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chǎn)階層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習總書記最近提出要壯大中國中產(chǎn)階層的隊伍,讀這本書可謂“髦得合時”。這本書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米爾斯出版于1951年的名著,六十多年過去了,仍被人們常讀、常引用。美國中產(chǎn)階層,三十年代以小企業(yè)主、農(nóng)業(yè)主等為主,而此后則以包括管理官員、醫(yī)生、律師、教授等自由職業(yè)者為主。經(jīng)濟越發(fā)展,有一技之長的專業(yè)人員在中產(chǎn)階層中越重要。本書介紹了中產(chǎn)階層的工作、生活及心理特征。作為社會學家,不同于僅僅從經(jīng)濟入手的經(jīng)濟學家,也不同于僅看重文化的文化學者,他結合了中產(chǎn)階級的經(jīng)濟與文化特征。其文化特征還來自經(jīng)濟地位,而進入中產(chǎn)經(jīng)濟地位的關鍵還在于一技之長,所以普及教育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基礎,也是造就龐大中產(chǎn)階級的條件。該書由研究中產(chǎn)階層出名的周曉虹教授翻譯。譯文信、達、雅?上易x的是2006年版,字太小,讀起來費勁得很,F(xiàn)在有了新版本,不知改進了多少。
2.《日本第一》(傅高義,上海譯文出版社)
這也是一本舊書,八十年代曾在中國出版過,可惜我聽說過,沒讀過。當時日本經(jīng)濟名震全球,如今日本經(jīng)濟已停滯了十余年,但我認為日本經(jīng)濟仍未過時。日本并沒有什么突破性創(chuàng)新,但其應用技術與產(chǎn)品質量至今仍令人嘆服。日本的機器人技術在全球仍然領先,掌握機器人核心技術的全球四家公司中,日本就占了兩家。所以說,日本人讓全球機器人跪下,全球機器人都會跪下。日本產(chǎn)品的質量無論是彩電,還是汽車,我們?nèi)在s不上。增長停滯了,實力還在,這正是日本仍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作者是讓美國學習日本的,也許比起美國來,我們該學習的反而更多。這本書的重點應在第二部分“日本的成功”中,他們對知識與信息的重視,精英領導人的領導有方,政府對利益協(xié)調及工作效率,大企業(yè)認同性與績效,基礎教育的發(fā)達、普及與公平性,適度的社會福利政策,既保證了低收入者的生活,又不養(yǎng)懶人,法制完善,犯罪率低,這些優(yōu)點并不由于停滯而喪失。日本是我們的近鄰,又都屬于東方文化,從這一點來看,學日本比學西方更方便一些。
3.《龍與鷹的帝國:秦漢與羅馬的興衰,怎樣影響了今天的世界?》(歐陽瑩之,中華書局)
一本退休物理學家寫的歷史書。著名歷史學家許倬云先生在拜讀原著作后,發(fā)出了“既佩服,又慚愧”的感嘆,佩服之處是“以不是歷史專業(yè)的知識分子,卻能處理文化史問題,如此周全,也如此有見解”;慚愧之處是“在許多中國歷史學者中,對歐洲歷史能有如此程度理解的,實在不多”。兩千多年前秦漢與羅馬是當時唯一的大帝國,但如今為什么繼承了秦漢的中國和繼承了羅馬的西方各國如此之不同?今天的差別就在當年。作者比較了秦漢與羅馬的差別。她特別強調一點,古羅馬以法治國,從皇帝到平民,法治觀念強,而秦漢的傳統(tǒng)是以德治國。從觀念上看,羅馬是奴隸社會,有奴隸與自由民之分,自由民有個人權利,這還是人權的來由。中國盡管有奴隸,但奴隸不占主要成分,從未有奴隸社會。沒有自由民,也沒有人權概念。所謂的“民為貴”,民是群體,并非個人。一個非專業(yè)史學者看歷史不受傳統(tǒng)觀念束縛,往往有不少新見。這正是票友寫歷史的長處,也是值得看的地方。
4.《1968:撞擊世界之年》(馬克·科蘭斯基,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1968年是世界史上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青年人反對現(xiàn)存體制的運動風起云涌,美國青年人反對越戰(zhàn)、反種族歧視、主張個性的無限解放,東歐年輕人則反對斯大林模式的體制,向往被美國人反對的西方。左翼思想這時亦成潮流。如今美國的體制未變,不打越南了,打伊拉克。東歐人實現(xiàn)了理想,但又有許多無奈和不滿。本書按時間順序來寫1968年的這些事件與人物,對了解二十世紀的歷史與思想,甚有幫助。讀起來也好玩。盡管全書三十八萬字,但讀起來并不累。1968年世界最大的事件應該是中國的“文革”,而且“文革”對西方青年的向左運動也有相當影響。作者為什么沒寫?我想主要還在于西方與東歐是反體制的,而“文革”并不反體制,僅僅是在體制內(nèi)的亂打。所以,不能把“文革”與西方、東歐的運動混為一談。作者腦子是清醒的。
5.《圖說金融史》(李弘,中信出版集團)
一本非常好的通俗版世界金融史,從前資本主義的白銀時代,一直講到今天的精英時代,封面上的一句話“金融如何進化,特權如何演變”,我覺得概括了世界金融史的核心。金融制度、活動在進化,那些通過金融控制經(jīng)濟與政治的人的特權也在變化,一直從當年官商結合的商人,到如今在金融市場上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精英,統(tǒng)治方法一直在變。世界金融史的書非常多,這本書的特色是通俗、有趣,用講故事的方式來敘述,讓任何一個人都讀得下去。全書還有許多插圖,有些還很少見到。作者有收藏此類圖畫的雅興,我們也通過讀這本書得以分享,而且在全球金融史中也包含了中國的金融史。
6.《大霧霾:中世紀以來的倫敦空氣污染史》(彼得·布林布爾科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在霧霾成災的北京讀這本書,別有一番滋味。有人類發(fā)展就必有霧霾,在某一歷史時期內(nèi),經(jīng)濟越發(fā)達,污染越嚴重。盡管也有對霧霾污染熟視無睹、不屑一顧的社會,但倫敦早在中世紀就有人關注這個問題,指出其危害,并設法消除,不過一直到近代都是邊污染邊防治,甚至前者大于后者。不過倫敦這一問題最終得到解決,霧倫敦的帽子已摘去。讀倫敦的污染與反污染史,看來關鍵還在于精英(尤其是當權者)的認識及相關的立法。這本書寫得通俗。但絕非封底推薦中的“簡直像是一部驚悚小說”。我當初相信了廣告,以這種心態(tài)去讀,讀完才知道上了廣告的當。廣告過于夸張,消費者就會有“狼來了”效應,不再輕信。盡管廣告是洋人寫的,但洋人的胡話也不少,出版者要選擇。
7-8.《百年舊痕:趙珩談北京》(趙珩口述審訂、李昶偉錄音采寫,三聯(lián)書店)、《北平風物》(陳鴻年,九州出版社)
內(nèi)容都是講老北京的,放在一起來寫。這兩位作者都是從祖輩起就生活在北京的老北京人,他們熟悉老北京人的生活,把這些記下來就是歷史。這種歷史沒有政治經(jīng)濟方面的大事,僅僅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采取回憶錄的形式,寫自己所經(jīng)歷和所見所聞的事,親切而又感人。而且兩位都是世家子弟,文化修養(yǎng)高,文字都極為通暢。舊北京的生活已是一去不返了,但它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中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很有人情味,透出濃濃的鄉(xiāng)情。不過這兩本書并不相同,趙珩先生的書更多涉及中上層人士的生活,偏重于教育、醫(yī)療、文化等等。生活習俗等還以中上層為主。陳鴻年先生的書是最初發(fā)表于報紙的專欄,更多些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尤其是一些生活細節(jié)。這兩本書都寫老北京,但角度、內(nèi)容并不同,放在一起讀更有趣。
9-11.《隋唐定局》《禪宗興起》《女皇武則天》(易中天,浙江文藝出版社)
這是“易中天中華史”的第十三、十四、十五卷。人們對這套書的評價差別相當大,我已從開始的總序一直讀下來。我的感覺,作為一套通俗史還是可讀的,把歷史的線索、發(fā)展的脈絡基本講清楚了,而且可讀性相當強,起碼讀下來不像一般正史那樣累而無趣。當然誰都可以挑出一些問題,有些也可以改進,不過我認為不能求全責備。作為一套寫給大眾的歷史是一種成功的探索?傮w感覺應該增加一些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內(nèi)容。如《女皇武則天》講得相當精彩,但對女皇時代唐的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人民生活等涉及還不多。專制之下的宮廷斗爭當然少不了血腥,但我們更關注的還是經(jīng)濟發(fā)展與人民生活。你可以搞陰謀,但奪權的結果是經(jīng)濟發(fā)展了,人民安居樂業(yè),這種陰謀又何嘗不可?唐太宗玄武門之變便是如此,女皇奪權結果也是這樣。12.《正常的另一面:美貌、信任與養(yǎng)育的生物學》(喬丹·斯莫勒,三聯(lián)書店)
人的各種心理活動、感情、相互信任等行為都有生物學基礎,這就是人的基因在起作用。但基因并不能決定一切。后天的環(huán)境、教育也起著相當大的作用。這兩者的作用誰更重要,甚至各自作用占多大比例,現(xiàn)在也沒有定論。這不僅是生物學問題,還是社會學問題。不過本書的重點還是放在生物學上。這是一本科普書,力圖通過實驗來說明問題,基因不可變,但我們可以改善兒童成長的環(huán)境,讓他們基因中好的方面充分發(fā)揮出來,成為一個正常的人。
13.《英國人的言行潛規(guī)則》(凱特·福克斯,三聯(lián)書店)
英國人被稱為有文化、有教養(yǎng)的紳士。他們在生活中語言與行為有哪些潛規(guī)則,就是哪些并沒有法律明文規(guī)定,但已形成人們習俗的規(guī)則。這是一個民族長期文化發(fā)展的結果。這種文化體現(xiàn)在生活的細節(jié)之中,這本書寫得相當詳盡、細致。一個想了解英國人的人,或想生活在英國的人,必須了解這些細節(jié)。本書2010年出版以來,共印五次,三萬冊,說明了它的魅力。不過我認為這本書讀原版更好,這樣才能體會出許多語言上細微的差別。
14-15.《瘋狂實驗史》《瘋狂實驗史II》(雷托·U·施奈德,三聯(lián)書店)
人類出于好奇或實用,渴望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方法之一就是進行實驗。歷史上的許多實驗使人類實現(xiàn)了科技突破。不過這本書并不是介紹這些嚴肅的實驗,而是介紹了許多不入流的實驗,今天看來有些相當無聊,如人的靈魂有二十一克,或通過活人在十字架上受刑來說明耶穌是如何死的,還有更多心理學、社會學的實驗,很難得出確切定論,甚至近乎玩笑,故而這些實驗的結論還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作者用瘋狂來概括這些實驗,不過讀了這本書,了解這些實驗還是很有趣的。人瘋狂地進行各種看似荒唐的實驗,正是人類進步的歷程。16.《啟蒙運動》(勞埃德·斯賓塞文,安杰伊·克勞澤圖,理查德·阿皮尼亞內(nèi)西編,盛韻譯,三聯(lián)書店)
這是“圖畫通史叢書”中的一冊,圖文并茂,介紹啟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蛘哒f是講啟蒙運動的小人書。書本來不厚(小開本,一百七十八頁),圖又占了一大部分,文字自然有限,但看這本書還可以對啟蒙運動有粗線條的了解。我們都是看小人書長大的,現(xiàn)在看來也很親切。
17.《古書之愛》(韋力,中華書局)
藏書是一種文化,韋力先生從事藏書,他寫的書,不僅記載了他藏書經(jīng)歷中的酸甜苦辣,而且包含了豐富的中國文化知識。讀他的書就是學習國學。這本書包括了他的三篇文章,他的書盡管講古書的事,有大量版本知識,但誰都讀得懂,而且很有趣,是最好的休閑讀物。
18.《原來帝王是苦工:從大禹到溥儀》(王充閭,東方出版中心)
以中國歷史上的帝王為中心講歷史,以講帝王之“苦”為中心,這個苦主要是爭權奪利、宮廷腥風血雨之苦。除了神話中的禹,很少有為民辛勞之苦。是奪取政權、維護政權之苦,是成功后花天酒地之苦,與百姓之苦絕非同一性質。這是專制制度的必然結果,中外相同。書的體裁應該是歷史散文,作者也是散文家,但文化水平一般,內(nèi)容也為一般人所知者。遠不如余秋雨先生的歷史散文集,余文內(nèi)容不見得全是真實歷史,但文字甚美。
19.《讀史早知今日事》(段煉,九州出版社)
以為是讀史的散文、隨筆,讀完才知道,是以書話為主,有史,更多是其他內(nèi)容。不過作者讀書甚多,讀得也精,內(nèi)容可讀,文字也相當好,書的整體裝幀、印制都相當好,作為史書買來讀完也有收獲。
20.《極花》(賈平凹,人民文學出版社)
名家的新作,各媒體都有介紹,不可能不讀。講一進城女子被販賣至邊遠山區(qū),解救后仍回到這山區(qū)。是根據(jù)作者一友人女兒的真實經(jīng)歷而寫。書的宗旨還是“富了城市,窮了農(nóng)村”的城鄉(xiāng)分化,對甘肅農(nóng)村的風俗、生活有真實的描寫,感人至深。
21.《流年物語》(張翎,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寫一個家庭三代人的經(jīng)歷,第一代老革命,但屢犯“生活作風錯誤”;第二代人創(chuàng)業(yè),也有外室;第三代叛逆。用物品、動物的“感受”、“所聞”,把整個小說串起來,使各部分渾然成一體。我很喜歡張翎的作品,這本也不例外。
22.《俗世奇人(貳)》(馮驥才,作家出版社)
讀了才知上當。在這本書的足本中都有。我以為是足本之后的一本,上當了。不過插圖與足本不同。不能說出版社玩了什么營銷手段,只怪自己買書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