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死亡哲學


作者:楊足儀     整理日期:2014-08-22 22:35:00


  作者簡介:
  楊足儀,哲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心靈哲學與科技哲學。
  主要著作:《死亡哲學》(華中師范大學優(yōu)秀素質課)、《心靈哲學的腦科學維度》、《西西弗斯的石頭》。
  目錄:
  導導論?生生死死說生說死
  對人類而言,死亡,既是最確定的事情,又是最不確定的事情。我們最能確定的是人人皆死,而最不確定的是不知道死亡何時降臨。
  一、死,猜不透的謎
  死亡,一個神奇之謎,一個我們不能不猜而又永遠猜不透的千古之謎。自人類誕生并有了自我意識以來,人及其生死之謎始終像一個巨大的夢魘困擾著我們。人類為此是“上究碧落下黃泉”,從“念天地之悠悠”轉而“獨愴然而涕下”。人們幻想著能如嫦娥奔月,希冀“與天地齊壽,與日月齊光”。這其中寄托著我們最甜蜜的夢想,也隱藏著我們最深切的恐慌。
  然而,有生必有死,這是鐵的事實。那么,死了死了,是一死百了還是有什么東西繼續(xù)存在呢?死又為何?自古以來,無論是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藝術家還是普通導論?生生死死說生說死
  對人類而言,死亡,既是最確定的事情,又是最不確定的事情。我們最能確定的是人人皆死,而最不確定的是不知道死亡何時降臨。
  一、死,猜不透的謎
  死亡,一個神奇之謎,一個我們不能不猜而又永遠猜不透的千古之謎。自人類誕生并有了自我意識以來,人及其生死之謎始終像一個巨大的夢魘困擾著我們。人類為此是“上究碧落下黃泉”,從“念天地之悠悠”轉而“獨愴然而涕下”。人們幻想著能如嫦娥奔月,希冀“與天地齊壽,與日月齊光”。這其中寄托著我們最甜蜜的夢想,也隱藏著我們最深切的恐慌。
  然而,有生必有死,這是鐵的事實。那么,死了死了,是一死百了還是有什么東西繼續(xù)存在呢?死又為何?自古以來,無論是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藝術家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販夫走卒,都會思考這個問題,且各有各的答案。
  死亡作為人生中最難說清的現(xiàn)象之一,根源于死亡現(xiàn)象的奇異性。生,是生命的肯定狀態(tài),意味著有生命。死,是生命的否定狀態(tài),意味著無生命。對于任何個人而言,或者有生命,或者無生命,二者只能居其一。因此,談論死亡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親身經歷過死亡,這就叫“生者不知死”;而一旦他親身經歷死亡時,他自己已經再也不能對死亡說出什么了,這就是“逝者不知死”。但是,死亡是人生的鐵的事實,需要對其作出解釋,并已經作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
  最早的死亡解釋是原始的神話解釋。研究原始文化的人類學家們已經對原始人的死亡觀念作過詳細的研究,從他們那里我們知道了原始的死亡解釋的一些情形。原始文化的主要形式是原始宗教,而原始宗教往往借助于神話、儀式等方式表現(xiàn),這實際上提供了一種對死亡的解釋。世界上許多原始的死亡神話表明:原始人一方面承認死亡現(xiàn)象的存在,但更多的是以某種方式否認死亡。
  在原始的死亡神話中,許多原始部落認為,人是不死的,人的死亡只是各種偶然性導致的結果:有的是惡魔所致;有的是由于手持不死贈品的使者傳錯了神的旨意所致;有的是使者中途的耽誤而延誤了時間所致;還有的是人類祖先的愚蠢選擇所致;更有的是人祖的犯罪而致。大量的死亡神話表明:原始人的總的觀念是以某種方式否定死亡,而對為何死亡并不在意。
  科學的死亡解釋從何為死亡出發(fā),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和說明。這涉及許多相關的學科,如醫(yī)學、法律、道德倫理、文化等。現(xiàn)代生活中,由于絕大多數(shù)人能死在醫(yī)院里,自然死亡成了死亡的最重要的一種,因而,醫(yī)學上的死亡定義也就上升為現(xiàn)代人的科學死亡定義的最重要的一種。當然,醫(yī)學是十分嚴格的科學,醫(yī)學上的死亡定義也是十分復雜的,而確定死亡的精確化的標準和程序顯得尤其重要。
  醫(yī)學上的生命和死亡的傳統(tǒng)定義是:
  生命:一是活著的狀態(tài),即新陳代謝、生長、繁衍、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動植物器官完成功能的狀態(tài);二是有機體從出生到死亡之間的時期;三是生命物體與非生命物體區(qū)別開的特征。
  死亡:包括非感受性與非反應性、無運動與呼吸、無反射作用及腦電圖平直。
  現(xiàn)代醫(yī)學死亡的標準是腦死亡。腦死亡概念的提出始于法國。第一章?死亡的驚異
  從根本上講,哲學開始于驚異。柏拉圖說,驚異“驅使我們去考察宇宙,由此產生了哲學,這是諸神賜予人類的最大的福祉”。雅斯貝爾斯講:“由于驚異,人們不僅現(xiàn)在,而且一開始的時候,就去進行哲理推究:他們最初對于那些明顯的難事感到驚異,然后一步一步地說明那些較大的難事——諸如有關日、月、星辰的現(xiàn)象,以及宇宙的創(chuàng)造!钡拇_,面對浩瀚的宇宙、自然,人類易生驚奇之感,而去求認知,追問世界的本質,由此形成哲學研究中的世界觀、本體論、形而上學;面對易逝的人生,蒙生困惑之感,而去求覺悟,追問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由此形成哲學研究中的生存論、人生觀和倫理學。死亡哲學也正是人類對死亡、對死亡的本性的疑惑和震驚中產生出來的。從整個人類或是人類個體的死亡意識的產生來看,情形是極其的相似。
  一、原始死亡觀的崩解
  在人類的早期階段,死亡問題總是同原始的宗教、神話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在原始思維中,原始人往往憑借古老的“靈魂”和“萬物有靈”的觀念,以宗教、神話的形式拒斥死亡。原始死亡觀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對死亡頑強的反抗和堅定的否定。實際上,“對原始人的思維來說,要想象自然死亡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逼鋵,原始的宗教神話關心的,與其說是死亡,毋寧說是不死,神話就是關于不死的信仰。正如卡西爾所說:“在某種意義上,整個神話可以被解釋為就是對死亡現(xiàn)象的堅定而頑強的否定”,其蘊含的“對生命的不可毀滅性的統(tǒng)一性的感情是如此強烈如此不可動搖,以致到了否定和蔑視死亡這個事實的地步”3。
  以原始宗教神話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原始死亡觀的基本觀點可集中概括為三點:
  第一,否定死亡的必然性。
  可以想象的是,原始人肯定會經常碰到人的死亡現(xiàn)象,但那時的人們并沒有人固有一死的必然性的認識。相反,在他們看來,死亡只是一種很偶然的現(xiàn)象,死亡沒有必然性。
  原始時期,許多神話故事都以某種方式回答了死亡的起源問題。這些死亡起源的神話實際上大都反映出原始人的死亡偶然性的觀念。在有關死亡的神話中,許多的原始部落認為,人原本是不死的,死亡不是不可避免的。人的死亡的發(fā)生都是由于某個特殊的事件,是一種偶發(fā)性事故導致的。比如,有的是惡魔所致;有的是由于手持不死贈品的使者傳錯了神的旨意所致;有的是使者中途的耽誤而延誤了時間所致;還有的是人類祖先的愚蠢選擇所致;更有的是人祖的犯罪而致。
  在澳大利亞、中亞、西伯利亞及北美神話中,很多死亡神話把死亡與惡魔聯(lián)系起來。在這些神話中,死亡是由創(chuàng)世主的敵人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古代社會大多數(shù)神話把死亡看成是一件很荒唐的事,如最早的祖先的一次愚蠢的選擇導致了人類的死亡。例如,在非洲流傳的一個故事講:上帝派變色龍給人的祖先送信,說他們將長生不老。又讓蜥蜴送信,說他們必定會死。而變色龍沿途耽誤了時間,讓蜥蜴搶了先,蜥蜴把口信傳達完后,死亡便來到了人間。





上一本:黃石公語錄:素書 下一本:批評與回應:陳嘉映哲學三十年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死亡哲學的作者是楊足儀,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