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晚明的波瀾詭譎,到民國時期的風起云涌,歷史孕生出許多獨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時代人物面孔始終是大眾讀者感興趣的題材,本套叢書以近代文化怪杰為主題,集結(jié)十位文化名人,由專家分寫,詳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淺出,對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現(xiàn)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圖書敘述通俗,筆法精彩,立意新穎的同時具有嚴謹考為基礎。兼具可讀性與收藏性。民國人物及歷史圖書的熱度始終在持續(xù)中升溫,內(nèi)容概有名人軼事類、今人印象類、崇古比今類等。而針對歷史文化人物中之文化怪杰,同類圖書較為缺少,此文本意打造學術(shù)權(quán)威、規(guī)模適中,**收藏和閱讀意義的文化人物讀本叢書。在人物傳記之余附錄同時期歷史人物對其的評論、人物文章手跡,將大師先生們之本真人性與學問人生全面細膩展露于讀者,形成一套經(jīng)典耐讀的品質(zhì)長銷書。本書簡介: 本套叢書包括晚明至民國的國學文化名人:徐渭、章太炎、袁枚、辜鴻銘、鄭板橋、劉文典、李贄、李叔同、黃侃、林紓。盡管時代有所差距,但人物個人相近,徐渭的佯癲真狂、李贄的赤子童心、鄭板橋的傲骨奇才、袁枚的悠游隨性、林紓的憂國憂民、辜鴻銘的中西撞擊、章太炎的怪異大成、李叔同的看透紅塵、黃侃的苦讀樂道、劉文典的狷狂骨氣,將一眾文化怪杰集聚一堂,“旨在使人們從庸俗的文化認同中走出,增強一種獨立的人生品格,以史為鑒,去創(chuàng)造別一類的生活!毕赂阶髡撸 不入牢籠——徐渭作者:張暉原教育部高教司民族處處長 大偏至正——章太炎作者:黃喬生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 性靈人生——袁枚作者:閻志堅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總編 一個外人——辜鴻銘作者:唐利群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副教授 絕世風流——鄭板橋作者:初國卿遼寧散文協(xié)會會長 狂士本色——劉文典作者:章玉政安徽《新安晚報》首席記者 告別中庸——李贄作者:鄢烈山南方周末報總編助理 圓月天心——李叔同作者:陳戎北京日報編輯部主任 士氣為先——黃侃作者:葉賢恩原湖北鄂州市政府秘書長 譯界之王——林紓作者:連燕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研究員 作者簡介: 張暉原教育部高教司民族處處長 目錄: 一、殺妻前后 二、辛酸身世 三、佯癲真狂 四、邊塞壯行 五、冷眼權(quán)貴 六、蓋世奇才 七、凄涼晚景 附錄 徐渭年表 從晚明到民國,由才子走向大師,看亂世中文化怪杰如何彰顯自我是怪人還是奇才看真狂士自風流稀缺版本珍貴合輯圖文共賞大師風范 最適合大眾閱讀的傳記系列小書本展性情人物嬉笑怒罵 萬歷四年(1576)秋,徐渭應薊、遼總督之邀,帶了幾個護衛(wèi)親兵,由西向東,考察了古北口、居庸關(guān)、喜峰口、白羊峪、劉家口、冷口、桃林口、界嶺口等險隘關(guān)口,足跡一直到達山海關(guān)和伸向大海的城墻老龍頭。 徐渭站在喜峰口的城墻上,舉目四眺,只見萬山起伏,如大海的波濤。逶迤于山脊的長城,蜿蜒東去,似一條時隱時現(xiàn)的游龍,掙扎著要去大海里翻舞。山頂?shù)臄硺,樓樓相望,俯視腳下的群山。東北的都山,海拔近兩千米,山頂白雪晶瑩,望如堆玉。千巖萬壑,草樹枯疏,凍云凝塞,朔風聲聲,如雷轟鳴,刮得深秋的太陽搖搖晃晃。無力的光線照在身上,徐渭非但沒有覺得溫暖,反而感到?jīng)鰵獗恕K氲溃骸岸甲o鐵衣冷猶著”,唯有親臨其境,才能體會到戍邊官兵的艱辛。 徐渭在邊關(guān)時,與蒙古族各階層有過很多交往。蒙古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對中國的疆域版圖統(tǒng)一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元朝時,忽必烈封八思巴為國師,在西藏設立驛站、清查戶口,在前藏、后藏、阿里地區(qū)設立“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使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1225年,忽必烈率軍南征大理,從高聳的雪山上突然襲擊,征服了割據(jù)五百多年的大理國,統(tǒng)一了云南。朱明王朝推翻元王朝后,在多元一體的格局中,朝廷和蒙古族有時發(fā)生戰(zhàn)爭,有時友好交往。徐渭對朱明王朝和蒙古部落的戰(zhàn)爭有正確的見解。他主張停止與蒙古俺答部的戰(zhàn)爭,雙方和好。他在《贈雷總兵序》中說:近來邊陲之事,大約了解邊地情況的人主張漢、蒙和好,而依恃兵精器良的人主張戰(zhàn)爭,所以大計決定了而輿論尚未統(tǒng)一。主張戰(zhàn)爭的人不知近日雙方和好以來,蒙古部落奉我約束幾乎等同我大明內(nèi)地的百姓。牛羊遍野,一個蒙古族婦女騎一匹騾子,帶一個女仆收取五谷,朝發(fā)暮還,好像她是在內(nèi)地的府城中居住一樣。雙方罷兵息戰(zhàn),省下的軍費,歲以億計。各鄉(xiāng)駱駝馬匹成群,一派和平景象。那些好戰(zhàn)的明軍彎弓佩箭,拿刀挾劍,對對方虎視眈眈。有時偷襲他們營帳,斬首不過數(shù)級,至多幾十幾百而已。然而回視我方防地,已經(jīng)尸橫遍野血流成河了!援斀褡h論和戰(zhàn)大計,必須主張和平而斥責主張戰(zhàn)爭的人。使一將功成而萬骨為枯,何如現(xiàn)在枕戈負鋤,讓百萬生靈安居樂業(yè)呢。(參見《徐文長佚稿》卷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