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泰賢為近代日本阿毗達磨佛教研究之泰斗,對巴利語佛教文獻與漢譯佛典的比較研究也做出了很大貢獻。 《現(xiàn)代世界佛學文庫:小乘佛教思想論》從大處著眼,高處下手,挈其大綱,總括組織,以阿毗達磨為中心,論述了小乘佛教的佛陀論、宇宙論、世界觀、心理論、倫理論、修道論等論題。 目錄: 總敘 第一篇佛陀論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關于佛傳的材料 第三章阿毗達磨預想的佛傳 第四章阿毗達磨對佛菩薩的考察 第五章菩薩論 第六章佛身觀 第二篇宇宙成立的要素 第一章存在的本質(zhì) 第二章要素的種類及其分類法 第三章物質(zhì)論 第四章心理論 第五章跨于物心兩者的概念(心不相應行論) 第六章因緣論總敘 第一篇佛陀論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關于佛傳的材料 第三章阿毗達磨預想的佛傳 第四章阿毗達磨對佛菩薩的考察 第五章菩薩論 第六章佛身觀 第二篇宇宙成立的要素 第一章存在的本質(zhì) 第二章要素的種類及其分類法 第三章物質(zhì)論 第四章心理論 第五章跨于物心兩者的概念(心不相應行論) 第六章因緣論 第七章諸門分別 第三篇世界觀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婆羅門教的世界觀(特別關于物器世間) 第三章佛教世界觀 第四篇心理論 序說 第一章心體論 第二章心的相狀諸問題 第三章心理作用論(關于一般的) 第五篇倫理論 第一章總論 第二章善、惡、無記的三性 第三章各種心作用與三性 第四章道德的行為及其種種相 第五章善惡業(yè)及其果報 第六章輪回的相狀 第七章輪回的形式與緣起論 第八章為輪回形式的十二因緣論 第六篇修道論 第一章修道之動機與一般修道法 第二章修道的原則與戒定慧 第三章禪定論四、住劫 這樣,成劫完了,就為住劫,住劫期的世界,是經(jīng)過二十中劫而持立繼續(xù)的。然其間,人類,尤其在閻浮洲,亦有種種的變化,且在長時間中,人仍不能不接受種種的運命。就中,那最顯著的,是壽命的長短及道德完否的循環(huán)。在婆羅門教,四瑜伽之行,因被限于閻浮洲,即在佛教,亦是特就南洲來說。其理由,不用說,南洲的人們,幻想堅強,善惡也強,因而那運命,也就認為有種種的可能性。 這樣,先說一說劫初即住劫初期的狀態(tài)。劫初的人們,一切是化生(有說他是有色意成——《俱舍論》卷第一二——有說他是意生化身[《立世阿毗曇論》卷第一○,大正三二,二二三頁下]),還沒有男女的區(qū)別,四肢圓滿,可以自在的飛揚于空中。這時,雖沒有日月,但由自身的光明輝耀,以喜樂為食,因沒有另外的段食,所以其生命,差不多是無量歲。然而,其后漸次出生地味,人們似也漸執(zhí)其味,其身體也成為堅重,已經(jīng)失去如原來那樣的輕妙,光明也隱蔽掉了。于此,由于有情的業(yè)力而生日月以代替其光明;男女的區(qū)別也發(fā)生:欲心也漸次熾盛;壽命也逐漸地縮短,終于至八萬歲而下落。于此,是就成為所謂人間的人間。焉什么?因從這以后,以八萬歲與十歲為限界,而其生命變成增減的原故。人類社會組織的成立,大約就在這前后!毒闵嵴摗氛f:轉(zhuǎn)輪王的出現(xiàn),是在八萬歲以前(卷第一二),所以在八萬歲前,已有國家或社會的統(tǒng)一。但那真正是屬理想界,事實,在二十中劫之間,八萬歲以下的壽命,于增誠的期間,視有真正的社會組織,大概是確當?shù)。男女發(fā)生,成為父母兄弟,而漸入于經(jīng)濟生活,于此,自然就會發(fā)生利益共通的團體。據(jù)佛教說:人類所以有統(tǒng)制的社會,過著國家的生活,是為限制每個人的利己心。因為人們漸漸的味著段食,其初,雖以天然生的食物生活,但到天然生物亦盡的時候,漸次就封田宅,異迭畔,而有所謂私有財產(chǎn)。因此,在這當中,發(fā)生貧富的懸隔,互相侵犯,掀起不絕的爭斗。在這兒,人們?yōu)榱司徍蜖幎,保護人民,同時裁判其爭,特別選擇有威力與德望的人做國王,各自納收入的六分之一,使遂行其權(quán)利與義務的,就是國王及國家之起的原因(《長阿含》卷第二二《世本緣品》,大正一,一四八頁;《俱舍》卷第一二)。這就是佛教的國家起源說,與霍布斯的契約說,很有點相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