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1年5月-1942年3月連載于南京《京報》,此為首次完整本出版。 2.依據(jù)原版,小心求證,迄今為止*全面、*完善的王度廬作品。 3.古龍、李安、葉洪生、張贛生、徐斯年、孔慶東等擊節(jié)贊賞。 王度廬作品大系武俠卷第二輯之一,此版本是以連載本為底本,為首次出版,足本。清朝末年,豪門小姐蘇小琴容貌出眾,武功超群,因打退“魯家五虎”而名揚洛陽。江南美少年李劍豪男扮女裝到蘇家避難,二人情同“姐妹”。不久真相識破,“姐妹”成為戀人。但又因江湖恩怨,情人又成冤家,釀出場悲劇。 作者簡介: 王度廬(1909-1977),原名葆祥,字霄羽,1909年生于北京一個下層旗人家庭。其創(chuàng)作以武俠言情小說為主,兼及社會言情小說,獨成一派“悲劇俠情派”,對新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與“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社會反諷派”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情推理派”朱貞木并稱“北派五大家”。著有《鶴驚昆侖》《臥虎藏龍》等三十余部作品。 目錄: 附 錄 三 王度廬年表前言王度廬(1909—1977),原名葆祥(后改葆翔),字霄羽,出生于北京下層旗人家庭。“度廬”是1938年啟用的筆名。他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武俠言情小說家,獨創(chuàng)“悲劇俠情”一派,成為民國北方武俠巨擘之一,與還珠樓主、白羽(宮竹心)、鄭證因、朱貞木并稱為“北派五大家”。 20世紀20年代,王度廬開始在北京小報上發(fā)表連載小說,包括偵探、實事、慘情、社會、武俠等各種類型,并發(fā)表雜文多篇。20世紀30年代后期,因在青島報紙上連載長篇武俠小說《寶劍金釵》《劍氣珠光》《鶴驚昆侖》《臥虎藏龍》《鐵騎銀瓶》(合稱“鶴-鐵五部”)而蜚聲全國;至1948年,他還創(chuàng)作了《風(fēng)雨雙龍劍》《洛陽豪客》《繡帶銀鏢》《雍正與年羹堯》等十幾部中篇武俠小說和《落絮飄香》《古城新月》《虞美人》等社會言情小說。 王度廬熟悉新文學(xué)和西方現(xiàn)代文化思潮,他的俠情小說多以性格、心理為重心,并在敘述時投入主觀情緒,著重于“情”“義”“理”的 王度廬(1909—1977),原名葆祥(后改葆翔),字霄羽,出生于北京下層旗人家庭。“度廬”是1938年啟用的筆名。他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武俠言情小說家,獨創(chuàng)“悲劇俠情”一派,成為民國北方武俠巨擘之一,與還珠樓主、白羽(宮竹心)、鄭證因、朱貞木并稱為“北派五大家”! 20世紀20年代,王度廬開始在北京小報上發(fā)表連載小說,包括偵探、實事、慘情、社會、武俠等各種類型,并發(fā)表雜文多篇。20世紀30年代后期,因在青島報紙上連載長篇武俠小說《寶劍金釵》《劍氣珠光》《鶴驚昆侖》《臥虎藏龍》《鐵騎銀瓶》(合稱“鶴-鐵五部”)而蜚聲全國;至1948年,他還創(chuàng)作了《風(fēng)雨雙龍劍》《洛陽豪客》《繡帶銀鏢》《雍正與年羹堯》等十幾部中篇武俠小說和《落絮飄香》《古城新月》《虞美人》等社會言情小說! ⊥醵葟]熟悉新文學(xué)和西方現(xiàn)代文化思潮,他的俠情小說多以性格、心理為重心,并在敘述時投入主觀情緒,著重于“情”“義”“理”的演繹。“鶴-鐵系列”五部既互有聯(lián)系又相對獨立,達到了通俗武俠文學(xué)抒寫悲情的現(xiàn)代水平和相當(dāng)?shù)娜诵陨疃,具?ldquo;社會悲劇、命運悲劇、性格心理悲劇的綜合美感”。他的社會言情小說的藝術(shù)感染力也很強,注重營造詩意的氛圍,寫婚姻戀愛問題,將金錢、地位與愛情構(gòu)成沖突模式,表現(xiàn)普通人對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和婚姻平等的追求與呼喚。這些作品注重寫人,寫人性,與“五四”以來“人的文學(xué)”思潮是互相呼應(yīng)的。因此,王度廬也成為通俗文學(xué)史乃至整個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研究中繞不過去的作家,被寫入不同類型的文學(xué)史。許多學(xué)者和專家將他及其作品列為重點研究對象! ⊥醵葟]所創(chuàng)造的“悲劇俠情”美學(xué)風(fēng)格影響了港臺“新派”武俠小說的創(chuàng)作,臺灣著名學(xué)者葉洪生批校出版的《近代中國武俠小說名著大系》即收錄了王度廬的七部作品,并稱“他打破了既往‘江湖傳奇’(如不肖生)、‘奇幻仙俠’(如還珠樓主)乃至‘武打綜藝’(如白羽)各派武俠外在繭衣,而潛入英雄兒女的靈魂深處活動;以近乎白描的‘新文藝’筆法來描寫俠骨、柔腸、英雄淚,乃自成‘悲劇俠情’一大家數(shù)。愛恨交織,扣人心弦!”臺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古龍曾說,“到了我生命中某一個階段中,我忽然發(fā)現(xiàn)我最喜愛的武俠小說作家竟然是王度廬”。大陸學(xué)者張贛生、徐斯年對王度廬的作品進行了大量的整理、發(fā)掘和研究工作,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徐斯年稱其為“言情圣手,武俠大家”,張贛生則在《王度廬武俠言情小說集》的序言中說:“從中國文學(xué)史的全局來看,他的武俠言情小說大大超過了前人所達到的水平”,“他創(chuàng)造了武俠言情小說的完善形態(tài),在這方面,他是開山立派的一代宗師。” 此次出版的《王度廬作品大系》收錄了王度廬在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和有影響力的作品,還收錄了至今尚未出版過的新發(fā)掘出的作品,包括他早期創(chuàng)作的雜文和小說。此外,為了滿足不同領(lǐng)域的讀者的需求,此版還附有張贛生先生的序言、已知王度廬小說 目錄: 和王度廬年表,以供研究者參考。這次出版得到了王度廬子女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王度廬之女王芹女士親自對作品進行了點校?梢哉f,他們的支持使得《王度廬作品大系》成為王度廬作品最完善、最全面的一次呈現(xiàn)。在此,我們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诰庉嬤^程中,我們依據(jù)上海勵力出版社,參考報紙連載文本及其他出版社的原始版本,對作品中出現(xiàn)的語病和標點進行了訂正;遵循《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GF1001-2001),對文中的字、詞進行了統(tǒng)一校對;并參照《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漢語方言大詞典》《北京方言詞典》《北京土語辭典》等工具書小心求證,力求保持作品語言的原汁原味。由于編輯水平和時間有限,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北岳文藝出版社 二○一五年六月三十日“我從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看武俠小說,那個 時候,我最不欣賞的武俠小說作家就是王度廬”;“ 所以到了我生命中某一個階段中,我忽然發(fā)現(xiàn)我最喜愛的武俠小說作家竟然是王度廬”! ——古龍 他打破了既往‘江湖傳奇’(如不肖生)、‘奇幻仙俠’(如還珠樓主)乃至‘武打綜藝’(如白羽)各派武俠外在繭衣, 而潛入英雄兒女的靈魂深處活 動;以近乎白描的‘新文藝’筆法來描寫俠骨、柔腸、英雄淚,乃自成‘悲劇俠情’一大家數(shù)。愛恨交織,扣人心弦!” ——葉洪生司馬遷說:“今游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受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王度廬便是把俠義寫到了這種境界。真正讓武俠小說中的愛情深度超過言情小說,王度廬是第一功臣! ——孔慶東 “王度廬是切近現(xiàn)實生活,將上天遁地的仙俠拉回到地面,把專以較量武技高下的門派高手還原為人們似曾相識的極富正義感的血肉之軀,以人物纏綿悲憤的真情篤義令人感慨不已。” ——李忠昌第一回 花開對劍顯嬌娥 河南府洛陽縣是一個有名的地方,周平王東遷之后即以此作為國都。三國時的大文豪陳思王曹子建,據(jù)說就曾于洛水之畔夢見過洛神,洛神是一位“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具有絕世姿容的多情的女神,他醒來便作了一篇《洛神賦》,辭藻富麗,冠絕今古。洛陽并以牡丹著名,每當(dāng)春季,奇葩似錦,可稱為“花之城市”。不過黃河可就在城市北不遠,每年要泛溢出來萬頃的黃水,變成了黃沙,變成了黃土的高山?耧L(fēng)一起,天地混沌,連洛神的艷裝,恐怕也被攪得黯然無色;牡丹片片,也盡委于埃塵。所以這個地方是一個既柔媚又粗暴的地方。不對,可以說是既秀麗又雄壯的地方。這里的民風(fēng)也是風(fēng)流文采、慷慨豪俠到處皆有,香艷俠烈之事歷代不絕。我們現(xiàn)在所要說的卻是出在清朝中葉這里的一件武俠的旖旎的故事。在洛水的西岸隱鳳村內(nèi)有一位蘇老太爺,蘇家原是世代書香,遵守孔門禮教,他們家里的大門上懸有貞節(jié)牌,祖塋里且有節(jié)烈坊,那就是蘇老太爺?shù)南儒⒙尻柍抢先藗冎两癃q贊不絕口的蘇太夫人掙來的。但是蘇老太爺半輩子也沒認識了幾個字,而且到了他晚年,如今他七十二歲了,又篤信佛教,不但他自己終年茹素,還使全家都不準吃葷。他,這位身高七尺有奇,白胡子長有二尺,紫紅臉,掃帚眉,豹子眼睛,虎背熊腰,五六個壯年大漢都休想是他對手的老太爺,最近且為償他的宿愿,朝南海普陀拜觀世音菩薩去了。他走后不到十日,洛陽下過了一場春雨,朵朵的牡丹已在含苞待放。蘇老太爺雖生在洛陽,但他向來不喜歡牡丹花,可以說一切的花他都不喜歡。早先他喜歡的是掄拳、使劍、舞大刀、打架、角力,晚年他就喜歡念佛燒香做好事了。他家財富有,長子蘇振雄是有名的糧行富商,次子蘇振忠是舉人出身,現(xiàn)任山西知縣,三子蘇振杰在家當(dāng)“蘇三少爺”。老伴兒雖早已病故了,但他永遠是精神矍鑠,面上永無愁容。只是這次走的時候,他先到祖塋去拜辭,手扶著那石頭的節(jié)烈坊而放聲大哭,臨出門上馬時,又回首望著門前的紅地金字“節(jié)烈可風(fēng)”的貞節(jié)牌而長嘆。這種表現(xiàn)不足為異,大家都知道的,蘇老太爺?shù)南葒谰扒骞∈胖,那時蘇老太爺才五歲;因為族人爭產(chǎn)業(yè),妄造事端,以致蘇太夫人才懸梁殉夫,拋下蘇老太爺由老仆蘇順照料。蘇老太爺長至八九歲時,又不成材,偷蘇順二兩銀子跑了,一去十多年,河南地面就出了一位少年的鏢師單劍小霸王蘇黑虎,那就是四十年前的蘇老太爺。他的事跡遍傳南北,至今雖然他早已脫離了江湖,以保鏢發(fā)財,把家業(yè)也復(fù)興了,供給次子讀書,做了官,把家聲也重振了;然而江湖人明著稱他為“蘇老太爺”,背地里仍舊叫他為“蘇黑虎”。他的英名仍叫得響,江湖上談起他來,還都凜然起敬。四方的鏢頭路過洛陽還都要登門來拜訪,他可是向來不接見的。他曾囑咐過家人,說:“江湖上,除了池州府的李國良、銅山縣的秦鐵棍,那是我的老朋友、生死弟兄;除了他們那里來的人,別管是誰,我是一概不見……”老太爺這次赴普陀,一個隨從也沒帶著,連他的寶貝“青蛟劍”也沒有攜去。所以三少爺樂了,四小姐也高興了,兩人爭著要摘下來練一練,舞一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