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先生畢竟不是晉商研究專家,他只是在短短的幾天時間里去游覽了一些晉中大院,只是粗枝大葉地地找了幾本黃鑒暉先生和其他人的晉商研究專著,然后據(jù)此便很認(rèn)真地寫了一篇洋洋萬言的《抱愧山西》。晉商,確切地說是晉中商人,便隨著秋雨先生的名字傳遍了神州大地,甚至于越洋飛到了海外華人世界?陀^地說,這篇文章,宏大,厚重,文筆優(yōu)美,寫出了山西商人雄邁悲壯的情懷,讀之確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多少年來,很多人的晉商觀念就一直以《抱愧山西》為藍(lán)本。其實,秋雨先生步黃先生等諸多晉商研究專家的的后塵曲解了歷史,誤導(dǎo)了讀者。作者用全部的身心帶你走進(jìn)這段塵封的歷史,讓你在蕩氣回腸的閱讀中領(lǐng)略平陽商人氣吞山河的孤黯背影。 歷史畢竟不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呵,你不尊重歷史,歷史終究會把你放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上。 …… 這本書是作者20余年靈魂孤旅的寫照。 作者用自己全部的身心,用自己赤誠的魂靈記錄下了這段跌宕起伏的人生經(jīng)歷,記錄下了自己榮辱沉浮的種種人生探究,也記錄下了他那顆孤獨心靈一次次上天入地的文化苦旅。炙熱的情感、悲情的呼吁和冷峻的思考,可以讓你在痛哭流涕中感悟人生,可以讓你在捧腹大后笑沉思社會,也可以讓你在飽經(jīng)凄風(fēng)冷雨的廢墟遺址前同作者一道思接千載、神馳萬里…… 目錄: 第一編游者無疆 圣彼得堡:白夜里的藝術(shù)天堂 圣彼得堡:一代帝王的瑰麗詩章 面對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 第二編童心無瑕 偷西瓜 “暗號”的憤怒 管姐 第三編悲情一呼 一生的突圍 愴然 第四編眾生浮相 山西人 我們村里的特殊人 萬榮“諍”氣第一編游者無疆 圣彼得堡:白夜里的藝術(shù)天堂 圣彼得堡:一代帝王的瑰麗詩章 面對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第二編童心無瑕 偷西瓜 “暗號”的憤怒 管姐第三編悲情一呼 一生的突圍 愴然第四編眾生浮相 山西人 我們村里的特殊人 萬榮“諍”氣 中國商人 中國“神樹”現(xiàn)象 親歷盜版 兒子當(dāng)官趣事 中國富人的瀟灑動作第五編抱愧趙康 詩書滋味長 ……第六編千年一夢 第七編浮世一嘆 第八編回望故鄉(xiāng) 第九編域外顫音 第十編沉浮人生 第十一編大哲仙風(fēng) 路(代后記)…… 其實,這幾大家族只不過是趙康商人的幾個代表而已,仔細(xì)盤點,以趙康村為核心7公里方園內(nèi)外名不見經(jīng)傳的富商大戶多如星云,比比皆是。譬如太平縣南柴的吳家、阜平的段家、蒙亨村毛家、西賈儀家、南賈村的李家、郭家,西中黃的張家、膏腴的張家,中安平的梁家;新絳馮古莊的毛家、西莊村的家家、光村的趙家等;方園20公里開外,還有太平南高劉家、稷山上費村“李百萬”、白池村“高百萬”、塢堆村王璋、西位村的“花樓門”寧家、吳城吳家、清水莊田家;聞喜北塬上粟村、凹底一帶的趙子敬、段捷三等家族;曲沃縣白冢村傅家、西楊村楊家;侯馬楊村的張家,等等。難得的是這些個曾經(jīng)“呼風(fēng)喚雨”的富商大賈,有相當(dāng)一部分還留下了當(dāng)年叱咤風(fēng)云時興建的布滿亭臺樓閣的豪宅大院。 盡管正史上對他們只是片言只語的提及,然而民間沸沸揚(yáng)揚(yáng)的傳說和那依然挺立的豪門大宅卻證明著他們曾經(jīng)意氣奮發(fā)的輝煌氣勢。 …… 趙康古城遺址,即晉文公稱霸的晉國都城故絳,恰處于趙康、南趙、北柴三村的包圍之中。2700年前,晉國流亡公子重耳借助秦國勢力返回晉國故絳登上王位。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水深火熱的百姓生活體驗,以及訪問諸國的耳聞目睹,促使晉文公勵精圖治,以“仁”治天下。他根據(jù)當(dāng)時晉國漢民族和戎、狄等少數(shù)民族雜居的特點,實施了因地制宜的“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雙軌制”政策,同時,“輕關(guān)易道,通商寬農(nóng)!彼臁肮ざ芍潭ㄖ币灾劣凇敖{之富商,韋藩木楗,以過于朝,唯其功庸少也,而能金玉其車、文錯其服,能行諸侯之賄!,此時的晉國已然是“千乘之國必有千金之賈”的春秋霸主了。一大批“晉商”大賈也應(yīng)運(yùn)而生,計然(曾為陶朱公范蠡的師傅)、猗頓、白圭,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纳倘俗鎺煚敹颊Q生在晉國這塊充滿神奇的土地上。 公元前585年(晉景公十五年),晉國遷址侯馬新田后,故絳作為晉國陪都存在。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故絳屬魏,易名為汾城,后世汾城縣、汾城鎮(zhèn)名稱即由此始。200年瞬間即逝,漢時又在此改置臨汾縣,“臨汾”一名始見史籍。應(yīng)該說,至唐以前趙康古城都是經(jīng)濟(jì)繁榮、商貿(mào)發(fā)達(dá)、富庶一方的大都市。 2700多年來,朝代更替,世事變幻,但已經(jīng)滲透在當(dāng)?shù)匕傩昭褐小敖?jīng)商致富”的意識并未被虛幻的儒家倫理道德說教所扼殺,只要有一絲縫隙或一個缺口,它就會噴薄而出。甚至在極“左”的文化大革命年間,我們稚嫩的心靈里被老人們無意中灌輸?shù)乃枷胗^念竟是:“拖拖崽崽,騎騾騾,做買賣,掙下銀錢拿回來!敝两窕叵肫饋,記憶猶新:一兩歲剛牙牙學(xué)語的孩子們,被年輕的父母或者滿臉褶皺的老者輕輕拉著兩只小手,一搖一晃地學(xué)說著這首家喻戶曉的古老兒歌。耳聞目睹多了,居然變成了熟視無睹,幾十年來,我并未認(rèn)真思考過其中的究竟所以。前一陣子,我看到我的外祖父景思閔20多年前發(fā)表在《襄汾縣文史資料》中的《解放前汾城婦女生活概況》時,才真正弄清楚這首兒歌的來龍去脈和深刻含義。 以前的汾城、趙康一帶,雖然土地肥沃,但畢竟收入有限,人們做生意發(fā)財?shù)挠^念也因此變得更加根深蒂固。掙錢的欲望支配著我的祖輩們?nèi)ネ獾仃J蕩做生意。特別是西安、蘭州、西寧、寧夏等地,到處都留下了汾城、趙康人的足跡。家里人稱他們這些到外地經(jīng)商的人為“出門人”。許多“出門人”到西地經(jīng)商賺錢回來時,一般總是騎個騾子,要不就是馬或馿。這一方面是過去到大西北的交通不方便,另一方面則是身上要攜帶大量的現(xiàn)銀,遠(yuǎn)達(dá)千里以外的路途,不合適。于是,買上一頭騾子或馬,即可代步托運(yùn)行李,還不容易露白(過去在路上,銀錢讓人看見,稱之為露白,露白后,在路上容易遭劫),回到家里后將牲口一倒賣,還能賺一筆錢,可以說是一舉幾得。生于1909年的外祖父說,他小的時候,也是聽著這首兒歌長大的。兒歌簡單明了,三言兩語就道出了父母要兒子,妻子要丈夫出外經(jīng)商的目的。他記事起,趙康一帶的農(nóng)人到外地經(jīng)商就已經(jīng)是蔚然成風(fēng)了!八,那時的婦女,除了特別有錢的,或者官宦人家的子女,找個門當(dāng)戶對的家庭嫁出去尋找物質(zhì)享受外,大部分的婦女都愿意嫁個出門經(jīng)商的,而不愿嫁給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他們把農(nóng)民叫做‘打牛后半截’!闭且驗槿绱耍倘说牡匚辉谝郧暗内w康地區(qū)地位是很高的,僅次于官吏,中國文化中的“士、農(nóng)、工、商”,在這里完全變成了“商、士、農(nóng)、工”,當(dāng)官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只有經(jīng)商可以人人可為、人人能為。這種情況和眾多著名晉商研究專家說的晉商去外地經(jīng)商是因為“土瘠民貧”,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們的觀點解釋不了“金襄陵,銀太平”一帶明清時期老百姓去外地做生意“蔚然成風(fēng)”的現(xiàn)象。 另外,從地域上講,趙康地處原太平縣(民國后改稱汾城縣)、曲沃縣和絳州府三界交叉地帶,歷史上也曾在不同時期歸置于不同的縣域管轄。這里地域平坦,交通便利,運(yùn)輸業(yè)發(fā)達(dá),比如趙康距離絳州府(現(xiàn)在的新絳城)只有11公里,距離侯馬11公里,距離太平縣城12公里。同時由于趙康實際上處于了一個“三不管”的“偏遠(yuǎn)”地區(qū),官府“鞭長莫及”,這就為這一帶的商業(yè)發(fā)達(dá)創(chuàng)造了更為便利條件。 外祖父在他《解放前汾城婦女生活概況》一文中說:“經(jīng)商的人,并非人人都能發(fā)財回家。人常說‘出門的千家萬家,發(fā)財回來的十家八家’,大部分‘出門人’只能空著手回來,結(jié)果就是鄰居嘲笑,親朋不齒,冷言冷語的,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都向自己襲來。因之就有不少出外經(jīng)商而發(fā)不了財?shù),終生不愿回家。這樣一來,許許多多的婦女就要守活寡。這種情況,單單一個不足百戶人家的南趙村就有20多戶!苯庾x這段話,我們可以從側(cè)面了解到汾城、趙康一帶當(dāng)時經(jīng)商風(fēng)氣之旺,出外經(jīng)商人數(shù)之多。這么多的生意人里,走出幾個呼風(fēng)喚雨的豪門大戶也實在稀松平常、理所當(dāng)然了。 除此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胸懷寬廣的尉家人發(fā)財致富以后,也帶動了一大批人經(jīng)商致富。尉家實施股份制管理后,就先后接納了親朋好友參與他們的生意,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如北柴的“王”家、南柴的“吳”家、阜平的“段”家、南趙的“楊”家(此楊系南趙武舉人楊彪家族)、義店的“文”家、西李的“李”家等,這些村子都分布在趙康鎮(zhèn)轄域內(nèi)或附近。 “趙康商人”是平陽商幫,也是晉商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這么個以趙康古城為核心的狹小地帶內(nèi)走出了這么多讓人振聾發(fā)聵、在晉商大軍中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豪商大富,居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居然在晉商專家眼里視若不見,居然讓寫出名篇《抱愧山西》的余秋雨先生對它毫無所知,不能不讓人遺憾。遺憾的是,我們只看到了光怪陸離的外表假象,我們只聽到了夸夸其談中的虛幻浮影,以至于讓歷史在現(xiàn)實的浮躁中發(fā)生了不應(yīng)該有的變形和錯位。 唉,一聲嘆息,為趙康商人,為晉商專家,亦為秋雨先生。部分章節(jié)選讀二 在我的記憶中,那個特殊的年代里,我們村有十來個所謂的“地富反壞四類分子”,我父親是其中一員,我生下來就理所當(dāng)然地成了“黑崽子”。 這些“四類分子”被扣帽打倒的原因五花八門,各不相同,F(xiàn)在想起來,好多都讓人哭笑不得。譬如,“人民公社”初期,一個名叫三蛋、年僅六、七歲的小男孩,在食堂吃了一個窩窩頭,未能吃飽,就隨口告訴小伙伴說:“毛主席好是好,就是讓人吃不飽。”這件事不知怎么就被匯報到了大隊部,大隊干部立即意識到了這是一件嚴(yán)重的反對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的反革命事件。三蛋雖然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小玩童,但當(dāng)時大隊干部們的思維邏輯是,這背后一定是他的老子在背后主使,于是三蛋的父親楊醒民就被戴上了“現(xiàn)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另兩個“四類分子”被“戴帽”的過程更富有傳奇色彩,我同學(xué)楊志榮的父親楊覺民偷了生產(chǎn)隊一簍子尚未開放的棉花苞,而另一個同學(xué)賈一鳴的父親賈佩奇則是有一些誰也說不上來的小偷小摸行為,就都被戴上了“壞分子”的帽子。 “四類分子”是全體社員批判、看管、教育和防范的對象。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還要到大隊部“聽差”勞教。所謂“聽差”就是聽候差遣的意思。為此,大隊專門做了一個“聽差”牌,寫上所有“四類分子”的名字,根據(jù)順序,“聽差”牌到誰的手上,誰晚上就要到大隊部“聽差”值班。我記事起,這個熟悉的牌子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我家,后來稍微長大一點,我就成了父親專門的送牌人。也就是說,前一天“地主分子”段五娃“聽差”牌送到我家,晚上父親去大隊“聽差”勞改,次日早飯后,我當(dāng)然的任務(wù)就是把這個牌子送到另一個“歷史反革命分子”景志英——我的表舅家里。表舅心里苦,臉上常年難得見到一絲笑容。據(jù)說,他得罪了村子里的“貧協(xié)主席”,人家就說他曾經(jīng)做過漢奸,并報告上去,表舅最后就被抓走坐了十年牢。表舅坐牢期間,他的妻子忍受不了這種折磨,就跟他離了婚,并帶著他的小兒子外嫁他村。表舅上過高中,滿腹經(jīng)綸,口才絕佳,寫得一手好字?墒强部辣瘧K的經(jīng)歷讓他成為了一具毫無生氣的行尸走肉,大約是在上世紀(jì)70年代末,他還不到60歲時,便帶著無盡的問號,郁郁而終。表舅死時,家里還有一個一個八十多歲的老父親和年近四十尚未娶妻的長子。 我們村的這些“四類分子”被勒令經(jīng)常做的事就是戴紙帽游街受批斗!八念惙肿印敝小暗刂鞣肿印睏钕樯硪粋“四類分子”楊覺民的父親,我后來上小學(xué)三年級后的班主任老師,也曾經(jīng)是我母親的老師,他的個子大概有一米八左右,身體瘦削,像一根細(xì)長的打棗桿,站在十幾個人的“四類分子”隊伍里,絕對是鶴立雞群。讓人忍俊不禁的是,那些頭腦靈活的紅衛(wèi)兵小將,還特意給他制作了一頂高約一米、上書“地主分子”的紙糊高帽,楊老師戴著高帽子往那里一站,奇裝怪像,不倫不類,剛才還故作憤怒狀的紅衛(wèi)兵小將和革命群眾,立時就笑翻了場,有的人笑得喘不過氣來,有的人竟然笑得掉出了眼淚。 “歷史反革命分子”耿思溫脾氣倔強(qiáng),牢騷話也多,他因此就受到了紅衛(wèi)兵小將和革命干部的格外照顧,拳打、腳踢、挨耳光,那是家常便飯。別的“四類分子”游行僅戴高帽,他不行,他的身上還另外貼了七個小紙條,什么“地主分子耿思溫”,什么“歷史反革命分子耿思溫”,什么“現(xiàn)行反革命分子耿思溫”,什么“壞分子耿思溫”,等等。要命的是,他在游行時,嘴里還得按順序不停地背誦著這七個紙條的內(nèi)容,一旦背誦錯了,或者順序有誤,后邊監(jiān)督的紅衛(wèi)兵小將立刻就會飛起一腳,給他進(jìn)行“無產(chǎn)階級專政”。大概是這種有損人格的奇恥大辱,讓他實在活不下去了,游行批斗會一結(jié)束,他義無反顧地就跳了井,想自殺了事。哪承想,井水淺,他沒死成,還摔壞了一條腿。革命群眾把他打撈上來,還不依不饒,說他畏罪自殺,自絕于人民,絕沒有好下場。人們把他抬到小平車上,往回拉,他又羞又怕身上又疼,呲牙咧嘴,可是還得念念有詞地呻吟著:“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萬——歲……” 好不容易熬到了年底,“四類分子”管教稍微松了一些。老耿倔驢脾氣就又犯了,想起這一年含悲茹苦、忍氣吞聲的屈辱日子,老耿大筆一揮,就痛快淋漓地寫了一副“驚世駭俗”的春聯(lián)。 上聯(lián):“挨打受氣辭舊歲”。 下聯(lián):“斷子絕孫過新年”。 橫聯(lián):“生不如死”。 老耿的春聯(lián)在我所在的南趙村及其附近村子一時傳為“佳話”。奇怪的是,一向立場鮮明地的革命干部和紅衛(wèi)兵小將這次卻輕易地放過了老耿。這是十來歲時候的事兒了,現(xiàn)在想來還歷歷在目。 那個時候,我們村有800多口人,分4個生產(chǎn)隊。每個生產(chǎn)隊都有一塊西瓜地,我們偷吃西瓜就非常方便。當(dāng)然,偷西瓜的事兒不敢讓大人知道。每次偷也就三兩個,關(guān)鍵是能偷回來過個嘴癮就行。其實,農(nóng)村里長大的孩子,恐怕都有過偷西瓜的經(jīng)歷。那是一種真實的冒險游戲,有敵人有戰(zhàn)友;有計謀有戰(zhàn)術(shù);有驚恐有樂趣;有單打獨斗還有協(xié)同作戰(zhàn);有艱難苦澀還有累累的碩果。對于無拘無束的農(nóng)村孩子而言,偷西瓜真是其樂無窮。 偷西瓜也得講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不然一旦讓人家抓住,那就麻煩了。譬如,看瓜人首先得揍你一頓,然后報告給學(xué)校,學(xué)校老師會讓你在全班或全校大會上做檢查。最后也是最讓我們害怕的,是家里這一關(guān)。罵是輕的,更多的時候,家長是用拳頭跟你說話。盡管如此,偷西瓜的無限刺激性和其中的諸多樂趣,還是讓我們樂此不疲。尤其是在看了戰(zhàn)爭題材的電影后,總想效仿其中的情節(jié),通過偷西瓜來檢驗我們的機(jī)智謀略,嘗一嘗當(dāng)“英雄”的滋味。所以,老師的淳淳教誨和家長的萬般叮嚀,總是被我們?nèi)拥搅俗ν蹏,誰管它最后的結(jié)果是浪水滔滔還是翻天覆地。 我們這些小伙伴里面,我是頭兒。類似于偷西瓜這些偷雞摸狗的事,都是由我來拿主意。 記得有一次,我們決定偷村東頭磚瓦窯上邊的那塊西瓜地。這個磚瓦窯已經(jīng)廢棄多年不用,比周圍的地面凹下去足有八、九米之多。四面的斜坡和土墻都長滿了荒蕪的野樹雜草,很利于埋伏隱蔽。為了確保偷瓜成功,我臨時決定兵分兩路。一路有由我、琰和寶龍,作為主力埋伏到這里,伺機(jī)而動。另一路由文和小虎兩個人,自“正面強(qiáng)攻”,目的是吸引看瓜老頭的注意力,只做做樣子,不用真偷。 文他們從旁邊繞過去了,慢慢地出現(xiàn)在西瓜地的那一頭。果然,看瓜的李老頭向他們走去,嘴里似乎還吆喝著讓他們滾遠(yuǎn)一點。 我見時機(jī)成熟,就把手一揮,三個人很快麻利地竄到了西瓜地里。西瓜熟不熟,不知道,我們就只瞄準(zhǔn)最大的往下摘。三兩分鐘的時間,我們?nèi)齻就各抱了一個連滾帶爬地返回了原地。對面的老李頭和文他們還在扯淡,他哪里會想到幾個小毛孩還會在背后偷襲。 我們按照原計劃,撤往附近的一塊玉米地里等他們兩人。誰知,寶龍在撤離時,心慌意亂,一不留神,摔倒在地,西瓜也摔成了好幾瓣,鮮紅的西瓜瓤子和烏黑的西瓜子濺得到處都是,真可惜,讓人看著都心疼。——唉,這小子每次做事都會給你鬧出一點動靜,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上次,我們晚上去偷瓜,抱著西瓜往回返時,他居然一腳踏到了一個廢棄還沒有填埋的枯井邊上,多虧他反應(yīng)靈敏,拽住了旁邊的一棵小樹,才算沒有掉下去,井深十多米呢,一旦摔下去,那可是非傷即殘,后怕啊。 一個多小時后,我們5個人在附近一人高的玉米地里勝利會師。文耷拉著個長臉,眼淚汪汪地說:“以后我不再在正面吸引人家了,媽的,老李頭說我們一肚子偷瓜的壞主意,還踢了我一腳!贝蠹摇昂濉钡卮笮ζ饋,說他挨一腳,可以吃好幾塊西瓜,還是合算。文瞪著眼:“哪一天我長大了,非報這個仇不可。” 沒人再理他,幾個人用鐮刀把兩個西瓜切開,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大家吃得那個美呦,連瓜皮都啃得一干二凈。每個小伙伴臉上都流露著滿足的笑容,像一組剛和敵人打仗凱旋而歸的特警戰(zhàn)士,自豪極了。我也像個帶兵打了大勝仗的將軍,神氣活現(xiàn),得意洋洋。 有了這樣很多次偷西瓜的經(jīng)歷后,我們實戰(zhàn)經(jīng)驗變得豐富起來了,但萬萬沒想到,上初中后的一次偷西瓜,居然讓我這個百戰(zhàn)不殆的老將都差點跌了個大跟頭。 有一天晚上,寶龍找我一塊去村西頭去偷二隊里的西瓜。看西瓜的是麻子老頭喜勤。麻子光頭,腿腳不靈便,但一臉橫肉,脾氣暴躁,打起人來沒個輕重,我們都怕他。不過,麻子都60多歲了,怎么能抓住我們兩個久經(jīng)“偷場”的高手啊? 深秋的夜晚,涼風(fēng)習(xí)習(xí)。月兒悄悄地藏在了烏云的后面,整個大地顯得幽暗而靜謐。各種不知名的昆蟲的鳴叫聲混合在一起,十分悅耳動聽。 西瓜地里黑魆魆的,什么也看不清。地東頭緊挨著村子,麻子的瓜棚建在西頭。于是,我們在確信周圍沒有任何危險的情況下,便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俏俏摸摸地從東頭潛伏進(jìn)去摸瓜。起先,我倆十分謹(jǐn)慎小心,匍匐前行,可是左拍拍,右摸摸,就是找不到西瓜,甚至連一個小瓜蛋子都沒有。我們逐漸爬起來,貓腰前行。周圍死一般的沉寂,我倆卻漸漸忘了害怕,慢慢地竟然摸到了瓜棚跟前。我突然想起,這個季節(jié),西瓜幾乎就沒有了。可是,我們都不死心,也許麻子把瓜摘下來放到了瓜棚里呢。 麻子的瓜棚原來是一個喂馬房。里邊有兩個很長的喂馬槽。我倆就各把著一個馬槽,順著上邊的槽子往前摸。我的心里“咚咚”跳個不停,渾身的汗毛都感覺倒豎了起來。心里還想,麻子會不會兇神惡煞般從天而降,那可就糟了。正想著,寶龍壓低聲音,歡喜地告訴我說:“我摸到了一個大西瓜!蔽艺苓^去,那個西瓜突然就說話了:“媽里個×,你敢搬弄老子的頭——”緊接著就聽“啊”的一聲慘叫。原來寶龍剛把“西瓜”扶起來,一下子就嚇懵了,“砰”地扔下“瓜”,扭頭就往外跑。我此時已經(jīng)嚇得魂飛魄散,早已撒開腳丫子玩命地沖了出去。麻子在后面大罵:“你個小兔崽子,哎呀,疼死啦。” 我們倆東一腳西一腳,狼狽地地逃回村里,都已經(jīng)是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寶龍還一個勁地說:“我摸著咋就沒有感覺出是麻子的光頭呢。這一下,老小子的光頭可磕得不輕啊! 第二天,麻子光頭上頂著個紅疙瘩,去寶龍家告狀,說寶龍把他的光頭當(dāng)成了西瓜,還又抱著他的頭狠狠地摔到了馬槽上。寶龍當(dāng)然少不了他爸媽的一頓打罵,但不過是個樣子,只是給麻子個面子罷了。寶龍沒有出賣我,我僥幸逃過一劫?墒,自此以后,我們可真就沒有動過偷西瓜的歪點子了,老遠(yuǎn)看見麻子那個光頭,就忍不住一笑,悄悄躲開了。 如今,看瓜的麻子和老李都死了20多年了,我卻忘不了他們,每次回鄉(xiāng)下老家,都會到原來的西瓜地里站上半天,想想童年逍遙自在的日子。 唉,偷西瓜,兒時多美妙的事情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