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戰(zhàn)與文明:伊斯蘭與西方的永恒沖突》為作者生前計劃寫作的《伊斯蘭與世界政治》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三部曲由于作者去世最終未完成)。作者以伊斯蘭的興起、發(fā)展、衰落、轉(zhuǎn)變?yōu)閿⑹戮索,借助各個不同時代國際政治體系、權力斗爭格局、東西方交流沖突形勢的演變,透徹說明伊斯蘭的興衰與世界政治的緊密關系,以及伊斯蘭與世界政治的深刻互動影響。作者娓娓道來,向讀者表明了伊斯蘭歷史上若干重大事件的背景,從而為人們了解今日世界伊斯蘭問題的由來,打開了一扇寬闊的窗口。并為人們預測伊斯蘭世界的前景,提供了若干寶貴的線索。 作者簡介: 張錫模(1966-2007)曾任臺灣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副教授、臺灣戰(zhàn)略模擬學會常任理事。畢業(yè)于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并取得俄羅斯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政治學博士學位,專攻國際關系。其研究領域包括地緣政治學、能源政治學、俄羅斯政治、中亞區(qū)域研究。 作品:《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圣戰(zhàn)與文明》 目錄: 導讀:張國城(臺北醫(yī)學大學助理教授) 自序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伊斯蘭的勃興 .帝國與諸神之爭 。柯涔餐w的危機 .伊斯蘭共同體 。了固m理論的要害 第三章伊斯蘭世界體系 。⒗蹏 地圖:大征服運動與伊斯蘭帝國的擴大 .伊斯蘭帝國 。了固m世界秩序 .理念的統(tǒng)一與現(xiàn)實的分裂 地圖:印度洋海域的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導讀:張國城(臺北醫(yī)學大學助理教授) 自序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伊斯蘭的勃興 。蹏c諸神之爭 。柯涔餐w的危機 .伊斯蘭共同體 。了固m理論的要害 第三章伊斯蘭世界體系 .阿拉伯帝國 地圖:大征服運動與伊斯蘭帝國的擴大 。了固m帝國 .伊斯蘭世界秩序 。砟畹慕y(tǒng)一與現(xiàn)實的分裂 地圖:印度洋海域的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 第四章西歐國家體系的衝擊 。x大利國家體系 。鳉W國家體系的成立 、笠了固m帝國的衰退 。了固m復興運動 第五章原理的轉(zhuǎn)換 .印度:帝國的心臟 。褡鍑业男履P .民族的論理 。淼霓D(zhuǎn)換 第六章伊斯蘭與世界政治 。呒铀鞣 。柯涔餐w的危機 。徯n國的扶植 。褡鍑业淖冃 第七章結(jié)論:權利與正義伊斯蘭共同體由“移住者”與“援助者”組成。 所有“移住者”視為一個單位,“援助者”則依其部族原理分為八個單位,各自承擔殺人代償金等義務。 信徒間發(fā)生糾紛時委由神的使者穆罕默德調(diào)停。 承認猶太教與伊斯蘭共同體的共存,除非猶太教徒作出利敵行為。 在新建立的伊斯蘭共同體中,穆罕默德所扮演的角色有了顯著的變化。在麥加時代,穆罕默德的角色僅限于啟示的傳達者,亦即僅限于宗教方面的角色。但在麥地那時代,他在啟示傳達者的角色之外,同時扮演政治領導人、調(diào)停人、裁判官與立法官的多重角色,從而在麥地那建立起特殊的神權政治體制,其特征是穆罕默德本人同時擁有宗教與政治權威,但在他之外,并無任何神職人員,且也沒有神職人員與世俗人員、宗教職務與世俗職務的區(qū)別。 在伊斯蘭共同體內(nèi),穆斯林成員除需履行宗教義務的天課責任之外,基本上不必負擔政府的稅賦,即實質(zhì)上享有免稅特權。信徒除了各自經(jīng)營著日常職業(yè)和工作之外,每日需在一定時間內(nèi)進行禮拜和履行其他宗教義務,必要時則需全體以戰(zhàn)士身份參加戰(zhàn)斗。換言之,在特殊的神權政治體制之外,同時導入了信徒(穆斯林)皆兵制的原理。與此相對,“啟典之民”(Ahlal-kitab)不必擔負兵役之責,但自631年底以后,漸次形成需繳納人頭稅(jizya)的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