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與寂寞》中,克里希那穆提帶領我們深入探索了我們與自己、與別人、與團體的關系,指出只有認識自己,了解使個人與團體分化、孤立的制約因素,我們才會擁有“真正的關系”。只有當心靈不再有任何形式的挑避時,我們才能與寂寞、孤獨直接溝通。這樣,我們才會擁有熱情,擁有愛。
作者簡介 克里肴那穆提(1895-1986),20世紀最卓越的心靈導師。1895年生于印度,1925年悟道,他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他主張真理純屬個人的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誨皆在幫助人類從恐懼和無明中解脫,體悟慈與至樂的境界。因此佛教徒肯定他是“中觀”的導師,印度教徒認為他是徹底的“覺者”,神智學者則認為他是道道地地的“禪”師。 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講和談話集結而成,目前已譯成了47國文字,在歐美、印度及澳洲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人際關系中是否有秩序 第二章 快樂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第三章 占有、擁有就是愛嗎 第四章 我們的生命為什么空虛 第五章 愛的可能 第六章 性是一種完全逃避自我的方法 第七章 如何擺脫恐懼 第八章 如何克服寂寞 第九章 “我”是空虛的始作俑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