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隨筆集是作者一段青春歲月的真實記錄,那是一段異常艱苦的人生歷程,人生的歷練,苦難的煎熬,讓他真實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嚴峻和命運的無情,然而當一切成為過去,便化作了個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是一本尤其可啟迪青少年的書,書中以冷峻的目光審視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故事中折射著對社會、對人生的理性思考。通過書中的一個個片斷,一個個事件,一個個人物,讀者可以比較客觀地了解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北方農(nóng)村乃至整個中國的社會大背景,感受中國百姓曾遭受過的苦難,從而更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充滿希望的生活。 作者簡介: 張陸游,山西保德縣人,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先后任西藏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湖北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廣東電視臺紀錄片編導(dǎo)、節(jié)目監(jiān)制、主任編輯,廣東電視臺高級編輯。曾先后編導(dǎo)制作《臺灣風情錄》、《中國客家人》、《毛澤東與中央領(lǐng)導(dǎo)集體在廣東》、《廣東IT風云錄》、《鄧小平與廣東改革開放》、《葉劍英主政華南》、《泛珠三角演義》等一系列有影響的紀錄片。 目錄: 擁抱生命(代序)王廉 飛行 聚會 回鄉(xiāng) 父子 六歲遠行 母親的眼淚 童心初開 艱難覓食 土盤練字 刨鼠糧 童趣 看戲 驚險晚餐 放羊擁抱生命(代序)王廉 飛行 聚會 回鄉(xiāng) 父子 六歲遠行 母親的眼淚 童心初開 艱難覓食 土盤練字 刨鼠糧 童趣 看戲 驚險晚餐 放羊 打酸棗 爺爺 挖苦菜 打狼記 病之痛 撈河財 迷惑的年月 恐懼與刺激 跟上瘋子揚黃塵 住校辛酸 現(xiàn)行反革命 過年 罪過 荒唐往事 苦境悲歡 徹骨苦寒 喜上南中 紅糧面肚子 熬筋練骨 坐車“頭一炸” 山溝里的樣板戲 鄉(xiāng)俗 ; 雪夜擔驚 告別校園 夜戰(zhàn) 渴望中彩 窩居 奸猾招數(shù) 大糞臭五谷香 忍耐是金 滿馱大爺 高老婆婆 崩潰邊緣 再度厄運 夏泳 駕轅 遠方的呼喚 終得遠行 風雨行程 雅安風情川西愁 旅途顛簸 高原的人們 生命的“新大陸” 遭遇“小赤佬” 藏族兄弟 兄弟反目 生命折磨費 城市道班 大爹 我愛祖國新西藏 高原畫中游 夜過色季拉 色拉寺 苦讀 較真 喇嘛爺爺 風雪高原無冬天 一人過大年 與美女擦肩而過 過江歷險 靈肉搏擊 大篷車上 高山多血癥 走過驚險 酒駕驚魂 炸魚 采訪伐木工人 轉(zhuǎn)折 高考 生命的春天 后記 回鄉(xiāng) 列車長鳴,在咣當咣當聲中,我的思緒從北京火車站搖向了家鄉(xiāng)的梁峁、垅塬、小路、房屋和炊煙…… 在南方工作,兩年沒回老家了。這次由京返粵,中途假道山西探望父母。 北京兩天聚會結(jié)束后,懷揣著對母校的回憶、同學的笑罵和老師的鞭策、感嘆,帶著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我終于搭上了開往家鄉(xiāng)的列車。 一年前,家鄉(xiāng)的父母官們來廣州旅游考察,我在廣州接待過他們,濃濃的鄉(xiāng)情,沒有客套,沒有商業(yè)目的。那一張張熟悉又陌生的笑臉,親切的鄉(xiāng)音,仿佛使我又回到了故鄉(xiāng)。這支二十多人的考察隊伍,浩浩蕩蕩,熱熱鬧鬧。那頓飯吃得很開心,選了廣州上檔次的一家東北餐館,牛羊驢肉,量大份足;菜式繁多,色彩斑斕;最后還吃有剩,眾人十分滿意。 這次我回家鄉(xiāng),家鄉(xiāng)人也格外熱情。 我被安排在縣里最豪華的賓館。負責接待的人告訴我,晚宴也在賓館,不光縣政府的領(lǐng)導(dǎo)要來,連我在縣城工作的中學同學們也將被召集齊全,為我接風。 晚上,我?guī)缀跏潜淮負碇鴣淼劫e館的餐廳,而且被安排坐在首席,由縣政府的領(lǐng)導(dǎo)作陪,我過去的同學分坐在我的周圍,場面熱熱鬧鬧。 歡聲笑語中,酒菜很快上來了。偌大的餐桌上,不多一會兒,便放滿了杯盤碗碟。雞鴨鵝魚,豬羊牛肉,特色小炒,新鮮時蔬,還有地方小吃,從灌腸碗坨到羊雜碎、大燴菜、肉炒粉……七大碗八大碟,令人應(yīng)接不暇。 第一杯酒滿上,縣領(lǐng)導(dǎo)笑容滿面敬過來,歡迎我回到家鄉(xiāng),儼然像是歡迎歸國華僑或港臺同胞。鄉(xiāng)情讓我未飲先醉。 接著是同學們舉杯敬酒,場面洋溢著喜氣。我不勝酒量。幾杯酒下肚,五臟六腑便攪成一團?粗鴿M桌的美味佳肴,看著同學們熱情的笑臉,我心中涌起了無限的感慨。 是的,這種場面,對一個貧苦農(nóng)家出身的人來說,不免讓其思緒萬千。細細回味一路走來的歲月,咀嚼過往艱難的生活,回想曾承受過的生活缺憾和心靈震顫,無不感慨萬分。 第二天,坐車繞幾道山梁,爬幾道深溝,我回到了老家丁家塔。遠遠望去,熟悉的景物映入眼簾:滿目的黃土地,慢悠悠犁地的老牛,山坡上散開的羊群,放羊人拄著羊鏟吼出來的曲子,洼地大柳樹上的喜鵲窩。一切的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家鄉(xiāng)似一個夢境,但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場大夢? 進了村口,看到了那生我養(yǎng)我、令人迷惘的山崖下的土窯洞,走在曾走過無數(shù)遍、似曾踏碎什么的鄉(xiāng)間小路,汗水和淚水,沉重和輕無,一切的一切不由得浮現(xiàn)在眼前…… 父子 1960年,對于晉西北黃土高原的人們來說,可以說是最不幸的年代之一了。 那一年,我五歲。 我記得,那是一個嚴寒的冬日,快過年了。 每年臘月,臨過年那幾天,在太原西山煤礦當?shù)V工的父親就回來了。我印象中,父親很陌生,他只有過年才回來幾天。我盼父親回來,又怕父親回來。他嗓門粗大,面容冷峻,對孩子嚴厲,發(fā)起脾氣來很是嚇人。 父親回來頭幾天,我覺得新鮮,他走東門串西門,我屁顛屁顛地跟在后面。那天,父親到村里兩個下鄉(xiāng)干部那里串門,我也跟去了。下鄉(xiāng)干部一個黑瘦黑瘦的,留著小分頭;一個矮墩墩的,留著寸板頭。他們就住在我們隔院墻的舊窯洞里。過年前,村里閑人多了,窯洞里不時人來人往。父親帶我走進去時,下鄉(xiāng)干部正在做晚飯,鍋蓋上騰騰地冒著熱氣。 父親坐在炕頭上和干部拉話,談的好像是些煤礦上的事情:掙錢多不多,活重不重,吃得飽不飽之類,興致勃勃。 他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一會兒,讓我眼饞的事情發(fā)生了:寸板頭干部揭開鍋蓋,拿個大碗,開始從鍋里抓蒸熟的山藥蛋。山藥蒸過了火,一個個爆皮開花,皮上沾著雪白的瓤子。 父親談興很足。大概,他是當時少有的到過太原的鄉(xiāng)民。逛過大城市,見過世面,說得很得意。他根本沒注意,我正站在墻角盯著,眼饞干部們怎么吃上了山藥蛋。 看樣子,寸板頭干部是餓急了,山藥蛋滾燙滾燙,他抓在手上左右搗兩下,吹口氣,就急急地剝皮往嘴里塞,一邊吃一邊燙得絲絲地吸冷氣。 我待在一邊眼饞地看著,父親抽著用爛報紙卷的旱煙有東沒西地說著,并沒注意到我的神態(tài)。 忽然,我看到寸板頭干部扔在地上的兩塊山藥皮,上面還粘著雪白的瓤子,我?guī)缀跏羌辈豢赡偷嘏苓^去,撿起山藥皮,連沾在上面的泥都不曉得吹一下,就塞進了嘴里。 我不知道等待我的是父親劈頭蓋臉的幾巴掌。五歲的我,當然不知道什么叫做人的尊嚴,更不懂什么羞恥和面子。我“哇”的一聲哭開了。 由于羞愧和惱怒,父親揮起粗糙的巴掌,沖我屁股后面又是幾下。 留分頭的那個干部蹙起雙眉,趕緊阻止說:“孩子甚事不懂嘛,平時餓著哩吧?”說著拿起一個雞蛋大的山藥塞在我手里。 父親因貧窮而過分敏感的自尊心,大概把別人的給予看成了一種侮辱性的施舍。他一把奪下我手里的山藥蛋,放在碗里,急匆匆地拉著我走出去了。出門后,他嗓門更粗大,對我吼起來:“早晨還給你吃過窩窩頭,后晌就這么饞,少皮沒臉,臊死人了!” 我一路哇哇地哭,父親瞪著眼威嚇:“再哭?還想挨打是不是?”他邊走邊責罵:“丟人現(xiàn)眼的東西,臊死人了,真是臊死人了!” 回到家里,我一頭撲向媽媽,“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媽媽一把把我攬進懷里握著我的小手,問我:“咋啦?咋啦?哭甚哩?” 父親把剛才我丟人現(xiàn)眼的一幕說給媽媽聽,媽沒打沒罵也沒數(shù)落我,她一把把我摟在懷里,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 媽媽哄了我一陣,帶我去揭開院子里的山藥窯,取回了兩個山藥蛋,那是留著明年自留地做種子的,她毫不猶豫地放鍋里蒸了兩個,也是蒸得爆皮開花,塞給了我。這個時候,我已經(jīng)不想吃山藥了,在挨了打、受了委屈以后,兩個山藥蛋已抹不平心里的創(chuàng)傷。 當天晚上,媽媽把我摟在被子里,慢慢地給我講起人生的道理:“人活臉面樹活皮哩,人家丟在地上的東西,不能撿來吃。在外頭一副餓死鬼相,人家會笑話哩。羞哩!”我這才明白,人活在世上,還有一種叫尊嚴的東西。 但是,我畢竟太小了,那時我無法原諒父親。一連好幾天,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挨打這件事上,這件事在我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過完年,我懷著對父親憎恨的心情,看著他離開家,回了西山煤礦。從那以后,連續(xù)好幾年他回來過年,我都沒叫過他一聲爹。 你不知道,父親不在家時,我們是怎樣忍受饑餓的。 從開春,家里就有上頓沒下頓地喝玉米面高粱面糊糊。夏天,天天是野菜攪糜子面窩窩,野菜多面粉少,和不到一起,只能握成團團。有一天,媽媽捋回一些柳樹葉子,洗了洗,放進小罐子里,上面撒上鹽,在罐口扣個碗腌上。過了幾天,媽媽揭開罐子,用筷子挑出一些柳樹葉,放進一個碗里,她試著嘗了一口,又把幾片樹葉夾著塞進我的嘴里。 沒想到,樹葉苦得要命,根本咽不下去,我立刻吐在地上。我看到媽媽也苦得直咂嘴巴。為了得到一口吃的,媽媽想盡了辦法。有一天,她找來一些蕎麥秸稈,用菜刀砍碎,拿到石磨上去磨。磨了一遍又一遍,用了最大眼的籮子,篩出半碗碎渣渣上鍋煮了,盛在碗里。我從來沒吃過那么難吃的東西,那黑色的扎嘴渣渣我根本咽不下去,媽媽卻掙扎著全吃下去了。 為什么農(nóng)村人過的是這種生活?我那時當然不懂,只知道憎恨父親! 貧困使人沒了尊嚴,饑餓使人喪失理智。在生與死的臨界線上,你能從容沐浴親情、笑對美好或理想嗎?人的幸福在大時代面前,展開的畫面難以捉摸,唯有自己堅韌的毅力可以抵擋風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