當時,這一報價遠遠高出設(shè)備的實際價格,也是日方公司賣過的最高價格。中方一下就看出了日方心里打的如意算盤,日方想要用高價格作談判的基礎(chǔ),即使中方把價格一再壓低,他們也大有賺頭。于是,中方開門見山地說:“我們在與你們談判之前,已經(jīng)對幾個國家的同類產(chǎn)品,尤其是貴國的幾家生產(chǎn)同類產(chǎn)品的公司進行了深入的了解。你們現(xiàn)在給出的價格,遠遠高出了正常的價格,這不能作為談判的基礎(chǔ)!边@一番話讓日方代表的心里有些發(fā)虛,看來中方很了解現(xiàn)在的國際行情啊,剛才定下的報價確實太高,恐怕騙不了他們。日方見形勢對自己不利,便開始轉(zhuǎn)移話題,表明自己的質(zhì)量好、性能優(yōu)越等等。日方想要通過“自賣自夸”的方式,來支持自己給出的報價。中方代表根本沒有心思聽日方在那里“自圓其說”,因為中方已經(jīng)對日方公司產(chǎn)品的性能、質(zhì)量等了如指掌,而且還對日本國內(nèi)不同公司生產(chǎn)的同類產(chǎn)品進行了各方面的對比。于是,中方坦誠地說:“貴公司的產(chǎn)品性能很好,這個我們已經(jīng)知道,但是貴公司的產(chǎn)品在貴國與其他公司的產(chǎn)品相比是最好的嗎?”這一句話讓日方明白了,中方是在告訴他們:在日本有很多生產(chǎn)同類產(chǎn)品的公司,而且你們的產(chǎn)品未必就比別人的好,中方是有選擇的權(quán)利的。日方代表見場面有些尷尬,借故離席,思考對策去了。過了一會兒,日方主談代表回到談判桌前,問隨同的代表說:“咱們公司上回賣出1000萬日元的價格是什么時候?”隨同代表對主談代表的意圖心領(lǐng)神會,便不假思索地說:“一個月之前!比辗街髡劥硇χf:“哎呀,太久以前的事了,也許現(xiàn)在的價格已經(jīng)有所變動了,我現(xiàn)在就去給經(jīng)理打電話請示一下。”日方代表打完電話馬上說:“我已經(jīng)請示經(jīng)理了,根據(jù)現(xiàn)在的行情,我們同意減價100萬日元。”中方認為這次日方的讓步還不算小,但是減價以后還是遠遠不能達到中方的要求。這樣討價還價拖延下去,恐怕對中方不利。于是,中方干脆給出價格:750萬日元。日方代表聽到這個價格,認為簡直是不能接受。談判一下陷入了僵局。如果一直僵持下去,那么談判很可能告吹。中方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于是非常坦誠地站在了對方的角度說:“我們在貴國的眾多公司中選擇貴公司,這充分顯示了我們與貴公司合作的誠意。此次,貴公司派出代表,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與我們談判,你們也不愿意空手而歸吧?雖然我們給出的價格偏低,但也只是讓貴公司少賺一些罷了。貴公司這次少賺一些,換取我們與您的長期合作,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比辗酱砺犃诉@一番話,認為說得很有道理,但一時又舉棋不定。中方馬上說:“我們還有其他公司的合作邀請……”說著把其他公司的合作邀請遞給了日方代表。這時,日方代表最后的防線崩潰了,以750萬日元的價格與中方代表簽訂了合同!局腔蹎⒌稀俊稗汴H術(shù)”用于談判,表現(xiàn)為主動進攻和被動防御的靈活運用。主動進攻即是坦誠直言,一針見血;被動防御即是轉(zhuǎn)移話題或沉默不語。談判一開始,日方代表就給出很高的報價,這是主動進攻。中方代表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方代表給出的報價過高,無法作為談判的基礎(chǔ)。日方代表被動防御,采用轉(zhuǎn)移話題、自賣自夸的策略來支持自己的報價。中方代表主動進攻,指出對方的產(chǎn)品未必比別人的好,暗示中方可能會選擇其他公司。日方代表被動防御,降價100萬日元。中方代表主動進攻,將價格定為750萬日元。日方代表只好選擇沉默,屬于被動防御。中方代表抓住時機,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為對方謀劃,坦誠直言,幫助日方代表權(quán)衡事情的利弊得失。最后,日方代表只好妥協(xié),與中方代表簽訂合同。策略二: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孫臏滅龐涓相傳孫臏和龐涓都是鬼谷子的學生,他們跟隨鬼谷子學習兵法。雖然兩人拜的是同一個老師,但是孫臏勤奮好學,天資聰穎,學識遠在龐涓之上。后來,龐涓得到了魏惠王的賞識,辭別了老師,在魏國做了大將軍。而孫臏仍然在鬼谷子那里潛心修學,研究先生的兵法,學識又得到了很大的進步。魏惠王聽說龐涓和孫臏是同學,就讓龐涓去請孫臏出山來為魏國效力。于是,龐涓把孫臏請到了魏國。魏惠王非常賞識孫臏,他知道孫臏有祖?zhèn)鞯慕^世兵法,才能超群。魏惠王想讓孫臏帶兵打仗,保家衛(wèi)國。魏惠王問龐涓:“我想讓孫先生與你同掌兵權(quán),讓孫先生當副將,你意下如何?”龐涓深知孫臏的才能遠在自己之上,害怕孫臏將來與自己爭寵,就陽奉陰違地說:“臣與孫臏,同窗情深,拜為結(jié)義兄弟,孫臏仍是我的兄長,怎能做我的副將?依臣之見,應先拜孫臏為客卿,將來立下戰(zhàn)功之后,封為軍師,我甘為兄長之下!蔽夯萃跽J為龐涓說得有道理,同意了他的看法,還夸獎了龐涓一番。孫臏被拜為客卿,整日與龐涓討論兵法,朝夕相伴。一日,魏惠王想要考考他們兩人的軍事才能,讓兩人輪番布陣。龐涓布的陣,孫臏總是輕易就能答上來。而孫臏布的陣,龐涓卻支支吾吾總也說不出。龐涓覺得此番布陣,讓自己很沒面子,如此下去,恐怕會在魏惠王面前失寵。于是,龐涓開始想辦法陷害孫臏。龐涓在魏惠王的面前說盡了孫臏的壞話,誣陷孫臏要背叛魏國。魏惠王信以為真,將孫臏施以酷刑:剜去了他的膝蓋骨,再也不能走路了。孫臏遭到龐涓的陷害,受盡凌辱,身陷絕境如喪家之犬一般。但是孫臏并沒有絕望,并沒有放棄自己。他忍受恥辱,裝瘋賣傻,用來麻痹別人,讓別人對他放松警惕,然后伺機逃跑。但是龐涓這個人生性多疑,他聽說孫臏發(fā)傻發(fā)瘋,半信半疑,決定要親眼看看。于是,他以給孫臏送飯為借口,來一探虛實。孫臏見龐涓親自來看,便越發(fā)起勁兒。一會兒大哭大笑,一會兒大吵大鬧,滿地打滾。龐涓命人將孫臏扔進豬圈,想看看孫臏是不是真的瘋了,結(jié)果孫臏躺到了豬糞豬尿上面,繼續(xù)裝瘋扮傻。龐涓自此以后對孫臏徹底放松了警惕。孫臏抓住了一次機會,逃出了魏國,去了齊國。后來,龐涓率魏軍伐韓,韓求救于齊。齊威王聽從了孫臏的計策,等韓、魏兩敗俱傷時,發(fā)兵救韓。孫臏率軍10萬,直奔魏都大梁,龐涓不得不撤兵回援。孫臏聽說龐涓已收兵回援,知道已解韓國之圍,便班師回齊國。魏國軍隊無功而返,把仇恨都集中在齊軍身上。龐涓率領(lǐng)10萬大軍追擊齊軍,想要全殲齊軍以泄仇恨。孫臏知道龐涓其人貪功心切,便用逐日減灶的方法,來誘敵追擊。龐涓率10萬大軍趕到齊軍的營地便統(tǒng)計齊軍的灶臺數(shù)目,用以估計敵軍的人數(shù)。龐涓率軍經(jīng)過齊軍曾駐扎過的三個營地,灶臺數(shù)目依次銳減,最后竟不足兩萬了。龐涓暗自竊喜,以為齊軍見魏軍勢大,便望風而逃。于是,龐涓命令部隊火速追擊,晝夜兼程。一日,龐涓率軍追到了一個叫馬陵的地方。這個地方道路非常狹窄,四周都是山。這時天已經(jīng)黑了,兵士探路回來報告:“前方有很多新砍倒的樹木橫在路上,部隊無法通過。”龐涓親自去查看,只見路邊樹木皆被砍倒,只有一棵大樹仍在,只見上面寫著幾個大字:“龐涓死于此地!”是時,無數(shù)支飛箭從四面八方射過來,殺聲四起,魏軍慌亂逃竄,死傷無數(shù)。龐涓被齊軍包圍,走投無路,自殺了!局腔蹎⒌稀繉O臏遭到酷刑,忍受屈辱,是處于“陰勢”,即不利于自己的形勢。在這種情況下,孫臏隱藏了自己的實力,裝瘋賣傻,麻痹對手,保住性命。暗中尋找逃脫的時機,不露聲色。從“捭闔之術(shù)”的角度來看,在這里孫臏用的是“闔術(shù)”。孫臏逃出去以后,在齊國當了軍師,是處于“陽勢”,即有利于自己的形勢。在這種情況下,孫臏抓住機會,主動出擊,滅了龐涓,一雪前恥。從“捭闔之術(shù)”的角度來看,在這里孫臏用的是“捭術(shù)”。……





上一本:伊赫提亞爾教法經(jīng)解 下一本:王陽明:心學的智慧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讀透鬼谷子的作者是王光普,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