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書城1月份“深圳書城選書”的10本好書已出爐,本期關鍵詞是:權威揭秘、尋覓鄉(xiāng)音、經濟裂變!吧钲跁沁x書”2015年1月十本好書書單如下: 1、《如何閱讀一本書》 (美)艾德勒,(美)范多倫 商務印書館  《如何閱讀一本書》自1948年問世以來,在西方世界好評甚多,重版多次。是一本指導人們如何閱讀的名作。每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為一個分析閱讀的讀者,你的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一本書出現在你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衣服包裹著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你用不著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為那是你了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 2、《塔利班》 [巴基斯坦]艾哈邁德拉希德 重慶出版社  《塔利班》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塔利班運動的歷史;第二部分介紹塔利班的獨特性質;第三部分介紹和分析了與阿富汗接壤的中亞各國豐富的油氣資源及其對塔利班的影響,可幫助讀者全面而正確地認識塔利班。 3、《耶路撒冷三千年》 [英]西蒙·蒙蒂菲奧里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西蒙·蒙蒂菲奧里力圖中立,依年代順序講述耶路撒冷的故事,透過男男女女——士兵與先知、詩人與國王、農民與音樂家——的生活,與創(chuàng)造耶路撒冷的家族來呈現這座城市的歷史。目的就是說出事實。按照時間順序,本書講述了這座城市的首領、戰(zhàn)爭、文化、藝術等,是一部關于耶路撒冷的百科全書。 4、《人類簡史》 尤瓦爾·赫拉利 中信出版社  《人類簡史》:這是一部“瘦身版”人類簡史。如果說給我一本書,不到五百頁,沒有一堆令人暈頭轉向的年份、人名、地名、稱號,就能涵蓋了人類如何崛起、影響現代生活甚巨的資本主義、一神教、自由人文主義、基因工程如何興盛的人類歷史重大脈絡……這是僅有的一部! 5、《找不回的故鄉(xiāng)》 十年砍柴 山西人民出版社  《找不回的故鄉(xiāng)》:縱故鄉(xiāng)漸行漸遠,在每一位游子心里,她卻是一條永不斷流的長河,流淌在思念深處。這是一部游子在遙遠的異鄉(xiāng)尋覓故鄉(xiāng)往昔的文集。寫作的緣起,乃是因為時間和空間上我與故鄉(xiāng)漸行漸遠,害怕有一天和故鄉(xiāng)相互遺忘。 6、《尋路青春》 楊照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尋路青春》:影響臺灣兩代文學青年的作家楊照,倒撥時光三十年,在記憶的地圖中尋找青春的蹤影,用青澀的故事回味青春的余溫,細膩溫軟地勾勒出在那個一去難再返的時代里——同時也是這個時代稀缺的——幸福與快樂,到底該是什么模樣。 7、《重讀》 唐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重讀》收錄的十六篇文章,一句一字,都是作者數年來定時定點、在臺北某家咖啡館里寫下的。無有節(jié)制的所思所想,關于那些應該一讀再讀的了不起著作,關于當今正在失落的幸福題材、價值理念,更關乎我們自身。面對書籍與人生的無限清單,重讀,毋寧是一次中途的駐足和折返,想清楚自己究竟要接近什么、看到什么,以及為什么出發(fā)。因此,所謂的遇見,其實是一種保證的相遇:現實世界里好東西來得快消散得也快,你得上下求索,自備而來。 8、《紙年輪》 張冠生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紙年輪》:從民國發(fā)祥前的那一年,100年來,每年取來1本書細讀,穿過煙雨,與書相遇,向書后的鮮活生命投去誠意與敬意,是微歷史,似國學課,看收藏熱,有民國范,一次年輪式的閱讀。 9、《秉燭隧中》 何光滬 新星出版社  《秉燭隧中》作者何光滬先生屬于“文革”結束后中國第一批宗教學者,堪稱三十多年來中國宗教學發(fā)展的推動者和見證人。作者既側重于對宗教學原理及宗教哲學的理論探究,更注重對中西歷史、文化及社會問題的觀照與探討,故其學術論著深具問題意識與超越精神,兼顧觀念澄清與思想創(chuàng)新。書中文章,無論長短,皆意涵深遠、文辭優(yōu)美,散發(fā)著思想的深邃與人性的溫熱。 10、《零邊際成本社會》 杰里米·里夫金 中信出版社  《金融時報》評論認為,《零邊際成本社會》是一本發(fā)人深省的讀物,是杰里米·里夫金長達40年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財富》雜志則認為,《零邊際成本社會》講述了我們的經濟前景能為后代提供什么,它給人以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