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二孩來了,大孩怎么辦?5本手足情繪本助力平穩(wěn)過渡-3-6歲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11-12 02:31:04

  隨著生育政策的放開,
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考慮生二胎,
或者已經(jīng)有了二胎。
  但,
關(guān)于大孩反對父母生二胎的新聞仍不絕于耳。
難道是大孩容不下二孩?
當(dāng)然不是!
只是父母對于大孩的心理建設(shè)工作做得不到位!
  下面這5本繪本,
講述的都是手足情,
涵蓋的階段從二孩在媽媽肚子里時,
到兩孩日常相處后,
  可以幫助大孩提前“接觸”或者更加“了解”弟弟妹妹。
  這是一本以大孩的第一人稱為視角的繪本,講述媽媽懷孕階段大孩的所思、所想和所為。
  媽媽告訴“我”,我們在等待一個小弟弟,而“我”則發(fā)現(xiàn)了很多奇怪的事:
  比如媽媽會突然高興地唱歌,
  比如媽媽喜歡吃南瓜。
  因為南瓜,“我”做了一個可怕的夢,
夢見弟弟的頭變成了空空的南瓜燈。
  為了阻止這個噩夢成真,我要拯救小弟弟,讓他的腦袋里裝滿各種知識和美好的事物!
  在這本繪本里,哥哥對即將到來的小弟弟的期待和愛躍然紙上。
  而在等待弟弟到來的過程中,他對媽媽的愛也加深了。
為什么呢?因為爸爸告訴他:懷孕的女人最美麗。
  事實上,讓大孩多多參與孕育的過程,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在和媽媽一起做一件將會很有成果的事,他們就會很自然地把弟弟妹妹當(dāng)成自己人。
  而在這個故事的結(jié)尾,也很好地呼應(yīng)了這一點——
  “我”經(jīng)常叫弟弟“南瓜頭”,這是只有“我”知道起源的、充滿愛的名字。
  
  二孩出生后,大孩會有什么樣的情緒和心理活動?
  這本繪本可以給你答案。
  這個故事依然是用哥哥的第一人稱視角來講述的,故事從媽媽抱著“一個奇怪的小不點兒”回家那天開始。
  “我”發(fā)現(xiàn),奇怪的小不點兒到來后,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來家里的叔叔阿姨全都變了,
他們好像看不見“我”了一樣!
  
相信讀到這里,很多人都會忍不住笑出來:
  實在太真實了,很多二胎家庭確實很容易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到新生兒身上去,而忽略第一個孩子。
  那這位哥哥接下來是怎么想的呢?
  他想起同學(xué)張貼告示把小貓送人的事,突然靈機(jī)一動,決定也張貼告示把奇怪的小不點兒送人。
  為什么?
因為這樣家人就會重新“愛”自己了。
  為了把小不點兒妹妹順利送人,哥哥想盡了辦法,也因此慢慢接納了妹妹,
  最后自然是舍不得再送給別人了。
  而在這個過程中,最發(fā)人深思的是他父母的做法。
  哥哥做的一切他們都看在眼里,但他們的態(tài)度是接納的,解讀是積極的,這些做法其實正是對哥哥情緒最好的安撫。
  二孩出生后,如果大孩有情緒,父母一定要理解,而不要試圖說服。
  只有把他們的情緒正;切┣榫w才不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
  宮西達(dá)也的作品總是充滿兒童天真的趣味,故事溫馨又詼諧,這本《跟屁蟲》也不例外。
  這本繪本以孩子為主角,視角還是第一人稱,描繪了無論哥哥做什么妹妹都跟著做什么的趣事。
  比如,“我”一邊說“蹦”一邊跳得老高,妹妹根本蹦不起來卻也跟著說“蹦”;
  比如,“我”一臉嚴(yán)肅地說“做功課吧”,妹妹也跟著說“做功課吧”,結(jié)果卻畫起了猴子臉。
  
最好笑的是,“我”看書哈哈大笑,妹妹也看書哈哈大笑,但書根本是倒過來的!
  全書的情節(jié)很簡單,但卻有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見到的細(xì)節(jié),十分細(xì)膩。
  最令我感動的是全書最后一幅圖,哥哥牽著妹妹的手跑遠(yuǎn)的背影,莫名就生出一種幸福感。
  相信每一個讀完故事的大孩,也都會感受到有一個弟弟妹妹的美好。
  這本繪本的主題,準(zhǔn)確地說應(yīng)該是“分享”。
  但我想,對于二胎家庭來說,“分享”其實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大孩和二孩之間只有懂得分享,才能愿意去分享父母的愛,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其實是平等的。
  他們之間的區(qū)別,其實只是一個人早點兒來到這個家,一個人晚點兒來到這個家的區(qū)別。
  全書沒有太多故事情節(jié),只是在講述兩個小女孩遇到各種東西都要一人分一半的事兒。
  她們看到糖果、看到蘋果都會一人一半,
  兩個孩子面對的一人一半的問題難度一直在升級,但她們每次都能想出辦法解決,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將分享變成了一個自然而然的行為。
  所以,到最后,她們看到一只小貓,她們想也沒想,就知道該怎么分了——
那就是 “兩個人一起抱,友好地抱”。
  這本繪本里同時包含著一點數(shù)學(xué)和邏輯知識,
  比如5張彩紙怎么對半分,一條絲帶怎么對半分?
  因此它不單可以教會大孩和二孩相互友愛,還能讓他們懂得如何合作。
  因為很多時候,分享并不能完全保證公平,但只要愿意合作,就能找到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而這也是大孩和二孩應(yīng)該懂得的相處之道。
  這是一個哥哥和妹妹之間的故事。
  哥哥和妹妹有很多地方不一樣,
  比如妹妹喜歡安靜,哥哥喜歡打鬧。
  哥哥有時候還爬進(jìn)妹妹房間,扮成大灰狼嚇唬妹妹,因為他知道妹妹怕黑。
  所以他們倆只要湊到一起,就會吵鬧個不停。
  終于有一天,媽媽忍無可忍地把他們趕了出去,讓他們學(xué)著好好相處一天。
  哥哥可不樂意了,他不想讓妹妹跟著自己。于是,當(dāng)他看見一條隧道時,就毫不猶豫地鉆了進(jìn)去探險。
  膽小的妹妹猶豫了很久,最后還是因為擔(dān)心哥哥而鉆了進(jìn)去……
  這本繪本有著非常鮮明的安東尼·布朗的風(fēng)格,
  不僅故事超脫現(xiàn)實,人物栩栩如生,而且他的畫面里總是藏著很多秘密。
  比如在妹妹穿過隧道后面的森林時,樹木中隱藏著大灰狼、狼外婆、野豬等等,需要一看再看才能找出來。
  在故事的最后,妹妹找到了變成石頭的哥哥,并用擁抱把哥哥救活,兩人一起回了家。
  我發(fā)現(xiàn)幾乎沒有孩子會去問為什么哥哥變成了石頭,他們天然地接受這個神奇的設(shè)定。
  他們首先注意到的是在這個擁抱之下,哥哥和妹妹之間關(guān)系及情感的變化,這些變化通過兩人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得到了呈現(xiàn)。
  我想,這個呈現(xiàn)變化過程的畫面一定會種進(jìn)大孩和二孩的心里,
  因為引起這些變化的,是手足之間那無法用準(zhǔn)確詞語來形容的血緣親情。
  瀟湘讀書館:https://www.xiaoxiangguan.cc/





上一本:關(guān)于幼兒合作能力培養(yǎng)的書籍-5本培養(yǎng)孩子合作能力概念繪本 下一本:培養(yǎng)孩子良好品格的繪本-5本豆瓣9.0+繪本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二孩來了,大孩怎么辦?5本手足情繪本助力平穩(wěn)過渡-3-6歲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