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問題是貫穿語言學始終的世紀性課題,卡茨的這本書是過去二十年中對此問題最重要的論述之一。 本書共分八章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當代自然主義的兩位設計師(維特根斯坦與奎因)的論證進行系統(tǒng)的、全面的分析,并表明他們的論點不足以支持自然主義;第二部分識別出自然主義的根本問題,即其哲學立場與手段之間悖論性的關系。 對于20世紀的西方世界而言,哲學的焦點是語言。而對于語言的深層結構和規(guī)則而言,其焦點是自然主義。 卡茨指出,由于維特根斯坦、奎因、戴維森、喬姆斯基等人關于意義與語言的特定論證,將20世紀的英美哲學引入了自然主義,并使其成為這個時代占主導地位的哲學。而本書的目的,正是對于這種自然主義的語言及哲學觀念進行批判,從而為另一種求真之路提供可能。 在本書中,卡茨的批判分為兩個部分。一、對當代自然主義的兩位設計師(維特根斯坦與奎因)的論證進行系統(tǒng)的、全面的分析,并表明他們的論點不足以支持自然主義。二、識別出自然主義的根本問題,即其哲學立場與手段之間悖論性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