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2022年9月|入庫新書推薦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3-01-25 00:50:31

  九月
  2022
  新書
  - 99讀書人 -
  入庫圖書推薦
  9月新書架 >>
  點擊圖書封面也可進入購書頁面
  10月1日-3日小店放假不發(fā)貨
  10月4日起依照訂單順序發(fā)貨
  外國文學/小說
  《略薩談博爾赫斯:與博爾赫斯在一起的半個世紀》
  [秘魯]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著
  侯健 譯
  ●雙廚狂喜!略薩VS博爾赫斯,跨越半個世紀的大師對話
  ●詩歌、對談、書評、演講、采訪,眾多珍貴一手資料,呈現略薩眼中的博爾赫斯
  ●揭秘“家中的博爾赫斯”、“博爾赫斯在巴黎”到“女人堆中的博爾赫斯”
  ●略薩對博爾赫斯的賞析和解讀,拉美兩代文學巨匠的傳承與變化
  《略薩談博爾赫斯:與博爾赫斯在一起的半個世紀》是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爾加斯·略薩的專題文學評論,系統(tǒng)收錄了他在過去50年里針對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的訪談與評論文章。略薩在1963年第一次采訪博爾赫斯,此后的半個世紀中,博爾赫斯為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識樂趣”。在這本書中,略薩以舉重若輕的姿態(tài),既保持著對博爾赫斯的畢恭畢敬,又將博爾赫斯隱藏極深的瑕疵悄然揭露:“絕對的完美似乎在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甚至也不存在于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造者中,哪怕是博爾赫斯,這個已經接近完美的人!
  略薩對博爾赫斯的認識經過了一個轉變。青年略薩對薩特等介入式作家很感興趣,排斥博爾赫斯這樣的純文學作家。但在此后的日子里他的想法逐漸產生變化,博爾赫斯和?思{等一道成為了對略薩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這種轉變和思考的過程是很迷人的。此后,略薩在世界各地的演講、授課多次以博爾赫斯作品為主題,內容涉及其作品的內容、技巧、哲思等,以作家的目光看待作家,更顯獨特。
  本書同時收入略薩對博爾赫斯的采訪、略薩為博爾赫斯寫的詩歌等一系列從未發(fā)表過的內容,無論是對略薩愛好者還是對博爾赫斯的愛好者,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書。
  《懸疑小說的構思與寫作》(經典寫作課系列)
  [美]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 著
  鄭詩亮 譯
  ●偵探女王帕特里夏·海史密斯手把手教你懸疑小說寫作的通關秘籍
  本書是美國懸疑小說作家、“天才雷普利”系列作者帕特里夏·海史密斯關于懸疑小說的一份經典寫作指南,也是她對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進行回顧檢閱的文學評論。
  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她在這本書里講述失敗的篇幅與成功的篇幅是等同的。書中的十一章涉及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方方面面,從靈感的萌芽、視角的選擇,到情節(jié)的推進、初稿的修訂,等等。海史密斯以自己的幾部著名作品(《天才雷普利》《玻璃牢房》《火車上的陌生人》)為研究案例,剖析這些經典作品前后的打磨過程,還以罕見的平直和謙卑的姿態(tài),將自己遇到的障礙和疑難一一道來。
  在海史密斯看來,作家要做的就是表達自己與他人的差異。在這種開放的精神之下,寫作并不神秘,而是一種有組織的自由。
  《波德萊爾書信集》(全2卷)
  [法]夏爾·波德萊爾 著
  劉波 劉楠祺 譯
  ● 1460余封書信,展開“惡之花”詩人一生的全息圖,無疑是波德萊爾研究和閱讀的第一手材料。
  ●讀懂書簡家波德萊爾,方能讀懂詩人波德萊爾,開啟《惡之花》《巴黎的憂郁》之門。
  夏爾·波德萊爾(1821-1867)一生寫了1460余封書信。這部書信集分上下兩卷出版,上卷收錄波德萊爾自1832年1至1860年2月的書信,下卷收錄自1860年3月至1866年3月的書信的書信。這些書信從青少年到里昂上學,到中年突遭中風而偏癱失語,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四年。從這一封封親筆書信中,我們可以詳細了解波德萊爾的成長環(huán)境、時代氛圍、個人生活、創(chuàng)作思想、發(fā)表過程以及他的財務狀況等,為深入研究這位影響深遠的現代詩人提供了詳實、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本書由法國波德萊爾研究專家克洛德·皮舒瓦和讓·齊格勒編輯并注釋,由我國波德萊爾研究專家劉波教授作序;上卷由劉波教授和翻譯家劉楠祺合作翻譯,下卷由劉楠祺一人翻譯。
  《愛因斯坦的怪獸》(短經典精選)
  [英] 馬丁·艾米斯 著
  肖一之 譯
  ●“為什么我們對房間里的定時炸彈視而不見?”毛姆文學獎得主馬丁·艾米斯“原子彈主題”小說集
  ● 擁有巨力的神奇男子、核輻射下的神經質兒童、惡龍一樣的犬科動物、永生不死的男人,奇思妙想的故事,冷酷殘忍的內核!
  ● 除了充沛的語言魅力和閃耀的諷刺天才,這些故事充滿了憂慮和厭惡,憂慮自然的遺產,憂慮地球、天空和未來!稌r代周刊》
  ● 一部來自馬丁·艾米斯的警世寓言。觸動人心,振聾發(fā)聵!——《舊金山紀事》
  《愛因斯坦的怪獸》是英國當代著名作家馬丁·艾米斯的短篇小說集。馬丁·艾米斯素有英國“文壇教父”之稱,他與伊恩·麥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并稱英國“文壇三巨頭”。這部短篇小說集聚焦核威脅的問題,艾米斯以其多變的文風和充滿智性思考的故事,預言性地講述了身處核威脅之下的現代人,以及未來人類的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用寓言的形式對一味追求高效率而無視人性健全的現代社會發(fā)展模式提出質疑,用虛實交融的戲劇性故事,給當下世人以警醒。
  《阿爾瑪》(勒克萊齊奧作品系列)
  [法]勒克萊齊奧 著
  張 璐 譯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勒克萊齊奧新作,借渡渡鳥的故事尋找非洲的根,一部晦暗的家族史也是一部島上的殖民史
  《阿爾瑪》是勒克萊齊奧出版于二〇一七年的長篇小說。
  小說的結構是典型的雙線敘述:一條線是主人公“我”的敘述,講述到毛里求斯島尋訪費爾森家族的親人及其過往,他們住在一個叫阿爾瑪的地方;另一條線是“渡渡”的敘述,他得過一場怪病,面容被病摧毀,作為島上最后一名費爾森家族的成員,講述了他身邊的人和事,以及最后離開島嶼流浪到法國的經過。這部小說既是一部晦暗的家族史,也是一部島上的殖民史,勾勒出數個世紀以來這座美麗的非洲島嶼上曾經發(fā)生的悲慘往事。
  《在首爾的天空下》(勒克萊齊奧作品系列)
  [法]勒克萊齊奧 著
  安 寧 譯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勒克萊齊奧探索首爾這座大都會里的人情故事,這里有貧困也有病痛,但是文學帶給人安慰
  《在首爾的天空下》是勒克萊齊奧出版于二〇一九年的長篇小說。
  敘述者辰輝是一個身無分文的女大學生,寄宿在首爾的大姑家里,處處受到限制和欺侮。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一則啟事,有個叫莎樂美的女人身患絕癥,不能走出家門,希望有人定期給她講故事,她可以支付報酬。一邊是與貧困斗爭,另一邊是與病痛斗爭:辰輝身體健康,可以自由行走在首爾的天空下,而莎樂美很富有,卻只能躺在屋子里看窗外的天空。在辰輝給莎樂美編造的故事里,大都市的一個個傳說似真似假,現實與想象之間的界線消失了。
  《黑山之上》
  [英]布魯斯·查特文 著
  徐玉虹 譯
  ●英國旅行作家布魯斯·查特文小說代表作,深入體悟威爾士地區(qū)的鄉(xiāng)村生活,描畫世界巨變之時普通人的內心風云
  ●旅行與寫作是布魯斯·查特文的生命。這部長篇小說以近鄉(xiāng)人的筆觸挖掘了那個動蕩時代在威爾士小村莊發(fā)生的感人故事,被英國《獨立報》譽為“他最深刻最優(yōu)秀的書”。
  四十二年間,劉易斯和本杰明·瓊斯并排睡在他們父母的床上,他們生活在那個叫作“幻影”的農場上。
  二十世紀初,英國威爾士鄉(xiāng)村的一個農場里,有一對雙胞胎兄弟。他倆在農場出生,在農場長大,從未離開過家。他們耕作粗糙的土地,晚上睡在同一張床上,遠離塵世紛擾,只是偶爾接觸一下先進的農業(yè)技術設備,而發(fā)生在遠方的世界大戰(zhàn)也給他們帶來了間接的傷害。通過描述本杰明和劉易斯這對雙胞胎兄弟的生活,以及他們和當地鄉(xiāng)村小社區(qū)里各種人物和家庭的交集,布魯斯·查特文用動人的手法對人類一些重大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暗黑森林》
  [美] 妮可·克勞斯著
  青閏 譯
  ●《愛的歷史》作者妮可·克勞斯又一力作
  ●剖析青春、財富、婚姻、家庭、子女等人生關鍵詞
  ●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上,汲取生活的勇氣
  女作家妮可人到中年,遭遇婚姻危機,更糟的是,她的新作也遲遲無法寫出。為了尋找靈感,她來到以色列,希望能夠突破生活的困局;大律師愛潑斯坦,遭遇父母接連去世的變故,他不禁追問究竟是什么才是有意義的。兩個人就這樣循著內心的追問,來到以色列,來到沙漠中,希望將破碎的自己收拾起來。
  《格林童話初版全集 : 全注解本》(軟精裝)
  [德]格林兄弟 著
  [美]杰克·奇普斯 注
  姚了了 譯
  ●英語世界恢復格林童話原貌“了不起的版本”,重新發(fā)現格林兄弟未經西方文化審查的原始故事,更絕妙、更變幻,還原古老故事生猛、天真的原味,還原英雄主人公果敢、潑辣、無畏的天性。
  本書據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14年英文版譯出,主要讀者對象為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和年長者。
  書中收錄民俗學者杰克·奇普斯長篇導讀,梳理格林兄弟成書歷史,探索初版故事的重要意義;收錄格林兄弟《第一卷初版前言》(1812年)和《第二卷初版前言》(1815年);收錄156個初版故事。書中所有注解由杰克·奇普斯基于格林兄弟1812/1815年初版的學術性注解和筆記體附錄(這些內容僅在初版中出現,被刪除后曾單獨出版)進行整理,提供概要、故事來源及注解者認為重要的故事變體。
  詩集/詩歌評論
  《論里爾克》(精裝)
  馮至 著
  陳巍 編
  ●馮至對里爾克情有獨鐘,他翻譯、研究里爾克,深受里爾克詩歌的熏染,詩人與詩人對撞出一個文學奇跡
  ●馮至先生是德語文學研究的一代宗師,里爾克、歌德、諾瓦利斯在中國的廣為流布,馮至作為開拓者功莫大焉!
  馮至先生對奧地利詩人里爾克情有獨鐘。本書收錄了馮至先生翻譯的里爾克書信集《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論“山水”》《馬爾特·勞利茲·布里格隨筆》(選譯)以及《秋日》《豹》等十八首詩,還收錄了馮至所有關于里爾克的論述文字和譯作散篇,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橫跨半個多世紀。論述文字包括專文、書信、演講稿等,譯作部分附錄了原文,以供諳熟德文的讀者對照閱讀。此外,本書還收錄了馮至創(chuàng)作的十四行詩,并附有德國漢學家顧彬譯成的德文,以印證他深受里爾克詩歌的影響。本書由德語文學翻譯家、歌德研究學者陳巍主編,開篇附有陳巍論述詩人翻譯家馮至和論述馮至與里爾克的兩篇編者前言。
  馮至(1905-1993),原名馮承植,字君培,1923年入北京大學德文系本科,1930年留學德國,先后就讀海德堡大學、柏林大學,1935年獲得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36年任同濟大學教授,1939年至1946年任西南聯(lián)大外文系德文教授,1946至1964年任北京大學西語系主任,后調任外國文學研究所任所長,1993年2月22日病逝于北京。
  《論歌德》(精裝)
  馮至 著
  陳巍 編
  ●馮至是中國研究歌德的開拓者,他翻譯歌德、研究歌德,是中國歌德學研究領域的一個肇始,也是一座豐碑
  馮至是中文世界研究歌德的開拓者。馮至先生的專著《論歌德》,上卷作于1941-1947年,下卷作于1978-1984年,本書據1948年上海正中書局出版的《歌德論述》和1986年上海文藝出版社《論歌德》,對其收錄相同文章指出異文之處,以供讀者參閱;此外還收錄了馮至譯注的《歌德年譜》(1749-1808),并補譯了馮至未翻譯的部分(1809-1832);馮至在1947年所作的以歌德為題的演講,以及1982年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所作的“歌德”詞條,也收錄書中。馮至研究歌德是中國歌德學研究領域的一個肇始,也是一座豐碑。本書由德語文學翻譯家、歌德研究學者陳巍主編,開篇附有論述馮至研究歌德的編者前言。
  《論諾瓦利斯》(精裝)
  馮至 著
  陳巍 編
  ●馮至是中國研究諾瓦利斯的開拓者,他在海德堡大學以諾瓦利斯為題撰寫博士論文,其難度和深度至今無人能達到
  馮至先生這部研究德國浪漫主義詩人諾瓦利斯的專著,是他在海德堡大學的博士論文:《自然與精神的類比——諾瓦利斯創(chuàng)作中的文體原則》。本書收錄了德語原文的全文和其弟子李永平、黃明嘉合譯的中譯文,還收錄了德語文學教授陳銓刊發(fā)于1936年1月《清華學報》上的評論文章。馮至先生是中國最早研究諾瓦利斯的開拓者,以諾瓦利斯為題撰寫博士論文,具有相當高的難度,至今國內也寥寥無幾,故這篇博士論文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文獻價值。本書由德語文學翻譯家、歌德研究學者陳巍主編,開篇附有其論述馮至研究諾瓦利斯的編者前言。
  《手書》(巴別塔詩典)
  [加]邁克爾·翁達杰
  陶立夏 譯
  ●《英國病人》作者翁達杰詩歌單行本,寫盡對故國斯里蘭卡的鄉(xiāng)愁,《夜航西飛》譯者陶立夏傾情翻譯
  邁克爾·翁達杰Michael Ondaatje(1943- ),加拿大詩人、小說家。他出生于斯里蘭卡科倫坡,十一歲時隨母親移居英國,十九歲移居加拿大。自1962年出版首部詩集以來,翁達杰已經出版多部詩集、長篇小說、劇本和文學評論集,他還是出版社的詩歌編輯。他于1992年出版的小說《英國病人》榮獲布克獎,并被改編成同名電影。邁克爾·翁達杰現居多倫多。
  《手書》出版于1998年,詩集分為三部分,包括十八首詩和一首長詩。這些關于愛情、風景、風俗和歷史的詩歌,寫作于1993年至1998年間的斯里蘭卡和加拿大。
  譯者簡介
  陶立夏,寫作者,譯者,畢業(yè)于倫敦藝術大學,譯著有《夜航西飛》《一切破碎一切成灰》《安尼爾的鬼魂》《給青年作家的信》《賈曼的花園》《躁動的解析》等。
  《對驢耳訴說》(巴別塔詩典)
  [美]羅伯特·勃萊 著
  趙嘉竑 譯
  ● 美國詩人羅伯特·勃萊晚期力作,巴別塔詩典收錄勃萊兩本單行本詩集,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趙嘉竑女士傾情翻譯
  羅伯特·勃萊Robert Bly(1926-2021),美國詩人。1926年出生于明尼蘇達州,在哈佛大學學習期間,加入包括約翰·阿什貝利在內的作家群體。他主編的十年詩選在美國詩歌界影響巨大。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勃萊創(chuàng)作了許多反戰(zhàn)詩篇,并積極投身社會活動。他出版了十多部詩集和三十多部譯詩集,包括翻譯陶淵明和白居易的詩作。2013年,美國詩歌協(xié)會授予他羅伯特·弗羅斯特獎章。2021年11月21日,勃萊在明尼阿波利斯的家里去世。
  《對驢耳訴說》包括了《對驢耳訴說》和《我的判決是一千年的快樂》兩本詩集。前者出版于2012年,收錄了七十二首詩;后者出版于2006年,收錄了四十八首詩。
  譯者簡介
  趙嘉竑,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翻譯作品、文學評論發(fā)表于《星星》《詩江南》《西部》《延河》等刊物。
  《相遇與埋伏》(巴別塔詩典)
  [意] 米洛·德·安杰利斯 著
  陳英 譯
  ●意大利當代詩人首部中譯本詩集,蒙達多里出版社獨家授權,“那不勒斯四部曲”譯者陳英教授傾情翻譯
  米洛·德·安杰利斯Milo De Angelis(1951- ),意大利詩人。出生于米蘭,童年在母親的家鄉(xiāng)蒙菲拉托度過,那里的自然風光對他影響深遠,在他的詩歌中時時浮現,這是他的一個原型世界。1976年出版詩集《類比》,引起評論界極大反響,成為意大利詩壇最有影響力的詩集之一。1977年至1980年,他創(chuàng)辦了詩歌雜志《天空》。之后,他又出版了多部詩集:《毫米》《面孔之地》《一父之遙》等。2005年對詩人來說是重要的一年,他出版了詩集《訣別》,以紀念英年早逝的妻子。后來他回到米蘭,做了多年監(jiān)獄里的寫作老師,2015年出版的《相遇與埋伏》和這段經歷密切相關。2017年,蒙達多里出版社出版了安杰利斯的詩歌全集,這是對一位意大利詩人的最高肯定。
  譯者簡介
  陳英,意大利語言學博士,四川外國語大學教授,“那不勒斯四部曲”譯者,另有譯著《偶然的創(chuàng)造》《成年人的謊言生活》《碎片》《一個人消失在世上》《威尼斯是一條魚》等。
  《所有的橋都孤獨》(巴別塔詩典)
  [奧]英格博格·巴赫曼 著
  李雙志 譯
  ●奧地利國家文學獎得主、德語詩歌的明珠英格博格·巴赫曼詩歌全集,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德語教授李雙志傾情翻譯
  英格博格·巴赫曼Ingeborg Bachmann(1926-1973),奧地利詩人、劇作家。出生于奧地利的克拉根福特,先后在因斯布魯克大學、格拉茨大學和維也納大學學習并獲得博士學位。大學期間就開始發(fā)表短篇小說和詩歌,195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延宕的時光》,獲得四七社文學獎,1956年出版詩集《大熊座的呼喚》,獲得當年不來梅文學獎。除了詩歌,英格博格·巴赫曼還創(chuàng)作了多部廣播劇和歌劇,如《曼哈頓的好上帝》《洪堡親王》《少主》等,短篇小說集《三十歲》《同聲傳譯》等。
  1968年,英格博格·巴赫曼獲得奧地利國家文學大獎。1973年,因羅馬家中發(fā)生火災,重傷不治而去世。
  《所有的橋都孤獨》按時間順序,收錄奧地利詩人英格博格·巴赫曼各個時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有“青春年代的詩”“1948年至1953年間的詩”“《延宕的時光》”“《大熊座的呼喚》”“1957年至1961年間的詩”“1964年至1967年間的詩”這幾部分,讀者可以一覽詩人詩歌創(chuàng)作的全貌。
  譯者簡介
  李雙志,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德語系教授。譯有《現代詩歌的結構》《浪漫派的將來之神》《荒原狼》《風景中的少年:霍夫曼斯塔爾詩文選》《德意志悲苦劇的起源》(合譯)《比利時的哀愁》等。
  社科
  《法國的知識權力》
  [法]雷吉斯·德布雷 著
  朱艷亮 譯
  ●知識分子建立起法國社會的精神生活,而內部的競爭和權力運作卻充滿了不公和危機,對照法國知識分子圈的光明與黑暗,我們又能得到何種啟示?
  知識分子對知識界的長期沉默遮掩了什么?本書列舉了某些令人尷尬但常常被壓制的事實。
  第一,這些無黨派的個人主義者實際上構成了一個“黨派”——與其說這是一個特權階層或行會,它更像是一個非正式團體或一種社會群體:一個等級井然、備受規(guī)制、深度接合(包括通過其內部爭斗)的競爭社會。
   第二,以反一切權勢為專職,知識分子因此所施展的決定性影響力,無疑較來自官方的政治和經濟權力更有效。
   第三,這種依靠通訊手段及其技術進步賴以生存的權力,它的重心如今從大學和出版社轉移到了媒體。
   第四,任何權力體系都有成本,而新興的媒體階段可能使知識界付出高昂代價。
基于客觀調查、統(tǒng)計數據和個人經驗,就上述重點進行扎實論證的作者,本人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矢志不移的知識分子。
  ——雷吉斯·德布雷
  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1940- ),法國作家、思想家、媒介學家。針對人類社會中的文化傳播現象,他提出了自己的批評理論,并命名為“媒介學”。雷吉斯·德布雷1960年進入巴黎高等師范學校,五年后獲得哲學教師資格。同年到南美,在玻利維亞追隨切·格瓦拉。1967年4月20日被捕,在法國政府斡旋下,他于四年后出獄。之后遇到了智利總統(tǒng)薩爾瓦多·阿連德,寫了一本書《與阿連德的談話》。他于1973年回到法國,先后擔任了一系列政府職務。1996年創(chuàng)辦《媒介學》期刊。著有《普通媒介學教程》《圖像的生與死:西方觀圖史》《法國的知識權力》以及多部小說作品。
  傳記
  《阿蒂爾·蘭波》(精裝)
  [愛爾蘭] 伊尼德·斯塔基 著
  周楊 譯
  ●蘭波是一個天才,也是一個神秘,打開這本最完整、最公正的傳記,一步踏入蘭波的詩歌世界和精神世界。
  蘭波——一個神話般的名字——他的生活與他的作品一樣非同凡響。
  他重新引領了詩歌的進程,首先深刻影響了法國詩歌,繼而是世界詩歌。
  一個多世紀以來,蘭波的“通靈”詩學及其實踐拓展了作家意識的邊界。
  事實上,他正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現代文學”的一個象征。
  伊尼德·斯塔基博士是牛津大學法國文學的研究者。她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蘭波的研究,隨著新的手稿材料和其他信息的發(fā)現,她三次修訂了這部蘭波傳記。
  《我很幸福:奧斯威辛幸存者、百歲猶太老人的美麗人生》
  [澳]埃迪·雅庫 著
  路旦俊 譯
  ●奧斯威辛幸存者、百歲猶太老人在經歷了難以想象的人生磨難之后,他說:“我很幸福!彼蚴廊苏故玖松牧α浚壕殹㈩B強、無畏,以此致敬身體,致敬生命,致敬本該燦爛的靈魂。
  《我很幸福:奧斯威辛幸存者、百歲猶太老人的美麗人生》是埃迪·雅庫的回憶錄,講述了他傳奇的一生。埃迪出生于德國萊比錫一個猶太人家庭,有著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他繼承了父親在精密儀器工程上的才能,進入專業(yè)學校學習并成了行業(yè)精英。1938年11月9日,“水晶之夜”事件中,埃迪被捕。之后,他輾轉被囚于多個集中營。納粹奪走了他的一切——家人、朋友、國家……但納粹并沒有摧毀他的精神。奇跡一次又一次降臨在埃迪身上,他在精密儀器方面的特殊技能、遇到的人、友誼、心中存留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將他從死亡線上拉回。1945年6月,他成功逃脫。1950年,埃迪舉家遷往澳大利亞,開啟了另一段人生之路。在100歲時,盡管遭受過很多痛苦,埃迪自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在這本回憶錄中,他分享了自己的經歷,用智慧的文字傳遞著感恩、寬容和善良的力量。埃迪·雅庫于2021年10月12日平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101歲。
  懸疑推理
  《城塚翡翠倒敘集》(精裝)
  [日] 相澤沙呼 著
  李謳琳 譯
  ●入圍2022年日本三大推理獎項!同系列日本銷量突破40萬冊——美少女偵探城塚翡翠歸來!
  ●致敬古畑任三郎,倒序推理經典作品,與讀者進行一場公平的推理游戲
  系統(tǒng)工程師無懈可擊的不在場證明;小學老師布下的完美殺人計劃;犯罪界“拿破侖”制造的密室殺人案……三起差一點就被當作自殺、意外處理的死亡案件,終究沒有逃過她的眼睛。
  能夠“通靈”的美少女城塚翡翠,逐一擊破每個詭計!
  華語文學
  《儀鳳之門》(精裝)
  葉兆言 著
  ●葉兆言史詩長篇力作!
  ●小小的儀鳳門,見證一個民族的砥礪與滄桑。
  ●一部草莽英雄的心靈史,一部南京城的近現代史
  沒法跟別人細說《儀鳳之門》寫了什么,我最不擅長的就是這個。很厚的一本書,當然會有很多意思,有很多故事,有很多掏心窩的話,也有一些不要緊的贅言和描寫。非要做廣告的話,只能說這本書寫到了女人如何給男人力量,寫到了愛和不愛如何轉換,革命如何發(fā)生,財富如何創(chuàng)造,理想如何破滅,歷史怎么被改寫。當然,究竟怎么回事,最后也還是要看了小說,才能跟大家解釋清楚!  ~兆言
  《儀鳳之門》是著名作家葉兆言長篇小說力作。
  儀鳳門是南京的北大門,也就是城市后門。出了儀鳳門,是長江邊,官員們北上,軍隊出征,都要走這個城門。如果打了勝仗,附近老百姓便會聚集在這兒,歡迎凱旋將士。長篇小說《儀鳳之門》從儀鳳門為圓點發(fā)散開去,將南京城大革命前夜的歷史、南京近現代的歷史融匯于以楊逵等男主角為首的人生命運浮沉之中,間雜南京城尤其是下關地區(qū)的地理、人文、社會發(fā)展等細微城市脈絡,是一部草莽英雄成長奮斗的心靈史,也是南京城近現代史的一個縮影。
  小小的儀鳳門,見證一個民族在歷史巨流河中的砥礪與風霜,見證一座城與城中人的創(chuàng)傷與堅韌。
  葉兆言短篇小說編年珍藏版5冊
  葉兆言 著
  ● 葉兆言全新短篇小說集,十年磨一劍
  ● 仿佛返老還童,回到文學創(chuàng)作的起點
  ●按照寫作的時間順序,由葉兆言親自編選
  我的短篇并不多, 也就是十年才能出一本集子。在二〇 〇 九年, 出版過一套三卷本的《短篇小說編年》;二〇 一九年又編了一本, 算是《編年》 的第四本。沒想到在過去的一年, 又完成了這樣一本全新的《編年》, 有了第五本。整整一年, 除了寫中篇小說《通往父親之路》, 幾乎都沉浸在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之中, 這是以往從未有過的經驗, 同時也是一種不尋常的享受。仿佛返老還童, 又回到剛開始寫作的美好歲月, 我突然回到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起點, 狀態(tài)好得讓自己都難免吃驚, 在高鐵的車廂, 在飛機上, 在旅途的酒店, 只要有可能,打開電腦就可以寫。
  ——葉兆言
  《德莉莎的瘋狂》主要收錄的是葉兆言2020年間的短篇小說作品。主要篇目包括《走向冬天》《寒風中的楊嘯波》《德莉莎的瘋狂》《像青草一樣呼吸》《沉睡的罌粟花》《灰色絲絨大衣》《水晶燈下》等十多個短篇。
  《我們去找一盞燈》主要收錄了葉兆言短篇小說《熱米拉》、《紀念少女樓蘭》、《小杜向往的浪漫生活》、《卡秋莎》、《恰似你的溫柔》、《不娶我你后悔一輩子》《十一歲的墓地》等十余篇,皆是作家葉兆言膾炙人口的短篇佳作。
  《吳菲和吳芳姨媽》主要收錄《寫字桌的1971年》《蒙泰里泥》《滯留于屋檐的雨滴》、《紅燈記》《舟過磯》等十多個短篇。其中《滯留于屋檐的雨滴》于2019年榮獲第六屆汪曾祺文學獎,《吳菲和吳芳姨媽》榮登2019年中國小說學會主辦的中國小說排行榜“年讀最佳”短篇小說榜首。
  《左輪三五七》主要收錄了葉兆言短篇小說《小磁人》、《情人魯漢明》、《傷心李雪萍》、《楊先生行狀》、《哭泣的小貓》、《索玉莉的意外》《左輪三五七》等十余篇,皆是作家葉兆言膾炙人口的短篇佳作。
  《雪地傳說》主要收錄了葉兆言早期作品《兒歌》《綠色咖啡館》《古老話題》《蜜月陰影》《濡鱉》《夏日最后的玫瑰》《奔喪》《五異人傳》《雪地傳說》等十余篇,皆是作家葉兆言膾炙人口的短篇佳作。
  《麥粒天上掉》(中國短經典)
  周大新 著
  ●本書是茅盾文學獎得主作家周大新拷問人性、思考時代的一部短篇小說集。
  ●從人性的底部往上看,照見我們自己;從歷史的深處往前看,照見我們的時代。
  ●知名評論家何向陽盛情推薦。
  ●青年畫家鍋一菌為本書繪制數字版畫插圖。
  《麥粒天上掉》收錄了茅獎作家周大新的十二篇短篇小說代表作,包括《暮靄》《怪火》《老轍》《登基前夜》《金色的麥田》《釋放》《現代生活》《屠戶》《圓月高懸》《明宮女》《武家祠堂》《泉涸》等。作家用多變的藝術手法把人性的復雜和命運的無常寫得耐人尋味,借歷史反觀現代生活。從人性底部照見我們自己,從歷史的深處照見我們的時代。
  《藍色時代》(中國短經典)
  張惠雯 著
  ●青年女作家張惠雯的小說語言是一種純粹的書面語,精致的語詞中散發(fā)出想象、靈性以及寓言式的生命情境
  有時候,他會突然想到某個細節(jié),譬如她的頭發(fā)落在他手背上的感覺。當他回過神,他看到枝杈之上的天空是暗藍色的,那種深邃的藍仿佛要把他帶走、吸納進去。他置身于靜寂、陰影和涼風之中時,感到在他心里暴躁翻攪著的東西平緩下來,它們緩緩流淌,卻似乎流進了更深的地方。
  這部小說集收錄了青年作家張惠雯近年創(chuàng)作的十篇短篇小說作品:《水晶孩童》《雨林中》《書的故事》《“我是一個兵”》《愛》《藍色時代》《暴風雨之后》《夢中的夏天》《二人世界》《飛鳥和池魚》。這些短篇小說是作者自選的代表作品,有些創(chuàng)作于新加坡,有些創(chuàng)作于中國,有些創(chuàng)作于美國,涉及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張惠雯的短篇小說寫作感情細膩,注重細節(jié),對人物的心理活動尤其把握得準確而又生動,是青年一代作家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佼佼者。
  《一個平淡無奇的夜晚》(中國短經典)
  宋尾 著
  ● 重慶文學獎得主、實力派作家宋尾構建迷宮般的短篇,謎底就是人心
  ●用十個短篇,勾勒煙火重慶的精氣神
  本書收錄實力派作家宋尾新近創(chuàng)作的十個短篇小說,包括《一個平淡無奇的夜晚》《大湖》《禮拜一閉館時刻》《那些荒蕪的雨滴在夜里明亮極了》等。作者是生活在重慶二十多年的湖北人,他既可以從內部又可以從外部觀察山城重慶,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蜿蜒的山城小巷、萍水相逢卻能袒露心聲的陌生人,迷宮般的小說,描摹的就是人心。
  圖像小說
  《劍與影之歌:瓦斯科漫游歷險記》(1-4)
  [法]吉勒·沙耶 著
  劉闖 譯
  ●錫耶納人的《寰宇記》,法國漫畫家還原中世紀歐亞冒險傳奇之旅
  ●在細膩筆觸和浪漫畫風下,再現中世紀山川水色、華美建筑、荒國陊殿與風土人情,揭開不為人知的歷史逸事
  瓦斯科·巴廖尼輔佐科拉·第·黎恩佐返回羅馬,收復了民心,成功推翻了驕奢淫逸、橫征暴斂的暴君。一次出海中他遭遇了同行人的暗算,差點喪命于海難,意外獲救后被俘作奴隸,靠著家族財富得以脫身。因銀行家族的背景身份,瓦斯科還被君士坦丁堡的索菲公主劫持欲以得到贖金,不料在生死考驗中與公主索菲發(fā)展出了情誼。而后,瓦斯科又應銀行家舅舅之托,調查紐倫堡霍亨索倫被敲詐一事,見證了兩家的世代恩怨與兒孫愛情的糾葛。
  吉勒·沙耶(Gilles Chaillet,1946—2011)
  法國漫畫的新一代翹楚,被視作埃爾熱和馬丁的繼承者。熱衷在繪圖故事里忠實地還原古跡的他說:“我熱愛城市,我愿意將它們描繪出來。在我的故事中,城市往往比我筆下的人物更像主角!蓖砟赀創(chuàng)作有以西羅馬帝國末世為背景的《末日預言》(La Dernière Prophétie)。
  童書
  《溫頓先生的669個孩子》(精裝)
  [美] 彼得·西斯繪 著
  杜可名 譯
  ●震撼人心的繪本傳記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彼得·西斯既是完美的故事講述者,又是天才的插畫家,他賦予這本傳記繪本以巧妙的構思、深刻的主題、溫暖的文字和富有詩意的圖畫。
  ●改編自真實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夕,英國人尼古拉斯·溫頓從納粹包圍的布拉格營救出了669個孩子。此后半個世紀,他沒有向任何人提及這段往事,直到孩子們的名單被偶然發(fā)現……英國廣播公司于1988年專門為他制作了一期電視節(jié)目《那就是生活》,以色列前總統(tǒng)埃澤爾·魏茨曼曾給他寫下感謝信,捷克共和國前總統(tǒng)瓦茨拉夫·哈維爾授予他“布拉格榮譽公民”的稱號,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冊封他為爵士;目前,關于溫頓先生個人傳記的電影正在拍攝,安東尼·霍普金斯爵士和約翰尼·弗林將出演不同時期的溫頓先生。
  ●一個平凡人的偉大壯舉
  彼得·西斯說:“我總是很崇拜那些著名的冒險家、探險家、發(fā)眀家和夢想家,但是我對這些不愿意出名、默默無聞的英雄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這是一個能看清什么是錯誤并能采取行動去糾正錯誤的人,但他從不認為自己是英雄!
  “我懷著對一個善良謙遜的人的迷戀和欽佩讀完了這本書!薄评铡て諣柭ㄓ骷遥
  ●這是每一個孩子都應該了解的故事
  關于世界戰(zhàn)爭,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記憶。通過溫頓先生與他營救的孩子的故事,每一位小讀者將更深入地了解那場歷史的悲劇,更深刻地體會戰(zhàn)爭帶給人類的災難,也更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偉大,更珍惜每一個生命。
  本書的主人公尼基·溫頓,本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英國公民,因在世界二次大戰(zhàn)爆發(fā)前期,幫助近七百名猶太兒童逃離德國納粹的迫害,而被稱為英國版的“辛德勒”。1938年,納粹展開大規(guī)模屠殺,英國政府終于同意開放邊境、收容猶太難民,但只允許十七歲以下兒童進入,且不可由大人陪伴。溫頓當時年僅二十九歲,他默默參與朋友組織的救援行動,在布拉格和倫敦兩地奔走,最終成功地用8列火車將669個孩童送往英國,讓他們在寄養(yǎng)家庭展開了新的人生。
  事成之后,溫頓絕口不提此事并低調度日,一直到幾十年后,他的太太在閣樓整理舊物時,才發(fā)現他當年記錄的兒童名單,于是這段英雄事跡才終于為世人所知。溫頓也于1988年在 BBC 節(jié)目上與當年被救出的孩子們相見,雙方皆激動落淚。彼得·西斯用詩意的文字、充滿歷史和記憶的圖像,將溫頓的這段英雄往事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宇宙的秘密:從粒子到萬物》(精裝)
  [荷]揚·保羅·舒騰 著
  [荷]弗洛爾·李德 繪
  張佳琛 譯
  ● 科學碰撞美學的另類科普書!天文物理學博士、科學松鼠會成員孫正凡審校推薦。
  ●荷蘭“金鉛筆獎”獲得者揚·保羅、荷蘭“金畫筆獎”弗洛爾·李德聯(lián)手創(chuàng)作,繼《生命的秘密:從草履蟲到達爾文》《身體的秘密:從細胞到不可思議的你》之后重磅新作!
  ●用思維解剖萬古宇宙,用科學解開重重謎團。
  ●高規(guī)格精致裝幀,帶來輕奢級閱讀體驗。
  我們的宇宙從何而來?
  最開始的時候,宇宙是空蕩蕩的,還是有什么東西呢?
  太陽、星星和地球從何而來?
  在這些星球形成之前,我們的宇宙又是什么樣的?
  光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我們在科幻電影中聽說的“多重宇宙”究竟是什么意思?
  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宇宙起源之時,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吧!
  在這場旅程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有趣的東西,
  比如黑洞和暗物質、粒子和反粒子、愛因斯坦和他著名的E=MC2……
  你甚至會發(fā)現,宇宙還可以像烤箱中的一塊藍莓蛋糕!
  這本書將帶你探究可能是人類觸及的最深奧的秘密,
  最重要的是——
  未來的你,有可能成為那個得出答案的人。
  “荒野叢林”三部曲
  [美]科林﹒梅洛伊 著
  [美]卡森·埃利斯 繪
  蔡一鳴 陳元飛 車家媛
  魯錫華 譯
  ●獨立搖滾樂隊明星作家科林﹒梅洛伊╳凱迪克獎得主卡森·埃利斯,融合了古老隱秘叢林世界和現代都市生活的奇幻冒險故事!
  ●選上海市教育局“2015年中小學暑期閱讀單”,2016年獲得《出版人》雜志評選的書業(yè)年度翻譯獎。
  ●“荒野叢林”系列充滿了驚奇、危機和魔法,既被經典奇幻的傳統(tǒng)滋養(yǎng),又煥發(fā)著蓬勃的原創(chuàng)生機。一經出版邊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成為兒童奇幻文學新經典之作。
  ●“我想讓孩子們從中理解的一點是,任何事情都難以判斷絕對的是與非,人有時要相信自己的直覺!薄屏蜘q梅洛伊
  在一群烏鴉綁架了她的弟弟之前,普魯·麥基爾的生活一直平淡無奇。而那之后,事情就變得古怪了。你看,在每一張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地圖上,城市邊緣都有一大塊標記著I.W的綠色區(qū)域。I.W.代表著“荒野禁地”。沒有人去過那里,或者說,沒有人活著回來講述那里的故事。烏鴉們正是把普魯的弟弟帶進了那片綠色之中。普魯和她的朋友柯蒂斯深入荒野禁地的歷險就這么開始了。他們發(fā)現了一個動蕩中的神秘世界,好斗的土狼、和平的智者、充滿野心的女巫……慢慢地,找回弟弟的旅途變成了保護整個叢林的戰(zhàn)斗。
  《奧蘭多:偷襪賊》
  《奧蘭多:蘇伏龍火山的秘密》
  [意]特雷莎·拉迪切 著
  [意] 斯特凡諾·圖爾科尼 繪
  邱海嬰 譯
  ●關于友誼和成長的繪本。意大利盧卡國際漫畫節(jié)獲獎作者為孩子創(chuàng)作的兒童故事,像托斯卡納的陽光一樣明媚燦爛,積極向上
  《奧蘭多:蘇伏龍火山的秘密》的故事發(fā)生在意大利靜謐的小島上,主人公名叫奧蘭多。翻開書頁, 陽光的暖色調,讓人想起意大利南部的漁村。奧蘭多住在一幢依山傍水的別墅中, 院子里有三棵檸檬樹。房子背靠著火山,面朝大海;鹕綄W蘭多來說是最陌生的地方,人們對死火山一無所知。奧蘭多的爸爸媽媽都是作家,他們定居此處是為了安靜的寫作。
  奧蘭多會講生動的探險故事,小朋友們都不愿意錯過他的故事。盡管如此,奧蘭多始終還是有些孤單。一天, 火山爆發(fā)了。大家都想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但是奧蘭多的爸媽仍然忙于工作,奧蘭多一個人在家非常無聊,他決定一個人去火山探險。
  他在火山的黑洞中遇到了綠色的小怪獸。兩人一見如故, 彼此都覺得對方是怪獸, 彼此也都覺得一個人很孤單,于是他們變成了好朋友。小怪獸就是因為覺得孤單,才走出了火山。奧蘭多和小怪獸離別后約好了時常見面,奧蘭多的生活也變得豐富起來……
  《奧蘭多:偷襪賊》是關于友誼的兒童繪本。
  在奧蘭多生活的小島上,襪子一只接一只神秘地消失!奧蘭多將展現他的機智靈巧,抓住一個奇怪的小偷,這個小偷在小島的居民之間制造了不和……
  《胡蘿卜須》(精裝珍藏版)
  [法]儒勒·列那爾 著
  [法]菲利克斯·瓦洛東 繪
  徐知免 譯
  ●一個渴望愛卻得不到愛的孩子,一個個讓人邊笑邊流淚的故事。
  ●徐知免經典譯本,每個人都能從胡蘿卜須身上讀到自己的成長經歷
  ●法國繪畫大師菲利克斯·瓦洛東精心繪制的插圖
  《胡蘿卜須》講述了一個叫“胡蘿卜須”的小男孩的故事。滿頭紅發(fā),一臉雀斑的胡蘿卜須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他渴望獲得家人的疼愛,為了獲得關注和認可,他做了很多看似愚蠢的事,真是又好笑又令人心酸。
  《胡蘿卜須》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少年心靈成長史,作者用簡潔、樸素的語言,通過孩子的視角將田園生活的詩意外衣脫去,記錄了一個個讓人邊笑邊流淚的故事。長大過程中,胡蘿卜須漸漸明白,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懷著希望,勇敢面對成長。
  《鯨之書》
  [意]安德列·安東尼里 著
  和鈴 譯
  ●關于鯨的你想知道、你未想到的知識!獻給所有熱愛海洋和海中巨獸——鯨的人們!
  這是一本講述關于鯨魚各種知識的科普繪本。與許多非虛構文本不同,本書以對話的形式呈現內容,仿佛一位年長的鯨魚老學者在回答年輕讀者可能遇到的問題,同時仍使用正確的科學術語。每一頁都有復雜的、精美的鯨魚或其他海洋生物的手繪插圖,并附有文字,雖然簡短,但加深了讀者對這些海洋巨型生物的理解。從鯨魚吃什么,到它們的水霧柱的大小,再到如何區(qū)分彼此,每一頁都整齊地排列著大量的文圖。除了精心制作的文字和圖像,本書的排版也是一種視覺享受?偟膩碚f,這本書結構良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是鯨魚愛好者不可或缺的一本入門級科普書。
  本書作者安德列·安蒂諾里是意大利兒童書籍的作者和插圖畫家,創(chuàng)作了許多作品。他于2016年榮登IBY榮譽榜,并在2017年因繪本《食人魔的怪味湯》獲得意大利安徒生獎。他還為Lapis出版社創(chuàng)作了多本科普書的插圖,其中《可怕的植物和動物》于2018年被列入白烏鴉書單。目前,他住在意大利。
  預售中的輕小說/漫畫
  《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
  一年級篇完結紀念版(全14冊+超值贈品)
  預購請至>>https:b23.tv/wMyeoO4
  一年級篇卷11+番外3
  預購請至>>https:b23.tv/RrjFdpu
  ●衣笠彰梧×知世俊作,人氣組合再次攜手合作!!
  ●動畫《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的原作小說。
  ●獻給所有苦悶學生的全新校園默示錄。
  高度育成高中是全國首屈一指、幾乎百分之百實現升學與就業(yè)的名校。然而其真面目卻是只有優(yōu)秀者才能享受優(yōu)待的實力至上主義學校。因某種理由在入學考試中故意考砸后,綾小路清隆被分配到了聚集問題學生的最底層班級D班。在那里,他遇見了成績優(yōu)異但性格卻有大問題的堀北鈴音和體貼、溫柔的櫛田桔梗。
  《四月是你的謊言》
  (全11冊)
  預購請至>>https:b23.tv/EPdLodO
  ●同名動畫豆瓣9.0分!
  ●眾多日本讀者心目中的漫畫名作!
  ●一部充滿春日氣息的漫畫,打開書的第一頁你就會被吸引住!
  這是一部長篇漫畫系列作品。有馬公生的母親一心想把公生培育成舉世聞名的鋼琴家,而公生也不負母親的期望,在讀小學時就贏得許多比賽的大獎。11歲的秋天,公生的母親去世,從此他再也聽不見自己彈奏的鋼琴聲,沮喪的他也只好放棄演奏。但在14歲那年,經由兒時玩伴的介紹,公生認識了小提琴手宮園薰,并被薰的自由奔放吸引。這部漫畫既熱血,又充滿溫情。曾經放棄夢想的少年再一次踏上了追逐夢想的旅程。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青春期少年和少女特有的溫度。
  新川直司,日本漫畫家,代表作為《四月是你的謊言》。其作品《四月是你的謊言》獲得第37屆講談社少年部門的漫畫大獎,并于2014年被改編成電視動畫,在富士電視臺播放。畫風干凈細膩,擅長描繪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故事。
  
  眾籌新上架
  《阿加莎·克里斯蒂偵探推理經典》
 。▓D像小說版3冊)
  ●精準呈現探案全景,兼容入門讀者與收藏達人
  ● 阿加莎三部經典之作 《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無人生還》以圖像小說的新形式再度與讀者見面!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喜歡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或者你不知道選擇哪一部讀起,這套圖像小說或許是一次入門機會。
  這套圖像小說的創(chuàng)作團隊在細讀原著的前提下,牢牢把握了故事發(fā)展的精髓,以充滿節(jié)奏的分鏡、典雅的筆觸與畫風、忠實地呈現出探案的全景與細節(jié)。
  隨手翻開一頁,都讓你親臨故事現場。直觀的畫面,也許更能激發(fā)你的探案靈感!
  《王蒙<紅樓夢>八十講》
  限量簽章毛邊本珍藏禮盒
  ●“人民藝術家”王蒙先生過盡千帆,再講紅樓!七十余年品讀感悟,八十余載人生閱歷,講出《紅樓夢》的厚度。
  ● 320個鮮辣觀點,70首詩詞解析,80次答疑解惑,全方位拆解紅樓,一次說透
  讓青春得到耄耋的體貼,望無常得出有定的解析,
  愿大千世界常常得到不同的發(fā)現,
  生平快意事,盡興講紅樓。
  ——王蒙
  觸類旁通 串聯(lián)400個跨界知識點,涉及歷史、人文、心理學、文學、戲曲、音樂和電影等領域。
  美的盛宴 無死角剖析100個主線人物,贊嘆青春可愛、花事紛繁,感嘆命運浮沉。
  詩詞風流 品讀70篇經典詩詞,解析字里行間的隱語與密碼,探索詩詞外的中國文化與歷史。
  隱喻暗語 姓名之中隱藏命運,地名、物名都有考量,亭臺樓閣、古寺廟宇個個有深意,美食里也暗藏玄機……解鎖《紅樓夢》的暗語密碼,盤一盤故事中的高妙伏筆。
  雅俗共賞 展現大觀園里四季美食、民俗文化、豪門生活、人間煙火……
  9月新書架 >>
  點擊圖書封面也可進入購書頁面





上一本:果然好麥!| 9月優(yōu)選好書清單 下一本:9月新書一覽,本本都不能錯過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2022年9月|入庫新書推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