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第三個星期日,也是我國第28個全國助殘日。 生活中我們有時會碰到殘疾人,他們或看不到,或聽不到,或肢體殘缺……但是,他們也跟我們一樣,有健全、獨立和渴望尊重的靈魂。很多時候,一個社會的溫度是以如何對待殘障人士來標記的。 如何關愛尊重他們,以及如何與他們相處,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也是我們需要給予孩子的生命教育的內容。平時談及這樣的話題不多,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不妨借用繪本,和孩子探討下,教他去理解并尊重每一個生命。 《海倫的大世界》 多琳·拉帕波特 文,瑪特·塔瓦雷斯 圖 啟發(fā)童書館 5歲+親子共讀 突如其來的疾病讓健康的海倫·凱勒變得聾啞、不能說話,隨之海倫的脾氣也變得一度非常差,后來她在老師安妮·蘇利文的引導和幫助下,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堅強,慢慢學會了讀寫,獲得大學文憑,并成為了作家,向全世界表達她的思想、觀點和主張,為世人帶來信心與鼓舞! 如果說海倫·凱勒是一個奇跡,那么這個奇跡是海倫和蘇利文老師共同創(chuàng)造的,蘇利文老師對海倫·凱勒的教育和幫助的方式也值得我們學習。她曾這樣寫道:“我必須解決的問題,是既要規(guī)范和控制她的行為,又不能傷害她的心靈。我起初只能非常緩慢地、一點一點地進行,并試圖贏得她的愛!睕]有蘇利文老師,也許海倫不可能有后來的故事。 《看不見》 蔡兆倫 著 海豚傳媒 4歲+親子共讀 一般人的生活中,視覺活動約占70%,然而,當今天我們“看不見”,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看不見》的作者蔡兆倫提出了這樣的疑問:“看不見的路要怎么走?看不見的書要怎么讀?看不見的危險要怎么躲避?看不見的感覺是什么樣子?”于是他創(chuàng)作了這本讓孩子體驗視障者感受的繪本。 《看不見》這本書描述一個“看不見”的男孩,試著從家里走到公園,他不用視覺,而是用其他感官來接觸他生活的環(huán)境,讀者也隨著第一人稱的口述,經歷這段短短的旅程,并且體驗他用觸覺摸索的困難,以及他變得敏銳的聽覺和嗅覺,此外,讀者更感受到他不安的心情,里面摻雜著擔憂、害怕與迷惑。 相似推薦:《一本關于顏色的黑書》 《眼》 奇米勒斯卡 著 接力出版社 4歲+親子共讀 大家一拿到這本書就會被書頁上的一對洞洞所吸引:這是什么?喔,是眼睛呢!但翻過頁去,馬上就會發(fā)現(xiàn),眼睛的瞳仁原來是畫面里的花蕊、衣服上的扣子、插座上的孔……這本繪本別出心裁,安靜的敘述中蘊藏著作者對“眼”的意義的深刻思索。 原來,作者曾造訪盲人朋友的家,發(fā)現(xiàn)盲人是“目盲心不盲”,照樣行走自如,甚至涂上紅色指甲油。作者深受觸動,她希望能借這本書告訴讀者,眼睛的能力并非只是看到事物,“靈魂的眼睛”應能穿透表象,看見事物深層的智慧,以及人內心深處的情感,熱愛、觀察、思考每天看得見的生活,把眼中看得見的每一種美好,都視為珍貴的禮物。不管是看得見的人,還是看不見的人,生命本身就是福祉。 《安靜也可以美麗》 黃立佩 著 和英童書 4歲+親子共讀 我叫小靜,我聽不見。我們家里總是靜悄悄的,不是無話可說,而是用手語在聊天。有一天,妹妹送給我一個陶笛,我聽見了各種聲音:我聽見湛藍的聲音,我聽見弦月的聲音、蜂蜜蛋糕香味的聲音和十一月的聲音,我也聽見小狗蜷成一團的聲音、泡泡的聲音、睡不著翻來覆去的聲音,以及雪花在掌心融化的聲音和玻璃碎片的聲音。我聽見擁抱的聲音。世界是安靜的,但我聽見了一切…… 本書描繪一個聽障女孩的感受與想象世界,引領孩子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生活。 相似推薦:《我的妹妹聽不見》,對于如何感知和了解這個世界,聽障者也有他們獨特的方式、他們的奧秘、和他們的樂趣。 《輪椅上的夢》 法蘭茲·約瑟夫·豪尼格 文,薇雷納·巴爾豪斯 圖 海豚繪本花園 3歲+親子共讀 瑪吉特雙腳不方便,需要坐輪椅,但是她會做很多事情,她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和正常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樣。今天她要幫媽媽到超市里去買牛奶和蘋果。在路上,她看到有些孩子在欺負一個胖男孩,當然啦,也有好多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她。超市的阿姨雖然熱心地幫助她,卻讓她心里很難過,敿乜蘖耍@時,胖胖的男孩過來安慰她。他告訴瑪吉特:雖然外表和一般人不同,可是,如果我們和其他人一樣,坦然接受他們的幫助,就不會覺得自己有什么不一樣啦! 《謝謝你,塔莎》 大塚敦子 著 愛心樹童書 4歲+親子共讀 你知道腿腳不便會給一個人的生活帶來多大的麻煩嗎?不僅不能又蹦又跳、想去哪就去哪,就連生活中最基本的小事可能都有困難:拿不到想要的東西,東西掉地上撿不起來,關燈都夠不著等等,需要別人或幫助犬的幫助。這本繪本講的就是一個傷殘卻快樂的女孩和一只幫助犬的故事,故事用黑白照片的形式講述,讓孩子增強對幫助犬和社會的了解,也懂得生命永遠有陽光。 《好好愛阿迪》 維吉妮婭·弗蘭明 文 弗洛伊德·庫柏 圖 和英童書 5歲+親子共讀 阿迪是個唐氏癥孩子,反應慢,喜歡跟著鄰居孩子琪琪。他對琪琪很好,對小動物很溫柔,他會在沼澤中找睡蓮,找青蛙卵,是個體貼的玩伴。但他們相處時也有矛盾:琪琪被糾纏時的不耐煩,阿迪被其他人指指點點或譏笑時的不自在,琪琪對阿迪內心排斥的自責等等。不管是孩子或是大人,都對智障人群存有一定偏見,會避免和他們接觸,這不是誰的錯,這些情緒是自然的,只是缺少了解而已。 就如琪琪媽媽所說,阿迪這樣的孩子是上帝特別創(chuàng)造的。大多數的排斥是因為不了解,了解是產生尊重和同理心的第一步。 其他相似推薦:《弟弟的世界》、《奶奶到底怎么了》,分別是一個自閉癥男孩和一個患有阿茲海默癥的老奶奶的故事,雖然這兩者按定義不算是殘疾人,但也需要我們多加關愛,特別是作為親人。 希望通過以上繪本能增加孩子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真正與殘疾人相處時,還要注意一下8點。@人民日報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