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習俗,每年臘月二十三(南方有些地方是二十四)是祀灶的日子。所謂祀灶,就是送灶神(民間通常叫灶王爺)上天,祈求灶神向王皇大帝說下界人間的好話,以保全家老小平安吉祥之意。本書為“中國民俗文化叢書”中的一冊,為你講述民間關于灶王爺?shù)膫髡f。祭灶王爺?shù)膩須v?為何叫灶王爺?供灶王爺為什么要用糖?張大巴掌如何打出個灶王爺?灶神為什么只有一只耳朵?……欲知謎底,請看本書。 關于灶王爺?shù)膫髡f,民間流傳得豐富多彩。東部以山東半島到華北、東北各地,西部以四川盆地為中心,流傳著一個關于灶王爺?shù)膫髡f,這一傳說是一種相對固定的形式——“張郎型”。 另一種流傳頗廣的傳說大致可定名為“打灶王型”。這一傳說取意于民間過年時老百姓在灶頭所貼的灶王神像的意象。 第三種是較為著名的傳說,是講述灶王職責的,有人把它叫做“送灶型”。大意說:灶王原本是天庭里的一名役員,被玉皇大帝派到凡間來監(jiān)視老百姓的。他的行動很詭秘,總是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溜進家里,所以人們對他提心吊膽。他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回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的情況,年三十晚上回到人間。他的毛病是愛搬弄是非,所以人們在他臨行前,總是用糖瓜粘住他的嘴巴,以防他舊病復發(fā),說人間的壞話,給人們帶來厄運。 民間故事是分散的,一旦把某種同類的故事集中編選起來,便可從中看出萬千的景象。這本小書里所選的有關灶神和祀灶習俗的傳說,讀者應該用一種鑒別的眼光,把它們當做民間文學讀物來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