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曉英·贗說·鹿鳴館


作者:北森鴻     整理日期:2016-03-06 18:49:06

一代大師的*后絕唱
  無論生來還是往去,此書注定是一個傳奇
  民俗推理作家北森鴻作品首度翻譯引進(jìn)!
  本小說首次刊發(fā)于雜志《問題小說》(2006年8月刊~2010年2月刊),隔月連載。其中,2007年10月刊暫停一次。本小說系未能寫盡的遺作。2010年1月14日子夜12時49分,北森鴻先生用電子郵件將*后一份刊發(fā)于2010年2月刊的稿件寄至責(zé)編處。
  就在那11天后,先生于1月25日凌晨3時許與世長辭。
  除本小說以外,先生還留下了多篇未盡的遺作。思及這些作品就此與先生一起消逝在了你我無法企及的彼方,遺憾之念實難自抑。
  謹(jǐn)愿先生安然永眠,榮升極樂。
本書簡介:
  一位作家為了取材而選擇調(diào)查鹿鳴館,卻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深不可測的謎團(tuán),這個歷史上最有名的建筑,為何什么資料都沒有留下,那個眾所期待的建筑師,為什么放棄了他最喜歡的建造風(fēng)格?到底是什么樣的歷史造成了這般的格局?在迷霧一般的現(xiàn)實中,作家能尋找到真相嗎?
  作者簡介:
   北森鴻(1961年11月15日-2010年1月25日),本名新道研治。日本推理小說家,文物和民俗學(xué)專家。本格推理作家俱樂部監(jiān)事(會計師、審計師)。除了《狂亂二十四孝》、《春日花下死》兩部代表作外,北森鴻尚有以《兇笑面》為首的“民俗學(xué)家蓮丈那智系列”、以《狐的圈套》(狐罠)為首的“旗師冬狐堂系列”以及非系列作《孔雀狂想曲》。
  曾經(jīng)榮獲獎項:鲇川哲也獎、日本推理作家協(xié)會獎、江戶川亂步獎
  目錄:
  混沌之館 前篇·亦作序章
  第一章 死氣微彌的新都城
  第二章 銷聲匿跡的工程師
  第三章
  第四章 筑地梁山泊
  第五章 鹿鳴館
  第六章 幻影之城前言永遠(yuǎn)的“未完成“之作
  在介紹這本書之前,先給大家說個故事,當(dāng)然是這本書的故事。
  故事的緣起是一個叫津島好一的作家計劃寫一本新書。新作小說的主題定位在“鹿鳴館”這個著名的建筑上,也同時被這座建筑那些著名的謎團(tuán)所困住,而難以取得進(jìn)展。
  誰都知道的鹿鳴館的大名,這所屬于時代的建筑,卻謎一般的幾乎沒有任何的資料留下。別說原址殘跡之類,就連建筑圖也完全沒有留下,有的只有一些零星的黑白老照片永遠(yuǎn)的“未完成“之作
  在介紹這本書之前,先給大家說個故事,當(dāng)然是這本書的故事。
  故事的緣起是一個叫津島好一的作家計劃寫一本新書。新作小說的主題定位在“鹿鳴館”這個著名的建筑上,也同時被這座建筑那些著名的謎團(tuán)所困住,而難以取得進(jìn)展。
  誰都知道的鹿鳴館的大名,這所屬于時代的建筑,卻謎一般的幾乎沒有任何的資料留下。別說原址殘跡之類,就連建筑圖也完全沒有留下,有的只有一些零星的黑白老照片之類的,而具體的有根據(jù)性的東西,什么都沒有,仿佛它從來都只是一個海市蜃樓。對于這種情況,身為小說家的津島自然陷入了苦惱,卻也在此時因緣際會認(rèn)識了一個謎樣的人物——海南潤一郎。沒想到這位自身都是謎團(tuán)的人,卻給了津島一道新的靈感曙光。經(jīng)由海南的“引導(dǎo)”,津島將視點轉(zhuǎn)向了一個新的角度——建造鹿鳴館的英國建筑師康德的身上,康德在日本留下了很多著名的建筑,但是至今仍然現(xiàn)存的卻并不是很多,而且即便是現(xiàn)存的建筑里,也有些是按照留下的建筑圖再重新構(gòu)建起來的。這個著名的比日本人更加熱愛日本文化的建筑大師開啟了津島對鹿鳴館的新的探索旅程……
  明治十年,康德被日本政府雇用設(shè)計鹿鳴館,只身遠(yuǎn)渡重洋到了橫濱,在美麗的橫濱港口與井上馨詳談,并且開始在工部大學(xué)校(現(xiàn)在的東京大學(xué))擔(dān)任教授。經(jīng)由康德的手培育出的日本人建筑師們,就是后來擔(dān)當(dāng)起了日本建筑界現(xiàn)代基石的那些建筑家們。在教育者和建筑師兩重身份下每天忙碌著的康德,也越來越深的被日本古典文化所吸引,并且在自己的建筑藝術(shù)中想要加入更多更深層的日文文化藝術(shù),對于日本文化的深愛,使得康德達(dá)成夙愿拜師于日本畫家河鍋曉齋門下,雅號“曉英”。深受狩野流影響,對浮世繪造詣深刻的河鍋曉齋,不僅僅是一位藝術(shù)造詣高深的大家而已,人格魅力也非常的巨大。曉齋和康德之間亦師亦友的往來,使得康德不管是在建筑藝術(shù)還是其他方面,都受益匪淺,也對日本文化有著越來越深的熱愛?此坪孟袷亲杂勺栽诘脑谌毡景l(fā)揮著他的才能的康德,卻其實還帶著另外的一個目的。正確的說,應(yīng)該是一道“密令”,就是借著日本政府對他的信任,借著“建筑設(shè)計”的名號,秘密探訪一位在日本失蹤的愛爾蘭建筑師華達(dá)士的下落,華達(dá)士失蹤前最后的蹤跡是設(shè)計了日本東京位于銀座大火之后的銀座煉瓦街,在這之后就失去了消息。對于康德來說,一方面他單純的熱愛著日本和日本文化,愿意為這個地方奉獻(xiàn)出他所有的熱情和知識,但是也更因此,背負(fù)著的“密令”讓他有等同于背叛一樣的感情,懷著兩極的復(fù)雜感情,康德開始著手鹿鳴館的建設(shè)。然而他卻沒想到,鹿鳴館——這座好像是從幕末到明治時代的化身一樣的華麗與頹廢,存在著極致的光亮和極端的黑暗的建筑,由于設(shè)計這座建筑,而使得康德不由自主的被卷入了明治時代最大的陰云霧罩中去……
  煉瓦街,“築地粱山泊”,薩摩長洲,西鄉(xiāng)隆盛去世之謎,然后鹿鳴館……磅礴的歷史片段被縮影在一片一片的疑云中,謎團(tuán)一個一個的被解開……就在即將將所有的碎片串接起來,拼成那一個完整的真相的前一步,北森鴻大師帶著他腦海中那應(yīng)該已經(jīng)完成的絢爛而奇巧的世界,遠(yuǎn)離了這片紛亂仍存的人間。除了祈禱冥福之外,身為讀者,我們無能為力。但是就像最初的最初我就想要強(qiáng)調(diào)的一樣,這是一本即使未完成,也非常非常杰出的巨作。河鍋曉齋和曉英,都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北森鴻大師的書里了,對于他們那充滿智慧和人性溫情的人物像,是那么的讓人忍不住微笑和感動。而更加讓人激動的,是整本書流暢又張弛有度的節(jié)奏,和那淵博而平易的筆觸。雖然有將近500頁的容量,但是因為畢竟是未完成的巨篇,不對,應(yīng)該說即便是未完成的作品,可是已經(jīng)無愧于“杰作”這兩個字,如果可以完成的話,這本書毫無疑問會成為北森鴻大師的又一部代表著作之一吧,也會成為美術(shù),建筑,時代推理小說的一座新的高峰的,絕對會的,因為即便是現(xiàn)在離所有的謎團(tuán)揭開只差最后臨門一腳的這種“未完成”形式,也無損這部作品的精妙,壯闊與令人屏息的恢宏。
  巧的是,就像這本書里所涉及到的鹿鳴館本身一樣。別說是建筑本身了,就連設(shè)計圖都在歷史的洪流間消失得無蹤無影,可是那只不過是給了鹿鳴館更多的神秘性和謎團(tuán)而已,絲毫不影響它驚人的杰出性。
  我看書有一個很不好的習(xí)慣,就是從來不看解說,所以不到最后并不知道這是未竟的作品,編輯部的編者們綴在最后的那些話讓人盈淚,一如作品中所一貫散發(fā)的氣息一樣,北森鴻大師一定是一位讓人敬愛尊重的好人,不只是位才華洋溢好作家而已,F(xiàn)在寫美術(shù)啊建筑推理小說的作家,深水黎一郎的特立獨行,篠田真由美所特有的女性視角,門井慶喜稍微有點幻奇設(shè)定下流露的溫柔會心……好多這方面很有造詣的作家都各有千秋,但是真的說起來,卻總是覺得無人能比得了北森鴻的美術(shù)品小說所帶來的那種像激流又像暖流又好像掀開水簾洞就別有洞天的那一份感動……然而這樣一位了不起的作家的作品,今后卻無緣看到了……特別是當(dāng)想到最后的這部作品的“未完成”狀態(tài)是永久性的時候,忍不住鼻頭都覺得有點酸酸的,是遺憾還是感傷,是遺憾也是感傷。
  可是即便這樣,仍然不能不說這本書是多么杰出的一本杰作,它的未完成狀態(tài)在這樣的情況下,反而變成了一曲絕唱,不論生來和往去,注定是個傳奇。思及這些作品就此與先生一起消逝在了你我無法企及的彼方,遺憾之念實難自抑。
  謹(jǐn)愿先生安然永眠,榮升極樂。
  ——德間書店編輯部“我是政府聘來的人。聘我的政府一旦瓦解,我便只是個無名無望的建筑師。我在這國家所居時日雖淺,卻也深深感受到了此國之美。如若可能,還是想避過戰(zhàn)火,找一處需要我的地方,培養(yǎng)些像你們這般的年輕建筑師。”
  佐立聞言,頓時喜形于色,笑道:“先生切莫擔(dān)心!像先生這樣的人,不管去往何處,總會有人需要的。如若真走到那一步,請一定允許我伴您同行!不只是我,還有片山,有辰野,有曾禰,有宮,大家都極愿聆聽先生的教誨!
  康德凝望著佐立的眼睛,發(fā)現(xiàn)其雙目深處燃動著殷切的“渴望”。他驀然意識到,此人內(nèi)心也一樣潛藏著化不開的矛盾。那便是哀嘆日本文明日漸式微的惋惜,和年輕氣盛渴求新技術(shù)的欲望。這一刻,康德仿如領(lǐng)受天啟般醒悟到了問題的答案。
  ——矛盾重重的,正是日本這個國家本身。
  生活在這一國度,渴望在這變革年代生存下去的每一個人,都必然面對同樣的矛盾。來自英倫的自己也無法置身其外。對于這矛盾,斷斷不可與其正面交鋒。而只能去正視,去抗?fàn),然后隨波逐流,除此以外別無他途。
  康德一字一頓對佐立道:“是非對錯自有后世評斷。史上不管何種革命,皆有流血,皆有犧牲。所謂變革,不正是以無數(shù)死傷為代價,去孕育新的生命么?”
  “確是這個道理……總也參不透這道理,或許正是學(xué)生不才之處!
  這難道便是佐立七次郎此人的特質(zhì)?下一秒,他竟換上一臉釋懷的表情,道了聲:“林子深處有間小鋪,不如同去那里喝個賞雪酒,風(fēng)雅一把如何?”說完,便邁步朝前走去。
  進(jìn)到樹林深處,雪突然深起來。北側(cè)便是林子的盡頭,從那邊翻飛而落的雪片被風(fēng)吹刮到一起,積作一處。
  “先生,快看!有野兔!
  “還真是。這季節(jié),真少見。”
  是未及冬眠便已入冬?還是春日未到就已早早醒來?那野兔一看到二人的影子,便嚇得連蹦帶跳地跑了。
  ——……。
  順兔子逃去的方向,前面出現(xiàn)一座雪堆。不對,那并非雪堆。細(xì)瞧之下,竟可看到雪堆中露出一小片和服!笆莻人!”佐立高呼著跑上前,沖到雪堆旁邊從里面刨出個人來。是位中年老伯。康德也緊隨而至,但心里卻憑直覺感到,想必那老伯命數(shù)已盡。
  “還活著!”許是從老伯的面頰上感觸到一絲溫?zé)幔袅⑿老驳睾艉捌饋。不只是如此?档挛醇岸嘞胝焓痔狡涿}搏,不想那一剎那,老伯竟打出個滿嘴酒氣的呵欠,還伸了個大大的懶腰,道:“不妙不妙,一不留神怎就睡過去了?!”
  雖然康德對日語尚還一知半解,但連他都能聽出老伯說的這句話委實漫不經(jīng)心。但見那老伯拂去頭頂積雪,拍去肩頭雪片,眼前頓時出現(xiàn)了一個身著深綠色裝束的中年男子,感覺竟意外的清爽。只是,那身裝束在雪中徘徊未免過于單薄。老伯看清二人樣貌后,猛一聲打出個噴嚏。爾后,露出滿口東倒西歪甚是駭人的亂牙,笑道:“這雪景可真夠漂亮的,把我這畫癮又給勾上來了。來看看,此畫如何?”
  他說著便從懷里掏出一疊畫紙,握起筆在紙上游走起來。其運筆速度之快,非比尋常。若只看動作,決難想象他竟是在作畫,倒更像是孩童信筆而書,亂涂一氣。唯獨能看到那雪白的畫紙上接連生出一片片新圖景。老伯中途僅停過一次手,道了聲:“指頭都僵了,怎就不愿乖乖聽話呢……”可他此言卻又像是一句故意為之的玩笑。
  那是一幅三具骷髏在冰天雪地中狂魔亂舞之圖。
  ——怎么可能?!
  叫康德啞然的,不只是那運筆的速度。這滿口亂牙的老伯所繪之骷髏圖,不但詭妙絕倫,且其素描比例精準(zhǔn)無誤。無論是高高抬起的股骨之形態(tài)和角度,抑或肋骨之曲線,肱骨之彎折,皆因其具備解剖學(xué)家方有的精準(zhǔn),整幅畫更顯詭秘至極。
  “就名其曰……雪中骷髏亂舞圖吧。”
  老伯畫完順手遞給了康德。
  “這要,給,我?”
  聽聞康德斷斷續(xù)續(xù)道出一句日語,老伯頓時一臉驚詫。爾后,居然將嘴張到怕是不可再張的地步,撞擊著那一口亂牙大笑起來。倘若世間有狂笑一說,那說的無疑便是此種笑法。
  “有意思,有意思!外邦人竟會講本邦話。痛快淋漓,莫過于此!也好,你就收著吧。權(quán)當(dāng)是叫醒老夫的謝禮!
  老伯言畢站起身,邁開尚有些虛飄的步子,沿康德和佐立來時的路折返了回去。二人茫茫然望著其背影,目送其遠(yuǎn)去。不經(jīng)意間,康德的視線落在畫幅一角,上面寫有“惺惺”二字。他自然不知是為何意,便問佐立七次郎。不想佐立竟也歪起腦袋,疑惑道:“是該念xinxin?抑或xingxing?”
  ……





上一本:深圳新銳小說文庫?契闊 下一本:我為誰守身如玉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曉英·贗說·鹿鳴館的作者是北森鴻,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