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入著名評論家白燁近年來的文學批評文章,分兩輯。一是思潮追蹤,側重于文學歷程的梳理與解析;二是創(chuàng)作評論,從年度綜評和作家作品的兩個角度,系統(tǒng)論述了長篇小說的長足演進。 由于作者敢于直面現(xiàn)實,長于捕捉問題,全書充滿現(xiàn)場感與歷史感交相融合的鮮明特征,為了解當下文學和當下文壇提供了重要的參照。 白燁,陜西黃陵人。1975年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曾在本校留校任教;后調至中國社會科學院下屬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調至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曾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文學室副主任、主任、總編輯助理,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文學年鑒》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兼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文學理論學會理事。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1977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著有專著《文學新潮與文學新人》、《文學論爭二十年》,主編《小說文體研究》、《中外著名中篇小說選》、《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作品精選》,參編《中華文學通史?當代文學卷》、《當代文學新潮》、《共和國文學五十年》,策劃編輯《海馬文學》叢書、《世界散文隨筆精品文庫》、《楊絳作品集》、《張中行作品集》等。專著《文學觀念的新變》、《批評的風采》、《觀潮手記》分別獲中國當代文學第二、四、六屆優(yōu)秀研究成果獎。壓力下的生長——“十七年文學”的坎坷行進觀念演變與文學發(fā)展——共和國文學五十年一瞥文學觀念的當代變革近年文學批評的歷史性演變在行進中更變,在更變中自立——文學批評三十年的軌跡新世紀文學的新格局與新課題新的裂變與新的挑戰(zhàn)——傳媒時代的當下文壇當代文學在發(fā)展,在進取她們的寫作——在中日女作家對話會上的發(fā)言關于“七十年代寫作”——在中日青年作家對話會上的發(fā)言一份刊物與一種批評——“謔評”簡說創(chuàng)作論評個人化的眼光與個性化的表現(xiàn)——2003年的長篇小說現(xiàn)實人生的雄渾交響——2005年的長篇小說精神的凸顯與藝術的拓展——2006年的長篇小說表象寂然成果斐然——2007年的長篇小說以往鑒來的歷史借鏡——世紀背景的長篇創(chuàng)作小議“重述神話”:文學與文化創(chuàng)意的雙贏“意”在王蒙——重讀王蒙的中短篇小說時代的脈動——評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浮躁》力度與深度——評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史志意蘊·史詩風格——評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大寫無字——讀張潔的長篇小說《無字》三部曲細節(jié)的魅力與生活的內力——讀鐵凝的長篇小說《笨花》展示與訴說——讀肖克凡的長篇小說《機器》軍中女杰的悲喜劇——讀劉靜的長篇小說《戎裝女人》叩問命運——讀阿來的長篇小說《空山》一個時代的“情殤”——讀趙玫的長篇小說《秋天死于冬季》反思歷史的文學力作——讀李銳的長篇小說《銀城故事》不露聲色的悲劇——讀雪漠的長篇小說《獵原》沉重而厚重——讀關仁山的長篇小說《天高地厚》令人警省的力作——讀張平的長篇小說《國家干部》演練人生——讀張者的長篇小說《桃李》是挽歌,又是牧歌——讀張欣的長篇小說《依然是你》老宅院里的眾生相——讀楊黎光的長篇小說《園青坊老宅》得失之間——評劉震云的長篇小說《我叫劉躍進》“美”從“悲”來——讀鐘晶晶的中短篇小說營造女性形象的能手——畢飛宇小說印象俗中見雅平中有奇——葛水平小說簡說別致在童趣——郭文斌小說簡說詩性地表達理性——曉航小說簡說小說的生力與活力——羅偉章小說簡說生活的暖意與人生的禪意——魯敏小說簡說后記作者白燁 類別 圖書 / 非虛構 提供方中作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