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中國文化論衡》是山東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旨在傾力打造中國文化研究高端學術品牌。主要刊載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文化相關的最新研究論文及其他文章,常設欄目有專輯、專題、理論探討、書評、學術動態(tài)、專家訪談等。 作者簡介: 涂可國,男,1961年12月生,湖北省麻城市人。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所長,山東文化產(chǎn)業(yè)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研究方向:文化學、倫理學、社會哲學。山東省“齊魯文化英才”。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理事、中國人學學會理事、中國實學學會理事、山東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山東孔子學會常務理事、山東孫子研究會理事、山東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現(xiàn)代外國哲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長期從事儒學、哲學和文化研究。 目錄: 社會儒學 儒家孝悌倫理的理性審視【涂可國】/003 論王陽明之理【沈順!浚021 中國古代的災荒與儒家的生命力 ——以儒家荒政思想為視角的考察【王紅霞】/037 儒家禮儀文化及其生命觀教育【路則權】/048 梁漱溟的文化生成論及東西文化觀【李承模】/059 朝鮮中期文人李民宬與齊魯文化【李學堂】/074 價值之源的追尋——以牟宗三的思考為線索【陶清】/091 易學文化 論明代易學的形成、發(fā)展和意義【林忠軍】/119 關于清華簡《筮法》的幾處困惑【李尚信】/130 《周易》所體現(xiàn)的三大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質序論【楊亞利】/142 李退溪的詩意生存與韓國《易》文化【劉云超】/159社會儒學 儒家孝悌倫理的理性審視【涂可國】/003 論王陽明之理【沈順福】/021 中國古代的災荒與儒家的生命力 ——以儒家荒政思想為視角的考察【王紅霞】/037 儒家禮儀文化及其生命觀教育【路則權】/048 梁漱溟的文化生成論及東西文化觀【李承!浚059 朝鮮中期文人李民宬與齊魯文化【李學堂】/074 價值之源的追尋——以牟宗三的思考為線索【陶清】/091 易學文化 論明代易學的形成、發(fā)展和意義【林忠軍】/119 關于清華簡《筮法》的幾處困惑【李尚信】/130 《周易》所體現(xiàn)的三大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質序論【楊亞利】/142 李退溪的詩意生存與韓國《易》文化【劉云超】/159 社會文化 中國鄉(xiāng)賢文化析論【韓星】/175 試論宗教文化的本質、結構、類型、特征和作用【張進】/184 大眾文化與中國大眾文化建設【果金鳳佟金丹】/197 中國性別文化的歷史演進與當代建構【李少群】/219 社會變遷中的中國城市文化發(fā)展【杜玉梅】/231 中國古建筑和諧理念社會結構成因及其當代意義【李玲】/238 學術動態(tài) 略談《周易》“數(shù)理”問題【黃玉順】/253 近十幾年來大陸孟子倫理思想研究述評【王其俊】/260 儒學研究新亮點——社會儒學研究綜述【時婧】/273 主要文章英文摘要和關鍵詞/279前言以“三不朽”精神致力于中國文化資源的發(fā)掘 ——《中國文化論衡》發(fā)刊詞 在多方的關懷、關愛下,由山東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中國文化論衡》學術集刊即將問世了。我深感本刊要在競爭激烈的學術叢林中立住腳跟殊為不易,然而,每當想到有以“三不朽”精神致力于中國文化資源的發(fā)掘 ——《中國文化論衡》發(fā)刊詞 在多方的關懷、關愛下,由山東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中國文化論衡》學術集刊即將問世了。我深感本刊要在競爭激烈的學術叢林中立住腳跟殊為不易,然而,每當想到有所在單位的鼎力支持,有學界同道的協(xié)力襄助,有團體成員的傾情奉獻,我就平添了幾分將本刊打造成有品位、較知名的中國文化研究高端學術品牌的勇氣。這里,我不由想起《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所說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精神。假如我們奉行這“三不朽”精神去創(chuàng)辦、運作《中國文化論衡》,也許可借助此平臺或載體服務于有識之士,從而“積德行善”,成就一番學術功業(yè),創(chuàng)建、傳播包含真知灼見的思想言說。我們不奢望因此流芳百世,只是不希望枉過一生。之所以將本集刊定名為《中國文化論衡》,是想借用東漢偉大思想家王充《論衡》一書的書名,目的是圍繞中國文化各種問題“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虛實之分”,實現(xiàn)傳道解惑的學術志向。 經(jīng)過上下的反復斟酌,本刊的基本宗旨確定為“合理厘定中國文化優(yōu)劣得失,協(xié)力推進中國文化經(jīng)世致用”,辦刊方針確定為“致力于全球化時代中國文化的理性思考、中國文化的深入發(fā)掘和中國文化的實踐關懷,以實現(xiàn)中國文化的自覺自主、自立自強”。希望通過各界的通力合作,《中國文化論衡》集刊得以形成如下優(yōu)勢和特色:一是區(qū)別于同類其他集刊與期刊一般側重于中國文化某一方面或層面如思想學說(儒學、道學、墨學、佛學、易學等),力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文化做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梳理;二是既從縱向角度探討中國文化,又從橫向角度研究中國文化,實現(xiàn)多視域、多層面的文化融合創(chuàng)新;三是立足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資源,放眼中國和世界,在中外比較中透視、反觀中國文化;四是從學科體系創(chuàng)新、學術體系創(chuàng)新和話語體系創(chuàng)新出發(fā),致力于建構中國學和文化學的交叉學科——中國文化學,并在這一學科指導下深入探究中國各種文化問題。 本刊主要刊載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文化發(fā)展相關的最新研究論文及其他文章,為此將分期分批開設以下欄目:中國思想文化(儒家文化、法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兵家文化、佛家文化等)研究;中國地域文化研究;中國文化產(chǎn)生、變遷、結構、環(huán)境、象征、模式、心理、認知等研究;中國文化思潮、精神、傳統(tǒng)、資源、實力等研究;中國文化功能、作用、整合、差異、沖突、傳播、交流、選擇、傳承、創(chuàng)新、利用和發(fā)展等研究,以及中外文化交流與比較研究,等等。同時也將致力于中國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經(jīng)濟文化、政治文化、法律文化、道德文化、宗教文化、科技文化、教育文化、家庭文化、通俗文化、文藝文化、審美文化、習俗文化、服飾文化、城市文化、農村文化、飲食文化和建筑文化等社會文化領域的研究。本刊將常設專輯、專題、理論探討、書評、學術動態(tài)、專家訪談等欄目。 在中國文化復興與重構的時代背景下,說《中國文化論衡》生逢其時毫不為過,期待它在各界同仁包括讀者的關心呵護下,早日成長為學術園地的一朵奇葩。 主編涂可國 2016年7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