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在你懷里孤獨》是劉若英的最新文字作品,收錄劉若英長文自白、與八位朋友對白,以及53張精選攝影圖片,探討自處與相處的關(guān)系。 劉若英長文自白:我還想要繼續(xù),這樣矛盾的人生! 與八位朋友對白:盧廣仲五月天瑪莎陳綺貞林奕華宋冬野王浩威五月天石頭詹仁雄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在生產(chǎn)前,安排寫作這本關(guān)于“自處”與“相處”題目的書,對我來說,也許就像切格瓦拉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般,在進入人生另一階段前,透過與朋友的對談,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并試著尋找未來可能會走的路!薄獎⑷粲 ※朋友眼中的她──天生就擅于獨處 她知道去哪里買一人份的香檳,因為她深信,“一個人生活不代表不能取悅自己”。 她知道失戀時要如何療傷,“買一塊電毯、點一盞夜燈”,度過一個人的寒冷冬夜。 她一個人吃飯、逛展、看電影、唱KTV……“這些事我一個人就可以完成”,話里沒有半點逞強。 ※你不知道的她──在各種狀態(tài)下自處 深信獨處里自由的美好滋味無可取代。 獨處的基因,源自于兩歲開始擁有自己的房間,與祖父母共居。 隨時保持說走就走的狀態(tài),“能選擇是最重要的!不管怎樣,我保有人生的最終選擇權(quán)”。 ※角色轉(zhuǎn)變的她──在自處與相處的矛盾中找答案 她說,其實三個人要比兩個人,兩個人要比一個人更勇敢。 為什么幸福人妻不能感嘆秋天的蕭瑟?夫妻一定得什么事都黏在一起,同進同出? ──關(guān)于自處── 不管你是享受獨處,還是被迫獨處,都不能失去擁抱獨處的能力! 因為,生命本身的自言自語極其重要,畢竟,由他人拼湊起來的不會是同一個你,那不是真正的自己。 ▲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自然狀態(tài) 孤獨感與生俱來,自生自滅,非他人所致。這不意味著痛苦,是一種跟自己相處的狀態(tài)。 ▲唯有孤獨可以帶來精彩與偉大 叔本華曾經(jīng)說過類似的話,“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獨處不該是一種哲學,它就是一種生活樣態(tài) 我不會告訴你“生命是孤獨地存在”這種哲理的說法。它意味著自由,“不需從眾,可以自我! ──關(guān)于相處── 保留、或不保留地付出;在此時停留、或出走。選擇權(quán)都操之在我。即便我現(xiàn)在決定為了你,學著適應(yīng)相處,那也是我的選擇。相處不是獨處的相反。相處是獨處的一部分。 ▲在各種關(guān)系里失去一部分的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在爭取自己的空間,就是在適應(yīng)別人的空間。 獨處是將自己無限放大,相處則是盡可能地縮小,去適應(yīng)別人空出來的位置。 ▲在一起時像粘土,分開時像磁鐵 相處就像是把兩個獨處放在一起。在一起時像粘土,形塑成第三種樣貌;分開的時候像磁鐵,彼此相吸卻又各自獨立。 ▲暫時無話可說也無所謂的最高境界 即使兩人暫時無話可說也無所謂,相對無言,就暫時沉默。這是兩人相處互相信任的極致表現(xiàn)、最高境界。 作者簡介: 劉若英 唱過一些歌有紅的有不紅的 演過一些戲有好的有不好的 出過幾本書都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字句 感覺做過很多事情卻仍感覺不足夠感恩生命 圖文作品: 一個人的KTV 下樓談戀愛 我想跟你走劉若英唱過一些歌有紅的有不紅的演過一些戲有好的有不好的出過幾本書都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字句感覺做過很多事情卻仍感覺不足夠感恩生命圖文作品:一個人的KTV下樓談戀愛我想跟你走我的不完美愛情限量版我敢在你懷里孤獨 目錄: 推薦序:全在一杯里(張嘉佳)推薦序:孤獨力──情感高度成熟的指標(王浩威)自序:我敢在你懷里孤獨【自白篇】我還想要繼續(xù),這樣矛盾的人生!【對談篇】1請不要在我身邊靈魂出竅╳盧廣仲2我想聽見你的聲音╳五月天瑪莎3繁華背后的孤獨╳林奕華4沒有接觸的親密vs.近距離的疏離╳陳綺貞5獨處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由╳宋冬野6美好相處是可以練習的╳王浩威7石頭的獨處訓練╳五月天石頭8值得倡導的獨立婚姻模式╳詹仁雄前言自序我敢在你懷里孤獨 這幾年對我來說,變化挺大。有新發(fā)現(xiàn)的人生,也有不適應(yīng)的世界。有新學現(xiàn)賣的,也有我一輩子都不會懂的。 然而不管怎么變化,只要能安靜坐下來寫點心得,我都是沾沾自喜的。 單身時,一直想寫一本書叫《練習一個人》。那個時候,常有朋友問我,如何讓一個人的生活過得更有品質(zhì),過得有滋有味,甚至令人羨慕?(原來有人羨慕我。┐_實,我對獨處有點心得。但是,“懂得獨處”和“能把孤獨說得言之成理”,畢竟不是一回事。我始終沒能好好跟他人分享我的心得。直到自己“脫單”,想再嘮叨這事,卻越想越怪了。 于是轉(zhuǎn)個念,我就聊聊獨處與相處的關(guān)系吧。這里指的相處,包含了一個人跟自己,也可以是兩個人,或一個人和很多人。 我常常覺得,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會因為你是一個人,所以必定孤獨,或因為有人相伴,所以圓滿。孤獨感對我來說并不意味著痛苦,那只是一種自己跟自己相處的狀態(tài)自序我敢在你懷里孤獨這幾年對我來說,變化挺大。有新發(fā)現(xiàn)的人生,也有不適應(yīng)的世界。有新學現(xiàn)賣的,也有我一輩子都不會懂的。然而不管怎么變化,只要能安靜坐下來寫點心得,我都是沾沾自喜的。單身時,一直想寫一本書叫《練習一個人》。那個時候,常有朋友問我,如何讓一個人的生活過得更有品質(zhì),過得有滋有味,甚至令人羨慕?(原來有人羨慕我。┐_實,我對獨處有點心得。但是,“懂得獨處”和“能把孤獨說得言之成理”,畢竟不是一回事。我始終沒能好好跟他人分享我的心得。直到自己“脫單”,想再嘮叨這事,卻越想越怪了。于是轉(zhuǎn)個念,我就聊聊獨處與相處的關(guān)系吧。這里指的相處,包含了一個人跟自己,也可以是兩個人,或一個人和很多人。我常常覺得,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會因為你是一個人,所以必定孤獨,或因為有人相伴,所以圓滿。孤獨感對我來說并不意味著痛苦,那只是一種自己跟自己相處的狀態(tài)。我希望我身邊的人明白,孤獨感是自生自滅的,不是因為他人導致。我這么說,一方面希望解除他人的心理負擔,另一方面,是我想保有孤獨的自由。我很珍惜這種自由。這就是為什么,我將這本書稱為“我敢在你懷里孤獨”。因為保有你,我感覺幸福,同時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答應(yīng)出版社要寫書時,我還沒有懷上孩子,到真正開始構(gòu)思,我的身體已不是我一個人的,但我想完成這個計劃的心情卻愈發(fā)強烈。我開始邀朋友喝茶聊天,記錄當時的對話與心境,直到收集成這本雜志書。我珍惜并感謝,這段時間,我能夠同時創(chuàng)造新生命,并孕育出這一篇篇文字。這讓我被友情圍繞,同時感受自由。謝謝陪我聊天的朋友,你們完全不過問我要做什么,約了時間就來。謝謝嵩齡、Ivy、如婷亮亮,陪著我日趨漲大的身軀,滿臺北地跑。你們減輕我的負擔與不適,同時“溫柔地”提高我的效率。最后,謝謝一直縱容我的你、你,和你們……我不確定這本怪書有什么價值,但TA一定很誠實。我喜歡劉若英,不是她某一個階段,而是整場花開的過程。讀這本書,奶茶只有一杯,冷冷熱熱,醇醇淡淡,全在一杯里!獜埣渭褜N耐扑](作家)“奶茶她的文筆只是順著她的思考,她對生命世界的種種思考,自己的,還有別人的!斈滩鑱碜詢(nèi)心深處的真誠思考,開始喚起我們遺忘許久的感覺,好像一切被世俗生活逐漸抹滅的許多生命原始的感覺,都回來了。……謝謝奶茶,以及她的這一本書,我因此有了一個未曾預(yù)期的豐富旅程!薄鹾仆䦟I(yè)推薦(心理醫(yī)師)獨處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由對談宋冬野你應(yīng)該也有這種經(jīng)驗,在某一段時間里,總是重復聽著同一首歌。忘記聽了幾遍,聽到覺得自己像消失了,鉆進那歌里去了。那一陣子,我的主題曲是宋冬野的《鴿子》:“迷路的鴿子啊/我在雙手合十的晚上/渴望一雙翅膀/飛去南方南方……”就這么聽久了,自己也想唱,于是問了他的聯(lián)絡(luò)方式便冒昧地寫信過去,希望得到他的授權(quán)。尊重創(chuàng)作者是必須的。沒想到很快得到他的飛鴿傳書。就這樣一來一回,縱使未曾謀面,也算有些小交情。局里的局外人同年秋天,宋來臺北做演唱會。我讓經(jīng)紀人去買票,沒想到,他們邀我做嘉賓。當時我的肚子已經(jīng)七個多月,而且在那之前,懷孕的我從未現(xiàn)身于媒體之前,但還是一口答應(yīng)了,因為我喜歡他的歌,那陣子,他的歌就是我。演唱會當天下午的彩排,是我們第一次碰面。他看起來害羞又緊張,而許久沒有演出的我,在握住麥克風的當下,竟突然有種陌生的感覺。我想起前往彩排地點的路上,因適逢選舉前的周末,鬧區(qū)里正在游行,這是我熟悉的臺北,塞在車陣里,然而車窗也隔絕不了那些高分貝的諾言與謊言,即便在臺灣游行活動再平常不過,尤其這些年,但還是感覺很疏離,或許我對這事,注定無法習慣。有時人生就是熟悉與陌生的交錯。我跟宋說,辦演唱會的這個地方,叫作“臺北國際會議中心”,因為陳升的演唱會,我在這里跨了十個年,從當助理到處找人上臺,到自己在臺上唱,這是我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了。但沒想到晃眼經(jīng)年,想上個廁所竟然找不到位置,記憶中了如指掌的地方,變陌生了。當天晚上也是第51屆金馬獎典禮,前一年因為當評審,還坐在頒獎典禮上,煞有介事地演了一晚上的優(yōu)雅;今年,懷孕,當了演唱會的嘉賓,雖然有理由可以不去參加,卻突然覺得自己是局內(nèi)的局外人,又是一種熟悉的陌生。陌生人的純粹我們需要熟悉所帶來的安全感,也需要陌生所給予的刺激感。熟悉與陌生,在一個人獨處時常交替出現(xiàn)。我問宋,一個人聽音樂的時候,會戴上耳機嗎?他說,戴耳機聽音樂是他的一種習慣,偏偏一個人的時候戴上耳機更沒安全感,因為現(xiàn)在耳機的隔音效果都太好,反而會全神貫注地去聽外面的聲音,生怕耽誤了什么事!八栽诖鞫鷻C前還得有個儀式:找個絕對安靜的地方,把門都給鎖了,確定屋內(nèi)什么人都沒有!彼f!澳闫匠R粋人的機會很多嗎?”我接著問!岸,基本上都是一個人,不想出門,懶!彼握f,他最長一個人獨處的時間是兩個月,“就在家啊,醉生夢死,”吃飯就叫小賣部老板送幾個饅頭上來,死都不肯下樓。奶奶去世、女朋友跑了,那段特別低潮的時間,就成天寫歌,他說《安河橋北》這張專輯里,有五六首歌,都是那時候?qū)懙。“低潮期,”我想每個創(chuàng)作人都有過這段過程,“通常都是這樣。”而在低潮期和自己的對話,縱然孤獨,卻絕對是彌足珍貴的。情感是創(chuàng)作的養(yǎng)分。自己的愛情,別人的愛情;自己的親情,別人的親情。創(chuàng)作的時候,會把自己放到別人的位置上,寫歌是這樣,唱歌是這樣,演戲更是這樣!皩Γ芏鄤(chuàng)作是聊出來的!彼f,有次他跟個小姑娘聊了一整晚,她很小就離開家,愛情、親情都很坎坷,全中國走南闖北,卻沒有人可以聽她講這些心底事,當天晚上就一股腦地講出來,“我特別喜歡聽這樣的故事,有些會寫成歌,每回有人在放這歌的時候,我總會想,這就好像有好多好多人在看顧著這個小姑娘。”我想到我第一本書里面有一篇《我的三十元的秘密》,有回搭計程車從A地到B地,車費大約是七十塊錢,在路程中,司機問了好些問題,我都一五一十地回答,我從沒如此誠實地回答過一個人,毫不避諱隱私的問題。到了目的地,拿一百塊給司機,跟他說不用找了。下了車,好像用這三十塊錢守住了我的秘密,這車、這司機,就仿佛帶著秘密離開了。有時候,陌生人的關(guān)心與傾聽是一種純粹,也沒有負擔。思想上的自由大部分人的獨處,意味著一種自由。不需從眾,可以自我。宋有很多事習慣在自己的家里做,用自己的方式在家里錄音,趴在床上,胸前墊兩顆枕頭,拿鉛筆寫歌。而我,在家里,動不動就想擦個地板,這里摸摸,那里弄弄,整理房間,把家都整理一遍,人也累了,只有個方法,結(jié)果把自己關(guān)在一個地方,像是飯店。我每次寫書的過程都很拖,出版社一直催稿,總要等到某天想寫了,發(fā)狠把自己關(guān)在一個地方,一口氣花兩個禮拜把過去一整年想的事都寫出來。但獨處不只是個空間的命題,某個程度來說,縱使一個人走在人潮擁擠的大街上也是一種獨處,這是精神上的。宋很在意一種精神上的自由,他說“真正的自由是思想上的自由”,舉了個例子,在電車上看到一個非常令人討厭的流浪漢,很臟又很丑,這是表象,但你可以透過想象去理解這個人,他過得很苦,生活得很不堪,也可能親人剛過世……“我可以在面對一個人的時候,腦子里瘋狂地編寫這個人的故事!边@與事實未必有關(guān),卻讓想象的擺置得以伸展。這很像我們演員演戲前的準備工作,先研究角色穿什么衣服、想什么、做什么。演戲說穿了就是玩扮家家酒,小時候拿起娃娃說自己是國王的時候,只要一變低聲講話,就真的覺得自己變成國王了。那個當下,我們好相信啊。“如果可以在腦子里建構(gòu)一些真實,應(yīng)該就算是思想上的自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