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是從整體上、宏觀上來把握世界的。每個人都應(yīng)該通過學習哲學來不斷增強自己與世界的聯(lián)系,成為一個充滿知識與智慧的人,這樣才能在生活中、在職場上如魚得水、游刃有余。本書包含一切哲學基礎(chǔ)知識,是初學者必讀之本。 作者簡介: 李巖田原名吳力強,內(nèi)蒙古作家協(xié)會會員,原內(nèi)蒙古通遼電臺新聞中心編輯記者,現(xiàn)從事文化出版事業(yè)。出版《左手溫暖右手》、《二十幾歲規(guī)劃你的人生》、《厚道人必知的人生經(jīng)驗》、《低調(diào)的智慧》、《一生三智》、《一生三策》等作品,出版現(xiàn)代禪系列《禪在心中——得失寸心知》、《禪在心中——本來無一物》、《禪在心中——靈山在心頭》等作品。 由臺灣先智出版的《為自己亮一盞燈的50則箴言》、《打開心田的50把鑰匙》、臺灣海鴿文化出版的《方與圓》等作品也深受廣大臺灣讀者的歡迎。 目錄: 中國卷 陰陽八卦 五行學說 仁義禮智信 三綱五常 性三品說 大同 小康 慎獨 踐履 三綱領(lǐng) 八條目 中庸之道 忠恕之道 性命雙修中國卷 陰陽八卦 五行學說 仁義禮智信 三綱五常 性三品說 大同 小康 慎獨 踐履 三綱領(lǐng) 八條目 中庸之道 忠恕之道 性命雙修 和與同 精氣神 道 無為而治 小國寡民 心齋 坐忘 法術(shù)勢 五德終始 外國卷 形而上學 辯證法 邏各斯 假相 實體 形式 自因 第一推動者 絕對觀念 實踐范圍 二律背反 生命之流 哲學為何物 哲學是什么 哲學就是愛智慧 哲學源于驚訝 哲學的基礎(chǔ) 哲學活動的本性 什么樣的人是哲學家 哲學是一種生活方式 中國哲學問題 中國人關(guān)于天的觀念 中國人的自然觀 天與人是合一的 中國人的生死觀 中國人的一元哲學 中國人與“自然”關(guān)系 中國人宇宙意識的特點 天人交感,主客相容 外國哲學問題 人的本質(zhì) 人的屬性 人的價值 人的自由 人與大自然的關(guān)系 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 世界的本原問題 中國卷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名家 縱橫家 陰陽家 禪宗 宋明理學 外國卷 亞里士多德學派 柏拉圖學園 伊壁鳩魯學派 犬儒學派 經(jīng)院哲學 智者運動 畢達哥拉斯學派 實證主義 實用主義 存在主義 人格主義 解構(gòu)主義 生命哲學 唯意志主義 后現(xiàn)代主義 經(jīng)驗批判主義 中國卷 老子 孔子 莊子 墨子 董仲舒 王充 王弼 裴頠 周敦頤 邵雍 張載 二程 朱熹 陸九淵 王陽明 王夫之 嚴復 李澤厚 馮友蘭 外國卷 蘇格拉底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德謨克利特 西塞羅 伊壁鳩魯 畢達哥拉斯 奧古斯丁 司各脫 皮浪 培根 盧梭 康德 伏爾泰 馬克思 恩格斯 笛卡爾 亞當斯密 斯賓諾莎 蒙田 孟德斯鳩 黑格爾 叔本華 尼采 海德格爾 薩特 波伏娃 羅素 維特根斯坦 人生哲學 人生不過一百年 認識生命的價值 明白生命的意義 扮演好每個角色 富貴如過眼煙云 人生要做好選擇 生活哲學 留條退路,向往自由 生存權(quán)柄,永不授人 愛慕虛榮,損失慘重 沒有必要追求完美 從實踐中獲得真知 愛,真的需要勇氣 成功哲學 氣度影響格局 少承諾多做事 制訂計劃,提高效率 汲取教訓,獲得勇氣 成功之下,不可久處 堅持到底,便可成功 超越自己,拒絕平庸 管理哲學 魅力比權(quán)力更重要 管理在于經(jīng)營人心 人比資產(chǎn)更重要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無為而無不為 管理中的和諧 勵志哲學 剖析自己,常做反省 相信自己,信念堅定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你越想贏,就越會輸 忍受苦難,鍛煉耐力 處世哲學 要抵得住誘惑 喜怒不形于色 寵不驚,辱不驚 好漢能吃眼前虧 不計較別人的毀譽 生命短促顧不上計較 對人對事不要太認真 韜光養(yǎng)晦,待時而動 為人處世,在于變通 鋒芒太露,必遭禍殃 能方能圓,所向無敵 “呆子”處世,無往不利 不流世俗,方有豐功 大智若愚,藏巧于拙 交際哲學 誠實是名譽上的財富 成為最值得信賴的人 生氣時不要亂說話 用舌頭代替拳頭 多看多聽少開口 寬恕別人,原諒自己 朋友易交,知己難求 當眾不揭短,背后傳好話 快樂哲學 快樂就在手中 快樂由自己創(chuàng)造 別為小事生氣 讓心選擇樂觀 珍惜我們所擁有的 中國卷 紫氣東來 馬吃禾苗 孔子學琴 孔子絕糧 自得其樂 莊周夢蝶 庖丁解牛 辨識忠奸 歧路亡羊 楊布打狗 墨子勸魯班 田忌賽馬 塞翁失馬 踴貴鞋賤 程門立雪 王陽明收弟子 脫衣審案 外國卷 理想的伴侶 求生的欲望 求知如呼吸 踢驢一腳 走出洞穴的囚徒 大圓圈與小圓圈 請鴨嘴獸原諒 挖苦尼采 人生的幸福 獨身的解釋 無需再錦上添花 剩下誰呢 豈可再乎 難成親戚 相形顯小 衣著問題 中國卷 《道德經(jīng)》 《莊子》 《論語》 《孟子》 《周易》 《尚書》 《春秋繁露》 《韓非子》 《公孫龍子》 《論衡》 《潛夫論》 《四書章句集注》 《傳習錄》 《厚黑學》 《中國哲學史大綱》 《中國哲學史》 《美的歷程》 外國卷 《名哲言行錄》 《沉思錄》 《道德情操論》 《形而上學》 《理想國》 《物性論》 《君主論》 《利維坦》 《哲學的慰藉》 《邏輯哲學論》 《第一哲學沉思集》 《先驗唯心論體系》 《人是機器》 《自然的體系》 《人類理解論》 《人類理智新論》 《人類理解研究》 《純粹理性批判》 《實踐理性批判》 《關(guān)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語言、真理與邏輯》 《尼各馬可倫理學》 《遺書》 《倫理學》 《功利主義》 《善惡的彼岸》 《愛欲與文明》 《第二性》 《正義論》 《上帝之城》 《神學大全》 《自然宗教對話錄》 《基督教的本質(zhì)》 《精神現(xiàn)象學》 《存在與虛無》 《論法的精神》 《社會契約論》 《學術(shù)的進步》與《新工具》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中國卷 老子 孔子 莊子 孟子 易經(jīng) 墨子 董仲舒 王充 朱熹 王夫之 外國卷 蘇格拉底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德謨克利特 西塞羅 伊壁鳩魯 畢達哥拉斯 培根 盧梭 康德 伏爾泰 笛卡爾 斯賓諾莎 蒙田 黑格爾 叔本華 尼采 薩特 羅素 維特根斯坦 第一輯 哲學概念 中國卷 陰陽八卦 八卦源于中國古代對基本的宇宙生成、相應(yīng)日月的地球自轉(zhuǎn)(陰陽)關(guān)系、農(nóng)業(yè)社會和人生哲學互相結(jié)合的觀念。最原始資料來源于《周易》,內(nèi)容有六十四卦,但沒有圖像。 《易傳》記錄:“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眱蓛x即陰陽,可在不同時候引申為天地、晝夜、男女等。四象,即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在不同時候,可分別對應(yīng)四方、四季、四象。青龍居東,春之氣,少陽主之;朱雀居南,夏之氣,太陽主之;白虎居西,秋之氣,少陰主之;玄武居北,冬之氣,太陰主之。四季養(yǎng)生也分別對應(yīng)為:生、長、收、藏。八卦,即干、坤、巽、兌、艮、震、離、坎。每卦由三爻組成,以“一”為陽,以“--”為陰。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zhì)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gòu)成。它強調(diào)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和運動形式。 五行表述的是事物的五種狀態(tài),是從時間意義上對事物的分析。木指事物的萌發(fā)、成長階段;火指事物的鼎盛階段;金指事物的衰退階段;水指事物衰退到極點并終歸于空無的階段。根據(jù)太極原理,一切事物凡是終點也就必是起始。也就是說水是上一個時期的終結(jié),下一個時期的孕育階段。土是萬物的歸宿,又是起點。萬物生于土、終歸于土。 《易傳·系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标庩杽t是事物的兩個方面。有點類似于現(xiàn)在說的矛盾雙方,這是從空間意義上對事物的概括。陽代表事物剛性、外在、向上、運動、簡明、積極的一面,陰象征事物陰柔、內(nèi)在、低下、靜止、細膩、消極的一面。陰陽兩方可以表現(xiàn)在同一系統(tǒng)兩個相互獨立的事物上,也可以共存于同一個事物上。而且陰陽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并且在不斷地運動變化的。以人為例:男為陽,女為陰;一個人身上,前為陽后為陰,上為陽下為陰,外形為陽內(nèi)部為陰。 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tǒng)一學說,五行則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tǒng)論。 仁義禮智信 孔子曾將“智仁勇”稱為“三達德”,又將“仁義禮”組成一個系統(tǒng),曰:“仁者人(愛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仁以愛人為核心,義以尊賢為核心,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guī)定。 孟子在“仁義禮”之外加入“智”,構(gòu)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實事親(親親)是也;義之實從兄(尊長)是也;禮之實節(jié)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背離)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將仁義禮智信說成是與天地長久的經(jīng)常法則(“常道”),號“正常”。曰:“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賢良對策》)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薄_@“五!必灤┯谥腥A倫理的發(fā)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最核心的因素。從字面意思來看,能愛人即為仁;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為義;敬人即為禮;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即為智;信者,人言也。進一步說,仁是仁愛之心;義是處事得宜和合理;禮是人際關(guān)系的正常規(guī)范,如禮儀、禮制、禮法;智(或作“知”)是明辨是非;信是言無反復、誠實不欺。 三綱五常 “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笔侵浮叭省⒘x、禮、智、信”。“三綱”、“五常”這兩個詞,來源于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作為一種道德原則、規(guī)范的內(nèi)容,它淵源于先秦時代的孔子。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guī)范。董仲舒按照“貴陽而賤陰”理論,對五倫觀念做了進一步的發(fā)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 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guān)系中,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亦即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君、父、夫體現(xiàn)了天的“陽”面,臣、子、妻體現(xiàn)了天的“陰”面;陽永遠處于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于服從、卑賤的地位。董仲舒又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guān)系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yīng)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堅持五常之道,就能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和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從宋代朱熹開始,“三綱”、“五!边B用。 性三品說 漢董仲舒把人性分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認為“中民之性”可上可下,可善可惡,“性待漸于教訓,而后能為善”。這就是“性三品說”的基礎(chǔ)。 董仲舒以后,王充明確指出:本性有善有惡,是指一般人的本性;孟子說的“性善”,是上等人的本性;荀子說的“性惡”是下等人的本性,從而更加明確了人性分為三等。 到了唐朝,韓愈作《原性》,明確提出“性三品說”。韓愈認為人的本性(仁、義、禮、智、信)是與生俱來的東西。上品的人,有一條做得很好,其他四條也能做到;中品的人,有一條做得較差,其他四條則勉強可以;下品的人,其中的一條會完全做不到,其他四條也常常違背。同時,韓愈提出對上品人用“教”的辦法,對下品人用“制”的辦法,使之“畏威”。教育可以使中品的人變好,但無法改變下品人的行為。 大同 “大同”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在宥》。“大同”謂與天地萬物融合為一,是指“養(yǎng)心”應(yīng)當“忘物”而言的。而用“大同”來描述“天下為公”這一理想社會的,則是在《禮記·禮運》!抖Y記》是孔門后學解釋《儀禮》時所作的記,附于禮經(jīng)儀禮各篇之末,闡述儀禮各篇之義理。“大同”思想為孔子首創(chuàng)。 在大同時代,人人都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講究信譽,和他人友好,“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yǎng)”。財物雖然不可以隨便浪費,卻不一定要屬于自己;不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會感到遺憾。這樣的時代,不需要智慧和謀略,也沒有偷盜和搶劫,人們不用關(guān)鎖門窗。 小康 “小康”一詞最早源出《詩經(jīng)·大雅·民勞》:“民亦勞止,訖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逼湟馐钦f,老百姓終日勞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過上小康的生活!靶】怠痹凇抖Y記·禮運》中得到較系統(tǒng)的闡述,成為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會模式。 在小康時代,為政者以禮儀為標準,考察人們的行為,有功者賞,有過者罰,實行仁義,給人民以行為的規(guī)則:不這樣做,就被認為是有罪,會被大家拋棄。 慎獨 “慎獨”是儒家創(chuàng)造出來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見于《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边@里強調(diào)的“道”是“慎獨”得以成立的理論根據(jù)。 《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币馑际,心要誠實,就是不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臭氣和喜歡美麗的顏色一樣,這樣才能說自己意念誠實,心安理得。所以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要謹慎對待離群獨居的生活。 更明確地說,“慎獨”就是人們在個人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能自覺地嚴于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違道德的欲念和行為發(fā)生。“慎獨”是一種道德自律,不完全依賴于外界條件的約束,也不自欺欺人地借修為的幌子而專做給別人看,沽名釣譽。 踐履 踐履本為足踏地之意,《詩經(jīng)·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焙筠D(zhuǎn)為步行、經(jīng)歷等義,再引申為行動、實行、實踐,從而具有了一定的哲學意義。 踐履這個概念在宋明理學中運用得較為普遍。它的一般意義是行或?qū)嵺`,而其具體內(nèi)容則多指封建道德的實踐躬行。朱熹說:“《大學》之書,雖以格物致知為用力之始,然非謂初不涵養(yǎng)踐履,而直從事于此也!彼J為從教育孩童孝悌誠敬開始,灑掃應(yīng)對之間,禮樂射御之際,都要在涵養(yǎng)踐履上下著實的功夫。他批評“今人之所謂踐履者,只做得個皮草”,而他自己則“講說時少,踐履時多”。但是,在一般地討論到知和行、窮理和踐履的關(guān)系時,他總是強調(diào)必先求知明理而后踐履。明代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廷相的“履事”概念也相當于“踐履”,他說:“學之術(shù)有二,曰致知,曰履事,兼之者上也!边@里表現(xiàn)了知和行并重的思想。 明清時期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則從行先知后、行高于知的意義上來強調(diào)踐履的重要作用。例如王夫之說:“學之必兼篤行,則以效先覺之為,乃學之本義。……必以踐履為主,不徒講習討論而可云學也!闭J為學不只是講習討論,它本身就包括行,而且應(yīng)該以踐履、篤行為主要內(nèi)容。王廷相、王夫之、顏元等人都很重視“踐履”的作用。 三綱領(lǐng) 中國古代儒家經(jīng)典《大學》中提出了“三綱領(lǐng),八條目”的治國平天下準則!叭V領(lǐng)”指的是明明德、親民、至善。具體意義簡釋如下: 。1)明明德是任何人都稟受于天,至靈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夠與天地相溝通!懊髅鞯隆笔强隙ㄈ祟惻c生便有靈明的德性,現(xiàn)在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覺。人之行善避惡,有內(nèi)在本然的基礎(chǔ)。道德實踐的價值是由內(nèi)而發(fā)的,人性是向善的。 。2)親民是在明曉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幫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靈的東西,使他們像自己一樣能夠達到心靈純潔的境界。覺悟“明明德”這一天生的能力之后,就須“親民”,“親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無時無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進。 (3)至善是指心靈獲得最大程度的自由,達到自然與事物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境界。明明德和親民的一致方向是“至善”。以“至善”為方向或目標,等于是永無止境的期許。八條目 “八條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具體意義簡釋如下: 。1)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在讀書中求知,在實踐中求知,而后明辨事物,盡事物之理。 。2)致知,就是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所謂知,指道德意識而言,知既至,則能明是非、善惡之辨,聞見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如一面鏡子,本來全體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現(xiàn)在逐漸擦去灰塵,使之恢復光明,獲得真知。 。3)誠意,就是要意念誠實。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發(fā)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矯飾,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吧鳘殹,嚴格要求自己,修養(yǎng)德性,知至而后意誠。 。4)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欲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意不自欺,則心之本體,物不能動,而無不正。心得其正,則公正誠明,不涉感情,無所偏倚。故意誠而后心正。 。5)修身,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無偏見,無邪念,才能為人民所擁護。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始發(fā)點。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 。6)齊家,就是要整齊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員,才能教化人民。 。7)治國,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于國中。君主要像保護初生的小孩那樣保護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舊布新,日新又新。統(tǒng)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愛之風充滿全國,國治而后天下平。 (8)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以度己之心度人”的崇高品質(zhì),成為天下人的榜樣。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這就要求君主尊老興孝,敬長興悌,恤孤愛民,布行仁政。君主要實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誠至公,以德為本,舉拔賢臣,提倡忠信,開源節(jié)流,以義為利,如此則能臻天下太平之境界。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 中庸之道的內(nèi)涵是什么?有道是“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爸杏埂敝爸小保碚鳛橐粋恰切的“度”,是在面對復雜對象時精確把握事情的“分寸”!爸小睆娬{(diào)的度既不能過(過分),又不能不及(達不到)。這一合適的“度”非同小可,不可小看!爸杏埂睂嶋H上強調(diào)的是“凡事有度,過猶不及”的理念,就是說,超過和不足都不可取,什么問題都要在“過”與“不及”之間尋找到平衡點。 把中庸之道看作是“和稀泥”、“折中主義”,其實是誤解。折中主義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則性?鬃拥闹杏怪绖t與此不同,“中”還意味著合乎一定的標準或法則!爸杏埂笔恰皥(zhí)兩用中,和而不同”,即中和,兩方面有不同的意見,應(yīng)該使它能夠中和,保留其對的一面,舍棄其不對的一面。這才是正確的中庸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