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獲戰(zhàn)地記者最高榮譽的巴勒斯坦籍記者經(jīng)典之作 我們最簡單、安定的日常,卻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最大愿望 麻省理工學院榮譽教授諾姆·喬姆斯基、搖滾樂團平克·弗洛伊德前主唱羅杰·沃特斯、哈佛大學中東研究中心莎拉·羅依 聯(lián)合推薦! 2014年7月,以色列六年以來對加沙走廊地區(qū)發(fā) 動第三次轟炸,這也是最為慘烈的一次。七周的戰(zhàn)事過后,2200名加沙平民死于炮彈之下,超過1萬人受傷。 戰(zhàn)地記者穆罕默德·奧默與妻子和三個月大的兒子居住在加沙走廊,和當?shù)厝嗣窆矚v苦難,獲取了大量一手資料。他用文字記錄下這“戰(zhàn)爭的災難”:兒童的尸體塞滿冰箱;一戶人家在接到了三分鐘后他們的房屋會有導彈襲來的“恐怖電話”,倉皇逃出家門;人們被迫在驢子背上架起了槍,向一切移動的目標掃射;哀悼者們在墳墓上放上子彈殼,告訴人們他們逝去的親人埋葬在哪里;港口處的漁船也被戰(zhàn)火點燃…… 身為親歷者,作者仍以冷靜的口吻講述著真實的故事。他說:“我寫這本書,是希望那些應該讓大家知道的故事得以保存。希望我們的年輕一代,恢復友好、和平的關(guān)系,而不是把彼此當作仇敵看待。 這本書由許多小故事組成,是作者走訪和觀察到的普通加沙市民,有他的鄰居,也有在轟炸之后幸存下來,但看到自己女兒被炸成碎片的父親,有無法營業(yè)導致蔬菜、肉類都賣不出去的商販,還有正在看世界杯足球賽卻突然被襲擊致死的青少年…… =========================================== 穆罕默德·奧默原本可以輕易擺脫以色列駭人的軍事攻擊、不受無助的加薩人民所羈絆。但是奧默選擇留在加薩走廊。他用熱血滾燙、栩栩如生的文字,記錄以色列在 2014 年那種“收割式”的野蠻攻擊,還有加薩人民在險惡逆境中所展現(xiàn)的堅忍之情。奧默膽識過人、正直懇切,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如此高度,但我們 的國家提供以色列武器以及外交方面的支持,身為這些國家的國民,我們應該仔細思考奧默的每一句話。大家應該想一想我們究竟間接促成多少暴力行為、又該如何抵制。 ——麻省理工學院榮譽教授、語言學者、思想家、社會運動者 諾姆?喬姆斯基 請讀《炮彈下的渴望:加薩走廊轟炸日記》。這本書的作者說:“身為一位新聞記者,我就必須讓巴勒斯坦同胞跟以色列人知道事情的真相。”謝謝你,穆罕默德。真相就跟水一樣重要,沒有真相、我們就活不下去。 ——平克·弗洛伊德?lián)u滾樂團前主唱羅杰?沃特斯 作者簡介 作者 穆罕默德·奧默 巴勒斯坦籍著名記者。1984年出生,成長于拉法難民營,2006年獲得加沙伊斯蘭大學英語與文學學士。 隨后,他赴歐美進修,取得了荷蘭公民身份。之后毅然回到加沙,作為一名戰(zhàn)地記者,記錄下這里惡劣的環(huán)境、困苦的人民,為他們發(fā)聲。他的文章和報導散見于《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中東事務版)、《新政治家》和半島電視臺等,24歲便拿下戰(zhàn)地記者的最高榮譽瑪莎·蓋爾霍恩獎,29歲入圍Pulse的“全球20大媒體頂尖人物”名單。 喬姆斯基稱“多年來都是他文章的讀者”,并且“應從他的文章中獲得反思”。 譯者 溫澤元 畢業(yè)于臺灣政治大學,現(xiàn)就讀于臺灣師范大學翻譯研究所。熱愛電影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