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shù)。我喜歡在一個晴朗的午后,端上一杯香茗,在縷縷輕霧中捧起一本書,品著茶香,嗅著書香,反復咀嚼,品味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陽光溫柔又鈍重地灑下,透過皮膚一絲絲進入血液。伴隨著書本里文字的起伏跌宕,我的心暖暖的,暖暖的。陽光把我的輪廓曬成金黃,混合著這慵懶的時光,釀成記憶。 小編整理了7本溫情的作品。希望在滿院生機勃勃的春色中,你能安靜坐在窗邊,品一杯好茶,看一本好書,在那種返璞歸真,妙不可言的時候,給自己多一些遐思,給自己多一些恬靜的快樂。 1.《城南舊事》 作者:林海音 推薦理由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以其7歲到13歲的生活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在臺灣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期間,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匆姸栂碌鸟橊勱犠哌^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于作者心頭。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一去不還。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時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們寫了下來,讓童年的舊聞,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這是林海音寫這本小說的初衷。 2.《長恨歌》 作者:王安憶 推薦理由 《長恨歌》講述了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其中交織著上海這所大都市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滄海桑田的變遷。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壘了無數(shù)理想、幻滅、躁動和怨望,她們對情與愛的追求,她們的成敗,在我們眼前依次展開。王安憶看似平淡卻幽默冷峻的筆調(diào),在對細小瑣碎的生活細節(jié)的津津樂道中,展現(xiàn)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被譽為“現(xiàn)代上海史詩”。 3.《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作者:周國平 推薦理由 它的主角是一個僅活了562天便夭折的小女孩——妞妞。其母雨兒在懷孕5個月時感冒,醫(yī)生執(zhí)意以大量X光照射。妞妞出生后左眼瞳孔與別的孩子不同,最終被確診為惡性眼底腫瘤。父母給她以最細心的照料,最終還是無法挽回。全書是以父親日記作為形式,記錄妞妞成長的各種細節(jié)。 該書通過剖析生命的誕生與消亡的過程來辨析人生的意義和情愛的真諦。讓人們在感嘆一個具體生命生死的同時,也關(guān)注人類普遍的生命意識,將生命個體的悲劇意識泛化到人類的苦難中。他希望以積極態(tài)度面對未來:“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著,還得朝前走。經(jīng)歷過巨大苦難的人有權(quán)利證明,創(chuàng)造幸福和承受苦難屬于同一種能力。沒有被苦難壓倒,這不是恥辱,而是光榮! 4.《流動的盛宴》 作者:[美] 海明威 推薦理由 “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論去到哪里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一九二O年代上半葉,海明威以駐歐記者身份旅居巴黎,《流動的盛宴》這本書,記錄的正是作者當日的這段生活。不過這本書的寫作卻是在將近四十年以后,換句話說,盛宴的“現(xiàn)場”早已消失,作者和讀者都只是在記憶中追尋那段過往歲月,而無論是作者或是讀者,這些記憶都已在時光的透鏡里失焦、變形。所有有關(guān)巴黎的記憶都雜糅成一種對于巴黎的共同的歷史記憶。在歷史上不計其數(shù)的關(guān)于巴黎的虛構(gòu)或非虛構(gòu)作品中,《流動的盛宴》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5.《東京塔》 作者:利利·弗蘭克 推薦理由 《東京塔》以淡雅而又真實感人的筆觸,抒發(fā)了對母親的深切追憶。小說從“我”一點點長大,一直寫到“我”目送著母親因病去世,各種生活細節(jié)每每令人感同身受,成為“ 哭泣小說”的代表。平淡的筆觸述說一個關(guān)于母愛的故事,故事里場景頗日常,給人以代入感,而書中母親的形象立體,乃是為了兒子甘愿付出一起,一切善的化身。有些東西,一旦量化了,會變得很殘忍的。屈指一算,工作后的我們,又能有多少時間陪伴著母親呢?想想就心疼!霸傩㈨樀娜耍接H人離去的那一刻,到那個巨大的恐懼來到面前時,都會有遺憾,都會覺得自己做的不夠。沒有跟媽媽說更多的話,沒有帶媽媽去吃更多的好東西,沒有帶她去走走更多的地方。請好好珍惜。 6.《地久天長》 作者:王小波 推薦理由 王小波寫的是《地久天長》。這是他最早的作品之一。風格相似的還有《綠毛水怪》。故事圍繞文革時期的三個知青(小紅,大許,我)展開,描寫了三人在苦難生活中的建立的真摯友誼,大環(huán)境的荒謬并未阻止他們追求自由率性充滿童真童趣的生活理想。小紅是故事的主角,恬靜優(yōu)雅,熱愛文藝,率性浪漫,見事獨特,勇敢不羈。我和大許的生活以她軸心,因她而精彩。就是這么一個“絕對溫存,絕對可愛,生機勃勃,全無畏懼而且自信”的陽光女孩因病過早地離開了我們,帶走了我和大許生命中最亮的一道光彩。友情也罷,愛情也罷,青春年少總是那么純真那么感人。他們未經(jīng)世俗的一絲污染,保持著最純潔的天性,追逐著最率真的快樂。地久天長是一種紀念,也是作者拋給我們思考,世上真正能地久天長的東西究竟是什么? 7.《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作者:[蘇聯(lián)] 鮑里斯·瓦西里耶夫 推薦理由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前蘇聯(lián)當代著名作家鮑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蘇聯(lián)人民經(jīng)受了最殘酷、最慘烈的戰(zhàn)火浩劫,他們一共損失了2700萬人的生命。《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向我們展不了這2700萬人中的5個人的命運,從而也表現(xiàn)了蘇聯(lián)軍事文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對于個體生命的關(guān)懷和熱愛。瓦西里耶夫曾經(jīng)知道—個衛(wèi)國戰(zhàn)爭發(fā)生的真實事件:5個士兵為抗擊德軍進入沃比湖畔阿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主人公的原型本為男兵,而作者有意把男兵改成了女兵,目的是為了加強悲劇性和感染力。他說,婦女的使命是生育、是延續(xù)生命,不是戰(zhàn)爭、不是死亡。這部小說就是為了表現(xiàn)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女性的崇敬,對和平的向往和對戰(zhàn)爭的憎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