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找茶就是找故事


作者:吳德亮     整理日期:2021-11-25 15:16:57


  一個六安三種茶
  提到六安,大多數(shù)人都會想到安徽省六安地區(qū)所產(chǎn)制、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其實以“六安”為名的茶品還包括“六安籃茶”與“六安骨”,三者分別歸屬于綠茶、黑茶、青茶(即烏龍茶)等三種截然不同的茶類。而今天市面上炙手可熱的“老六安籃茶”,也非產(chǎn)自安徽六安,而是來自安徽祁門縣的蘆溪與溶口兩鄉(xiāng);至于“六安骨”則源自福建安溪。這三種茶品各自發(fā)展出不同的傳奇。
  “六安瓜片”是一種外形與剖開的香瓜片相仿、色澤翠綠的“片形”綠茶,也是綠茶中唯一一種全由葉片制成、不帶嫩芽和茶梗的茶品,采摘時間也較其他綠茶稍遲,通常以谷雨前后采制為最佳。
  “六安瓜片”外觀特別明亮油潤,沖泡后香氣高揚,茶湯柔軟而鮮醇回甘,上品且?guī)в惺炖醢愕那逑恪.a(chǎn)地包括安徽省的六安、金寨、霍山三縣,尤以金寨縣齊云山所產(chǎn)瓜片為上品。開湯后,茶香往往霧氣蒸騰,又稱“齊山云霧瓜片”。
  而“六安籃茶”則是用竹簍包覆的黑茶,以“六安瓜片”為基礎(chǔ),先經(jīng)過殺青、揉捻、曬青、烘干、篩分與撼簸等工序制成瓜片后加重焙火,經(jīng)過烘焙、夜露、熏蒸等繁復(fù)工序,再蒸壓放人小竹簍內(nèi),裝簍后還得再烘一次;完成后仍須貯存至少3年,釋放出最佳風味后才可出售。由于貯藏方式與暗陳的色澤都與普洱茶相當類似,因此近代學者多半將其與普洱茶同列為黑茶類,以別于“六安瓜片”的綠茶類。
  如同“越陳越香”的普洱老茶,“六安籃茶”也以20世紀50年代以前、私營茶號產(chǎn)制的最為搶手,稱為“六安龍團”。其中以“孫義順”字號最老也最為著名,茶品以竹簍包裝約500克后,上面再覆以竹葉,并以長牙簽封裝,以全干倉貯藏至今。由于陳期多已超過60年,價格也高不可攀。
  “孫義順老六安”可說是所有陳年老茶中包括普洱茶在內(nèi),所附“茶票”與“玄機”最多的茶品了。包含面票、底票、內(nèi)票、茶團內(nèi)的藥票以及一枚如假包換的“秋葉”等五票。顯然,早年為了防止仿冒,可說煞費苦心,卻仍不敵數(shù)十年來的猖獗仿制。內(nèi)票中“假冒本號招牌男盜女娼”的警告用語,也絲毫不起作用。
  “孫義順六安龍團”大紅色的內(nèi)票上印有“近有冒稱本號甚多,凡賜顧者請認秋葉招牌為記,庶不致誤”等文字。其中“秋葉招牌為記”始終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包裝的竹筍葉殼,也有說是指秋茶,待拆開后才真相大白,原來包裝內(nèi)真藏有一枚秋葉,令人莞爾,也不禁贊嘆當時遏止仿冒的用心。
  明朝聞龍曾在《茶箋》中指出“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而早年“六安籃茶”大多流行于廣東,據(jù)說也是因為清朝時,有來自祁門的醫(yī)師在廣東佛山行醫(yī),由于當?shù)叵募緪灍嵋自斐芍惺罨蚰c胃不適,醫(yī)師多以“六安籃茶”代藥。消暑解毒的功能更使得六安茶聲名大噪。
  盡管六安籃茶與普洱茶同樣由綠茶緊壓,并且后發(fā)酵成為黑茶,但由于產(chǎn)地與原料不同,二者無論口感或喉韻皆大相徑庭。我手中就藏有友人饋贈的20世紀40年代“孫義順老龍團”,茶品明顯油光十足、黑亮香醇,緊結(jié)不松散。迫不及待地剝開沖泡,紅琥珀色的茶湯與一般普洱陳茶的棗紅色明顯有別,且表面泛起明鏡般的濃亮油光,入喉后舒揚的茶氣與甘醇仿佛滲透至靈魂深處,令人難以忘懷。尤其入口略苦爽后再回甘,待第六泡以后轉(zhuǎn)為甜醇,陳韻更在唇齒之間留下迷人的香氣,最能顯現(xiàn)“老龍團”無可匹敵的魅力。
  至于與安徽六安完全扯不上關(guān)系的“六安骨”,則是外觀十分罕見、只見茶梗而不見茶葉的“茶梗茶”。緣于計劃經(jīng)濟時代,茶葉有出口限制,安溪鐵觀音大多帶著茶梗銷往海外,如馬來西亞等地。茶行收貨后先摘除茶梗才販售,揀下的茶梗不舍丟棄,經(jīng)過烘焙后,競沖泡出帶有火香的溫順濃醇的茶湯。茶梗加上30年以上的陳化加持,所泡茶湯更具豐姿與熟韻,入口的甜稠與飽滿感絲毫不輸給“六安龍團”,于是成了深受海外華人喜愛的“六安骨”或稱“六安枝”。中國改革開放后,出口制度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成茶不必再配上茶梗,“六安骨”也從此消失。目前存留的極少量老“六安骨”,則被當成古董普洱茶般炒作,這應(yīng)是安溪魏蔭當初始創(chuàng)鐵觀音茶時所未曾料及的吧?P2-5吳德亮,茶藝家、詩人、作家、畫家、攝影家,至今已出版著作共30余本。臺灣地區(qū)花蓮客家人,臺灣地區(qū)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yè)。曾獲“很好青年詩人獎”,臺灣地區(qū)茶協(xié)會“杰出茶藝文化獎”等。近年來,致力于茶文化的推廣與研究,常不辭辛勞,千里跋涉,找茶、寫茶、畫茶,被各大媒體譽為“茶葉達人”,F(xiàn)為“多方面藝術(shù)家聯(lián)盟”召集人,臺灣地區(qū)陶藝學會顧問。





上一本:大興安嶺野生動物的故事 下一本:何納溫柔鄉(xiāng)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找茶就是找故事的作者是吳德亮,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