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包子》 老舍 豆瓣評分:9.0 《熱包子》中,老舍寫了一個發(fā)生在舊社會,即使妻子出軌,只要她再回來也可以面不改色并歡天喜地地接受她的小邱。對于小邱,最重要的只要他老婆在身邊.在他的心里,小邱嫂是否愛他并不重要的一個小故事.這里的愛情是不完整的,單向的,老舍先生最后說到邱嫂離家半年后突然回家,小邱高興地去買邱嫂愛吃的熱包子時,嘎然而止,結束了小說。非常有意思,不愧為人民藝術家的稱號后回味無窮。老舍先生從中表現出來的愛情觀婚姻觀應該是愛情首先須是非功利性的,其次應當建立在雙向的愛情之上.同時也有對小邱包括邱嫂此類人的無奈. 2 《一朵吉;ā 連城三紀彥 豆瓣評分:9.4 《一朵桔梗花》是日本小說家連城三紀彥的作品。小說里一共收錄了五篇以花為篇名的系列作品:《一串白藤花》、《桐棺》、《一朵桔;ā贰ⅰ栋咨徦隆、《菖蒲之舟》。[1]時代背景均為大正及昭和初期。 書中的5個中篇故事所講述的殺意,任何一部都可以擴展成為一部長篇推理小說。尤其是其中《一串白藤花》,《一朵桔梗花》更加是其中的精品。 書中的篇章主角多為黑社會與青樓女子一類人物,他們處于社會底層,近似于被整個大時代所拋棄。但是或許正是因為和社會環(huán)境的強烈對比,反而更突顯這些人物的淼小,進而帶出更深層的悲劇性與哀愁。連城三紀彥在小說中描寫復雜的人性因素,兼顧推理性與文學性,在兩相結合的狀況下,又加入出人意表的結局,或許這是別人津津樂道于他作品的原因。以花的凋謝比喻生命之殞落,無法逃離的宿命之感濃厚地黏合于故事之中。人難逃一死,但如何在生命的某個地方發(fā)散出人生的熱力與激情,或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 3 《肉桂色鋪子及其他故事》 布魯諾·舒爾茨 豆瓣評分:9.0 布魯諾·舒爾茨 與卡夫卡比肩的天才 20世紀偉大的波蘭語作家之一 波蘭第二共和國“先鋒文學三杰”之一 本書包含布魯諾·舒爾茨存世的兩部小說集之一《肉桂色鋪子》,以及四個單獨的短篇與三篇隨筆。其中兩篇隨筆“傳奇的誕生”、“來自布魯諾·舒爾茨的創(chuàng)作室”為首譯。舒爾茨乃極具獨創(chuàng)性的作家,密集的意象、狂暴的想象,通過流動、跳躍的敘事鋪展開來,仿佛在陽光下抖開一塊閃光的綠色綢緞。舒爾茨曾言,“現實的本質乃是意義。對我們來說,無意義的事物皆為虛妄。”他的作品雖有超現實的天馬行空,實則正是對于意義的攫取。 4 《離開的,留下的》 埃萊娜·費蘭特 豆瓣評分:9.2 《離開的,留下的》 是埃萊娜·費蘭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三部,聚焦“我”(埃萊娜)和莉拉躁動、緊密相依的中年。 “我”在未婚夫彼得羅一家人的幫助下,出版了第一本小說,享受著成功的喜悅,而留在那不勒斯的莉拉卻身陷貧困而卑賤的工廠生活。“我”像個騎士一樣,再度介入莉拉的生活,并動用丈夫一家人的關系,讓莉拉和恩佐的生活有了轉機——他們成了那不勒斯地區(qū)最早學習、掌握計算機技術的人,他們頑強、堅韌的學習能力讓他們開始積累了巨大的財富。 我和莉拉之間再次勝負難辨;楹蟮摹拔摇遍_始面臨自己的創(chuàng)作危機,而平靜的、中產階級式的婚姻也令“我”疲憊不堪。對社會變革頗為冷淡的彼得羅希望“我”放棄作家的身份,而“我”在扮演“母親”、“妻子”這些角色時,總是避免不了內心的分裂、緊張。 莉拉對“我”的新作品的指責更是讓我產生徹底的自我懷疑:我接受的教育和擁有的知識是否只是讓我的作品徒有其表,沒有真正的思想,也永遠無法擁有莉拉近乎粗野的表達中那些令人不安的真相。直到有一天,“我”丈夫突然將尼諾帶回了家…… 5 《活著》 余華 豆瓣評分:9.1 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于賭光了家業(yè)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的福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y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xiāng)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兒子機靈活潑…… 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每讀一頁,都讓我們止不住淚濕雙眼,因為生命里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活著,人究竟為什么而活著? 作者余華說“活著,原本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為了能更好地繼續(xù)活著,除此之外一切都是虛妄都是浮云。企圖探究活著的意義注定只能成為一個笑話。人只是一種存在,它與天地萬物一樣并無意義。”毫無選擇地,人來到了這世上。來了,就得活著,不管是出于生物本能還是社會之道,沒有其它!叭耸菫榱嘶钪旧矶钪皇菫榱嘶钪獾娜魏问挛锒钪。我想生命的寬廣應該讓我們去坦然接受它賜予我們的一切,盡管這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