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與理財》圍繞國家建設(shè)和公共預算這個主題,從中國財政國家轉(zhuǎn)型、現(xiàn)代預算制度的確立和中國的預算改革、預算與國家治理、預算與政治問責等多個角度,論證了作者的基本認識與核心關(guān)切——“治國即理財”,即財政體系在國家治理與政治問責方面的重要性。 作者從2003年以來在中國的五個省和四個城市進行廣泛的預算改革調(diào)研,積累了大量的實證資料。他采納財政社會學的觀點,認為財政對國家和社會的演進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不僅是理解社會和政治變化的關(guān)鍵,而且是社會變化的重要指標和源泉。 作者將預算制度的建立上升到國家能力的高度,認為預算能力是國家能力最基本的支撐,并從政治學的角度思考中國的預算改革,認為對現(xiàn)代國家的治理來說,問責是核心問題,而財政問責(預算)又是政治問責的核心。 作者簡介: 馬駿,武漢大學政治學學士(1990),中國人民大學公共行政學碩士(1995),美國內(nèi)布納斯加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2002)。現(xiàn)為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wù)與管理學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城市大學社會與公共行政學系客座教授。中文期刊《公共行政評論》主編,AutraliaJournalofPublicAdministration國際學術(shù)顧問委員會委員。 2002年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經(jīng)濟研究》、《公共行政評論》等雜志發(fā)表中文論文三十余篇,在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PublicAdministration&DevelopmentAustraliaJournalofPublicAdministrationCrime,LawandSocialChange,PublicBudgeting,Accounting&FinancialManagement等雜志發(fā)表英文論文十余篇。主要研究領(lǐng)域是公共預算、公共管理、財政史。 目錄: 序言 一、中國財政國家轉(zhuǎn)型:走向稅收國家? 二、“如果你不能預算,你如何治理?”——中國國家能力研究 三、政治問責的三條道路:歐洲、美國和中國 四、沒有選舉的財政問責的困惑:中國預算改革研究 五、預算與問責:美國進步時代與中國當前預算改革的比較研究 六、建立一個廉潔的政府:預算改革是不是為中國叩開了希望之門? 七、中國預算改革的政治學:成就與困惑
|