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閱讀無障礙本)》的作者與成書年代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學術界聚訟紛紜的一大疑竇。通行的說法是老子是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代表著作就是五千言的《道德經(jīng)》,其書成于春秋戰(zhàn)國之際。然而情況并沒有這么簡單,問題出于早在司馬遷撰著《史記》之時,就已經(jīng)講不清老子其人與《道德經(jīng)》其書的來龍去脈了。按司馬遷的說法,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共有三個被稱為“老子”的思想家,一位是春秋末年曾任職于周王朝檔案圖書館的老聃(李耳),另兩位便是同時代的楚國大隱士老萊子、戰(zhàn)國時期的周太史儋。不過,在三人之中,司馬遷還是作出了選擇,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里,他將后兩者作了存疑處理,而將筆墨集中在老聃的身上,作為傳主加以正面記述?梢,司馬遷考證研究的結果,老子很可能就是老聃。 老子的《道德經(jīng)》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源頭,是中國思想史和中國哲學目前一座彪炳千秋的豐碑,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德經(jīng)(閱讀無障礙本)》共八十一章,約五千字,分為上(《道經(jīng)》)、下(《德經(jīng)》)兩篇。著重“言道德之意”,是中國古代道家學派的主要經(jīng)典,內(nèi)容富贍,思想深邃,說理透徹,思想辯證,文字雋永,堪稱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全書雖然短短五千言,卻體大思精,勝義跌呈,妙語連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