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01 “中庸之道”的現(xiàn)代意義 提倡“中庸之道”似乎有點不合時宜,因為這一思想曾一度被認(rèn)為是一種處世圓滑、態(tài)度曖昧、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xué)而遭受人們的大肆韃伐和批判。其實,從“中庸”思想的本意看,它并不是“奸猾”,置仁義于不顧,為保全自己而明哲保身,而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德行和智慧。 何謂中庸呢?孔子認(rèn)為“中庸”即為“中和”。孔子說,“中”是有喜怒哀樂之情而未表現(xiàn)出來;“和”是感情表達時合乎節(jié)度!爸小保翘煜率挛锏母;“和”,是天下遵循的通則。如果人們能達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間的一切就會各得其所,萬物也就順其自然了。 凡事,取乎中,是應(yīng)付時代和任何事情的良方。中是不偏不倚,不左傾也不右斜的。非中則不能正,非正則不能穩(wěn),非穩(wěn)則不能久。人生處世的要點,就在于“執(zhí)中致和”。傳說,遠古時期的舜帝就是一個善于遵循“中庸之道”的智者,他不僅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同時又能加以審視,揚其善,隱其惡,取其中,而施行于民,從而使天下化而治之。治理朝政者若能采用“中庸之道”,就可以處于無為而治的自由境地,避免過于專制,過于偏激,過于依恃,表面看似愚拙,內(nèi)心里卻實在是一種智慧,一種明亮。 孔子對“中庸”的評價甚高,他認(rèn)為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德行,幾乎沒有什么東西能夠超過它,若能把握中庸的道理,就達到了至高無上的境界。但是,一般人又很少能做到這一點。這是為什么呢?主要是因為:“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边@就是說:聰明的人過于聰明,認(rèn)為它不值得去實行,而愚蠢的人又理解不了。君子和小人在這方面表現(xiàn)就截然不同。君子的所作所為都合乎中庸之道,而小人的所作所為都違反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之道,是因為君子能時時居于中,不過亦無不及;而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之道,是因為小人對什么都太在乎或肆無忌憚,不知也不遵循中庸的道理?鬃由钪爸杏怪馈辈皇钦l都能明白的,也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只有那些有修養(yǎng)的君子才能夠堅守。 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價值導(dǎo)向容易使人們急功近利,追求表面的外在的東西。而兩極對立的思維方式又容易使人們往往簡單地理解矛盾的兩個方面。對滿足、成功、富貴、權(quán)力等,總是期望達到頂峰,人人在我腳下才好,而對空虛、失敗、貧窮、低下等,則惟恐降臨自己身上。這樣,他們處高位不覺得滿足,處低位一蹶不振。這兩個極端都不會使人安寧和快樂,并且,對位高者而言,他們難以守成,很快會轉(zhuǎn)入低下;而對位低者而言,他們欲速不達。結(jié)果是成功也好失敗也罷,一切都處在不安與失意之中。他們所缺乏的正是先哲提出并加以踐行的“中庸”智慧。 《中庸》上說:“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币馑际钦f,人的歡喜、憤怒、哀傷、快樂的情感還沒有表現(xiàn)出來,就是“中”;即使表現(xiàn)出來但是都合乎時宜和禮節(jié),就是“和”。“中”是天下人的根本;“和”是天下人所遵從的原則。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與地也就各在其位了,萬事萬物也就生長發(fā)育了。 由此我們得知,倘若一個人沒有表現(xiàn)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就會平靜淡然,這就叫作“中”。喜、怒、哀、樂都是人們的正常反應(yīng),是人們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后產(chǎn)生的自然情感,之所以說喜、怒、哀、樂的情感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叫作“中”,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情感是被控制的,內(nèi)心保持著平靜和均衡,這是合乎正道的。然而,人的感情無法正常宣泄是不可能的,因此宣泄需要有個尺度,這個尺度就是:不要看到好的事物就喜形于色,遇到不高興的事情就勃然大怒,極度悲哀或是過度高興都是不合理的,情感表現(xiàn)得合常理、合時宜、有節(jié)度,這就是“和”。 P3-4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熹 人有五商(智商、情商、財商、逆商、心商),若想人生成功,須五商俱備。在我看來,五商無一不可從《中庸》中獲益。 ————李嘉誠 中庸之道的真諦是不為拘泥,不為偏激,尋求適度、適當(dāng);中庸之道不是模棱兩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 ————松下幸之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