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琥珀經(jīng)典文叢之一。 周國平、曹文軒、劉震云、嚴歌苓、畢淑敏、白巖松,推薦導讀 《復活》: 他不但想起,而且覺得自己依然是當年十四歲時的樣子,那時候他向上帝禱告,祈求上帝為他指點什么是真理,那時候像個小孩子一樣撲在母親膝頭上哭著和她告別,向她保證要做一個善良的人,永遠不使她傷心。他感覺自己還像當年和尼科連卡·伊爾捷涅夫在一起時那樣,當年他們共下決心:互相支持,一生為善,盡心竭力使所有的人都幸福。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王安憶: 我看托爾斯泰的東西,特別感到激動,我覺得他站得那么高,可卻像你人生的伙伴,在你*困難時他可以幫助你,他總是要告訴你一個理想,這個理想你很難達到,可有了它在,事情就不同了。 《復活》是歌頌人類同情的美麗而真實的詩,體現(xiàn)了卑劣與德性,一切以不寬不猛的態(tài)度、鎮(zhèn)靜的智慧與博愛的憐憫去觀察!_曼·羅蘭(法國著名作家) 本書簡介: 《復活》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之一。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引誘女仆瑪絲洛娃,使她懷孕并被趕出家門淪為妓女。后來她因被指控謀財害命而受審判,男主人公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見到從前被他引誘的女人而深受良心譴責。因此他為她奔走伸冤,以贖回自己的罪過。他的行為感動了她,使她重新愛他。但為了不損害他的名譽和地位,她最終沒有和他結(jié)婚。 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1910) 俄國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思想家。他被譽為具有“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作品反映了19世紀俄羅斯社會的真實生活,描寫了俄羅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典型。托爾斯泰的文學傳統(tǒng)不僅為后世的俄蘇作家所繼承、發(fā)展,而且在整個世界文學中具有巨大的影響。他的作品“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代表作有《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力岡(1926-1997) 原名王桂榮,山東廣饒人。杰出的俄國文學翻譯家,生前為安徽師范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他文思敏捷,譯筆準確優(yōu)美,一生翻譯了七百多萬字的文學譯著,所譯《靜靜的頓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日瓦戈醫(yī)生》《上尉的女兒》《當代英雄》《獵人筆記》等作品享有盛譽。 目錄: 人性的復活/001 第一部 一/003 二/006 三/011 四/016 五/019 六/021 七/024 八/027 九/030 十/034 十一/037 十二/043人性的復活/001 第一部 一/003 二/006 三/011 四/016 五/019 六/021 七/024 八/027 九/030 十/034 十一/037 十二/043 十三/048 十四/051 十五/054 十六/059 十七/062 十八/065 十九/067 二十/069 二十一/072 二十二/077 二十三/079 二十四/087 二十五/089 二十六/091 二十七/096 二十八/101 二十九/106 三十/109 三十一/112 三十二/115 三十三/120 三十四/123 三十五/128 三十六/131 三十七/133 三十八/136 三十九/138 四十/141 四十一/144 四十二/148 四十三/150 四十四/156 四十五/158 四十六/164 四十七/167 四十八/170 四十九/173 五十/176 五十一/180 五十二/183 五十三/185 五十四/188 五十五/190 五十六/192 五十七/195 五十八/199 五十九/201 第二部 一/209 二/214 三/217 四/220 五/224 六/228 七/233 八/236 九/239 十/246 十一/250 十二/253 十三/255 十四/260 十五/266 十六/271 十七/274 十八/277 十九/280 二十/286 二十一/289 二十二/293 二十三/296 二十四/299 二十五/306 二十六/310 二十七/312 二十八/317 二十九/321 三十/327 三十一/331 三十二/333 三十三/339 三十四/343 三十五/347 三十六/350 三十七/355 三十八/359 三十九/363 四十/368 四十一/372 四十二/378 第三部 一/385 二/387 三/390 四/392 五/394 六/398 七/402 八/404 九/408 十/411 十一/412 十二/416 十三/420 十四/422 十五/425 十六/427 十七/431 十八/433 十九/436 二十/440 二十一/443 二十二/446 二十三/451 二十四/453 二十五/458 二十六/462 二十七/465 二十八/468 前言托爾斯泰是人類文化史上燦爛的巨星。三部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是他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學寶庫中永不磨滅的珍品。而《復活》是托爾斯泰世界觀發(fā)生劇變后,嘔心瀝血寫出的最后一部長篇巨著,公認為是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的頂峰,是他一生思想和藝術的總結(jié)。 一八八七年六月,法院檢察官柯尼拜訪托爾斯泰,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叫羅扎麗·奧尼的妓女,被控偷了醉酒的嫖客一百盧布,因此被判四個月監(jiān)禁。陪審人員中有一個上流社會的青年,發(fā)現(xiàn)羅扎麗原來是他的親戚家的養(yǎng)女。幾年前他客居彼得堡時誘奸了這個姑娘,姑娘懷孕后被趕出門來。后來姑娘生了孩子,孩子送進育嬰堂,姑娘淪落為妓女。那青年良心發(fā)現(xiàn),想方設法同女犯會面,并請求柯尼予以幫助,表示愿意同女犯結(jié)婚以贖罪。不幸那女犯在獄中死于斑疹傷寒。 這故事使托爾斯泰很受震動。他決定以此為題材寫一部小說。 托爾斯泰是人類文化史上燦爛的巨星。三部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是他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學寶庫中永不磨滅的珍品。而《復活》是托爾斯泰世界觀發(fā)生劇變后,嘔心瀝血寫出的最后一部長篇巨著,公認為是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的頂峰,是他一生思想和藝術的總結(jié)。 一八八七年六月,法院檢察官柯尼拜訪托爾斯泰,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叫羅扎麗·奧尼的妓女,被控偷了醉酒的嫖客一百盧布,因此被判四個月監(jiān)禁。陪審人員中有一個上流社會的青年,發(fā)現(xiàn)羅扎麗原來是他的親戚家的養(yǎng)女。幾年前他客居彼得堡時誘奸了這個姑娘,姑娘懷孕后被趕出門來。后來姑娘生了孩子,孩子送進育嬰堂,姑娘淪落為妓女。那青年良心發(fā)現(xiàn),想方設法同女犯會面,并請求柯尼予以幫助,表示愿意同女犯結(jié)婚以贖罪。不幸那女犯在獄中死于斑疹傷寒。 這故事使托爾斯泰很受震動。他決定以此為題材寫一部小說。 他于一八八九年動筆。一八九五年完成第一稿。但他很不滿意,認為小說容納現(xiàn)實生活的廣度和透視生活的深度都不合要求。后來又不斷地探索,重寫,先后六易其稿,到一八九九年才寫成。前后歷時十年之久。 托爾斯泰在這十年中參觀了許多監(jiān)獄,到法庭旁聽,接觸了不少囚犯、法官、獄吏,到農(nóng)村調(diào)查農(nóng)民生活,查閱大量檔案資料,不斷地深入觀察和認識現(xiàn)實生活,深入地思考。他把自己的觀察和思考所得,融匯在藝術形象之中。實際上他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把自己對社會、人生的見解全部融匯在這部作品之中。他自己的說法是:“我以為,這是我所寫的全部作品中最好的東西。” 評論家也都認為這是托爾斯泰最重要的代表作。因為這不僅代表了托爾斯泰的最高藝術成就,而且容納了托爾斯泰對待社會、人生的全部思想,包含了他的全部先進思想,也包含了所謂他的思想缺陷。 《復活》寫的是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瑪絲洛娃精神的復活,主要是聶赫留朵夫精神的復活。小說中多次寫到,在聶赫留朵夫身上,精神的人與獸性的人經(jīng)常在較量。聶赫留朵夫大學時期是一個純潔、熱誠、朝氣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進入軍隊和上流社會后,過起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生活。獸性的人統(tǒng)治了他, 精神的人被壓制了,沉睡了。他第二次見到瑪絲洛娃,以及后來的七八年,便是獸性的人統(tǒng)治著他的時期。正是在這一時期他誘奸了瑪絲洛娃,并將她拋棄,而使她淪落到后來的悲慘地步。直到在法庭上巧遇瑪絲洛娃,回想當年,撫今追昔,良心發(fā)現(xiàn),精神的人蘇醒了,漸漸戰(zhàn)勝獸性的人,精神的人終于復活了。 文學以情感人。《復活》正是充滿深厚的感人之情—對勞苦大眾和弱小者的同情和愛護之心,對統(tǒng)治者的憤恨,對貴族的憎惡,對革命者的敬意,對官辦教會的蔑視。這一切都表現(xiàn)得異常分明,異常強烈,異常真摯。這一切都是人性的感情。無怪乎《復活》感動了一代一代的讀者,而成為超越國界、超越時代的不朽名著。 聶赫留朵夫和卡秋莎的關系是這樣的。 聶赫留朵夫第一次見到卡秋莎,是在他上大學三年級那一年。那時候他為了寫一篇關于土地所有制的論文,在姑媽家里過了一個夏天。往年一到夏天他總是跟母親和姐姐一起住在莫斯科附近他母親的大莊園里。但那一年姐姐出嫁了,母親出國到溫泉地療養(yǎng)去了。聶赫留朵夫要寫論文,就決定到姑媽家去度夏。姑媽家遠離城市,十分清靜,受不到干擾,兩位姑媽又十分疼愛他這個侄兒和繼承人,他也很愛她們,喜歡她們那種古老而樸素的生活。 那年夏天,聶赫留朵夫在姑媽家里感到精神振奮,意氣昂揚。一個青年人,一旦不是按照別人的指點,而是自己領會到生活的美好和重要性,領會到一個人在生活中所擔負的事業(yè)的全部意義,看到人本身和全世界都有可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地步,而且不但滿懷希望,并且懷著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完美理想的充分信心去實現(xiàn)這種完美理想的時候,都會是這樣的。那一年他在大學里就讀了斯賓塞的《社會靜力學》。斯賓塞關于土地私有制的論斷給他留下強烈的印象,特別因為他自己就是大地主的兒子。他父親并不富有,母親卻有一萬俄畝左右的陪嫁。那時他第一次懂得土地私有制的真正殘酷和不平,而他又是一個十分看重道德的人,認為為了合乎道德要求而做犧牲是最高的精神享受,他決定不再享受土地所有權,立即把他從父親名下繼承來的土地交給農(nóng)民。他正是就這個問題在寫一篇論文。 那一年他在鄉(xiāng)下姑媽家的生活是這樣過的:他很早就起身,有時才三點鐘,太陽還沒有出山,就到山腳下河里去洗澡,有時還披著蒙蒙的晨霧。等他洗完澡回來,花草上還閃爍著露珠兒。早晨他喝完咖啡,有時就坐下來寫論文或者查閱資料,但多半是既不讀書也不寫作,又走到戶外,到田野上和樹林里散步。午飯之前,他在花園里找個地方睡一覺,然后在吃午飯時候憑他那股快活勁兒逗得兩位姑媽也快快活活,笑聲不斷。飯后他就騎馬或者劃船,晚上又看書,或者陪兩位姑媽坐坐,擺擺紙牌算卦。夜里,特別是在月色皎潔的夜晚,他常常不能入睡,原因只是他感受到的生活中的喜悅太大,太激蕩人心了,于是他干脆不睡覺,懷著一個個美夢、一樣樣打算在花園里走來走去,有時一直到天亮。 他在姑媽家的第一個月就是這樣幸福而寧靜地度過的,根本沒有留意那個半是侍女、半是養(yǎng)女、眼睛烏黑、腳步輕盈的卡秋莎。 當時聶赫留朵夫才十九歲。他一直在母親的羽翼下成長,是一個十分純潔的青年。他夢想有一個女人,只是夢想有一個妻子。凡是他認為不能成為他的妻子的女人,對他來說都不是女人,只是人?墒,事有偶然,在那年夏天的升天節(jié),姑媽家有位女鄰居帶著孩子們來玩,其中有兩位小姐、一名男中學生和一個寄住在女鄰居家的農(nóng)民出身的青年畫家。 吃過茶點以后,大家就到門前已經(jīng)割過草的草地上玩起捉人游戲。他們把卡秋莎也帶去了。玩過幾回之后,便輪到聶赫留朵夫跟卡秋莎一起跑。聶赫留朵夫看到卡秋莎總是很愉快,可是他從來沒想到,在他與她之間會發(fā)生什么特別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