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古碑探微


作者:姚永霞     整理日期:2016-04-22 15:18:02

濟水發(fā)源地濟源之碑刻文化的全面賞讀以文學(xué)、藝術(shù)手法揭示碑刻文化內(nèi)涵精心選取原碑或碑拓圖片,探尋碑刻之后的歷史 
本書簡介:
  本書作者以一種當(dāng)下的視角,再現(xiàn)或復(fù)原歷史的真貌,解釋特定的歷史對象。這是一種新穎的碑刻文化的解讀方法。作者長期工作在自己的鄉(xiāng)土,自是對這一地域文化充滿了熱情和摯愛,能以平淡樸實的本色,努力著,耕耘著,真如“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參透每一通碑刻寂寞的語言,悟?qū)湃遂`魂的心聲。于是,這本書,就有了無聲的魅力,可以拿來一觀了。精心選取原碑或碑拓圖片,探尋碑刻之后的歷史
  作者簡介:
  姚永霞,1971年2月出生,河南濟源人。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濟瀆廟工作,副研究員,長期從事文物考古及博物館工作,對濟水、濟瀆廟有關(guān)文化遺跡和資料收集較為用心。先后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專著有《文化濟瀆》等。
  目錄:
  唐風(fēng)余韻…………………………………………………………1
  敬畏之書…………………………………………………………11
  陳年舊物…………………………………………………………24
  后漢遺音…………………………………………………………46
  千年朝頌…………………………………………………………56
  宋代玉簡…………………………………………………………70
  濟瀆投龍………………………………………………&he唐風(fēng)余韻…………………………………………………………1敬畏之書…………………………………………………………11陳年舊物…………………………………………………………24后漢遺音…………………………………………………………46千年朝頌…………………………………………………………56宋代玉簡…………………………………………………………70濟瀆投龍…………………………………………………………77祈雨濟瀆…………………………………………………………90燕王追憶………………………………………………………102北海封王………………………………………………………111南征祭告………………………………………………………123梁王背影………………………………………………………131濟瀆潮賜………………………………………………………142大明詔旨………………………………………………………153煌煌勝跡………………………………………………………164延慶之光………………………………………………………174家族徽記………………………………………………………186寺田阡陌………………………………………………………196瀧水探微………………………………………………………203玉真公主………………………………………………………211仙觀神韻………………………………………………………222披云真人………………………………………………………233彥公戒師………………………………………………………241大德總公………………………………………………………253風(fēng)雨涅槃………………………………………………………260醍醐之音………………………………………………………271紫微神宮………………………………………………………281濟源文廟………………………………………………………290封門天險………………………………………………………298空谷清音………………………………………………………304沁河懷想………………………………………………………312白齋道人………………………………………………………323下冶古寺………………………………………………………332柳尊師銘………………………………………………………338仙靈橋記………………………………………………………351靈山之說………………………………………………………357 后記:讀碑三味………………………………………………………363時光幽遠而又愜意,可以停留在九百年之前的一個炎炎夏日,日頭將要西沉,遠山披上了紫霞,盡管暑熱難耐,觥籌交錯之音還是隔岸傳來。那是大唐天寶六載,時任濟源宰寇公、新安主簿高侯,陪同吏部侍郎達奚珣一行來到濟瀆廟,在濟水之濱曲水流觴,宴飲之余,達奚珣興之所至,寫下《有唐濟瀆之記》,此為文壇樂事。 時光荏苒,千余年之后重讀碑刻,很是神往,佇立在濟水之濱,一任思緒游蕩于平實的文筆間,撿拾那清泉的漣漪,于簡明的詠嘆里欣賞詩化的濟水意境!队刑茲鸀^之記》碑刻刊立于唐天寶六載十二月,達奚珣撰文,薛希昌書,由時任濟源知縣鄭琚立石,記載吏部侍郎達奚珣等到濟瀆廟游賞一事!队刑茲鸀^之記》碑陽刊刻《游濟瀆記》,是濟瀆廟現(xiàn)存碑刻中最早以游記題材反映濟水的碑刻,同時也是唐代達奚珣的一篇重要文章,抒發(fā)了對于濟瀆位列四瀆、祭祀隆盛的感慨。碑刻陰面刊刻《宴濟瀆序》,序文語言平實、敘事簡明,介紹了濟源宰寇公與新安主簿高侯兩位朋友陪同游賞濟瀆的緣由,以及泛舟水上、酣宴同樂、詩詞唱和的文人雅事。古代游記,向來記、序并稱,二者在敘事方面雖有相近處而體例迥異。序作為一種文體,是古代游記的慣用格式,即交代同游者的籍貫、姓名和作記時間。根據(jù)碑記所言景物,《游濟瀆記》似乎要早一些,寫于該年初春時節(jié),而《宴濟瀆序》大概寫于該年盛夏時節(jié),當(dāng)時作者已擔(dān)任吏部侍郎,可能是再次游賞濟水,應(yīng)濟源知縣鄭琚邀約補錄序文。此篇碑記與序文被收入《全唐文》卷三四五。此外,清代的《金石萃編》、《寰宇訪碑錄》、《語石》對此碑多有評論。《游濟瀆記》與《宴濟瀆序》二者互為表里,也互為補充,相比之下,《游濟瀆記》更像是一篇詩化散文。以游賞濟水為題,但真正用筆之處的重點卻在濟水精神,也是山水之樂的核心。 追尋唐人的身影,摩挲他們的眼神,從唐人游濟瀆,感受一種似水流年的蕩滌,感悟一種歷久彌新的存在。文章開篇敘述濟水發(fā)源:“軹縣西北數(shù)十里,濟水出焉。稽乎舊章,可得而道。自河浮綠甲,帝命玄夷,疏畎澮而正乾綱,鏟陵巒而通委輸。”碑記記敘濟瀆發(fā)源與名稱的來歷,其后講到大禹疏導(dǎo)濟水的典故。濟水發(fā)源于今天的河南省濟源市,它的形成在有史以前。早在上古時期,濟水流量相當(dāng)大,大禹治理天下洪水,疏導(dǎo)九川,濟水就為其中之一。在我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地理學(xué)專著《尚書·禹貢》中對“大禹治理濟水”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導(dǎo)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滎,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于菏,又東北會于汶,又北東入于海。”[1]這就是濟水的源頭、流向與歸屬的紀實了。 





上一本:光緒朝東華錄 下一本:我們該怎樣認識這個世界:對人生終極問題的回答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古碑探微的作者是姚永霞,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