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千年不衰在于它幫助人們在出世和入世之間找到了平衡點,既取得了世俗的成功,又不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園。然而無論是《道德經(jīng)》還是《莊子》都太過玄妙深奧,艱澀難懂。 本書將《道德經(jīng)》和《莊子》輯錄在一起,總結(jié)了道家的智慧精華。從生死、機心、名利、養(yǎng)生、自由等幾個方面,以理論和事例相結(jié)合的形式將老子和莊子的智慧闡述出來。希望以此來安頓人們的心靈,啟發(fā)人們超脫現(xiàn)實世界的物欲之海、名利之場,過上一種合理節(jié)欲、有利身心的生活,提高大家的生命質(zhì)量。 作者簡介: 慧鈺 幼時流離瑣尾,艱苦備嘗,而養(yǎng)親樂道,處之泰然。一直以來淡泊名利、積善行德,愿意跟從師父正化人心,救度世人。 目錄: 上篇:任心而見素抱樸,我們該這樣做自己 第一章道者詩性生存——回歸本真才是快樂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4 2.適時做擅長的事/8 3.乘風萬里,順勢而為/12 4.因環(huán)境而改變/15 5.功成則主動隱退/18 6.滿足肚子而不是眼睛/22 7.寵辱不驚,心安則快樂/25 8.俗人昭昭,我獨昏昏/29 第二章性情歸嬰兒——浮躁世界這樣養(yǎng)心 1.木秀于林,風必摧之/34 2.安靜勝于煩躁/38上篇:任心而見素抱樸,我們該這樣做自己 第一章 道者詩性生存——回歸本真才是快樂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4 2.適時做擅長的事/8 3.乘風萬里,順勢而為/12 4.因環(huán)境而改變/15 5.功成則主動隱退/18 6.滿足肚子而不是眼睛/22 7.寵辱不驚,心安則快樂/25 8.俗人昭昭,我獨昏昏/29 第二章 性情歸嬰兒——浮躁世界這樣養(yǎng)心 1.木秀于林,風必摧之/34 2.安靜勝于煩躁/38 3.接受事實遵天道/41 4.回歸自然,凈化心靈/45 5.無知乃大智/48 6.閉目塞聽做“嬰兒”/51 7.簡化生活,返璞歸真/54 8.等視萬物歸混沌/58 第三章 物我兩忘得清凈——道家教你學修身 1.博大仁愛/64 2.達身輕盈/68 3.外養(yǎng)神內(nèi)養(yǎng)氣/72 4.忘我修身得清靜/76 5.不避死,坦然視之 /80 6.行事有弛有張/83 7.不掛圣人之網(wǎng)/86 8.無欲以靜,身自定/90 中篇:人當如水潤萬物,為人處世圓中有方 第四章 道法天地合大道——處世也要順其自然 1.糾紛要和解/98 2.與人交,信為美/101 3.恕己必先寬人/105 4.要有容忍之量/110 5.以德報怨/114 6.強人所難逆天道/117 7.后其身而身先/121 8.以退為進/124 第五章 處卑守己弱勝強——地低為海,人低為王 1.順人而不失己/128 2.外化而內(nèi)不化/132 3.不為外物所賦役/135 4.謙卑不是卑微/138 5.低姿態(tài),高人品/142 6.低調(diào)處世,真誠為人/145 7.示弱的迂回處世法/150 8.先公后能私/154 第六章 德者上善若水——圓潤變通好交往 1.心若淵,多傾聽/160 2.切忌以“我”觀物/163 3.自恃己能難成功/166 4.利萬物不求報/170 5.待人言行有禮/173 6.交往時心平氣和/177 7.仁善待人得真心/181 8.如水調(diào)治萬物/185 下篇:無為即是有為,如此做事更成功 第七章 智者不爭為爭——過分強求食苦果 1.盈滿則缺,做事別太滿/192 2.韜光養(yǎng)晦成功之道/195 3.不為天下先/199 4.外其身而身存/203 5.金玉莫能守/206 6.不尚賢,無煩憂/210 7.知足才能常樂/214 8.樂極生悲,莫張狂/218 9.不求才能有得/222 第八章多言則數(shù)窮——少說還要多做 1.多說無益/228 2.話多令人困惑/232 3.行不言之教/235 4.耐住性子多行動/240 5.輕諾必寡信/244 6.不親不仁,辦事公道/248 7.做事要厚積薄發(fā)/252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56 第九章無為方能有為——做事有分寸煩惱消 1.無為才能無不為/262 2.此消彼長,掌握分寸/266 3.趨利避害好辦事/272 4.以無為用,成功沒阻礙/274 5.道法自然,依時而動/277 6.凡事有陰陽兩面/281 7.常無心,不走歧途/285 8.不露鋒芒沒煩惱/288 上篇:任心而見素抱樸,我們該這樣做自己 第一章 道者詩性生存——回歸本真才是快樂 如今,人們追求的都是物質(zhì)的窮奢極欲,然而物質(zhì)的繁榮卻未必使我們感到快樂。這是為何?道家所提倡的詩性生存智慧或許能給我們點滴線索。生存的美,生存的真正快樂其實正是源自于那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和古樸,返璞歸真才是永不干涸的快樂源泉。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生活本應該是美好的,豐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學習、賺錢之外,還有許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們?nèi)プ非蠛拖硎埽簻剀暗募彝ド、一家團圓的天倫之樂、體育運動、音樂、讀書等。很多時候,我們經(jīng)常忘了這些美好的事物,一味地將自己投入工作之中,從而錯過了人生中很多迷人的風景。 現(xiàn)代社會,很多人早已迷失了真正的自我,找不到真正的幸福。很多人加班加點地工作,可是回家后不僅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反而經(jīng)常吵架。是什么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呢?勤奮工作是應該的,但我們要懂得適可而止,生活快樂了,人生才會和諧、幸福。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有個渾然一體的東西,先于天地產(chǎn)生之前就存在了。它寂寥無聲,廣闊無形,獨立存在而永恒不變。它循環(huán)往復運行,從不停止。它是天地產(chǎn)生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叫它為道,勉強稱它為大。廣大無邊則周行不息,周行不息則遼遠無窮,遼遠無窮則往往復復返回初始。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老子意在告訴我們,人的生活習慣必須合道,符合自然規(guī)律。可我們經(jīng)?吹揭恍┤税滋焖笥X,晚上怎么也不睡;上班的時候不努力工作,下班了卻拼命加班。也有一些人,為了眼前的幸福,以犧牲自己的身體為代價,經(jīng)常熬夜,沒日沒夜地干活。事實上,這么做,只能把自己推向痛苦和煩惱之中。 美國哲學家亨利.梭羅說:“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就有理由享受生活的樂趣。”何必把自己投入到無止境的工作之中,投入到永不滿足的欲望之中呢?靜下心,拋開世俗的喧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讓自己回歸到本我之中,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只顧自己的一己私利,多考慮考慮別人,家人也好,朋友也好,自己也好?傊盐蘸靡粋度,否則,就算你把自己累垮了,也沒有人會同情的。 有一對夫婦,每天都在為工作和生活忙碌,他們似乎沒有了快樂,沒有了幸福,也沒有了自己的生活,只知道眼前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努力工作,賺取更多的錢,換得更好的物質(zhì)生活。 就這樣,在他們熬過一個漫長并寒冷的冬季后,他們實在忍受不了眼前的生活了,他們無法承受如此疲憊的工作和巨大的壓力,因為妻子似乎已經(jīng)得了狂躁癥,而丈夫也處于一個很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一個周末,天氣晴朗,他們決定拋開一切煩惱,忘掉一切不愉快,把工作放在一邊,遠離辦公室,開著車去郊外兜兜風,散散心,驅(qū)除內(nèi)心的抑郁。 他們準備在一塊草地上午餐。妻子說:“記得我們剛開始在一起的時候,沒有房,沒有車,但是每天下完班你就會準時回家,給我做上一頓美味的晚餐,我們租的房子雖然小,但是我覺得特別幸福。每天晚上,我們吃完飯,你都會牽著我的手去外面散步,回來以后,我聽音樂,你看書,我覺得特別幸福! 妻子頓了頓,繼續(xù)說:“可是現(xiàn)在,你除了工作還是工作,雖然我們有了車,有了自己的房子,但是你每天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我回來早了你也不在,我只能在外面隨便吃一點,然后也繼續(xù)工作,掙點錢改善生活,等到你快回家的時候我再回家。我覺得自己一點幸福的感覺都沒有了,雖然房子很大,但是我的心是空蕩蕩的,疲憊不堪! 丈夫看了看妻子,點了點頭,在妻子的額頭上親了一下,對妻子的話表示理解。于是他們一起尋找原因,通過分析,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現(xiàn)在的生活之所以如此麻木、如此疲憊,都是因為超負荷的工作導致的。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物質(zhì)條件雖然好了,可是他們的愛好,他們的理想,他們的幸福生活卻沒有了,他們倆成了不停地工作的機器。 于是,丈夫提議,準備為自己減速,減少工作強度,每天準時回家,不再過分地追求物質(zhì)生活,多享受一下生活的樂趣。 他們這樣約定,也這樣做了。不久之后,他們竟然發(fā)現(xiàn)自己快樂了不少,幸福了不少,他們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每天他們都按時回家,周末就一起出游,但他們的工作卻一點沒有落下,兩個人在事業(yè)上反而有了新的提高。 這對夫婦要是沒有認識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重要性,并調(diào)整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那么可能他們就不會找到幸福愜意的感覺,在工作上也不會有新的提高。無論是工作還是休閑,幸福的感覺和金錢并不是一種成正比的關(guān)系,更多的時候,他們來自我們內(nèi)心的一種滿足,一種適可而止的狀態(tài)。 老子說:“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币馑季褪鞘ト藭サ裟切O端的、奢侈的、過分的行為。懂得適可而止,懂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道理。 有個成語叫作“拔苗助長”,其實也是告誡人們做事不可強為,要適度,F(xiàn)在很多人所處的狀態(tài)其實就是在“拔苗”,殊不知,這樣的結(jié)果終將會對自己造成一定的傷害;蛟S現(xiàn)在體現(xiàn)不出來,但是等到以后,等到我們老了,可能就會吃到苦果。 無休止地加班、熬夜,高強度地工作,或許年輕的我們能夠經(jīng)得起,但是時間長了,必將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想要做出一番成績,想要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是沒有錯的,但是不能以犧牲自己的健康為代價。 老子說:“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痹诶献涌磥恚胗袨榈谋貙⑹,想占有的必將失去。就是說,有些事我們不能強求,條件不具備,時機不成熟,那么我們就不要心急。如果以犧牲將來的利益為代價換取眼前的幸福,那么必然是不可取的。正如有些家長教育孩子,為了使自己的孩子成為天才孩童,便強迫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結(jié)果天才沒有培養(yǎng)成,卻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我們都要講適度原則。過猶不及,凡事做得不失分寸,恰到好處,那么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也應如此,工作的時候切勿急功近利,在我們不斷追求物質(zhì)條件改善的基礎(chǔ)上,也要多讓自己的內(nèi)心獲得平靜和安逸,多給自己一份安心和快樂、幸福和知足。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僅是一種生活的狀態(tài),也是一種心靈的狀態(tài),生活中做到了,那么就能收獲幸福的生活,美滿的家庭;心靈上做到了,那么就能讓心得到解放,讓心獲得自由。 道家逍遙術(shù) 無為不爭,才是大智大慧的表現(xiàn)。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追求的太多,陷入太深,所以才難以自拔。要懂得適可而止,并且運用這種適可而止的狀態(tài)去為人處世,萬事不強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工作的同時也不忘享受生活的樂趣,如此,我們才能順道而行,才能讓心靈和身體獲得解放,活得逍遙自在。 2.適時做擅長的事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蛟S,你沒有別人那么英俊瀟灑,但你身體強壯;或許你不會琴棋書畫,但你思維敏捷;或許你沒有聰慧的才智,但你為人誠實,擁有別人沒有的美德……上帝在造人的時候,從來不會虧待任何人,只是看你有沒有發(fā)掘并利用自己優(yōu)點的能力。 莊子說:“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跂;長者不為有余,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xù)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xù),無所去憂也! 意思是說,所謂的至理正道,就是各得其所。所以,在一起的不算是并生,旁出枝生的不算是多余;長的并非多余,短的并非不足。鴨子的腿雖短,但長了就一定會有麻煩;鶴的腿雖長,截去一段也同樣會很痛苦。事物原本的長是不可以隨意截短的,事物原本的短也是不可以隨意續(xù)長的,這樣各種事物也就沒有必要有憂患了。 莊子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優(yōu)點對人的發(fā)展是起幫助和推動作用的,缺點則起到一種阻礙作用。所以,優(yōu)點越多的人,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缺點越多的人,成功的幾率就越小。不過,有優(yōu)點不是成功的必然,關(guān)鍵在于我們?nèi)绾芜\用和發(fā)揮;有缺陷也不是失敗的必然,關(guān)鍵在于我們?nèi)绾伪荛_和改善。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敝灰覀兛辞宄约海m時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西施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但西施的出身并不怎么樣,只是一個鄉(xiāng)間女子。后來因為越王勾踐在與吳國的戰(zhàn)爭中失敗,在選拔美女敬獻給吳王夫差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了她,西施的美貌也因此被大家所熟知。 西施雖然長得很美,但身體一直不好,胸口經(jīng)常會疼痛,所以她經(jīng)常會用手捧住自己的心口,她的眉頭也會因為不舒服而稍稍皺起。西施是大美女,這一動作并沒有讓她變丑,反而讓她看起來更加美麗了。 西施有一個鄰居,長得本來就不怎么樣,但是因為勤勞所以大家也挺喜歡她的?墒,她每天看著大家對西施的那種眼神,就覺得嫉妒,心里想,憑什么西施那么受歡迎,我卻不能夠呢?于是她想了很多辦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像西施那樣成為大家關(guān)注的焦點,成為所有男人眼中的女神,可是,卻一直沒有成功。 無奈之下,她開始觀察起西施的平時生活,看她是如何迷惑大家的。她經(jīng)常在門口等著,西施每次出門回來她都仔細觀察一番,不久之后,終于被她發(fā)現(xiàn)了奧秘:她發(fā)現(xiàn)西施每次回來的時候,眉頭總是皺著,而且用手捂著胸口。她開心得不得了,心想,這也太簡單了,原來她就是靠這個來迷惑大家的。于是,她就開始學起西施捂心,臉上也換上愁眉苦臉的樣子。 之后,她就開始學著如此走路了。大家看到以后,心里都很是奇怪,因為她身體一向很好,也沒有聽說得什么病,怎么就突然成這樣了呢?在大家看來,她還病得不輕。過了幾天,發(fā)現(xiàn)她沒有什么異樣,后來,大家才知道她根本沒有什么病,而是在模仿西施走路的樣子。 原來她雖然長得不怎么樣,但是一個勤勞的女孩,大家也都挺喜歡她,但她現(xiàn)在矯揉造作的樣子,不僅掩蓋了她的優(yōu)點,更將她的丑十倍百倍地放大了。于是,大家看到她之后都跑得遠遠的,都怕看了她之后影響自己的情緒。 由于東施沒有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長處,盲目地去模仿別人,結(jié)果不但沒有得到大家的喜歡,反而讓大家越來越討厭她了。 其實,上帝是公平的,它賦予每個人一些亮點和暗影。如果我們總是拿別人身上的長處和亮點與自己的短處和暗影相比較,就永遠找不到自己的亮點,只會沉于陰暗面,沒有進取之心。而懂得適時地亮出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就能夠獲得大家的尊重,使自己的信心增加,使生活放射出本該有的美麗和色彩。 從前有個挑水工,他有兩只水桶,一只是完好無缺的,另一只則有一條裂縫。每天早上,挑水工都拎著這兩只水桶去打水。 但到家的時候,有裂縫的水桶通常已經(jīng)漏掉了一半的水,所以,那只完好無缺的水桶常常嘲笑這只有裂縫的水桶,而有裂縫的水桶也常因它的嘲笑而感到十分自卑。 終于有一天,在挑水工打水的時候,有裂縫的水桶忍不住,難過地哭了。它嗚咽著對挑水工說道:“真對不起,因為我的裂縫,使你每天浪費了很多力氣和時間! 挑水工聽后安慰它說:“不,那不是浪費。不信,你可以看看這條回家路上的那些鮮花。它們就是最好的證明!闭f完,挑水工又高興地拎著水桶往回走了。 就在挑水工往回走的時候,有裂縫的水桶發(fā)現(xiàn),不知何時,這條荒涼的小路上竟然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而且都是自己的這一邊有,那只完好無缺的水桶邊卻一朵花都看不到。 挑水工邊走邊說:“我在這條路的兩邊都撒下了花種,正因為你的裂縫,才使它們每天都得到充足的水分,才開出了美麗的鮮花。若沒有你,這條路可能會一直荒涼下去呢!” 有裂縫的水桶聽后,高興地笑了,從此以自己的裂縫為驕傲,再也不自卑了。 可見,有些人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自身的長處,并適時地將長處發(fā)揮到了正確的地方。 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一章中就寫道:“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币馑季褪钦f要抓住自己的本質(zhì),看清事物的根由。換言之,就是用道來洞察這個社會,以道來看待自己。如果正確地認識了自己,那么自然就會走上大道之路,自然可以順其自然地活在這個社會上。 洞察了自己的優(yōu)缺點,就是正確地認識了自我,這樣的我,用老子的話來說才能找到“眾妙之門”。什么是眾妙之門?就是天地萬物無窮奧秘的總門,理解了這個,還怕自己在這個社會上不能立足嗎?還怕自己的事業(yè)不能更上一層樓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千萬不要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無論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還是在社會上闖蕩多年的人,都應該努力發(fā)掘自己的長處,一旦把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那么工作自然會得心應手。 當然,我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優(yōu)勢之后,還要將其在合適的時間展現(xiàn)出來,掖著藏著總是沒有用的,但時機不成熟的時候,我們的優(yōu)勢就會成為一種刻意的賣弄。所以,我們要在合適的時機將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并將它發(fā)揮到極致。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敝绖e人,了解別人那是聰慧的表現(xiàn),但更重要的就是自知,一個人不光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還要在優(yōu)點面前保持頭腦的清醒,不能讓長處遮蔽自己的眼睛,也不能讓短處掩蓋了自己的長處,如此,才能在自知中不斷提高自己,使長處得到有效的發(fā)揮。 道家逍遙術(shù)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币粋人要是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時刻保持頭腦的清醒和理智,那么人生之路必然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有其長處和短處,如果活在短處之中,只會讓自己在卑微和失意中沉淪。知曉自己的優(yōu)勢,適時地把它運用在關(guān)鍵的地方,那么自然能夠“百戰(zhàn)不殆”,在道的追求中越走越遠! 3.乘風萬里,順勢而為 在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喜歡把自己的不幸福歸因到環(huán)境上去,他們抱怨上天不公,抱怨自己沒有好的生活,總是苛求這個,苛求那個,使自己對生活失去了樂趣和憧憬。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他們有了美滿的家庭,成功的事業(yè),但不知道知足,還是以自己的快樂生活為代價不斷向名利和地位去索取,最終把自己陷到泥沼之中。 人們對物質(zhì)生活的追求,似乎已經(jīng)成了一種習慣,也從來不知道滿足是什么滋味。我們只有一次生命,但很多人無休止地把自己的生命浪費在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上,等年紀大了,驀然回首,卻發(fā)現(xiàn)留給自己的只是嘆息和無奈,其他什么也沒有留下。 老子說,天下莫柔弱于水。水沒有一種固定的形狀,因而能因物賦形。無論多小的縫隙,水都能鉆過去;無論多么不規(guī)則的石頭,水都能繞過去。 老子意在告訴人們,要想擺脫困境,生活得逍遙自在,就要學習水的智慧—順勢而為。只有懂得了這個道理,你的人生方能乘風萬里。 從前有一位得道高僧,他是一座大寺廟的住持,由于年事已高,所以開始考慮接班人的問題。大師在一番挑選之后,終于把目標落在了慧遠和慧明兩個徒弟身上。但是一時間也沒有考慮好到底誰來接自己的班。 這一日,晴空萬里,大師把兩個徒弟叫到自己身邊,說道:“我年事已高,命不久矣。今天,我準備在你們兩人之中挑選一個接班人!蓖降芤宦,立即拜倒在地上。師父接著說道:“我一時之間也無法抉擇,這樣吧,你們誰能從寺院懸崖下面攀爬上來,那么誰就是我的接班人! 于是,慧明和慧遠師兄弟來到懸崖下面,此懸崖少說也有七八十米高,而且極其險峻、陡峭,一不小心就會出現(xiàn)墜崖事故;勖魃眢w很強壯,開始磨刀霍霍往上爬,但是沒爬多少,就從上面滑了下來。他沒有氣餒,一直不斷地堅持往上爬,一次又一次,盡管摔得鼻青臉腫,但是還是沒有放棄。 終于,慧明把自己累得筋疲力盡,實在沒有了力氣,而且全身都是傷,只能在旁邊坐下休息。這時候輪到慧遠了,慧遠的身體比慧明差多了,可能爬不上幾米就會掉下來,大家也開始為他擔心起來;圻h也像慧明一樣開始往上爬,可是爬了兩步就掉了下來,慧遠也沒有放棄,撣了撣灰塵,繼續(xù)往上爬,剛爬上兩步,他不經(jīng)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便看到了小溪流。 慧遠沒有繼續(xù)往上爬,而是爬了下來,往山下走去,大家都表示不解,難道慧遠就這樣放棄了嗎?大家紛紛搖頭,對慧遠表示失望,大師卻面無表情,只是看著慧遠。在大家的視線里,慧遠沒有走多久,就停在了一條小溪流旁邊,慧遠隨著小溪而上,雖然慧遠越走越遠,但是大家都開始明白慧遠要干什么了。 慧遠沿著小溪不斷往上走,繞過了一個山谷之后,沒有費多少力氣,就到了崖頂,向大家示意。然后再次下山,來到大家面前,在大師面前站定。這時候,大家都以為大師會罵他貪生怕死,膽小懦弱,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大師卻微笑著宣布慧遠是新一屆住持。眾僧只能面面相覷,不知所以。 大師看著大家不解的目光,于是解釋道:“這個懸崖,相信你們也能看出來,不是人力能夠攀爬上去的,但是只要你往上爬幾步后低頭看,那么就能發(fā)現(xiàn)一條上山之路!髡咭蚓扯儯钦唠S情而行’,就是告訴我們要伸縮退變,順勢而行啊!” 一個人,若為名利所誘,那么心中就只有前面的懸崖絕壁。天不設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大師心中,不入名利牢籠,心中無礙,順天而行者,不正是他的中意之人嗎?名利兩字,困倒了多少世人!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贝蟆暗隆钡膬(nèi)容,是完全依從于“道”的!在老子看來,道是永恒的,是永遠不變的真理,順道而行才能長久。乘風萬里,順勢而為,不就是順道而行的體現(xiàn)嗎? 很多人都思考過這么一個問題: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我活著的目的是什么?也許沒有找到答案。相對于蜉蝣、夏花而言,我們的生命是如此長久,相對于地球宇宙而言,我們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暫。老子告訴我們,生命的由來是有所歸依的,那就是道。道是永恒的,是實在的,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讓我們擺脫空虛,使我們的生命充實起來!拔┑朗菑摹薄㈨槃荻鵀,才是正確的選擇。 順勢而為,其實是“道法自然”的體現(xiàn)。按照自己原來的樣子來運行就是道法自然的實在意義。很多時候,我們都將自己的本性掩藏了起來,好的我們要說成壞的,不喜歡的又要表示喜歡,不能真正為自己活著,不能瀟灑快樂地活著。順勢而為,就是讓你回歸本真,回歸自然,順著道的發(fā)展來發(fā)展,順著勢的進行而進行。 落實到生活中,怎么做才是順勢而為呢?其實,老子早就在《道德經(jīng)》中給我們做出了指示,那就是“不爭”!吧茷槭空撸晃;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什么意思?就是真正的勇士不會逞其勇武,顯出兇狠的樣子;真正善于作戰(zhàn)的戰(zhàn)士,不會輕易就暴躁發(fā)怒;善于打勝仗的將帥,不和敵人正面交鋒;善于用人的人,反處于眾人之下。這就是不與人相爭的德行,就是善于利用別人的力量。能夠做到不爭和處下,就是合乎“道”的極致了。合乎于道,那么自然就是順勢而為了。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江海之所以為百谷王,就是因為處于低下的位置,誰敢說這不是一種大智慧的體現(xiàn)呢?不爭,所以天下莫能與之爭。如果你要想領(lǐng)悟道的精髓,那么就首先得明白不爭的含義。順勢而為,不是讓你借著別人的勢胡亂作為,而是讓你學會用最好的辦法去做事,去贏得大家的信賴,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如意,心靈更加愉悅。 “富貴人間夢,功名水上鷗”,讓我們的心歸于平靜,如明月般皎潔,如天空般淡泊,如此才能與人無爭,與世無爭,順勢而為,做真正的自己。拋棄名利萬事皆閑,找回失去的自我,認識自己,走出困局,踏上順勢而為、“惟道是從”的人生新道路。 道家逍遙術(shù) 不入名利牢籠,才能專注于眼前的事、當下的事;懂得順勢而為,才能達到灑脫、瀟灑的境界,F(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不可以沒有目標,但是千萬要懂得量力而行和順勢而為的道理。是你的終歸是你的,不是你的,你也不要去強求,為自己、為家人,健康快樂地活著,便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是“惟道是從”、順勢而為的最好體現(xiàn)。 4.因環(huán)境而改變 生活中,經(jīng)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事,很多時候我們?nèi)菀足@牛角尖,把自己的不如意歸因到命運上去。其實,真正的智者無論到哪里他都能很好地融入進去,因為他會因環(huán)境而改變。順其自然地活著和面對生活,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人生路上,難免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事,面對眼前的艱難險阻我們既不能畏懼、妥協(xié),也不能只是忙著趕路,應該適時停下來,看一看身邊的風景,隨時審視所走的方向是否正確,再努力朝著目標前進。 因環(huán)境而改變,體現(xiàn)了道家的思想,老子說,“道法自然”、“惟道是從”,其實也是因環(huán)境而改變的意思。中國有句俗語叫作“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實這也是看一個人能否適應環(huán)境。適應環(huán)境不是讓你失去自我,而是把自己調(diào)整到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有效地融入集體中,給大家,也給自己帶來快樂。 一位年輕人,總是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如意,處處與自己作對,無論是自己的家人,還是公司的同事,他都覺得在針對自己。年輕人不知道該如何將生活過下去,覺得生活很無聊,活著沒有意思。 一天,年輕人實在感覺太壓抑,便到小區(qū)外面走一走。離小區(qū)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河流,很是干凈,平時也有一些老人坐在河邊釣魚。年輕人正好溜達到路邊,看到一個老人釣起了一條魚,年輕人便駐足看著老人,老人顯然也留意到他了,于是叫道:“小伙子,想買魚嗎?” 年輕人一聽,就朝著老人走過去,說道:“大叔,不是,我就想看看您釣魚!闭f著就坐到了老人旁邊。年輕人一直皺著眉頭,老人也留意到了,便說:“小伙子,你知道釣魚釣的是什么?”年輕人顯然被老人的問題給問倒了,回答說:“釣的不是魚嗎?”老人哈哈大笑,說道:“我釣的不是魚,是自己的心情啊!” 年輕人表示很不解,釣的是心情,老人繼續(xù)說:“小伙子,是不是不理解?我給你講講我以前的事你就明白了! “以前啊,我經(jīng)歷了‘文化大革命’,被打倒了。當時真是生不如死,我的很多同事也是在那個時候離開了人世,知道為什么嗎?我心態(tài)好,我適應環(huán)境啊,我到了哪里就和哪里的同事打成一片。那個時候雖然我也不好過,但是相比其他人,我已經(jīng)不錯了!闭f完哈哈笑了一聲,繼續(xù)說道,“后來,平反了,我也回到了原來的崗位,生活條件也慢慢變好。雖然我是個老人,但是走到哪里都很受大家歡迎,到喝白酒的地方我就和大家一起喝白酒,到打撲克的地方我就和大家一起打撲克。后來,我就和大家一起釣魚了,沒什么,就是身邊幾個老人影響的,與他們在一起啊,我開心,所以我釣的是自己的心情! 年輕人聽完以后,若有所思,便對老人說:“大叔,我覺得自己身邊的人都針對我,怎么辦?”老人哈哈大笑:“都針對你?開什么玩笑,我看不是別人針對你,是你針對別人吧,別想太多,大家干嗎你干嗎,該玩的玩,該樂的樂就行了! 年輕人這回理解了,突然感覺如醍醐灌頂,發(fā)現(xiàn)自己目前的狀態(tài)都是自己造成的,在公司,大家都去聚會,自己不去參加;在家,老婆做了面條,自己非得吃米飯,越想越覺得是自己的問題。 老人似乎看出了年輕人的想法,便說:“小伙子,只有人去適應環(huán)境,哪有環(huán)境適應人的!” 命運的主人是自己。這就要求我們自己要能做自己心態(tài)的主人,因為只有調(diào)整好了自己的心態(tài),才能積極陽光地面對生活。環(huán)境有時候不容我們改變,所以只有我們?nèi)ミm應環(huán)境,不可能讓環(huán)境適應我們。 老子說:“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币馑季褪钦f圣人無心于為,所以不會失;不予把持,所以不會失去。圣人走到哪里,都是可以活得很瀟灑,沒有其他原因,就是適應環(huán)境。當今社會,更是如此,如果不懂得適應環(huán)境,那么必然會被社會所淘汰。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到頭來卻一無所獲,自己也疲憊不堪,為什么?其實就是因為不懂得適應環(huán)境。生活可以精彩也可以一塌糊涂,關(guān)鍵還是看自己怎么去選擇,只有自己的心態(tài)調(diào)整好,主動積極地融入環(huán)境中去,與大家打成一片,那么才能活得精彩。 老子曾對水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币馑际钦f最有修養(yǎng)的人像水,水善于滋養(yǎng)萬物而不與之爭,處在大家所討厭的地方,所以更接近真理。 其實,水就是因環(huán)境而改變的典型。冷了,就結(jié)成冰,溫度高了,就化成水蒸氣,無處不在,就算以液態(tài)的形式存在,水也是柔若不爭的。雖然它不爭,但是它想去哪里就可以流到哪里,不受形體的約束,可謂是至柔至善至美的典型。 聰明的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走到哪里都是受人歡迎的,他的境界就是順其自然,“惟道是從”,因為他知道只要隨道而行,就能自然快樂,就能長久不衰。老子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蔽覀兤胀ㄈ恕暗靡弧焙髸趺礃幽兀勘厝皇鞘苋藲g迎,不爭而有,幸福并且快樂。 現(xiàn)實中的我們顯然不能像圣人那樣,那么我們該如何應環(huán)境而做出改變呢?其實,說來也簡單,就是去主動地適應這個環(huán)境。環(huán)境是什么樣的,那么我們就調(diào)整成什么樣的狀態(tài),就像加夜班一樣,如果某一天突然讓你加,可能你會很不適應,但是如果你狀態(tài)調(diào)整過來了,連續(xù)加幾天的話,那么自然就能適應了。 道家逍遙術(shù) 道生萬物,都有其自己的道理,我們應該順勢而為,循道而行,而非倒行逆施。當今社會,是一個適者生存的社會,如果你不能適應,那么必然為社會所淘汰。老子告訴我們要道法自然,就是讓我們不能太過自我,要懂得為別人著想,要懂得適應這個社會,像水一樣,流到哪里就滋潤到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