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冰雪編寫的《解說老北京》內容簡介:黃開文,北洋總統(tǒng)府六任總統(tǒng)的大禮官,浸淫總統(tǒng)府十四年,經常作為總統(tǒng)府“首席導游”,為游覽總統(tǒng)府的外賓講解老北京。晚年,黃開文把自己長年任職總統(tǒng)府的積淀,以及研經讀史的心得,一一記錄,形成了三本珍貴的手稿,內容涉及清官舊事、人物逸聞、老北京地理變遷及民間風俗禮儀等等!督庹f老北京》中收藏家仝冰雪先生把偶然收藏到的這批民國白話文原稿整理推出,以一個總統(tǒng)府大禮官特有的“解說”,配上收藏家自己珍藏的一幅幅老北京歷史影像,展示出一個圖文并茂,你或許從未了解過的老北京…… 作者簡介: 仝冰雪1969年生,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英語電視節(jié)目制作人2000年開始系統(tǒng)收藏和研究中國早期歷史影像2002年開始側重印證中國攝影發(fā)展史的影像收藏與研究2005年開始中國世博會留影和歷屆世博會獎牌的收藏與研究2005年創(chuàng)辦在線“中國攝影博物館暨中國老照片網”2009年出版《世博會獎牌收藏與鑒賞》、《世博會中國留影》2010年出版《一站一坐一生:一個中國人62年的影像志》2011年出版《ALIFEINPORTRAITS》2012年出版《北洋總統(tǒng)府大禮官》 目錄: 一、清宮習俗 “行在”制 內廷春節(jié)習俗 清宮里的打鬼 清宮御果房 清宮之“隨茶御果” 清宮的香墜子 清宮冬至餛飩夏至面 清宮的火鍋 清宮的江米碗一、清宮習俗“行在”制內廷春節(jié)習俗清宮里的打鬼清宮御果房清宮之“隨茶御果”清宮的香墜子清宮冬至餛飩夏至面清宮的火鍋清宮的江米碗兒宮廷之臘八粥清宮之藝花育蟲清宮貢品清代貢品荔枝運輸奇聞清代選秀清宮妃嬪和宮女的挑選清代公主婚嫁公主的嬤嬤與買辦清代賜“福”外傳清代的賜第上書房之制清代帝師之變皇子的“暑假”時應宮的變遷正大光明匾之顛沛歷代宮廷藏書三希堂法帖清宮的貼嘍清宮防火秘笈清代幄殿之制清代登仕衣冠之禮外使覲見禮儀之變清宮射箭習俗取士演變清代科舉考試清代科場之“糊名易書”殿試的“聽卷”殿試與書法科舉的重文輕武清代的武試武科甲清代官員的考試“同學”之稱的演變光緒帝崇陵二、清末民初名人逸聞慈禧向聯(lián)軍宣戰(zhàn)之由中法停戰(zhàn)之秘聞京師大老滿人狀元崇綺恭親王載振與楊翠喜載振辭職熊希齡的情書熊希齡香詞彭雪琴清代總督巡撫清代總督之閱兵權臣立山郎世寧杯酒釋兵權張之洞愛才智得翁同毹墨寶洪大全相公與二丑廉南湖(泉)庚申之變“洋秀才”的傳說老殘與大刀王五朱爾典之晚年感悟李經羲假殉國袁世凱評傳袁世凱帝制時的外國“大臣”張謇和袁世凱之恩怨古德諾帝制之辯黎元洪評傳“元洪位備儲貳”之由來辜鴻銘軼事湘綺老人得“西施”民國“東方朔”薩鎮(zhèn)冰軼事欽差和委員三、老北京地理之變北京貢院南府京師圖書館之變遷早期的北京學?讖R之歷代匾額北京回回營衙署照壁之“貪”白家柵欄新舊琉璃瓦北京使館區(qū)的變遷東交民巷之追憶北京琉璃廠變遷汪家胡同改名之由石大人胡同的變遷北京外城胡同變遷隆福寺法通寺凈業(yè)寺東岳廟廣濟寺和善果寺白云觀的傳說白云觀后土殿之名稱由來北海白塔北京泡子河頤和園殿閣今昔對比北京香山之夢感泉北京南苑蘆溝橋考略門頭溝之得名萬里長城考證四、老北京風俗清代春節(jié)風俗北京的迎春盛典正月“填倉”老北京的燈節(jié)北京燈市雍和宮習俗“打鬼”習俗老北京“吃犒勞”北京“吃包”風俗貼秋膘老北京吃鮮兒烤肉宛北京的老行當北京民間的慈善組織老北京婚俗京城出嫁習俗購納姬妾之風險北京的“黑車”北京東富西貴之來由元代馬禁清代的“斗蟲兒”與“叫蟲兒”北京城上的信炮清代的印信門額的“門”不帶勾之由來鎮(zhèn)獅之傳說團城軼事“官司”的沒落北京的“吃瓦片”北京的課稅及逃稅滿洲婦女冠飾禮制漢裝命婦之頭飾清代“跑熱車”補領文憑康熙三彩造假楊度的“兇宅”清代凌遲妙峰山香會白河九缸十八窖藏鏹之謠舍利五、其他中國之窮因貧窮與腐敗草原之旅黃河之牛皮筏旅行之難北京承德之旅清代郵驛傳命蘭州浮橋布達拉宮之由來爪哇島上的漢室遺后中國的錢幣鑄造謠諺拾趣清代招募兵丁鐘馗避邪說八字娘娘生日迷童子喪事禮儀孔氏譜系孟氏八百萬和闐貢玉于闐之金米元章之賞藏顧繡上巳考證鼻煙 內廷春節(jié)習俗清代內延年節(jié),春聯(lián)向用白紙書寫,因各門原系朱紅色也。臘月三十日(小建則二十九),王大臣等入內叩首為辭歲。次日元旦,始為拜年,皆著蟒袍(俗稱“花衣”)、補服并戴朝珠。仕宦之家度歲,外表所重者如門封、誥條一律更新。官之大而差多者,往往影壁之上排滿官銜,用原箋書黑色宋字,上罩桐油,富麗堂皇。各省會館亦莫不然。臘月二十以后,衙署照例各封印信,停止辦事,次年正月二十以后開印辦公。封印、開印相距日期約一個月。封印期內,如遇有特殊應辦之公事,則用預印空白之公文紙(臨封印時預先印出無字之白紙)書寫。公文之尾,年月平時應先寫就,然后用印蓋于其上,此則書年月于印文之上,并于印文右旁注明“遵用空白”四字(上呈公文書此),或注“預印空白”四字(平行及下行公文均書此)。商賈之家度歲,自元旦起,一律閉門停止售貨。直至十五日,祀神焚紙,燃放鞭炮,大舉開張,市廛喧囂始復原狀。故燈節(jié)以前,無論貧富住戶,皆須預先儲蓄足供十余日之日用食品,以免臨時缺乏,無處購取之。虞此半月中,士、農、工、商無所事事,婦女亦停止針黹,住戶多以微資賭博消遣,商肆戒賭,皆以敲擊鑼鼓為娛樂。清宮里的打鬼跳布札,俗呼之日“打鬼”。地點人皆知在城內弘仁寺及雍和宮,城外在黑寺與黃寺,而不知昔日清宮內亦有跳布札,在中正殿舉行。其日期分兩次:一為臘八日,章嘉呼圖克圖【清代掌管內蒙古地區(qū)喇嘛教格魯派最大轉世活佛】率喇嘛一百零八人,于供粥作佛事畢,清帝親臨殿外東階下之小金殿黃幄內,章嘉恭持達賴所貢之孔雀翎,拂拭清帝衣冠,申祓除之義,俗日“散祟”;第二次為臘月二十九或二十八,章嘉率年班來京之眾呼圖克圖及喇嘛一百八十四人,扮二十八宿、十二元辰,執(zhí)五色旗捉鬼而分之。事畢,送圣于神武門外,此為中正殿之正式打鬼大典。今則殿址早毀于火,荒草過人矣。清宮御果房清宮御果房,一名“內果房”,其正名稱日“南果房”,為貯存南產諸菜之所,而事實則北果亦存于是,其址在故宮東路永和匐魚東之仁澤門外。果房內,四周滿列高丈許書架式之果架,每架上平放寬二尺、長三尺、深半尺之大木匣,匣外糊黃紙,貼紅色長圓“壽”字。匣無上蓋,名日“果盒”或“果屜子”,內墊高麗紙及紅棉紙,上置鮮菜,清香馥郁,即內監(jiān)所呼之“果子庫”也。果子來源分南果、園果、東果采辦三部。南果來自南省,如柑橘、蕉梅等是;園果產自近畿各御果園,如南苑五園、畿輔(河北全。┮话偎氖颂,多桃、杏、李、梨等物;東果來自盛京、廣寧等地,皆由官價采買者也。庫內供神日“增長天王”、“大庫尊神”,果房太監(jiān)祭之虔敬。相傳稍一不敬,貯果即有霉爛之虞。清宮之“隨茶御果"清代御膳,隨膳附進之糕點,名日“隨膳餑餑”。若御茶,則有“隨茶御果”,故膳房各局有點心局之設置。御茶房與果房有連帶關系,清制分御茶房為二部:日“尚茶房”,日“清茶房”。尚茶房司奶茶、清茶,清茶房則為葉茶。葉茶之隨茶御果日“茗果”,又日“清果”,即干鮮蜜餞等果。奶茶之隨茶御果日“茶果”,又日“糕果”,俗日“面果”,即點心,也仿佛今日之茶點類,如奶油粽子、奶油小月餅、奶油花糕、奶油蜜壽桃、奶油魚兒餑餑等是也。其與隨膳餑餑不同之處,即隨膳者均為大件,即俗呼之“大餑餑”,隨茶者則均為巧小玲瓏之小件,細點也。凡呈進果品,由清茶房傳送,每日鮮果二筐,計桃、蘋果、秋梨、紅梨、棠梨、葡萄等,此為隨葉茶者,又以桃仁、黑棗等做餡,此為制隨奶茶糕點用者。清宮的香墜子“香墜子”為清代南花園太監(jiān)之術語,即初秋以鮮花之清香者織編花籃或花球狀,懸寢室一角或幃幄間之熏屋玩物也。此物雖市肆亦有售者,惟均用竹棍或銅鐵絲編成各種式之骨架,再將晚香玉、玉簪花、夜來香等鮮卉插滿之,因無根株及缺水分之供給,未及夜半而花已萎敗。南花園所制,則先以紅、黃、綠等色小盆植花秧,及將花乃就盆上之花梗徐徐下彎,織而編之,將小盆圍編于中央。如花籃形者,則籃上及周緣與底穗布滿花頭,籃腹之空隙則將小盆之琉璃色隱約透出,底部中央另綴大紅或金黃色珠線,穗籃頂綴以紅或黃絨繩。俟花半開,乃于每日日落時呈進內廷,分懸各寢宮,雖經十數(shù)日而花不萎,且特別繁盛而香。其余如繡球盤長等狀者亦如之,而繡球中裝置各種鳴蟲者,食水皆備,尤為奇妙。清宮冬至餛飩夏至面清代冬至,大祀南郊(天壇)。清帝還宮,后膳進餛飩,是齋后取暖之意。夏至,大祭方澤(地壇)。禮成后,詣雍和宮食龍須芝麻醬面,殆因麥秋豐獲,兼祈大秋有成,而祭地祗之意。俗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者,蓋以此也。清宮的火鍋清代慈禧皇太后,向于處暑節(jié)前五六日,在萬壽山率宮眷等食用炮烤鹿、牛、羊肉,其所燃之松枝、松塔、松子為吉林將軍所進。夏歷七月初一到京者,日“節(jié)貢”,八月十六日以后者,日“歲貢”。其白露前數(shù)日,東陵所進之松枝、松子則專為涮山雞片所用者,蓋秋后山雞多食松子,香入肌肉,而火鍋燃料又雜以松枝、松子,其芬芳肥美,足以使人適口充腸也。P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