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文學解讀基礎


作者:孫紹振     整理日期:2021-11-18 16:33:05


  孫紹振老師在書中指出對文學文本進行有效的解讀,必須顛覆原有的“接受美學”和文學理論,把自己當作作者與之對話,進入創(chuàng)作過程中,才能擺脫被動接受的成規(guī),主動地解讀作品,這就要求讀者懂得一定的創(chuàng)作論,即文學解讀基礎。基于此,《文學解讀基礎:孫紹振課堂講演錄》從文學創(chuàng)作中形象結構和真善美價值錯位;創(chuàng)作心理:非智能與智能結構;詩歌、散文、小說的審美規(guī)范性和開放性等共六單元四十講,為讀者講解了有效解讀文學文本應有的解讀基礎。全書學術水準較高,對一線教師、文學愛好者富有啟發(fā)和幫助。
  《文學解讀基礎:孫紹振課堂講演錄》據課堂錄音修訂補充。學術語言為明快生動的口語代替,智性的深邃與幽默的諧趣水乳交融,現(xiàn)場師生互動的氛圍洋溢,聰明的讀者不難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
  目睹西方前衛(wèi)文學理論在文學文本解讀面前“一籌莫展”的困境,作者以其足夠的文化自信,致力于在繼承批判西方古典文論、中國古代文論過程中,進行文學的(審美、審丑、審智)價值的堅守和理論的突圍,當仁不讓地提出建構中國式的文學文本解讀學的歷史使命,原創(chuàng)性地提出真善美三維“錯位”,顛覆僵化的內容決定形式,提出形式強迫內容就范,創(chuàng)造內容,從大量的實例中,深度地揭示出詩歌、小說、散文的特殊規(guī)律和系統(tǒng)結構。
  本書提供了一系列的可操作的具體分析方法,有效地解讀了大量的小說、詩歌、散文經典,以文本為中心,將微觀分析和宏觀概括結合,達到了歷史和邏輯統(tǒng)一。就其理論性而言,作者孫紹振建構了中國流派的文學文本解讀體系;就其可讀性而言,本書乃是作者的《文學文本解讀學》的普及本。





上一本:在觀眾靈魂深處編碼--電影編劇實操手冊 下一本:中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報告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文學解讀基礎的作者是孫紹振,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