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望齡為明代大儒,他推崇。篤信陽明致良知之教,在他看來,歷代圣賢對圣人之教的表述雖有不同,實則“東海西海,廓爾同心;先圣后圣,居然一揆”(陶望齡:《歇庵集·圣學宗傳序》),它們在本質上是同一種學問,即**。這種學問至而發(fā)揚光大,所以他說:“古今談道術者不為不盛矣,而未有如陽明先生!保ㄌ胀g:《歇庵集·招隱篇》)在陽明傳人中,他十分尊崇王龍溪和羅近溪,而尤嗜近溪之語,贊之為“人天之眼,賢圣之腮”(陶望齡:《歇庵集·與何越觀七首》)。在他看來,“新建之道,傳之者為心齋、龍溪”(陶望齡:《歇庵集·旴江要語序》),而羅近溪是心齋之學的傳人,因而是陽明之道的延續(xù)者。為了繼承近溪之學,他精研近溪著作,特輯《近溪語要》一書。由此,陶望齡在思想上便成為心齋、近溪一脈的傳承者。同時,他又與周汝登一道倡道越中,延續(xù)龍溪等人學脈,闡發(fā)王學思想。這使得他在思想上又深受周汝登影響,與其一并成為龍溪一脈在越中的重要傳人。就修養(yǎng)工夫而言,陶望齡既強調本心的無善無惡、無為無染狀態(tài),反對執(zhí)著用智,又強調本心與百姓日用的合一狀態(tài),反對道事分離。他解釋“良知”說:“混同萬有,昭察天地,靈然而獨運之謂知;離聞泯睹,超絕思慮,寂然而萬應之謂良!保ㄌ胀g:《歇庵集·重修陽明先生祠碑記》) 陶望齡的思想不僅體現(xiàn)了兼承“二王”(王心齋、王龍溪)、融會“二溪”(羅近溪、王龍溪)的特點,而且受到佛教的深刻影響。他經(jīng)常游歷山林、出入寺院、結交僧流、閱讀釋典,尤其與云棲祩宏、湛然圓澄等人交往密切。他修習禪法,參悟“話頭”,是當時有名的佛門居士。這使得他的思想具有融會儒釋、貫通三教的傾向。他認為,三教雖然形跡不同、教法有異,但其歸宿和宗旨卻是相同的,它們都是通往性道的途徑,因而,學者不可執(zhí)著于三教的差異,而應借助三教的教法,實現(xiàn)自我心性的發(fā)明。他說:“學求自知而已。儒釋皆津筏邊事,到則舍矣!保ㄌ胀g:《歇庵集·與徐魯源先生二首》)由此,他反對理學目前長期以來的辟佛傳統(tǒng),并認為明道、陽明、龍溪等人對佛教的批判實際上是“名叛而實近”、“陽抑而陰扶”,“今之學佛者皆因‘良知’二字誘之也”(陶望齡:《歇庵集·辛丑入都寄君奭弟書十五首》)。他將佛教思想與陽明**相融合,用佛學思想去闡釋陽明的良知之學。 陶望齡在初入翰林時便以詩文著稱于世,其著作受到時人追崇,流傳于士林。嗣后,他任職翰林院,參與編修國史、撰述制誥,作了大量館課、制草等官書公文;又與焦竑、袁宗道、袁宏道、黃輝、董其昌、周汝登等眾多文人名士相交往,或集會結社,作詩作文,或書信往來,辯難酬答,或游覽名勝,記述雅興,寫了大量文字著述;此外,還因他夙有文名,而常為人請托,撰寫碑記、墓銘、贈序、書啟等文章。本書收《歇庵集》、《功臣傳草》、《歇庵制義》、《解老》、《解莊》、《陶石簣評會稽三賦》數(shù)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