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笑了:“哦,除了他以外,您還知道有誰認為自己比我要偉大的?” “不知道,”巴恩說,“不過,您為什么這樣問?” 林肯回答:“因為我要把他們全都收入我的內閣! 事實證明,這位銀行家的話是有道理的,蔡思的確是個狂態(tài)十足、極其自大,而且嫉妒心極強的家伙。他狂熱地追求最高領導權,他本想入主白宮,不料落敗于林肯,只好退而求其次,想當國務卿。無奈,林肯卻把這個職位交給了西華德,他只好坐第三把交椅————當了林肯政府的財政部長。為此,他懷恨在心,憤怒不已。不過這個家伙確實是個大能人,在財政預算和宏觀調控方面很有一手。林肯一直非常器重他,并通過各種手段盡量避免與他產生沖突。 后來,目睹過蔡思的種種行徑,并收集了很多資料的《紐約時報》主編亨利·雷蒙特拜訪林肯的時候,特地告訴他蔡思正在上躥下跳,狂熱地謀求總統(tǒng)職位。林肯以他那一貫的幽默對雷蒙特說道:“亨利,你不是在農村長大的嗎?那么你一定知道什么是馬蠅了。有一次,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個農場犁玉米地,我吆馬,他扶犁。偏偏那匹馬很懶,老是磨洋工,但有一段時間它卻在地里跑得飛快,我們差點跟不上它。到了地頭,我才發(fā)現(xiàn),有一只很大的馬蠅叮在它身上,于是我就把馬蠅打落了。我的兄弟問我為什么要打掉它,我告訴他.不忍心讓馬被咬。我的兄弟卻告訴我:‘就是因為有了那家伙,這匹馬才跑得那么快。’”然后,林肯意味深長地對亨利·雷蒙特說:“如果現(xiàn)在有一只叫‘總統(tǒng)欲’的馬蠅正叮著蔡思先生,那么只要它能使蔡思的那個部門不停地跑,我就不想去打落它。” 沒有馬蠅叮咬,馬慢慢騰騰,走走停停;有馬蠅叮咬,馬不敢怠慢,跑得飛快。這就是著名的馬蠅效應。 慢馬變?yōu)榭祚R的秘密在于馬蠅的叮咬。那么作為身處職場的一名員工,要想成就一番事業(yè)、證明自身的價值,或者功利來講,想獲得物質上的財富,需要什么來叮咬呢? 答案就是取勝的欲望。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過一句話:“要做成事的方法,是激起競爭,不是鉤心斗角的競爭,而是取勝的欲望!比俚挠褪嵌T谖覀兩砩系囊恢获R蠅,它促使我們在困難面前永不妥協(xié),在強大的對手面前永不低頭,多一點兒取勝的欲望,就一定會多一點兒成功的動力和機會。 說到這里,可能會有人問了,如何才能激起內心的取勝欲望呢? 答案就是保持強烈的進取心,不斷挑戰(zhàn),絕不安于平庸。這是那些優(yōu)秀的、出類拔萃的員工們最喜愛的競技,是一個自我表現(xiàn)的絕好機會,是激起內心求勝欲望的最好方法。 有進取心、不斷挑戰(zhàn)自我,從根本上說是為了自身的不斷進步。而這種挑戰(zhàn)的過程又是重塑自我的過程。這好比跳高運動員,不斷挑戰(zhàn)就是要把有待越過的橫桿升高一格或幾格,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又好比足球運動中的優(yōu)秀前鋒,永遠把下一個進球當作最好的;蛟S他們的這種挑戰(zhàn),所帶來的超越,只是多了一點兒,并不那么明顯和突出,但正因為多了這一點兒,他們才能保持內心的那種取勝欲望,不斷走在前進的路上。 需要注意的是,在給自己尋找挑戰(zhàn)時,不能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也不要認為挑戰(zhàn)的對象一定是什么宏大的目標,工作中,多克服一點兒小的壞習慣,多糾正一點兒小的工作缺陷等都可以成為挑戰(zhàn)的對象。 當你面對一份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任務時,首先就得為自己灌輸信心;然后再了解為什么這項工作有著那么多的不可能?纯醋约旱膶嵙,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確實有能力完成它。如果你的實力不夠的話,想想辦法能不能把它給補足。因為對于挑戰(zhàn)來說,結局無外乎兩個:成功或是失敗。能否順利完成,就得看你自己的了。 換句話說,要是對自己的實力估計有偏差,對自己判斷有誤,無法將任務完成的話,你也不要失望和沮喪。真正聰明而有頭腦的上司不會把眼光僅僅局限在你是否完成了任務上,他會在你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觀察你的態(tài)度和工作思路,再判斷你的能力。你仍然會受到你老板的喜愛,因為至少你敢于向困難挑戰(zhàn),敢于去嘗試別人所畏懼的工作。 作為公司職員,也要像西點軍校的學員那樣,從根本上克服無知的障礙,打破不可能的常規(guī),要有充分的自信心。只要有了這些,你就能擁有百倍于平時的能力和智慧。機會就在你手中,關鍵在于你怎么去把握。沒有公司愿意要那些意志力薄弱的職員,他們遇到一點兒挫折就會失去信心和智慧,這樣的弱者,是不會被考慮的。那么你準備當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一個保險公司的員工叫亞當。他一直盼望自己成為公司最棒的推銷員?墒撬F(xiàn)在面臨一個非常困難的工作任務:他在威斯康星州的一個街區(qū)沒有任何一份訂單。(P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