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最后一天,我們都會以「價值和美」的嚴格標準,推出一篇果麥文化當月新書優(yōu)選推薦。 希望這個系列書單能成為一座佇立在文字之海的小小燈塔。既能幫你在百萬種圖書中千里挑一,找到你的「2040」,也能讓我們彼此以書相連,以微小的力量推動文明。 他的詩會讓人發(fā)現(xiàn), 生活如此值得熱愛。 △ 點擊關注視頻號@2040書店店長 陪你讀2040本經典 #01 《命運》??點擊下圖,即可在小程序中購買本書?? 本月要首先為你誠摯推薦的新書,是作家蔡崇達自《皮囊》后,歷時八年精心打磨而成的長篇小說新作《命運》。 雖說在還沒有開始為你詳細介紹這本書之前,就推薦你們下單是一件“非常不2040書店”的事情,但如果可以,真的非常希望你能夠在國慶假期里讀到這本書,因為它是如此細膩綿長,又直抵人心,用一個人的心靈成長史,映照出了許許多多讓人為之痛哭、為之激勵、為之坦然的故事。 它需要,也真的值得你為它付出一些完整的閱讀時光。 坦白說,《命運》是一本非常不容易推薦的新書,這篇推薦語讓我斟酌了許久——即便“每月新書優(yōu)選”已經整整更新了一年,但我依舊很難找到一種方式,能簡明扼要又直接重點地告訴你們《命運》究竟有多好看。 原因很簡單,因為《命運》書寫的確實是“命運”本身——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但它又無影無蹤,無法言說。 《命運》并不像《皮囊》那般深情激烈,蔡崇達用了八年時間洗練掉了《皮囊》里那種直接的表達方式,而是把“命運”所能承載的一切悲歡,用更成熟的敘述技巧,綿密沉穩(wěn)地融化在了小說的每一段情節(jié)里,所以你真的很難用簡短的話語凝練出《命運》所想表達的重點,因為《命運》里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重點。 從任何一個角度概括《命運》,都讓人覺得是在減弱它所擁有的那種心靈力量,就像當我想要為你形容海洋時,我絕對不能指著某一片海水說:“看,這就是海!”我必須要用另一種方式,讓你看見它的宏大、寬廣、奔流和靜謐。 所以,這篇推薦語可能要比以往每一篇都要更長一些,我希望能盡可能地描繪這片命運之海,既描繪水面上一切的迷人波光,也描繪水面下的無盡深奧。 《命運》講述的,是“阿太”一生的故事!鞍⑻笔情}南方言,她是作者蔡崇達的太奶奶。如果你讀過《皮囊》,你應該對這位活了九十九歲的神婆印象極其深刻,因為她是一個“硬”到讓人感覺肝兒顫的“狠人”。 《皮囊》里的阿太,就像是用另一種不同于凡人的材質打造出來的物種。 一切苦難對于她來說似乎都是不存在的,吃再大苦受再大罪,阿太都坦然處之,哪怕做飯的時候不小心切斷了手指,她也只會淡淡地說一句我把手切了,仿佛斷指在別人手上。 阿太幾乎一輩子都沒有出過東石橋鎮(zhèn),從生到死,這個泉州邊上的小小魚鎮(zhèn)就是阿太全部的人生舞臺,她也幾乎沒讀過什么書,腦海里能稱得上是“文化”的,恐怕更多的都是如何燒香、如何上供、怎么在“老爺”面前擲圣筊……種種幾乎只能在閩南地區(qū)的廟宇里才用得上的知識,但偏偏就是這樣一位阿太,卻睿智通透地仿佛一個賢者,沒有什么事情是她勘不破的,即便是死亡本身。 我想,很多人讀《皮囊》時,內心一定會多少犯些嘀咕,感覺阿太是不是被作者加上了太多神奇的濾鏡,因為她的那份“狠”、“硬”、“通透”、“睿智”,實在太過于不真實。 但如果你讀完了《命運》,當你完整地看見了阿太的一生——從東石橋鎮(zhèn)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少女蔡屋樓,到一切都無所畏懼的阿太。你就會明白,《皮囊》里所寫的一切都真實不虛。 無力的普通人,本來注定只是命運的玩物,但假如她偏偏就要窮盡一切努力,咬牙切齒也要和命運去拼,而且無論如何都不會被打倒的時候,他的心靈、人格、肉體……一切就會成長成阿太那樣—— 命運對勇士低語。“你無法抵御風暴”。勇士說!拔揖褪秋L暴”。 但我必須要告訴你的是,阿太并非生來如此,因為《命運》是一部心靈成長史,甚至可能要比你看到的多數心靈成長史更要細膩和完整,這一方面毫無疑問地來自作家蔡崇達出色的敘事技巧,但更重要的在于《命運》的故事本身。 在《命運》的故事里,阿太很多時間都是一個弱者,無論從時間背景、從文化背景、還是社會權力關系之類的任何視角來看,一個出生在舊社會,生活在小漁鎮(zhèn),沒有宗族背景,近乎家破人亡,沒讀過書,還裹著小腳的女人,幾乎已經攢夠了“最弱者”的所有標簽。 但偏偏這個“最弱者”卻偏偏能抗住家庭的破滅、能頂住歷史的洪流、能受住命運無兒無女的詛咒,能耐著疼犧牲掉自己最珍貴的一切,然后繼續(xù)努力地活著。 一個人能在命運面前感受到的所有困惑、無奈、悲慟、仇恨、遺憾,阿太全部都有;一個人能對命運做出的所有抗爭,阿太也幾乎都做過,甚至是死亡本身,她都探索和觀察過不知道多少遍。 蔡崇達細致入微地勾勒出了阿太在所有這些時刻的內心故事,所以《命運》里的心靈成長史,是連貫的,是完整的,更是精密的。 即便你永遠都不會經歷過阿太所經歷的那些命運的玩笑,但只要你能夠沿著阿太的內心走完她的一生,你也必然能獲得讀多少心靈讀物都未必能體悟到的成長。 不過我必須要說明的是,“一出無比細膩又打動人心的心靈成長史”僅僅只是《命運》第一個重要的側面。這本書里第二個我必須要為你強調的重點,是“命運”本身。? 什么是“命運”呢?命運能夠被感受,但卻無法被定義,誰都沒法精確地指出某一種存在說:“這就是命運”,但當一些事情發(fā)生的時候,我們卻也都知道“這件事就是命運”。 除卻一些有關于玄學和自然天災的成分,我們所稱之為“命運”的,絕大多數從本質上說,都更應該被稱之為是“歷史的影響”、“時代的浪潮”,但這些都只是后來人才能看清的東西,他們只能發(fā)現(xiàn)似乎就在某一天、某一件事后,一切都發(fā)生了改變,冥冥中有只看不見的手突然開始操弄著一切—— 就像我們都以為2020年的元旦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新年。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知曉人的命運會被歷史和時代改變毫無意義,因為人根本不知道哪一天是歷史的節(jié)點,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只是當命運降臨時,找到一種方式去面對命運。 這也便是阿太做的。 《命運》的故事時間軸自清末開始,自當代結束,這剛好是一個中國人所能經歷的最命運無常的一百年,當下的我們正在因為一些“歷史“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不確定、不可預期……阿太全都嘗過,十倍、百倍地嘗過。 所以讀這本書的時候,你特別能感受到“命運”好像突然具象化了,雖然你依舊沒辦法定義命運到底是怎么一件事,但是你至少可以在阿太近百年的人生里找出無數的例子來形容,來參照。 這也便是《命運》里第三個我認為特別值得推薦的地方了,“參照”。 阿太是一個文盲,面對命運,她可能不會比正在讀這篇推薦語的任何一位朋友想的更多,她甚至可能都沒有想到要把“命運”拆解一下——把神明的交給神明,自然的交給自然,歷史的分給歷史。 阿太只是把命運當成命運,然后用我們這個民族最本原、最樸素的方式去對待命運——直面苦難,活下去!這其實也就是阿太的故事之所以如此觸動人心,以至于讓人潸然淚下的深層原因所在。 因為面對無情的命運時,阿太所做出的選擇,所承受的犧牲,所拼盡的努力,都是生活在這個國度的人民,血脈和文化中共有的一種心靈力量,它不源自什么偉大的哲學,也不來自什么光輝的信念,它是一些超越著時間、空間,天然就存在于我們內心的東西。 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向來如此,磨難重重,但卻總是無法被打倒。 所以著名文學評論家李敬澤這樣評價《命運》: 這是一部關于底部的書。在個人的生命里、在我們的共同生活中,那些在底部暗自運行、從根本上支撐著我們的信念;那些讓我們在有限的選擇和浩大的無常中站立著、向前走去的力量;那些讓我們相信生活和生命自有意義的、內心的神靈。 樹意識不到它的根,樹枝和樹葉歡快地迎向天空,但樹的生長、伸展其實來自于它的根。泥土中的力量引領我們向上。 所以,《命運》終是關于“根”的,耐心的、千回百轉的講述,是一次遠行——向著我們的根、向著我們精神的故鄉(xiāng)和遠方。 對,這就是這篇推薦語想要說的第四件事,關于“根”。 《命運》是有“根”的,整部小說都洋溢著閩南文化的特色,蔡崇達詳細地刻畫了有關于閩南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別對于閩南地區(qū)之外的讀者來說,閱讀《命運》真的仿佛在看一部饒有趣味的紀錄片,海浪、神廟、宗族、語言……一切都充滿著新鮮感,當蔡崇達嚴肅地寫起那些融化在閩南文化里的神神鬼鬼時,甚至會給人一種獵奇式的閱讀趣味。 可以說,即便是對文化再不敏感的讀者,也能夠感知到《命運》里呈現(xiàn)著一種極其獨特的文化韻味,它不光光只是為這部小說塑造出了無數有趣的細節(jié),更使得這部小說變成了一個有非常濃厚地域文化色彩的民俗文本。 因為所有的故事都呈現(xiàn)在細節(jié)而完整的文化之上,這便使得《命運》里的每一種選擇、每一種生活、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帶上了更完整的樣貌,她們并不是作家用自己的思想憑空創(chuàng)造出來的角色,而是這片土地,這片文化所真的會生出的,鮮活真實的人。 “我有時候在想,說不定,人的靈魂就是這故事長出來的了。人用了一輩子又一輩子,以這一身又一身皮囊,去裝這一個又一個故事。不知道為什么,在那一刻,我好像看到許多人的歲月,像海一樣,朝我涌過來。 #02 《我是成龍》??點擊下圖,即可在小程序中購買本書?? 本月要推薦的第二本書,是成龍從影60周年官方認證版?zhèn)饔洝J珍浟苏?50余張珍藏照片,以40萬字的海量細節(jié)走心呈現(xiàn)的傳奇故事——《我是成龍》。 說實話,《我是成龍》是一部和《命運》一樣非常不容易向大家推薦的書。 《命運》難在我們實在無法定義,無法描述。但《我是成龍》正好相反——我們太容易定義成龍、太容易描述成龍,畢竟——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不管是是電影里,還是在電影外;不管是在任何一種文化里,有誰不認識成龍呢?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電影明星,但是就算是最苛刻,最有偏見的影評人,也不得不承認,在文化影響力上,直到今天,成龍依舊是那個最偉大的中國明星。 就像這本書的序言里寫的:“有多少明星稍縱即逝,他們在某一段時間特別火,然后就毫無預兆地消失了,但是成龍,他一直在做主角,做了幾十年——幾十年啊! 我堅信我甚至都不需要刻意地舉出什么例子證明成龍是一位偉大的演員。 誰能說自己從來沒有看過一部成龍的電影呢?誰能說自己看過的任何一部電影里都沒有成龍所締造的動作體系存在呢?誰能說自己從來沒有感受到任何一種與成龍有關的文化現(xiàn)象呢? 即便是沒有趕上成龍任何熱潮的00后——他至少也是在B站上隔三差五就會成為“鬼畜之王”的大哥! 對于當代的中國人來說,我想可能根本都不需要一本傳記來告訴我們成龍到底有多出色、有多神奇、有多勇敢、有多偉大、有多…… 所以,為什么我還要推薦這本《我是成龍》給你們呢? 因為在我看來,成龍的這部自述跟這一切“有多”都沒有關系,它所做的只是很簡單的一件事——真誠地為你講述成龍從影六十年來的所有故事。一個沒有背景、沒有光環(huán),只憑著一身孤勇一路跌跌撞撞,摸爬滾打的小人物,如何成為了獨一無二的自己。 作為迄今為止最完整的一部官方傳記,《我是成龍》從成龍的童年開始,從戲曲學院里“暗無天日”的練功十年,到走進電影行業(yè)成為龍虎武師的龍?zhí)讱q月;從電影業(yè)低潮時被迫遠赴國外做工人的艱辛光陰,到終于迎來曙光的成名時刻……這本書用只有成龍自己才知道的細節(jié),勾勒出了“成龍之所以成為成龍”的完整路徑。 同樣,因為這可以說是一本成龍自己書寫的傳記(成龍口述與編修),所以它比其他的成龍故事,都要真實。 特別是在那些命運的抉擇時刻,在那些到底是應該咬著牙、流著血沖上去,還是就此退縮、安穩(wěn)一世的時刻,在那些所有我們覺得“你可是成龍啊,你怎么會這么想”的時刻—— 它都讓我們看見了一個更真實的成龍。 這本書里的成龍,是巨星、是為了電影真的敢把命拼上去的猛人,也是懵懂的熱血青年,躊躇彷徨的小人物,它沒有刻意地去描繪更多的光環(huán),反而把那些不在聚光燈下的故事都拿了出來。 如果可以,很推薦你們都能讀一讀這本《我是成龍》,不僅僅只是因為它是成龍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個人傳記,雖然僅此一點就足以構成所有的購買理由——他已經68歲了,我們都知道世界上再也不會有第二個成龍。 更重要的是,成龍電影里的時代,恰好也是一個小人物憑借著自己的努力真的可以成為大英雄的時代,他的那些故事所映照出的,還有一種在如今的時代,足夠使我們振奮的精神力量。 我們沒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成龍的,但是人有無數種方式成為龍。 小人物,真的可以變成英雄。 #03 《每日唐詩》??點擊下圖,即可在小程序中購買本書?? 本月最后一本特別推薦,是一本精雕細刻的日歷書,來自六神磊磊老師的《每日唐詩》。 365天,每天一首唐詩金句,詩文、畫作、賞析相結合,讓2023年的每一天,都成為詩歌世界的旅行。 《每日唐詩》的選詩原則是盡量通俗,但又爭取不落俗套,但盡可能地符合當日的語境。 比如中秋選擇了杜甫的“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既深情,而又蒼涼遼闊。除夕則用上了白居易的樂觀開朗“不用嘆身隨日老,亦須知壽逐年來。” 這里我想特別提一句日歷翻開第一天——也就是1月1號的那首詩,來自白居易《偶作寄朗之》的“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如今大家也都愛調侃自己老了,五零后說自己老了,零零后也說自己老了。但是心里的那個人、那一段寄托、那一段歲月,不管時光怎么變遷,都會默默長存,相思不會衰減。 把這句詩放在第一頁,大家用來送給朋友也很好。不管親人、朋友、師長、戀人,收到“唯不忘相思”之后,都會立刻明白,這里面寄托了你的思念和牽掛。 當然,如果只是單純地“以詩應時”,你是不是會覺得這部《每日唐詩》可能好像還缺點兒“書味”? 既然是六神磊磊老師的作品,那《每日唐詩》當然不會只是“選文”這么簡單,這本可愛的日歷把唐詩分成為了八種情緒,叫做“唐詩八味”: 靜、思、悲、喜、剛、凡、佛、嘆。每天所選擇的唐詩,都會注明它對應著哪一種味道。 “思”是思念,比如韋應物的“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凡”,是得意洋洋、凡爾賽。就像白居易的“銷磨歲月成高位,比類時流是幸人”;“佛”自然是佛系,躺平,王建就說“晚年恩愛少,耳目靜于僧”…… 這八種情緒能幫助你用一種更直觀的方式感知到唐詩的韻味,也能幫你觸類旁通,找到一種品評詩文的全新方式。 正所謂“詩畫不分家”,有好詩,那日歷中也自然得有好畫。 《每日唐詩》里收錄有大量的悅目書畫,比如封面是書畫家劉少白專門繪制的《高士圖》,寓意兔年吉祥,自由自在,澹蕩無塵。 每一個月份,六神磊磊老師都邀請了出色的畫家根據詩的意境創(chuàng)作了一副彩色水墨插畫,比如這張七月的詩畫彩頁。 除了畫作,《每日唐詩》中還有十二幅同樣精妙的詩詞書法,每一副字也是完全依照詩韻寫成。 比如“四月南風大麥黃”,字體樸拙,富于趣味,好像金黃色的田野里麥香撲面。 五月的“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則是行書,瀟灑飄逸,筆觸微有醉意,但又不失章法,很貼詩意。 作為一部要陪伴你完成一整年詩歌旅行的日歷,《每日唐詩》的裝幀工藝很值得再為你夸贊幾筆,燙金函套和內封都都覆上了觸感膜,手感非常細膩溫潤,內芯采用了對裱隱藏裱布,無論你打開多少頁都可以舒適地翻閱開來。 “歷書不會看,何以辨春秋;ㄩ_是春種,花落是秋收! 對于被困在鋼筋水泥之中的我們來說,那些春種秋收、鳥啼花落真的是一件很遙遠又很夢幻的一件事了。 希望這部《每日唐詩》日歷,能夠讓明年的每一天,都為你不斷生出新的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