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死亡哲學十二講


作者:楊足儀     整理日期:2015-11-04 14:51:48

更多精品圖書請點擊進入>>>1)《死亡哲學十二講》——從心靈哲學角度解讀死亡的經(jīng)典!
  死亡是人人必經(jīng)之路。人之將死,通向死亡之鄉(xiāng)的道路是怎樣的?心理是怎樣的?人的心靈是否也會哭泣、無奈?解讀死亡,就是解讀哲學。本書從心靈哲學角度詮釋死亡,作者優(yōu)美的筆觸、細膩的描寫將這一不確定之事進行了理性表達。
  2)《死亡哲學十二講》——華中師范大學優(yōu)秀素質(zhì)課!
  本課程為華中師范大學的精品課程,學生選課現(xiàn)狀“人滿為患”。不僅僅是大學生,你,我,他都對死亡抱有好奇心。楊足儀在華中師范大學講授死亡哲學多年,其深度而通俗的講述得到了學生的喜愛。本書根據(jù)作者講稿整理成書,為大家呈現(xiàn)淋漓盡致的死亡之路。
  3)《死亡哲學十二講》——100多幅獨家生死圖
  本書插有許多與死亡有關的圖片,這都是作者及編輯精心選取、尋找的。如古代陪葬品、各式墓葬、與死相關藝術品、各種鬼神、咒符等。圖片的插入能夠將死亡這一*百思不得其解的現(xiàn)象生動展現(xiàn)。
  4)《死亡哲學十二講》——一次有著溫情心靈陪伴的死亡之旅!
  本書是《死亡哲學》的全新修訂版。內(nèi)容上重新細化、補充,形成十二個主題,比原版本更加豐富,對于灰色難懂的一些哲學問題進行了案例的補充。讓讀者可以一本書了解死亡,不再懼怕,而是接納。本書簡介:
  很多人害怕死、恐懼死,覺得死亡是晦氣的事情,敬而遠之、閉口不談。其實,死亡本身并不可怕,是我們對死亡的認知讓其變得可怕。本書作者楊足儀在華中師范大學講授死亡哲學多年,其深度而通俗的講述得到了學生的喜愛。通過對人們面對死亡的驚異、渴望、漠視、解脫、禮贊、言和等的分析,她指出,死亡與生命一樣是存在的一部分。當我們真正認識了死亡,我們也就真正認識了生命的意義。
  《死亡哲學十二講》根據(jù)作者講稿整理成書,讓你更深刻地了解死亡,了解生命。
  作者簡介:
  楊足儀,哲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心靈哲學與科技哲學。主要著作:《死亡哲學》(華中師范大學優(yōu)質(zhì)素質(zhì)課)、《心靈哲學的腦科學維度》、《西西弗斯的石頭》等。
  目錄:
  導論生生死死說生說死
  1.死,猜不透的謎
  2.死亡:人生的必修課
  第壹講死亡的驚異
  1.原始人的不死信仰
  2.人的死亡的發(fā)現(xiàn)
  第貳講死神降臨之時
  1.死亡的心理歸屬
  2.瀕死經(jīng)驗
  3.回鄉(xiāng)之路
  第叁講死亡的渴望
  1.天神的故鄉(xiāng)
  2.天堂的誘惑
  3.復活與永生
  第肆講死亡的漠視導論生生死死說生說死
  1.死,猜不透的謎
  2.死亡:人生的必修課
  第壹講死亡的驚異
  1.原始人的不死信仰
  2.人的死亡的發(fā)現(xiàn)
  第貳講死神降臨之時
  1.死亡的心理歸屬
  2.瀕死經(jīng)驗
  3.回鄉(xiāng)之路
  第叁講死亡的渴望
  1.天神的故鄉(xiāng)
  2.天堂的誘惑
  3.復活與永生
  第肆講死亡的漠視
  1.常人的漠然
  2.哲人的超然
  第伍講死亡的解脫
  1.生、死之苦
  2.離苦得樂
  3.佛國凈土
  第陸講死亡的超越
  1.原始信仰式超越
  2.文明信仰式超越
  3.世俗式超越
  第柒講死亡的禮贊
  1.死亡的悲劇精神
  2.文人的浪漫
  3.骷髏的美感
  第捌講死而不朽
  1.死亡的價值
  2.死亡與崇高
  3.“三不朽”
  第玖講與死亡言和
  1.人鬼之戰(zhàn)
  2.人鬼言和
  第拾講死亡的藝術
  1.人類之死
  2.死的藝術
  第拾壹講死亡的權利
  1.人的死亡權之爭
  2.人的死亡權利的結構
  3.人的死亡權利的維護
  第拾貳講學習死亡
  1.向亡者學習
  2.向事實學習
  3.安樂死前言導論生生死死說生說死
  1死,猜不透的謎
  死亡,一個神奇之謎,一個我們不能不猜而又永遠猜不透的千古之謎。自人類誕生并有了自我意識以來,人及其生死之謎始終像一個巨大的夢魘困擾著我們。人類為此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從“念天地之悠悠”轉而“獨愴然而涕下”。人們幻想著能如嫦娥奔月,希冀“與天地齊壽,與日月齊光”。其中,寄托著我們最甜蜜的夢想,也隱藏著我們最深切的恐慌。
  《思想者》圖然而,有生必有死,這是鐵的事實。那么,死了,是一死百了還是有什么東西繼續(xù)存在呢?死又為何?自古以來,無論是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藝術家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販夫走卒,都會思考這個問題,且各有各的答案。
  死亡作為人生中最難說清的現(xiàn)象之一,根源于死亡現(xiàn)象的奇異性。生,是生命的肯定狀態(tài),意味著有生命。死,是生命的否定狀態(tài),意味無生命。對于任何個人而言,或者導論生生死死說生說死
  1死,猜不透的謎
  死亡,一個神奇之謎,一個我們不能不猜而又永遠猜不透的千古之謎。自人類誕生并有了自我意識以來,人及其生死之謎始終像一個巨大的夢魘困擾著我們。人類為此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從“念天地之悠悠”轉而“獨愴然而涕下”。人們幻想著能如嫦娥奔月,希冀“與天地齊壽,與日月齊光”。其中,寄托著我們最甜蜜的夢想,也隱藏著我們最深切的恐慌。
  《思想者》圖然而,有生必有死,這是鐵的事實。那么,死了,是一死百了還是有什么東西繼續(xù)存在呢?死又為何?自古以來,無論是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藝術家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販夫走卒,都會思考這個問題,且各有各的答案。
  死亡作為人生中最難說清的現(xiàn)象之一,根源于死亡現(xiàn)象的奇異性。生,是生命的肯定狀態(tài),意味著有生命。死,是生命的否定狀態(tài),意味無生命。對于任何個人而言,或者有生命,或者無生命,二者只能居其一。因此,談論死亡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親身經(jīng)歷過死亡,這就叫“生者不知死”;而一旦他親身經(jīng)歷死亡,他自己再也不能對死亡說出什么了,這就是“逝者不知死”。但是,死亡作為人生鐵的事實,人類已經(jīng)對其做出過各種各樣的解釋。
  最早的死亡解釋是原始的神話解釋。研究原始文化的人類學家們已經(jīng)對原始人的死亡觀念作過詳細的研究,從他們那里我們知道了原始的死亡解釋的一些情形。原始文化的主要形式是原始宗教,而原始宗教往往借助于神話、儀式等方式表現(xiàn),這實際上往往提供了一種對死亡的解釋。世界上許多原始的死亡神話表明:原始人雖然承認死亡現(xiàn)象的存在,但更多的是以某種方式否認死亡。
  在原始的死亡神話中,許多的原始部落認為,人是不死的,人的死亡只是各種偶然性導致的結果:如有的是惡魔所致;有的是由于手持不死贈品的使者傳錯了神的旨意所致;有的是使者中途的耽誤而延誤了時間所致;還有的是人類祖先的愚蠢選擇所致;更有的是人類祖先的犯罪而致。大量的死亡神話表明:原始人的總的觀念是以某種方式否定死亡,而對為何死亡并不在意。
  科學的死亡解釋從何為死亡出發(fā),進行細致的研究和說明。這涉及許多相關的學科,如醫(yī)學、法律、道德倫理、文化等,F(xiàn)代生活中,由于絕大多數(shù)人能死在醫(yī)院里,自然死亡成了死亡形式里最重要的一種,因而,醫(yī)學上的死亡定義也就上升為現(xiàn)代人的科學死亡定義的最重要的一種。當然,醫(yī)學是十分嚴格的科學,醫(yī)學上的死亡定義也是十分復雜的,而確定死亡的精確化的標準和程序顯得尤其重要。
  醫(yī)學上的生命和死亡的傳統(tǒng)定義是:
  生命:一是活著的狀態(tài),即新陳代謝、生長、繁衍、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動植物器官完成功能的狀態(tài)。二是有機體從出生到死亡之間的時期。三是把生命物體與非生命物體區(qū)別開來的特征。
  死亡:包括非感受性與非反應性、無運動與呼吸、無反射作用及腦電圖平直。
  現(xiàn)代醫(yī)學死亡的標準是腦死亡。腦死亡概念的提出始于法國。1959年,在第23屆國際神經(jīng)學會上,法國學者首次提出“昏迷過度”的概念,并使用“腦死亡”,用以說明這類病人蘇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1968年第22屆世界醫(yī)學大會上,以“腦功能不可逆性喪失”為新的腦死亡為標準,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個腦死亡的標準。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以腦死亡為標準,美、德、英、法、澳等十多個國家已經(jīng)進行了腦死亡立法。2000年4月以來,我國衛(wèi)生部啟動腦死亡判定標準立法的制定工作。2003年,正在制定中的腦死亡標準進行了第一次完整的、嚴格的臨床應用:武漢市東西湖區(qū)一位心跳仍維持但腦已死亡的腦出血患者被武漢同濟醫(yī)院宣布為腦死亡,這是我國首位被宣布為腦死亡的患者。
  法律上的死亡標準是以醫(yī)學的死亡標準為基礎。根據(jù)韋伯辭典的解釋,生命,意味著動植物或有機體存在的狀態(tài)。在此狀態(tài)下,動植物或有機體能發(fā)揮自然功能,完成生理運動,或它們的器官能實現(xiàn)其功能。死亡,生命的終止,不再存在。
  此外,還有從社會、文化、心理等角度對死亡做出的各種解釋,在此就不一一述說。
  2死亡:人生的必修課
  有人說,生命中最確定的事是我們都會死亡,而最不確定的事是不知死亡何時降臨。今天,我們能做這做那,包括談論死亡,是因為我們都還活著。但是,我們都會死,都會變成死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事情,我們無法回避,也不應當回避。直面死亡、探討死亡、進行死亡教育,就是要體悟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最終達到莊嚴地、從容地、自然安詳?shù)刈呦蛩劳觥R痪湓,就是既要學會優(yōu)生還要學會優(yōu)死,正如文學家泰戈爾所言:“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生存抑或死亡,始終是人類面臨的兩難抉擇。有生必有死的鐵的事實,使我們無法逃脫必死的命運,這就是人類的生存悖論。對人來說,如果人純?nèi)皇翘焓,就不會擔心死亡;如果人純(nèi)皇且环N普通的動物,也就不懂得恐懼死亡。但人既非天使,亦非普通動物。天地萬物間,唯人獨特:人既是生理性的肉體,又擁有自我意識,因而,命中注定要直面死亡,這樣的生存困境及其悖論尖銳地凸顯出來:一方面,人是萬物之靈長,是社會經(jīng)濟動物,是文化符號的創(chuàng)造者。他的精神翱翔于天空,思索著原子、星空和無限。另一方面,人又屬于自然,是必有一死的高等動物,也是可憐的“有朽”。如此徹底的二元分裂構成了人獨特的荒誕命運,它是人類所遭受的最基本的、最深刻的壓抑和痛苦,也是歷來的哲學所探討的中心問題之一。
  由于生與死是人生的兩個相互規(guī)定、相互轉化著的方面,因而,談生即談死,說死實乃談生,其實質(zhì)是一個賦予有限人生以永恒或無限的意義和價值問題,因而,歸根到底是一個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問題。中國歷史上,孔子代表的儒家極力推崇“殺身成仁”、“死而不朽”;老子講“死而不亡”,聲稱“死而不亡者壽”。荀子說:“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始終俱善,人道畢矣!蔽鞣秸軐W講,“預謀死亡即預謀自由”,主張“向死而在”、“向死的自由”,強調(diào)“哲學是死亡的練習”,“死亡是哲學靈感的守護神”。哲學家對死亡的思考也真實地體現(xiàn)在對自己死亡的態(tài)度上。古希臘的原子論者德謨克利特弄瞎自己的眼睛后絕食而死;快樂主義哲學家伊壁鳩魯坐在盛滿溫水的澡盆里,手捧酒杯“幸!钡刈吡。道德論智者蘇格拉底為了善,飲鴆自殺,臨終前還囑咐著朋友要替他歸還人家一只公雞。無神論者布魯諾面對宗教裁判所無畏地高喊:“你們宣讀判決比我聽到判決更加顫抖。”渴求永恒的叔本華要人在其墓碑上只刻上自己的名字。事實上,歷史上的哲學大師們直面生死的超然態(tài)度和對死亡的深切領悟代表著人類對死亡的透徹思考,盡管看法各異,但他們共同奏出了一曲人道悲歌。
  其實,在追求長生不老的漫漫征途中,人類所創(chuàng)設的一切神化工程,無論是宗教、神話、史詩還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都是事關人類的生死大計,也是抗拒死亡、否定荒誕命運的真實的謊言。這對于人類生活條件的改善、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的尊崇無疑有重要意義。但是,一旦這種追求違反了人的本性,傷害了人類情感,破壞了自然法則,給人類及其生活的世界帶來災難,這種長生不老的追求又有何意義呢?況且,這一切終究不能將“死亡”變成不存在。
  由于生命存在著死的必然性,因此,思考生命的意義,也唯有了解死亡的全過程,生命的可貴才能彰顯。我們直面死亡、思考死亡,就是思考人生;钪瑹o論什么樣的人——貧窮高貴、英雄凡人——都應該感恩。宇宙自然的神奇創(chuàng)造萬物,而只有我們生而為人,成為萬物之靈,這已經(jīng)足夠了,難道我們不應該感謝上蒼、敬畏自然、感恩生命?!如蒙田所說,每個人的生命都“受到自然的厚賜”,為人并活著,就是大自然的恩賜。感恩地活著,就是幸福,就會發(fā)現(xiàn)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其次,直面人生,理解生、死,向死而生。實際上,上蒼是公平的,生而為人,每人每天24小時,每人必死,人生如過客。但人生而偉大,生而渺小,如何活法,怎樣死去,卻是大大地不同,這在于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時至今日,死亡之所以仍是個沉重的話題,也被深深地誤解著,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每個人對生與死的不同理解與選擇。
  實際上,死亡并不可怕,死亡是溫柔的和安詳?shù),只要我們成熟地對待生命、對待死亡,學會如何死亡,我們就會莊嚴地、體面地、自然安詳?shù)刈呦蛩劳觥W習死亡,就是認識死亡、理解死亡,進行死亡教育,其實質(zhì)也就是生命教育。這種教育的目標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層面:第一,在知識層面,就是幫助人們獲得有關死亡問題的知識。第二,在情感層次,幫助我們在了解死亡問題后,在自己內(nèi)心建立對此問題的看法與態(tài)度,如如何有效地解決和處理內(nèi)在的沖突和對死亡的恐懼。第三,在行為層次,則使我們獲得處理相關死亡問題的技能,當遇到問題時,能做出適當?shù)男袨榉磻。比如說,什么時候立遺囑;是否將死亡列入自己的生涯規(guī)劃中;面對死亡時,如何調(diào)整情感;當碰到有親朋好友死亡時,又如何去幫助他們的家人調(diào)適情緒;等等。第四,在價值層面,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死亡觀。具體地說,就是獲得正確的有關死亡及生命的自我意識與價值觀,能理性地、合乎邏輯地思考和面對生死問題,讓自己的心靈獲得安頓。禁忌、逃避、冷漠、恐懼死亡,都不能將“死亡”變成不存在,乃至影響到生命教育。
  今天,死亡之謎已被納入科學的范疇來進行研究了。也就是說,于宗教、文學、藝術之外,死亡又成了生物學、醫(yī)學、心理學、政治學、法律學、倫理學等許多具體科學或精確科學研究的對象。人類進入信息時代,死亡問題更是成了現(xiàn)代物理學、環(huán)境科學、社會心理學等的重大課題,并由此產(chǎn)生了一門綜合性的新興科學——死亡學。隨著哲學的關懷又誕生了死亡哲學。死亡哲學就是對死亡之事實與現(xiàn)象進行總體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以理論思維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關于死亡的“形而上學”或“死而上學”。其探討的問題是死亡的必然性與偶然性(即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與可避免性)、死亡的終極性與非終極性(即靈魂的可毀滅性與非毀滅性)、人生的有限性與無限性(即死而不亡或死而不朽)、死亡和永生的個體性與群體性、死亡的必然性與人生的自由、生死的排斥與融會諸如此類的有關死亡的形而上的問題。段德志:《死亡哲學》(序),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總之,對死亡的各種問題的探討、正確的死亡教育,能幫助我們了解生死大事,珍惜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更加有目標,從而培養(yǎng)出提升健康與幸福的生活態(tài)度和面對死亡的安詳,即所謂生得其益,死得其所。這樣的人,才是生活著,而不僅僅是活著。從這種意義上說,死亡教育應當是人生的必修課。天神的故鄉(xiāng)
  人皆有死。生活中,人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死亡,看到我們身邊的人一個個地離我們而去。這些死去的人的命運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明天的歸宿。人生的不確定、死亡的焦慮浸潤著人類心靈的深處。法國思想家巴斯卡曾這樣寫道:“不知誰把我送到這個世界來的,也不知道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本身是什么樣的人……我看到四周宇宙的無限,自己只限于這無限宇宙的一隅,不知為什么坐在此處而不是別處,也不知為什么這短暫的一生在過去和未來的無限中存在此一刻而不在另一時間。我看到的只是一片無限,在這無限之中,我只是一個原子,一個終歸無物的短暫幻影。我所知的只是不久必將死去,我最不了解的便是無法避免的死亡!卑退箍ǎ骸栋退箍ㄚは脘洝,臺灣志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5—36頁。面對死的必然,巴斯卡表達了人類深深的無奈和無助。但是,我們總是渴望著不死,總想抗拒死亡的到來,而宗教便是人類找到的抵御、驅散心靈所籠罩的死亡陰影的一種最古老的武器!耙磺凶诮潭疾贿^是支配著人們?nèi)粘I畹耐獠苛α吭谌四X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形式!比祟愔畡(chuàng)立宗教,正是要克服死亡、戰(zhàn)勝死亡、超越死亡,實現(xiàn)永生與永恒。
  從人類認識發(fā)展的歷程看,宗教信仰是在原始信仰(包括原始崇拜、巫術、禁忌、遠古神話等)基礎上的較高一級的信仰形式。在原始宗教時期,宗教式的說明或認識是與原始科學、巫術、神話等糾纏在一起,是在幻想中說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不斷積累的知識文化的加厚,人為宗教就不得不對它的說明做出更加令人信服的合理的辯護。這就不僅要依賴于對社會的認識,也要借助和依賴于對自然的認識,也要發(fā)展科學。這也就是為什么在中世紀時期,科學與宗教能和諧融為一體,宗教扶持科學的發(fā)展,科學為宗教服務,二者攜手去共同說明上帝與自然、人的統(tǒng)一。但這并不是說宗教的目的是要發(fā)展科學,任何宗教的目的都不是發(fā)展科學。但為了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也為了宗教自身存在的需要,宗教必須為科學的發(fā)展留下空間,甚至去發(fā)展科學的某些方面,從而形成了科學與宗教互滲互助、協(xié)同發(fā)展的歷史景觀。歷史上宗教信仰與科學活動和諧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并不鮮見。古代的神靈信仰都與天有關,而原始社會的生產(chǎn)又都與農(nóng)業(yè)相關,所以,不同民族盡管信奉著不同的宗教,但大多優(yōu)先發(fā)展了天文學。而近代科學起源之時,正值歐洲資本主義蓬勃發(fā)展之際。新的資本如脫韁野馬,向自然、社會、政治、經(jīng)濟等各個角落全面進軍。它們開拓市場、開拓疆土的巨大需求和雄心壯志,極大地影響著當時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其時的基督教倫理和精神氣質(zhì)恰如其時地適應了這一需要,對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近代科學的產(chǎn)生起到了不可否認的促進作用。
  信念的產(chǎn)生是基于人類的本性!凹词故亲罨闹嚨拿孕,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類本質(zhì)的永恒本性!比祟愒趯ψ陨砩姹尘啊⑸鏃l件、生存歷史、生存結局的反映中,產(chǎn)生了認識、情感和意志的相統(tǒng)一、綜合性、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很強的心理品質(zhì),這主要表現(xiàn)為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情緒、情感、價值判斷和行為動機,并內(nèi)化為人們的世界觀、歷史觀、人生觀、道德觀之中。信念是人人都有的,什么都不相信的人是無法生活的。他們所信的或是人,或是物,或是某種事業(yè),理想或某種哲學理論,等等。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對彼岸世界的向往,是宗教的基本信念。
  對有生命大限的人而言,迫切需要某種信念的支撐。而宗教信念就給遭受死亡焦慮折磨、渴望永生的人和人類以心靈的慰藉、信仰的支撐和終極家園的寄托,是一種雖說是虛幻卻是溫馨的慰藉。一切宗教在死亡問題上給人類的慰藉,主要在于兩點:一是提供一種特殊的死亡理念和信仰。二是提供一種擺脫死亡焦慮、超越生死煩惱的現(xiàn)實途徑。
  就世界性宗教來說,無論是基督教、佛教還是伊斯蘭教,都無一例外地構建了兩個世界,一個是現(xiàn)實的、“世俗的”世界,一個是理想的、“神圣的”世界!吧袷サ摹笔澜缇褪翘焐竦氖澜,是神圣幸福與永恒不朽的世界,F(xiàn)世的人們通過修身、修心、修道的努力造化,死后即可進入神的世界?梢哉f,一切宗教不僅曉諭眾生死亡的根源,更是曉諭死后世界的一切。這樣的理念設計和安排,使那些依附于宗教旗幟下的人們,無論死后是升天堂還是下地獄,他畢竟“知道”了死后的歸宿,惶然不安的心總算平靜了下來。盡管死后是另外一種生存方式,但人們畢竟知道了人死后還存在著另外的一個世界,一個永恒不死的世界,這樣,不朽的渴望總算得到了慰藉。至于死后等待著自己的究竟是永恒的幸福還是永恒的痛苦,這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人此生此世的行為。因而,一個虔誠而又自認為并未從惡的人,就可以想象到,等待自己的最后歸宿就是升入天堂。
  可見,宗教既是一種信仰體系,也是一種實踐體系。這種體系使人“謙卑地承認自己要依賴于他們那看不見的權力,懇求他們的憐憫,懇求他們賜予他一切美好東西,保護他免遭從各個方面威脅著他們有限生命的危險與災難,最后,在痛苦和悲哀到來之前,將他的靈魂從軀體的重負下解脫出來,帶到一個更為歡樂的世界去,在那里他可以和一切好人的靈魂永遠同在,享受安定與幸福!币虼耍诮淘诮鉀Q人生生死問題上的作用是雙重的:它不僅為現(xiàn)世的人們提供了一種特殊的死亡理念與信仰,而且也提供了一種擺脫死亡焦慮、超越生死煩惱的現(xiàn)實途徑。這種信仰與實踐的結合,是人類精神需求和思想工具的結合,也是信仰與理性的結合。它繼承了原始信仰的基本信念,又利用理性糾正自相矛盾的謬誤,為自身辯護,完善出一套相對完備的、精致的、深邃的信仰體系。這對于人類而言,既是一種信仰的支持,又是某種可操作性的實踐手段,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人們的內(nèi)心焦慮和恐懼,給予人們心靈和精神上莫大的慰藉,體現(xiàn)了對人類自身命運的深切關懷。在世界宗教中,基督教把希望寄托于上帝對自己的憐憫和垂青,以便在來世獲得永恒的幸福。大乘佛教認為,戰(zhàn)勝死亡的根本途徑在于進入佛國凈土,以獲得長生不死。小乘佛教則把生死煩惱的解脫直接訴諸生命本身的寂滅。
  毋庸諱言,宗教的信仰力量是強大的!白诮蹋瓦@個詞的最廣泛和最根本的意義而言,是指一種終極的眷注。”這種終極眷注滲透于人類精神生活的所有層面:在認識領域,它是人類追求的終極實在;在道德層次,它是修身養(yǎng)性的最高境界;在藝術世界,它是終極意義的無限期盼?傊诮痰慕K極關注和關懷是人類精神的終極需求,宗教的世界就是人類情感的世界。
  哲學家叔本華曾極力推崇宗教給人帶來的巨大的心理安慰作用。在《愛與苦惱》中,他指出,“由于對死亡的認識所帶來的反省,致使人類獲得形而上學的見解,并由此得到一種慰藉。所有宗教和哲學體系,主要即為針對這種目的而發(fā),以幫助人們培養(yǎng)反省的理性,作為對死亡觀念的解毒劑!痹凇段幕摗分,馬林諾夫斯基認為,“宗教信仰可以使人擺脫其精神上的沖突,而使社會避免瓦解的狀態(tài)。任何人在他親身經(jīng)歷過許多別人喪葬的儀式之后,對于自己的死,便也有所準備。永生的信仰,經(jīng)他屢次在親友們的死亡儀式中練習之后,會使他愈清晰地覺得,他自己的來生是可預期的了!本穹治龃髱煒s格也認為,相信宗教的來生之說最合乎心理衛(wèi)生,它的范圍的持久性超出了我們的認識領域。時至今日,在現(xiàn)實世界,從西方的圣誕節(jié)、穆斯林的朝覲月、佛教的佛旦日中,從那些乘坐最現(xiàn)代化交通工具的香客到騎著牲畜的朝覲者再到一步一長叩的佛教徒身上,都能見證宗教的巨大吸引力與誘惑力。
  宗教的許諾是永恒,宗教的誘惑在天堂。人生的歸途要么是天堂,要么是地獄,這是宗教給我們建構的最后居所,也是一切宗教最基本的命題。
  那么,天堂在哪?天神的故鄉(xiāng)是怎樣?地獄何在?地獄又是何樣?  





上一本: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存在與時間·存在與虛無 下一本:人生不過一念間:南懷瑾的15堂人生智慧課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死亡哲學十二講的作者是楊足儀,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