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雪是中國當代最獨樹一幟的女作家,也是中國唯一位有作品入選日本河出書房新社出版的“世界文學經典文庫”的作家!囤吂膺\動——回溯童年的精神圖景》是這位特立獨行女作家展示自我秘密的精神自傳。 殘雪自小不善與外界交往,連在學校模仿一些形體表演動作部很難,這使得她逃避外部世界,返回內心,培養(yǎng)了豐富的想象力,最后通過文學創(chuàng)作找到了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通道。在這部風格獨特的隨筆體自傳中,她記述了她的童年時代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學校生活到家庭生活,從外部世界的活動到內心世界的活動,從自己身體的病痛到自然界的動植物,從被打成右派的知識分子父親、來自遙遠他鄉(xiāng)的外婆到兒時形形色色行為懌異的玩伴,從家庭場景到城市場景。 與常見的自傳作品記述傳主的生活經歷不同,這部自傳的重心是:解密作者童年的外部經歷和內部生活是如何塑造了作者與眾小同的孤僻的精神世界,怎樣打通了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可以說,這部獨特的自傳既寫出了作者個人的早年生活,也寫出了藝術誕生的秘密。 目錄: 序言 第一章障礙與出路 01、無法逾越的障礙 02、沉重的包袱 03、交流的沖動 04、封閉與敞開 05、一次機會的失去 第二章極致與美 01、追求極致 02、希望與行動 03、錘煉 04、企盼奇跡 05、高潮的平臺 06、斷巖 07、美序言 第一章障礙與出路 01、無法逾越的障礙 02、沉重的包袱 03、交流的沖動 04、封閉與敞開 05、一次機會的失去 第二章極致與美 01、追求極致 02、希望與行動 03、錘煉 04、企盼奇跡 05、高潮的平臺 06、斷巖 07、美 第三章小學時代 01、憤怒 02、紅花衣和日記本 03、紅色 04、災變 05、隱私 06、男生 07、點石成金 08、靈動與滯重 第四章神秘的黑洞 01、神秘的大人們的世界 02、性的知情權 03、從染缸里突圍 04、人際關系和孤獨的事業(yè) 05、延長了的蒙昧期 06、黑洞 07、憂心忡忡 08、生命圈 第五章書籍的恩惠 01、嚴肅書籍 02、《金發(fā)公主》與《牛虻》 03、只有一本書的日子 04、光感 05、達吉婭娜 06、心的定力 07、惡魔 第六章性格與寫作 01、日記 02、深 03、最害怕的事 04、平民的藝術 05、性格 06、記憶的復仇 07、意義與虛無 08、三維畫的境界 09、有邏輯的夢 10、內心生活的三個層次 11、狀態(tài) 12、“一心二用” 13、地底的圖案 14、認識 15、腦?湛蘸蜕顪Y開掘 16、文字的森林 第七章疾病的體驗 01、異質生存 02、肺葉上的洞 03、痛感 04、陽光 05、緩解 06、我和我的病 第八章獨處的時光 01、“我” 02、挨 03、我和我的小黑房間 04、雨中閱讀 05、模糊地帶 06、“另一個” 07、重新開始 第九章關于父親 O1、飛翔的黑色大氅 02、邏輯的延伸 03、冷靜和勇氣 04、關于父親 05、不可能的戲 第十章我的外婆 01、“好的故事” 02、故鄉(xiāng) 03、幽默 04、鏡子 05、吹火 06、死亡聚會 07、出竅 第十一章家和里面 01、家 02、空房間 03、墻洞 04、在書院大廳里 05、無聲的啟蒙 06、里面 第十二章生活場景 01、扮演 02、參與 03、直覺 04、自由 05、無中生有 06、記憶的黑匣子 07、瓜棚后面的身影 08、上山 09、送煤工(之一) 10、送煤工(之二) 11、走夜路 12、迷路 第十三章城市場景 01、烈士塔 02、井 03、古松 04、小巷 05、輪渡 06、火車 07、隱沒的夢鄉(xiāng) 08、百貨店 09、行走 10、在城市的深處 11、異地 第十四章我和自然 01、風景 02、自然和我 03、美麗的香菌 04、授粉 05、生長 06、石榴之夢 07、玫瑰水晶球 08、隱喻的王國 第十五章它們 01、美翼 02、我們的鄰居 03、另外的空間 04、蝴蝶 05、虎 06、鷹 07、蘆花雞 08、我和它們 09、本能 10、(魚安)(魚康)魚 11、無名小動物 12、貓之死 第十六章兒時人物 01、一種麻將游戲 02、掌心的紋路 03、有時候 04、隔壁小男孩 05、白茶花 06、冰天雪地 07、可愛的黃梅 08、來自那邊的孩子 09、醫(yī)院里的玫瑰花殘雪的作品像弗朗兩斯?培根的繪畫那樣,表現(xiàn)出中國式的噩夢。 ——[法]《世界報》 殘雪的作品不就是新的“世界文學”的強有力的、先驅的作品嗎? ——[日]《讀賣新聞》 殘雪是一個真正進入文學狀態(tài)的孤獨者,在城市的喧囂中默默走進經典并與歷代大師相遇的奇才,也是在浮華的時代里平實地生活和扎實地寫作,從而保持文學尊嚴與靈魂活力的“稀有動物”。 ——(評論家)劉再復 殘雪以她的冷僻的女性氣質與怪異尖銳的感覺方式,不僅與此前的中國女性的寫作訣別,而且與同時代的男性作家分庭抗禮。 ——(評論家)陳曉明01、無法逾越的障礙 模仿是人類的天性,這個天性里頭包含了如此巨大的功利,使得世世代代的人們樂此不疲,以至于遮蔽了人性中那個最為古老的源頭。 我最早的記憶是三歲多時的一件事。似乎是,我從小就缺乏肢體模仿的能力。那時的幼兒園經常排節(jié)目,在我的印象中,我特別害怕這類活動。具體情形是如何樣的全不記得了,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恐懼。似乎每一次,我都像個傻瓜一樣站在隊伍里,或茫然地跟著隊伍移動。有一天,是周末在家里,父母要姐姐表演一個節(jié)目,好像是跳舞,姐姐是個乖女孩,馬上表演了。接著他們又要我表演,那一刻我恨不得鉆到地下去。但父母都是很執(zhí)著的人,他們更起勁地催促我,于是我只得大哭起來,把大家的好興致全部敗壞了,搞得家人憤憤的。很久之后,當我已經成年了時,說起這事來,他們仍然不理解,唱歌,跳舞,這類他們看作是兒童天性的事,對于童年的我來說是多么的不可能。雖然我在幼兒園的時間十分短暫,但連一首兒歌也沒學會,更不要說跳舞了。我對幼兒園的惟一深刻印象就是每天盼著外祖母的身影出現(xiàn)在柵欄那里。幼兒園里的那些個游戲,還有風琴的曲子,它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從來沒有弄懂過。 后來我上小學了,我是一個極為內向的孩子,具有驚人的自制力。這個階段,我已經嘗到了一些模仿的甜頭。比如寫毛筆字,我的手性是最差的,握著筆的手既發(fā)抖又沒個定準。我很羨慕字帖上那些美麗的漢字,于是我花費了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去練習,居然一躍成為班上毛筆字寫得最好的學生之一,受到老師的表揚。在那個年頭上學,還有什么是比老師的表揚更令人興奮的呢?還有跳皮筋,我始終學不會通常的跳法,人家都是用腳掌鉤皮筋,我卻用腳背去鉤,無論如何改不過來。但由于我付出的努力比別人多幾倍,這種將錯就錯的跳法終于使我慢慢摸索到了接近正確的途徑,后來我也跳得比較出色了。 在小學里面,只有一樣事我學不會,而且那也是我生活中的最大恐懼。我說的是上課時的發(fā)言,尤其是語文課和政治課的發(fā)言。盡管天天聽老師說那些聽了昏昏欲睡的套話,如果要我模仿,則難于上青天。所以我讀了五年多書,從來也沒有舉過一次手主動發(fā)言。如果不幸被老師叫起來了,就臉漲得通紅,聲音像蚊子叫,句子不成句子;蚋纱嘁徽Z不發(fā)地站在那里受煎熬。這種可怕的經驗一年里面有一兩次。要是算術課或地理課就好多了,直接說出答案就是,F(xiàn)在看起來,如果要讓少年時代的我學會那種“發(fā)言”,除非每天逼著我對鏡子練習演講,就像我練毛筆字一樣,也許會有一點點進展。我的喉嚨,我的舌頭,這些肢體運動的工具,無論如何也沒法將常人習慣的“話”說得流利。這也許是我二十多年后以筆為舌的直接原因?但也不盡然。在二十一世紀初,我接受過日本三大報紙的共同采訪。在那次采訪會上,我系統(tǒng)地敘述了我的文學觀,流利地輪番回答了每一個記者的提問。我順著自己的邏輯說下去,一下子就變得滔滔不絕起來,記者們都受到了感染。這里頭確實有些神秘的東西,同每個人的語言系統(tǒng)有關。 我的身體并不是天生不協(xié)調。比如跑步,這種從幼兒時代就以最自然的方式發(fā)展起來的運動,我能夠做得最好,不但跑得很快,姿勢也很好。而游泳就不同了,我十一二歲才開始學,一直到二十七八歲還每年都去游,很認真地學,但我的最遠紀錄是兩百多米,速度為半小時兩百米。我終于放棄了對游泳的學習,但直至今日,我快五十三歲了,我仍然每天跑步。也許我的身體的性能就是對于我的社會屬性的一種形象描繪:我極難適應外界的活動,到任何“單位”都覺得別扭,卻在三十歲時自立門戶,干起了個體裁縫;我極為厭惡官話套話,打死我也說不來,卻能夠在自己的文學領域里自圓其說。 文革期間我放棄了上中學,就是對于那種我沒法模仿的語言的恐懼。那時天天搞大批判,每天都要發(fā)言,我一想到這事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實際上,不上學使我找到了學習語言的正確的模仿途徑——閱讀文學書籍。這樣,我不知不覺地學會了模仿,同時也保留了不模仿的權利。那時,為了從熟人那里借到一本小說,我可以在一天里頭跑30多里路。上午借來,匆匆地看,飯也不吃,晚上還得去還書。一本好書反復地讀啊,抄寫啊,甚至連插畫都要用透明紙蒙著描下來。強大的動力將模仿變成了最快樂的事。 青少年時代,我讀過哲學書,歷史書和文學書。到頭來,只有讀文學書的那種模仿是永不厭倦的,那就如我童年時代的奔跑一樣自然。的確,文學幾乎就是我的肢體的語言,這種語言的選擇性極強,但一旦學會,就有無窮的表演前景。我常想,我會要等到自己衰老不堪,連句子都記不起了的時候才會停止寫作。在那個不要文化的時代,一本好書可以使我連續(xù)一個月生活在白日夢當中,那種夢就如同電視連續(xù)劇的回放,就連角色對話的語氣之精微都能全盤保留,當然也被濃濃的自我的色彩所浸透。還有誰比我更樂意這種模仿呢?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也許我從一開始就是那種廣義的“本色演員”。我的本色不是某一類的角色,而干脆就是文學藝術的本質。確實,我一輩子都堅信有一種這樣的本質,她深深地嵌在世俗的事物當中,而我的使命就是將它表演出來。這種表演需要的不是那種表層的模仿技巧,而是一種深奧的靈魂復制的能力。我感到老天已經將這種能力賦予了我,我決不能將它白白浪費掉。我要將我內部黑暗混沌的處所所發(fā)生的一切復制出來,我認定只有這,才是我所樂意的那種模仿。 我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在我的青少年時代,為什么除了讀文學書,其他方面的模仿對于我來說都是如此的艱難,或者根本就做不到;為什么我的肢體的活動常給人一種不協(xié)調的、難受的感覺;為什么我連人之常情都學不會。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內部的那個幽靈在保護著我的才能啊。如果我終于學會了那些事,如果我變得協(xié)調了,看起來順眼了,我生活中的重心也就轉移了。所有的心的渴望,都是向著愉悅展開的。一顆自由的心,就是一顆以最合理的方式發(fā)揮能量的心。我認為自己在漫長的寫作年頭里不斷地獲得過幸福。 02沉重的包袱 一早起來,我就在忐忑不安。班主任老師規(guī)定,這個星期里頭每個人至少要做一件“好事”。而今天已經是最后期限——星期六了。如果再不抓到機會做好事,下個星期我就有可能挨批評。對我來說,當著全班人的面挨批評可是要命的事。我拿了兩個饅頭就匆匆往學校趕。前幾天,因為去學校不夠早,掃帚和撮箕都被人拿走了,我只好眼巴巴地看著同學們“做好事”,自己插不上手。啊,當時我真像熱鍋上的螞蟻。如果我不吃飯就來到學校,也許可以拿到掃帚。但我又害怕那時同學們還沒來,只有我一個人孤零零地掃操場。要知道過一會兒他們都來了的話,我在他們面前會多么害羞啊。就好像我是特意做表現(xiàn),做給他們看的。我想來想去得出了結論:我必須既不早也不遲,要選在剛好是那些經常做好事的同學到校的時間到校,然后混在他們當中去搶一把掃帚,這樣就沒人注意我了。最近經常做好事的同學有班干部也有“要求進步”的學生,有不少人呢。 我跨進校門之際,很快就發(fā)現(xiàn)自己到早了,到處靜悄悄的。那么,掃帚拿還是不拿?拿的話,萬一現(xiàn)在來了同學和老師,看見我一個人這么早在掃操場,他們會怎么想,我又會是多么的難為情!如果不拿,等同學們來了,還不知搶不搶得到呢。今天可是最后一天了,再也沒機會了,要是被老師罵一頓,那才是更可怕的事。我選了一把好掃帚握在手中。糟糕,對面有個人來了。待他走到面前才看清是個工友,于是松了一口氣。我一直走到操場盡頭,靠食堂的拐彎處,這樣別人就都看不見我了。我就在那個彎彎里面慢吞吞地掃著落葉。過了好一會才聽見喧鬧聲,是他們來了,他們在我對面一字兒排開,掃過來。我連忙跳出來,對著他們掃過去,同他們匯合。“咦,她也在這里!”有人吃驚地說。我很得意,在心里歡快地反復對自己說:“我做了好事了!我做了好事了!”那一天晚上,我在日記上寫道:“我今天做了好事,做好事并不難……” 母親反復強調說:“要學好,要做好學生。”我知道她的言外之意。并不等于我搞好了學習成績就是好學生了,我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的。但我的品行鑒定上總是寫著:“要關心集體,多參加集體活動!蹦赣H就是因為這個對我不滿。 有人每天下課后不去玩,留在教室里將弄亂了的課桌一張張擺整齊,我應不應該和她一塊干呢?可她是班干部,老師面前的紅人,我什么也不是,我要去做的話,別人一定笑話我。我只有在大家都一齊做好事的時候才敢摻和在里頭去做。比如從家里帶一塊抹布來擦玻璃,倒一倒垃圾。可是這種時候老師沒注意到我,所以她對我的印象還是維持原樣。大概她認為我是個陰沉的、不愛說話的孩子:對爭當好學生沒有興趣。其實,我多么羨慕那些好學生啊。但我也知道我是當不成好學生的。我同那些好學生太不一樣了,要讓我變成他們那樣,簡直是要讓太陽從西邊出來。 好幾年里頭,我一直被“做好事”的沉重的包袱壓得伸不起腰來,因為老師每個星期都要總結班里頭的好人好事。有幾次,班上幾乎每個人都得到了表揚,可就是沒有我的名字。實際上,我每個星期至少做了一件好事,比如倒垃圾啦,比如撿干凈地下的廢紙啦?墒撬龥]看見,班干部也沒有向她匯報,我太不顯眼了,做好事的時候又太愛害羞,就像做賊一樣。與此同時,很多人都喜歡當著老師的面為集體干活,老師一走,馬上就把手里的活一丟。 老師反復在講臺上說:“班級是個大家庭!蔽衣犃朔浅:ε。因為這對我來說意味著每天都要做好事,還要去關心同學的困難。班上誰有困難?我不知道,因為我只同兩三個同學有來往。我怎樣才能擔負起家庭成員的職責呢?在老師的授意之下,有一個成績很差的同學主動來找我了。這個同學把我?guī)У剿募依,是很破舊的木板樓,處在城市貧民窟里頭。我興奮得要命,那搖搖晃晃的樓梯,那又黑又小的房間,對于我具有多么大的誘惑力!我們坐在黑房間里聊天,快活極了。聊完天才開電燈,匆匆將作業(yè)寫完了。當然我也給了我的朋友應有的幫助。但是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這種事情要向老師匯報,我們都懵懵懂懂的。我對這個同學的“幫助”持續(xù)了半個學期,我們一塊玩了很多好玩的地方。我們的老師似乎忘記了這回事,也可能是我做好事的效果不顯著,反正后來沒有表揚我。到了下個學期,教師就不再要我?guī)椭瑢W搞學習了。期末時我得到的評語仍然是:“要多關心集體,關心同學……”我把我的學年記錄藏起來,但家里人還是看到了。我感到我是一個有致命缺陷的人,時常心事重重的。所幸的是童年時的誘惑太多了,那些游戲常常可以使我忘掉自卑,重又同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我對作為大家庭的班級一點好感都沒有,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同一個一個同學的交往。我最喜歡同某個女孩去她家。一般她們住在貧民窟里,屬于“早當家”的孩子。她們一回家就要做家務,生火啦,淘米啦,做飯啦,洗衣啦。她們做起活來一舉一動都那么優(yōu)美,我簡直看呆了!我由此知道,被我所厭惡的家務勞動(因為耽誤了我玩的時間)還有這么大的樂趣。手工勞動那種寧靜的、聚精會神的優(yōu)雅銘刻在了我的記憶里。至今我仍然感嘆:她們是多么美麗的女孩子!何等的有才能! 做不了好學生,又羞于同老師接近,所以也出不了頭,F(xiàn)在看起來這真是很好的事。孤獨感鍛煉了我的意志力,還有獨當一面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孤獨讓我養(yǎng)成意識到自身的存在的習慣,并得以將這習慣保持下去,使自己能在人生的重大關口做出正確的選擇。在我那個時代,“不合群”是一個小孩最大的缺點,必須要加以克服才能走進社會。這種情形今天已經有所改變了。我時常鼓勵家庭里的下一輩做不合群的事,希望他們能在某種程度上保持孤獨。據(jù)我親身體驗,我接觸到的某些小學老師是多么的糟糕啊,同四五十年以前比較起來似乎毫無進化,反而還有了新的問題。也許,一個孩子要真正有出息,仍然只好成為一個為集體所排斥的人?我所說的出息,當然不是指做官成名之類,而是做一個獨立不倚的個人。 03交流的沖動 那是我讀小學三年級時發(fā)生的事。 我在班上是一名不被注意的學生。除了成績好之外,在其他方面很少有人關注我。我太靦腆,也太壓抑,很難同人交朋友,也羞于在眾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大部分課間休息時間我都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動不動,看別人玩。只有當同學們的游戲缺人時來叫我,我才跑過去。然而這種時候是多么的少啊。一方面我害怕被人注意,另一方面,我又是那么地渴望有人來叫我,注意我! 我們住的大雜院的隔壁是一個食堂,食堂里長著一棵古桑,桑樹的樹干從瓦屋頂上伸出來,巨大的華冠伸展在我們院子的上空。到了夏天,古桑就結出很多美麗的紫色桑葚。風一吹,成熟的桑葚掉在院子里和屋頂上。圍墻的下面有一堆水泥板,從那上面可以爬到食堂的屋頂上去撿桑葚。我?guī)缀趺刻於家先ヒ恍䞍海瑥碾x得最近的那些瓦縫里撿桑葚,撿回來洗干凈,當水果吃。這一天,我決心要撿一大捧桑葚帶到學校去,讓同學們都來羨慕我,問我要吃的。我也要表現(xiàn)自己一回。上課的時候,我被這個計劃暗暗地激動著,幾乎都沒聽見臺。上老師在講些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