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節(jié)日都可以彼此祝福,唯獨清明節(jié)好像很難這樣說。你沒法跟朋友愉快地說:祝你清明節(jié)快樂!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這么認為的,這種“成見”來自最簡單的認識,這個節(jié)日與死亡有關,這是我們祭奠死亡的日子,怎么能愉快的起來。 其實我們都錯了?赡芎芏嗳硕家洑v這樣一個過程,認識清明節(jié),也認識死亡和生命的意義。 首先我們得知道,清明節(jié)并不是那么“喪”的,它與春風有關!痘茨献印ぬ煳挠枴防镎f:“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鼻迕鞯娘L,清爽明凈,每到這個時候,萬物正在勃然生長,世界清潔明凈,沒有一點死亡晦暗的意思。 清明節(jié)顯得有些冷清,是因為它融合了寒食節(jié)的很多色彩。很多人小時候聽過介子推的故事,寒食節(jié)不舉火,其實寒食節(jié)和介子推的關系真不大。主要是因為古人認為火是有生命的,燒過了一年火的生命里減弱了,要在寒食這天換上新火,讓火的生命能延續(xù)下去。因為這個原因,這一天顯得略有些冷清,我們都以為清明節(jié)就是“雨紛紛”“人斷魂”的。 古時候,清明節(jié)是專門踏青、祓禊的,熬過了沉悶的冬天,這一天我們要開開心心出門去,好好享受春光。明白這一點,我們可以大聲說:清明節(jié)快樂了。 這段時間,我們在讀“讀者薦書023”《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碰上清明節(jié)真是巧合,但又像是必然。清明節(jié),我們要完成兩件事:快樂地迎接春光,感受生命的美好;安靜地祭掃先祖,沉思生命的價值。這兩件事合起來,就是要我們不能辜負春光,不能辜負生命。 生活中的糾葛太多,我們容易陷入惶惑,生命的價值何在?在清明節(jié)這天,讀《活出生命的意義》,非常切題,從這本書出發(fā),再讀這5本談論生命、死亡和生命價值的書,讓我們可以對生命有更深切的理解。 1.《維羅妮卡決定去死》 作者:保羅·科埃略 南海出版社 維諾妮卡不想活了,日子太無聊,死水一般沉寂,讓人厭倦,她決定服毒自殺。 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死。維諾妮卡竟然又醒來了,她以為自己是從地獄中蘇醒的,但睜開眼睛,卻發(fā)現自己在一家精神病院里。 更尷尬的是,這時她身上一絲不掛,四肢都給捆綁起來,跟一幫瘋子待在一起。她被告知自己患有心臟病,只能活一周時間了。 反正自己要死了,過完一周之后再死好像并不讓人特別難過,但是,和瘋子們待在一起的一周里,維諾妮卡竟然重新發(fā)現了生命的歡愉和活下去了樂趣,并愛上了一個英俊的男子。生命之火重新燃燒起來的時候,自己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這是保羅·科埃略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很多人都是通過《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知道保羅·科埃略的,這位和馬爾克斯齊名的拉美作家,很少構筑宏偉復雜的故事迷宮,但他的每個故事,都能讓人陷入哲學的沉思、宗教的迷思,進而從生活中看到童話的色彩。 讓我們讀這本書的理由很多,最重要的一個是,我們盡可以厭棄生命,但當生命的盡頭真的來臨,我們到底能不能接受從此失去一切苦惱的解脫,生命的美好不是瀟灑的一揮手就能徹底揮別的。 2.《靈魂的事》 作者:史鐵生 天津教育出版社 不要跟我討論為什么我們要去讀史鐵生的書,聽他講自己的人生和感悟。每個世界里都有生命殘缺的人,但不是每個世界都能有這樣的人,他經歷了生命的殘缺,然后能把很多人心里的苦和生命里的苦澀,用文字干干凈凈地寫出來。 所以,雖然他是在承受自己的苦難,但真的很像是在替所有人受苦。 《靈魂的事》聊的是生命、愛情、信仰和沉思,一本好看又讓我們安靜的散文集。 當生命殘缺的時候,內心變得完整了,看上去這像一個悖論,卻在史鐵生身上成為現實。當我們的身體在體會苦難,一個人如果精神上足夠強韌,他的靈魂就能跨越煩瑣變得純凈,這種純凈不是沒有邪念,而是即使有了欲望和邪念,都能坦誠面對。 所以,讀《靈魂的事》的時候,眼瞅著史鐵生吃進去的是苦難,寫出來的卻都是明朗和歡樂,這種生命晦暗中閃耀的光能照亮我們所有人的生命。 3.《超越死亡:恩寵與勇氣》 作者:肯·威爾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威爾伯遇到了一個女孩,36歲的崔雅,他深深愛上了她。美麗、活潑、聰慧的女孩,誰不愛慕呢,跟她在一起,生命的歡樂都會加倍。 沒人想到,這種看著可以加倍的快樂,轉眼間就變成了痛徹心扉的悲傷。結婚前夕,崔雅發(fā)現自己得了乳腺癌,一份浪漫美好的愛情,轉眼就變成了共同挑戰(zhàn)病魔的信念。這是愛情最美好的詮釋之一。 此后的5年時間里,夫妻倆共同面對死亡。這真的是讓人倍感折磨的5年,一份愛情走進了婚姻,這份婚姻從開始的第一天就準備好面對分離和死亡,造物者跟人的玩笑充滿了愚弄和冷酷。 真正面對死亡時,個人很難能簡單地表現出從容和篤定,一定會有惶惑,一定會有被死亡擊倒的瞬間,再相愛的人也會因為長久地堅持而感到疲憊,彼此怨恨,彼此厭惡,互相怨懟。 但生命的價值就在于,雖然風雨凄厲,但還是要相互扶攜著活下去,在對生命的思考和靜悟中獲得智慧。 這是一部死亡日記,沒人能輕易逃脫死亡的追問,但在這本書中,我們能看到這對夫妻雖然受盡折磨,但能夠在體悟生命的過程中安靜地生活,讓活著的人看到生命的自在、生命力的光彩。讓他們的生命經驗變成我們生命的驚訝。 4.《走到人生邊上》 作者:楊絳 商務印書館 錢鐘書先生的魅力在于睿智,他的智慧中充滿了頑童的狡黠,世界在他面前就是一本充滿機趣的書,每一頁他都能讀出別樣的味道。所以,他的《寫在人生邊上》,充滿了點透人生的句子。 楊絳先生的魅力則來自于通達,她看護著錢鐘書走完他的一生,自己又留在世界上很久,藹然地看著世界,看透了“生、老、病、死”。等到她也要離開人世的時候,我們發(fā)現,楊絳先生不曾給我們留下犀利的智慧,但她的文字讓我們感覺的來自生命的平和與溫度。 《走到人生邊上》,真的就是楊絳先生走到自己的人生盡頭時對生命的感悟,她沒想著要寫出什么驚世駭俗的東西,她給自己的這本書的定位就是給錢鐘書《寫在人生邊上》的注釋,書里面她回到了很多錢鐘書提出過的疑問,神和鬼,人生和生命,靈與肉,生命的價值。 有些書注定是讀過之后,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的,錢鐘書、楊絳夫婦的這兩本小冊子都是,尤其是這本。書里面,楊絳先生講了個事情,她和錢鐘書都認同一件事情,《論語》中,孔子最喜歡的學生不是子路和顏回,而是愛胡說八道的宰予,這是屬于他們兩個人的智慧,帶給我們分享。 5.《刀鋒》 作者:毛姆 上海譯文出版社 因為毛姆,我始終保持著對暢銷書作家的尊敬,因為他們都是專心講故事的人,并且一心一意講一些大家喜歡聽的故事。我們不能小瞧他們,因為在探究故事力量的過程中,我們說不定還能收獲一個像毛姆這樣會講故事的高手,帶給我們像《刀鋒》這樣的好故事。 拉里·達雷爾是個美國青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參軍當了飛行員。行伍生涯中,他認識了一個來自愛爾蘭的好友,他生龍活虎的生命力和對世界的豁達都影響著拉里,但是不久,戰(zhàn)爭例行收割生命,好友為了救拉里而犧牲。 戰(zhàn)爭最能引發(fā)人對生命的反思,好友死后,拉里陷入對生命的思考。戰(zhàn)爭結束之后,他貼上了英雄的標簽,但是在熱火朝天建設夢想世界的美國,拉里并沒有感受到“宏偉和繁榮”,反倒陷入極度的困惑。 身為英雄,有著漂亮的未婚妻伊莎貝爾,但拉里并不感到快樂,美好的生活在召喚他,他卻要選擇逃避。死亡帶給拉里獨特的生命體驗,他要在眾人的喧囂之中追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毛姆為拉里在真實世界中找到了原型,就是英國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毛姆借助拉里聊了自己的哲學觀念,也借由拉里表達了他對于人性的高度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塵世中的快樂不能讓人獲得永恒的滿足,西方世界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帶來的精神空虛也讓人陷入痛苦難以自拔。小說中,拉里從東方的智慧中找到了解救精神困惑之道,在一本暢銷小說中,毛姆帶著拉里一同尋找人存在的價值,也讓所有讀這本書的人,能在經歷生死的抉擇之后感受生命的復雜和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