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誤解


作者:埃斯普馬克,萬之     整理日期:2014-08-25 23:32:16

長篇系列小說“失憶的年代”的第二部,延續(xù)了《失憶》中獨語的記述方式——在一個熱氣蒸騰彼此赤裸袒露的桑拿浴室,一個報社主編在朦朦朧朧中,斷斷續(xù)續(xù)地拼接著記憶中的圖像碎片,從而尋找著自己和角色,但即便在這樣的場地,誤解仍無處不在。
  作者簡介:
  謝爾·埃斯普馬克(KjellEspmark,1930-)是瑞典著名作家、詩人、文學(xué)評論家、文學(xué)教授,曾擔(dān)任斯德哥爾摩大學(xué)文學(xué)院院長,現(xiàn)為評選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瑞典學(xué)院終身院士,并多次出任其中五院士組成的評選委員會主席。除長篇小說系列《失憶的年代》外,還出版有長篇小說《伏爾泰的旅程》、詩集十一本和文學(xué)評論集多本,其中包括介紹瑞典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獎詩人馬丁松的傳記《大師馬丁松》和專門介紹諾貝爾文學(xué)獎評獎原則的專著《諾貝爾文學(xué)獎:選擇標(biāo)準(zhǔn)的探討》(此著作曾有李之義的中譯本出版,名為《諾貝爾文學(xué)獎內(nèi)幕》,漓江出版社)。此外,中文還出版有詩集《黑銀河》(李笠翻譯,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埃斯普馬克還獲得多項瑞典和國際的重要文學(xué)獎項,包括瑞典貝爾曼文學(xué)獎、特朗斯特羅默文學(xué)獎和意大利德尼諾文學(xué)獎及卡皮羅文學(xué)獎。請原諒我,這么往后退縮。你剛才坐下來的時候,我沒注意到,突然發(fā)現(xiàn)你這么近,真有點吃驚。別動啊,不用從我身邊挪開!你誤解我了。我只是有點吃驚。其實我很喜歡我們能坐得那么近,熱氣騰騰的皮膚就那么貼著熱氣騰騰的皮膚。就因為這個原因,在桑拿浴室里我可是愜意至極。我肯定是個寂寞孤獨的人,周圍各種關(guān)系剛被扯斷,就被扔進這么個空曠的地方。不知道這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也不知道這是為什么。但是此地現(xiàn)在可成了我的避難所。你可以在蒸汽里到處瞥見裸露的身體,可以聽見人說話又看不見面孔,在這浮動的霧氣里可以得到拙樸的信任還有剝掉了偽裝的問題,是啊,你可以活在一種大家都謙卑自在近近乎乎的狀態(tài),超脫了所有社交時空里的界限。大家都近近乎乎,一切都是現(xiàn)在。
    這里沒人知道我的身份。誰都可以坐到我旁邊,不用保持一點我本來還期待的表示尊敬的距離,我也不清楚這是為什么。沒有人會猶豫不決,誰都可以在我身邊坐下,事實上還會皮膚碰著皮膚,但是沒人會說什么。
    其實我對自己都知之甚少,和他們一樣。我只知道我是個很孤獨的人,似乎是在這里,在桑拿浴室里這些熱得發(fā)紅的身體里,我才找到了一個家庭。在我記憶里,我的生活是讓我良心不安的——但這也是一種沒什么內(nèi)容的良心。我的頭腦里沒有記錄下一件我的過失,或者可能是我的罪行;腦子里剩下只有那一點點令人嘔吐的蒸餾物。
    無論怎么說,我的生活還是存在過的,或者更準(zhǔn)確地說,生活的碎片還在,只要有人給我一個線索很快就能找到。其實只需要一個指責(zé),一點意外的事件,或者一個突然的觸摸——我就能幾個瞬間里恍然大悟。就好象是真相大白。
    我自己在孤獨中也能讀出點東西。在被刮掉的文字中還有一兩個碎片,可以提供某些出發(fā)點。失去的東西其實也有一種形式。我的胳膊上有一種由渴望而帶來的微痛,我渴望能搭在某個同事的肩膀上,一邊沿著一條走廊慢慢走,一邊親密地商討著未來幾個小時內(nèi)的工作方針。我對這項工作任務(wù)到底是什么其實一無所知,只是對圍繞這一任務(wù)的伙伴關(guān)系有一種強烈的感覺。
    但是失去的東西主要是以一種女人的形式出現(xiàn)——不是一個面孔或是身體,而是一種活生生的動力,是抵抗,是意念,是逆轉(zhuǎn)急變,是感官刺激的一種旋風(fēng)。我對我們的關(guān)系一無所知,也不知道在時間上它可以回溯多久。我只知道它讓我難以忘懷牽腸掛肚,而且它也在我嘴唇上薄薄的皮膚里搏動。
    在浴室里面與熱氣騰騰的身體的就近接觸,就成為對失去的那種親密關(guān)系的補償。孤獨尋找著其他的孤獨,因為意外的觸摸就會驚喜,享受著在光線里突然閃現(xiàn)的一塊皮膚的光澤,而且由于熱騰騰的霧汽里低聲的、奇怪地令人不習(xí)慣的聲音反而心情安定下來。人需要的就那么一丁點兒。能在自己裸露的身體旁邊感覺到另一個人的存在,我就已經(jīng)很知足了,也許有一瞬間我甚至?xí)杏X到是她的熱汗對應(yīng)著我的熱汗。
    你有沒有想過,在我們周圍蒸騰的熱汽里,既有女人的四肢,也有男人的身體嗎?這不是很奇怪嗎?我想,我曾經(jīng)聽說過在某種鄉(xiāng)下人的環(huán)境里是有這種事情的。或者是在某些滑稽逗樂的公司聚會時也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但是在這個地方,一切都是包括在正常規(guī)范里的。甚至沒有人對我的有時不安分的性器官瞧上一眼。對了,有一兩個男人會,但是那是老一套,很平常地瞧你一眼,這是測量一下你的尺寸,那是不可避免的自己心虛的比較。而我自己覺得還算是設(shè)備不差的。
    你別以為這樣公開裸體會讓我覺得麻煩。正好相反,這里其實比我期望的還要好,或者說比我能夠期待的還要好。這種不同性別之間的親密實際上讓我覺得像是在家里一樣,是的,完全可以說是一個確定的住所,而不是一個臨時的窩。
    就我自己來說,也沒什么可掩可藏的。我這么說可不是指這種外表的裸露。事實上我毫不反對人們通過那些通常的七竅或空隙窺伺我的里面,能用目光跟隨我的暴露無遺的心臟的律動,記錄陰囊里的抖顫,搞清楚我的肋骨里面有什么東西,甚至骨盆里還隱藏著什么古怪玩藝兒。實際上,我歡迎這樣貼近的檢查。不僅因為我沒什么可隱瞞的,是個坦蕩而心平氣和的人,也因為我和那些嚴(yán)肅地搜查我的目光,和那些清醒地試探的手指,我們在價值觀上是相同的。它們代表了一種新的健康觀念,一種新的更加苛刻的誠實。
    只要你不誤解在我身體里面找到的東西就行,只要你看到的是我確實愿意成為的那一個我,而不是另外一個。歸根結(jié)底是其他人來判斷你是誰,來決定你是否外表歪斜不正,或者是信仰上又瘸又拐。是他們來決定你是否和他們同類或者不同類,你是死是活都是他們來做結(jié)論。如果他們把我歸類為一個死人,這本身也并不讓我困惑。但是這么來誤判我是立論松散根據(jù)不足的,有點模棱兩塊黏黏糊糊的,讓我不成為我了。那么這是一種侮辱,是我不能忍受的。
    別誤解我——這和地位是沒任何關(guān)系的。我剛才有一種感覺,我本來是屬于媒體這個圈子的,可能還是某家大報的主管。我想,這是因為剛才走過的那個絡(luò)腮胡子的年輕人,他有點偷偷摸摸地但也是惡狠狠地看了我一眼,是一種憎恨的目光。我想,是他那種羞羞答答的敵意我此曾相識,讓我追蹤到我自己的過去。不過,有沒有這樣的地位其實和這件事也沒什么關(guān)系。坐在周圍的這些人是否了解我的地位,對我來說其實無關(guān)緊要,我可以漠不關(guān)心。相反,對我來說,重要的是他們怎么看約翰?弗萊色這個人,他到底是誰——對了,我還記得我的名字呢;我胳膊上的這個小牌子上有我的名字。重要的是他們怎么看我,我是誰,我擁護什么樣的價值觀,我和哪些人是團結(jié)一致的,而我不得不把誰當(dāng)作敵人。
    我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就是說在這里面誤解也越來越靠近你,而且比其他地方都要靠近。是不是因為蒸汽,因為突然的靠近或者熱量,導(dǎo)致了我想法的錯誤,這就不用說了。但是這里面的自然法則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不一樣的——可能它們?nèi)菀讓?dǎo)致誤解。不同反應(yīng)也是比較難以預(yù)見的。對那個年輕人的憎恨目光我就毫無準(zhǔn)備。后記 譯者后記:地獄就是被誤解  《誤解》是埃斯普馬克長篇小說系列《失憶的年代》第二部,是整個系列失憶主題的一次變奏。在結(jié)構(gòu)上它和前一部《失憶》相同,是通過主角“我”在一個固定地點向著“你”滔滔不絕地說話構(gòu)成的,依然是語言流式的節(jié)奏。只不過在《誤解》中,這個“我”換成了一家報紙的主編,地點換成了在北歐至今還能見到的男女同浴的桑拿浴室。在蒸騰的熱汽中除了“我”和“你”,還有些看不清面目的人物。僅此而已。這很像獨幕話劇的場景。
    和《失憶》一樣,《誤解》并沒有一般小說意義上的故事情節(jié)和性格豐滿的人物,沒有供讀者可跟隨的故事線索和邏輯,或者說其邏輯就是失憶的邏輯:失憶造成了人的思維沒有了前后關(guān)聯(lián),只有感覺的碎片,只有思想的碎片,只有圖像的碎片。存在的只是說話聲。正如作者寫到的,在這個書籍將很快屬于過去的時代,“唯一可能的書當(dāng)然是一本大致像我們的談話這樣發(fā)展起來的書,一個你很可能在到達中間并接近結(jié)束的時候就與開端失去聯(lián)系的項目,根本不再理解你最初投入的是什么事情,但它還是一個作品,當(dāng)一切其他的東西都從結(jié)合處松散而崩潰的時候,它倒可以由某個固執(zhí)的聲音保持下來,倒是由于一種不會背叛你的語言而成為可能,有點悖論的味道!
    在我看來,閱讀不同的小說,就如喝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有的人喝茶只為解渴,有的人喝茶是為了品茗。有的人只需要用嘴喝,而有人的需要動用嗅聞觀嘗各個感官,甚至還要用頭腦。想消遣娛樂打發(fā)時光的人,想尋求刺激滿足欲望的人,肯定不會喜歡讀《失憶》或《誤解》這樣的小說。這樣的小說不是解渴的大碗茶,也不是一般待客的時茗,而是獨家配置需要細細品味的特飲,所以需要品味者本身對茶藝茶道有一定的修養(yǎng)。
    換句話說,閱讀這樣的小說,需要高度的知識性和互文性。比如小說多次提到契科夫的話劇《櫻桃園》,讀者如果不知道那部劇作,就無法理解小說提到的斧子砍樹的意義。再如小說里提到那位彈鋼琴的詩人,聲稱音樂中有自由存在而不用向皇帝交稅,這自然是暗指瑞典詩人特朗斯特羅默及其詩作《快板》。再如當(dāng)讀者讀到“人從來不會跨入同一個女人兩次”,請勿以為譯者用錯了動詞“跨入”,因為這是從一個希臘古諺“人從來不會跨入同一條河流兩次”演變過來的。
    事實上,本文中提到的某些事件,在瑞典文化生活中都是實有其事,甚至可以對號入座。例如有關(guān)中國山村的報告自然是指瑞典左派作家繆道爾的報告。再如在某宴會上的爭吵,甚至將肉醬倒在對方的身上,本是某位瑞典院士的杰作。但是,正如作者所說,小說本身雖然針對瑞典社會,提到的很多問題在整個世界都可能是有效的。有關(guān)對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的不同態(tài)度,有關(guān)保守和開放之爭,有關(guān)信仰和教條,有關(guān)權(quán)力對于媒體的利用和干涉,而“權(quán)力也在誤解的天空之下”,作者都有些精彩的文字論說,像散金碎玉分布全篇,也常常讓我在翻譯中聯(lián)想到中文語境,這些思想火花能讓某些黑暗的角落忽然被照亮。
    《誤解》的主題就是“地獄就是被誤解”(22頁),它也互文呼應(yīng)著薩特存在主義的名言“他人即地獄”。這讓人聯(lián)想起多年前在中國流行的一個口號“理解萬歲”。任何“萬歲”都是不可能的,這個口號反證的倒是誤解的地獄實際上到處存在,而人們已經(jīng)無法解脫!  萬之
       2013年1月31日  





上一本:血疑 下一本:午夜北平:英國外交官女兒喋血北平的夢魘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誤解的作者是埃斯普馬克,萬之,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