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1年5月-1942年3月連載于南京《京報》,此為首次出版。 2.依據(jù)原版,小心求證,迄今為止*全面、*完善的王度廬作品。 3.古龍、李安、葉洪生、張贛生、徐斯年、孔慶東等擊節(jié)贊賞。 王度廬作品大系武俠卷第二輯之一,首次出版,曾在1941年5月-1942年3月連載于南京《京報》。葉允雄出身官宦之家,卻因庶出而受歧視,十幾歲時便流落江湖為盜,后退出江湖,在山東日照某漁村設(shè)館教學(xué),并娶溫柔美麗的梅姑娘為妻。該村漁民出海打漁常受水靈山島魯大紳一眾欺負(fù),葉允雄于是為之出頭,戰(zhàn)敗魯大紳及其養(yǎng)女魯鳳娥,魯鳳娥看上了他。又不料隱蹤暴露,捕快追蹤而至,葉允雄被捕歸案。魯鳳娥挺身相救,并與允雄同闖江湖,力戰(zhàn)多家江湖惡勢力。鳳娥于惡戰(zhàn)中身負(fù)重傷,允雄護送她去會見生母,不幸卒于途中。最后葉允雄梅姑娘,因為得到具有俠義精神的都中貴胄謝慰臣之助,而于京都附近隱居,安度殘年。 作者簡介: 王度廬(1909-1977),原名葆祥,字霄羽,1909年生于北京一個下層旗人家庭。其創(chuàng)作以武俠言情小說為主,兼及社會言情小說,獨成一派“悲劇俠情派”,對新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與“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社會反諷派”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情推理派”朱貞木并稱“北派五大家”。著有《鶴驚昆侖》《臥虎藏龍》等三十余部作品。 目錄: 附 錄 三 王度廬年表前言王度廬(1909—1977),原名葆祥(后改葆翔),字霄羽,出生于北京下層旗人家庭。“度廬”是1938年啟用的筆名。他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武俠言情小說家,獨創(chuàng)“悲劇俠情”一派,成為民國北方武俠巨擘之一,與還珠樓主、白羽(宮竹心)、鄭證因、朱貞木并稱為“北派五大家”。 20世紀(jì)20年代,王度廬開始在北京小報上發(fā)表連載小說,包括偵探、實事、慘情、社會、武俠等各種類型,并發(fā)表雜文多篇。20世紀(jì)30年代后期,因在青島報紙上連載長篇武俠小說《寶劍金釵》《劍氣珠光》《鶴驚昆侖》《臥虎藏龍》《鐵騎銀瓶》(合稱“鶴-鐵五部”)而蜚聲全國;至1948年,他還創(chuàng)作了《風(fēng)雨雙龍劍》《洛陽豪客》《繡帶銀鏢》《雍正與年羹堯》等十幾部中篇武俠小說和《落絮飄香》《古城新月》《虞美人》等社會言情小說。 王度廬熟悉新文學(xué)和西方現(xiàn)代文化思潮,他的俠情小說多以性格、心理為重心,并在敘述時投入主觀情緒,著重于“情”“義”“理”的 王度廬(1909—1977),原名葆祥(后改葆翔),字霄羽,出生于北京下層旗人家庭。“度廬”是1938年啟用的筆名。他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武俠言情小說家,獨創(chuàng)“悲劇俠情”一派,成為民國北方武俠巨擘之一,與還珠樓主、白羽(宮竹心)、鄭證因、朱貞木并稱為“北派五大家”! 20世紀(jì)20年代,王度廬開始在北京小報上發(fā)表連載小說,包括偵探、實事、慘情、社會、武俠等各種類型,并發(fā)表雜文多篇。20世紀(jì)30年代后期,因在青島報紙上連載長篇武俠小說《寶劍金釵》《劍氣珠光》《鶴驚昆侖》《臥虎藏龍》《鐵騎銀瓶》(合稱“鶴-鐵五部”)而蜚聲全國;至1948年,他還創(chuàng)作了《風(fēng)雨雙龍劍》《洛陽豪客》《繡帶銀鏢》《雍正與年羹堯》等十幾部中篇武俠小說和《落絮飄香》《古城新月》《虞美人》等社會言情小說。 王度廬熟悉新文學(xué)和西方現(xiàn)代文化思潮,他的俠情小說多以性格、心理為重心,并在敘述時投入主觀情緒,著重于“情”“義”“理”的演繹。“鶴-鐵系列”五部既互有聯(lián)系又相對獨立,達到了通俗武俠文學(xué)抒寫悲情的現(xiàn)代水平和相當(dāng)?shù)娜诵陨疃,具?ldquo;社會悲劇、命運悲劇、性格心理悲劇的綜合美感”。他的社會言情小說的藝術(shù)感染力也很強,注重營造詩意的氛圍,寫婚姻戀愛問題,將金錢、地位與愛情構(gòu)成沖突模式,表現(xiàn)普通人對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和婚姻平等的追求與呼喚。這些作品注重寫人,寫人性,與“五四”以來“人的文學(xué)”思潮是互相呼應(yīng)的。因此,王度廬也成為通俗文學(xué)史乃至整個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研究中繞不過去的作家,被寫入不同類型的文學(xué)史。許多學(xué)者和專家將他及其作品列為重點研究對象。 王度廬所創(chuàng)造的“悲劇俠情”美學(xué)風(fēng)格影響了港臺“新派”武俠小說的創(chuàng)作,臺灣著名學(xué)者葉洪生批校出版的《近代中國武俠小說名著大系》即收錄了王度廬的七部作品,并稱“他打破了既往‘江湖傳奇’(如不肖生)、‘奇幻仙俠’(如還珠樓主)乃至‘武打綜藝’(如白羽)各派武俠外在繭衣,而潛入英雄兒女的靈魂深處活動;以近乎白描的‘新文藝’筆法來描寫俠骨、柔腸、英雄淚,乃自成‘悲劇俠情’一大家數(shù)。愛恨交織,扣人心弦!”臺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古龍曾說,“到了我生命中某一個階段中,我忽然發(fā)現(xiàn)我最喜愛的武俠小說作家竟然是王度廬”。大陸學(xué)者張贛生、徐斯年對王度廬的作品進行了大量的整理、發(fā)掘和研究工作,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徐斯年稱其為“言情圣手,武俠大家”,張贛生則在《王度廬武俠言情小說集》的序言中說:“從中國文學(xué)史的全局來看,他的武俠言情小說大大超過了前人所達到的水平”,“他創(chuàng)造了武俠言情小說的完善形態(tài),在這方面,他是開山立派的一代宗師。” 此次出版的《王度廬作品大系》收錄了王度廬在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和有影響力的作品,還收錄了至今尚未出版過的新發(fā)掘出的作品,包括他早期創(chuàng)作的雜文和小說。此外,為了滿足不同領(lǐng)域的讀者的需求,此版還附有張贛生先生的序言、已知王度廬小說 目錄: 和王度廬年表,以供研究者參考。這次出版得到了王度廬子女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王度廬之女王芹女士親自對作品進行了點校?梢哉f,他們的支持使得《王度廬作品大系》成為王度廬作品最完善、最全面的一次呈現(xiàn)。在此,我們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在編輯過程中,我們依據(jù)上海勵力出版社,參考報紙連載文本及其他出版社的原始版本,對作品中出現(xiàn)的語病和標(biāo)點進行了訂正;遵循《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GF1001-2001),對文中的字、詞進行了統(tǒng)一校對;并參照《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漢語方言大詞典》《北京方言詞典》《北京土語辭典》等工具書小心求證,力求保持作品語言的原汁原味。由于編輯水平和時間有限,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北岳文藝出版社 二○一五年六月三十日“我從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看武俠小說,那個 時候,我最不欣賞的武俠小說作家就是王度廬”;“ 所以到了我生命中某一個階段中,我忽然發(fā)現(xiàn)我最喜愛的武俠小說作家竟然是王度廬”! ——古龍 他打破了既往‘江湖傳奇’(如不肖生)、‘奇幻仙俠’(如還珠樓主)乃至‘武打綜藝’(如白羽)各派武俠外在繭衣, 而潛入英雄兒女的靈魂深處活 動;以近乎白描的‘新文藝’筆法來描寫俠骨、柔腸、英雄淚,乃自成‘悲劇俠情’一大家數(shù)。愛恨交織,扣人心弦!” ——葉洪生司馬遷說:“今游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受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王度廬便是把俠義寫到了這種境界。真正讓武俠小說中的愛情深度超過言情小說,王度廬是第一功臣。 ——孔慶東 “王度廬是切近現(xiàn)實生活,將上天遁地的仙俠拉回到地面,把專以較量武技高下的門派高手還原為人們似曾相識的極富正義感的血肉之軀,以人物纏綿悲憤的真情篤義令人感慨不已。” ——李忠昌第一回 碧海青山俠少駐馬 陽春芳樹閨女弄情 山東省日照縣東北方向有一座巍然高聳的山峰,名叫瑯琊臺,這原是大珠山的峰嶺。它與正北邊的小珠山,如同巨靈神的兩只胳膊,環(huán)抱著當(dāng)中的一片小平原“靈山衛(wèi)”,由這里往東看,汪洋的海水已在眼前了。海中島嶼無數(shù),其中最大的最著名的就是水靈山島,這周圍沙平水廣,島綠山清。每日風(fēng)帆片片,海鳥回翔,撥個小板船,在海中撒下一片網(wǎng),待一會兒就能拉上來千百條活蹦蹦的大魚,真?zhèn)是魚米之鄉(xiāng);陸地上還可以種稻,種麥,種黍,所以人民的生活也很容易! ∵@部《彩鳳銀蛇傳》說的是在前清時代,大概還在嘉慶、道光年間以前,瑯琊臺山的山根下有一個小村落,因為這村中的房屋墻全是用石塊壘成(這靠著山的地方,石頭比柴草還不值錢),所以就叫作白石村。村里稀稀有四十多家住戶,多一半是打魚,少一半是種地。因為是聚族而居,所以全村有兩個姓,就是黃、李二姓。這里的人賣魚糶谷都要到北邊靈山衛(wèi),因為那里有一個很大的市鎮(zhèn),除了打官司之外,很少與縣城往來。這里也沒有什么念書的人,當(dāng)然更沒有秀才、舉子了,可是人人都會武藝。年輕的漢子且不說,即使是老頭子、小姑娘們也都會打拳練槍,個個都有一副好體格。別人要想欺負(fù)這村里的人,或是從村里偷一只雞,或是到山上砍棵樹,那是必要遭一場苦打的,還許喪失了性命! ∵@天,是初春二月的天氣,海風(fēng)吹來還很寒冷。傍午之時,正在漲潮的時候,潮水沖打著沙灘“嘩嘩”地響,如千軍萬馬一般的雄壯。這里忽然來了一個異鄉(xiāng)人。這地方的孩子見到的都是叔叔伯伯,除了每年來此收租一次的衙門里人之外,向來就看不見一個陌生的面孔。如今來的這個人,不但面目生疏,而且還牽著一匹鐵青色的大馬。馬在此處更是輕易看不見,所以第一個發(fā)現(xiàn)這個的是黃家的杏姑娘,她就趕緊向女伴招手,叫著說:“快來看呀,看馬來呀!” 正在海濱濕沙子上扒蛤蜊的一群女孩子,全都回過來頭,就見岸上有一人牽著一匹鐵青色的大馬,往這邊走來。這些女孩子們都直著眼去看。有的還不信,說:“這是騾子。”獨有杏姑娘斷定這是馬,說:“你們看!騾子的脖子上哪有這么長的毛呢?我跟我本家三伯到靈山衛(wèi)去過,瞧見過馬,馬就是這個樣子!” 一群女孩子們這樣地嚷嚷著,那牽馬的人也止住了腳步。這人很是年輕,有二十多歲,穿的衣也很講究,是緞子的。在這里除了李大爺爺家,沒有人穿過緞子衣裳。藍(lán)色的緞子映著日光,也閃閃的跟海水一樣,這些女孩子的眼光就更亂了。牽馬的少年人卻把他的馬松了手,就放在岸上。他走到沙灘上來,笑著問了幾句話。也不知他說的是哪一省的話,這里的女孩子們?nèi)悸牪欢还芊劬[著頭。此時,那自以為認(rèn)識馬的杏姑娘,卻帶著一些女孩子跑到臨近去看馬。她們這群女孩子沒有一個過十二歲的,從灘上跑到岸上,并且都嚷嚷著、笑著,就如同是海上爬過來的一群小妖。所以一下子,那匹鐵青色的大馬就差了眼,如同一條烏龍似的,暴怒起來,狂奔起來,四足飛蹺向南奔去;同時有一聲慘叫,那離著馬最近的杏姑娘,就被踏倒在地下了。別的女孩子也都驚奔、大哭、亂嚷,沙灘上的人也都驚喊著:“哎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