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內行所著的佛學入門書。 它以南北傳佛學界公認的漢譯《阿含經》、《本事經》、律藏及今譯南傳《尼柯耶》等早期經典為基礎,以大乘經為補充,根據(jù)作者多年研修佛法的體會,從當代人的心靈需求著眼,對佛陀的思想作了完整、準確的歸納與闡釋。作者以其豐富的佛學專業(yè)素養(yǎng)及對教理行果的內行理解,用精練、平實的現(xiàn)代語言引導讀者領會佛法的心髓,也為實修提供了理論與方法。 書中特意精選了53種篇幅短小的佛經,分別系編于各章之后,每頁另配有“佛言精粹”以資對照。這種精心安排使得讀者能直接領受佛陀的言教,并在吟詠經典中體驗佛法的深邃。 本書要言不煩,處處緊扣佛學關鍵問題,陳述要害,對于專業(yè)學者,可稱得上是一部嚴謹?shù)姆饘W論著,對于一般讀者而言,則可說是一本最佳的佛學入門書。 作者簡介: 陳兵,1945年生于甘肅武山,先后畢業(yè)于蘭州大學中文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F(xiàn)任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文史館員。主要著作有《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生與死》、《新編佛教詞典》、《道教氣功百問》、《道教之道》、《二十世紀中國佛教》(合著)、《中國道教史》(合著)等。 目錄: 前言 序論作為歷史人物的佛陀 一、佛陀生平大略 二、佛陀所說經教 三、人格高尚而又為“超人”的釋迦牟尼佛 四、以佛說的原則對待佛說 佛所說經選讀1《雜阿含經》第100經 佛所說經選讀2《雜阿含經》第404經 第一章生死事大 一、《箭喻經》的故事 二、“諸受皆苦” 三、流轉三界,苦無了期 四、人身難得,當度生死 佛所說經選讀3《佛說八師經》 佛所說經選讀4《本事經》第103經前言 序論作為歷史人物的佛陀 一、佛陀生平大略 二、佛陀所說經教 三、人格高尚而又為“超人”的釋迦牟尼佛 四、以佛說的原則對待佛說 佛所說經選讀1《雜阿含經》第100經 佛所說經選讀2《雜阿含經》第404經 第一章生死事大 一、《箭喻經》的故事 二、“諸受皆苦” 三、流轉三界,苦無了期 四、人身難得,當度生死 佛所說經選讀3《佛說八師經》 佛所說經選讀4《本事經》第103經 佛所說經選讀5《法句經·無常品》 佛所說經選讀6《雜阿含經》第1162經 佛所說經選讀7《本事經》第125經 第二章緣起法則與染凈因果 一、佛陀的辯證法——緣起法則 二、四圣諦 三、十二因緣 四、中道及對諸邪見的批判 佛所說經選讀8《佛說三轉法輪經》 佛所說經選讀9《雜阿含經》第296經 佛所說經選讀10《雜阿含經》第287經 佛所說經選讀11《中阿含經·業(yè)相應品·度經》 佛所說經選讀12《雜阿含經》第474經 佛所說經選讀13《雜阿含經》第750經 佛所說經選讀14《本事經》第107經 第三章業(yè)、因果與倫理教化 一、“業(yè)力不可思議” 二、業(yè)力因果定律 三、佛陀業(yè)力因果論的倫理教化價值 佛所說經選讀15《佛為首迦長者說業(yè)報差別經》 佛所說經選讀16《雜阿含經》第1044經 佛所說經選讀17《法句經·言語品》 第四章“如實知見” 一、“三科”、“六大”——佛陀的宇宙結構論 二、三法印——佛法的宗要 三、空、無相 四、真如、實相、如來藏、心性 佛所說經選讀18《雜阿含經》第265經 佛所說經選讀19《雜阿含經》第230經 佛所說經選讀20《雜阿含經》第232經 佛所說經選讀21《雜阿含經》第199經 佛所說經選讀22《雜阿含經》第33經 佛所說經選讀23《本事經》第11經 佛所說經選讀24《佛說大方等修多羅經》 第五章“心為法本” 第六章慈悲平等,利樂眾生 第七章“現(xiàn)法喜樂”——關于過好世俗生活的教誡 第八章三學六度——由人而佛的修證之道 結語佛陀思想的深刻啟示 一、清醒的文明自覺 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德教化 三、如實正觀的冷峻智慧 四、“自知其心”、“自凈其心”的要旨 五、慈悲、精進的精神 佛所說經選讀52《無量義經·說法品》 佛所說經選讀53《法句經·述干品》 附錄了解釋佛陀思想的相關重要文獻佛教作為自內證的宗教,其神圣性根源,不來自超自然的神靈,也不來自世俗的權威,而是來自內心對宇宙人生真理的徹悟。佛陀的智慧,是徹底清除心靈的障敝,如實觀照世界的實相。陳兵教授作為中國大陸學術界享有盛譽的資深佛教學者,以教學兩界共許的基本經典,直探佛陀本懷,用精煉平實的內行語言,闡釋了佛學的精義。佛學素稱難治,不僅僅在于二千五百年來經典的繁多和傳譯的困難,也不僅僅在于歷代疊加其上的神秘外衣,而在于佛學重真修實證的實踐品格。本書作者積數(shù)十年深入經藏并親身實踐之功力,循佛學教理行果、信解行證之內在理路,故能入乎其內而出乎其外。這部《佛陀的智慧》,把三藏十二部經讀薄了,也寫活了! ——王雷泉(復旦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哲學系教授) 本書從釋迦的生平敘述起,繼而申論原始教法的重要內容。在各章論述之后,又附有相關經典。這樣的設計,是希望導引讀者進入原典的核心,使讀者在閱讀作者的論述之后,可以立即直接品嘗到經典的法味。此外,為使讀者不致誤解法義,又在經文之末附上闡明注解。這樣的編輯設計,頗可以使人體會到作者的苦心。 ——藍吉富(臺灣佛光人文社會會學院教授) 佛教作為自內證的宗教,其神圣性根源,不來自超自然的神靈,也不來自世俗的權威,而是來自內心對宇宙人生真理的徹悟。佛陀的智慧,是徹底清除心靈的障敝,如實觀照世界的實相。陳兵教授作為中國大陸學術界享有盛譽的資深佛教學者,以教學兩界共許的基本經典,直探佛陀本懷,用精煉平實的內行語言,闡釋了佛學的精義。佛學素稱難治,不僅僅在于二千五百年來經典的繁多和傳譯的困難,也不僅僅在于歷代疊加其上的神秘外衣,而在于佛學重真修實證的實踐品格。本書作者積數(shù)十年深入經藏并親身實踐之功力,循佛學教理行果、信解行證之內在理路,故能入乎其內而出乎其外。這部《佛陀的智慧》,把三藏十二部經讀薄了,也寫活了! ——王雷泉(復旦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哲學系教授) 本書從釋迦的生平敘述起,繼而申論原始教法的重要內容。在各章論述之后,又附有相關經典。這樣的設計,是希望導引讀者進入原典的核心,使讀者在閱讀作者的論述之后,可以立即直接品嘗到經典的法味。此外,為使讀者不致誤解法義,又在經文之末附上闡明注解。這樣的編輯設計,頗可以使人體會到作者的苦心。 ——藍吉富(臺灣佛光人文社會會學院教授) 本書之寫作風格,是以作為一般社會人士之思想性讀物為主,并非是學院內的專門著作,因此就可讀性而言,確實較有引導入門之功效,但是由于陳教授本身就是當代佛學界的重要學者,因此在廣泛的知識介紹的文字中實處處透露出掌握重點、陳述要害的學術實力。更重要的是,本書顯現(xiàn)出陳兵教授一生佛學學力的知識視野,他的介紹中不斷透露他的佛學造詣,不斷顯露出他的宗教關懷,不斷流露出他的知識性格,可說是一位對佛學與佛教充滿了解說熱情的當代學人的力作。 ——杜保瑞(臺灣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